AI代替同聲傳譯?人工智慧吹過的牛,都要由人工拚命補台

昨天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博鰲論壇上,騰訊放出新聞稱,騰訊AI已經可以勝任工作,在本次大會將由AI同傳來進行實時翻譯,並且放出小程序,歡迎大家收聽收看。

許多人為人工智慧的技術進步歡欣鼓舞,大概是心想自己以後不用學英語了。牛皮吹出去以後,效果怎麼樣呢?昨天就看到很多人在發截圖,主要是翻譯中的一些錯誤。

有一些比較明顯的,比如出現一堆for 的,讓我感覺是方言版《霍元甲》附體:

這些錯誤其實可以洗地的,比如說技術處理不當。但是還有一些硬傷性錯誤,是屬於不可辯解的,比如把一帶一路翻譯成「一條公路」和「一條腰帶」:

要做機器翻譯,怎麼也得攢足夠的專用名詞是不是?「一帶一路」這種戰略級的表達都沒有積累,屬於嚴重的問題了。

對於這些問題,我建議人工智慧的狂熱者也不要去洗地,這些基本功的問題,已經不是「當年汽車比馬車還要慢」這種類比可以解釋的。有問題就承認改進就好,不要變成信徒,一旦變成了信徒,就會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如果你強行洗地,其實就是在暴露自己的智商了。

好在騰訊自己也是有半點良知的,在今天早上,騰訊做了個說明,態度還是比較好的,說明自己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在說明裡面,還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騰訊昨天在北京找同傳做博鰲直播,要求的是找人去做。

這件事情應該算兩件事,只不過在傳播的時候,有人嫁接在一起了。不過即使是獨立的兩件事,也說明騰訊自己心裡是有點數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東西不夠好。如果一個技術足夠好,騰訊拿來自己用,可以省下一筆請口譯員的錢呀。

所以這樣一來就很危險了。博鰲論壇這樣一個規格的會議,騰訊用一個AI對付一下;自己的活動卻知道要找個真人來做,為了效果好。這可是犯了大錯誤,要是被扣個帽子,就很危險了。

當然找真人來做直播同傳,也不是沒有危險的。因為不靠譜的人,並不比不靠譜的演算法少。還有人記得2016年科比退役的時候那場車禍般的同傳么?那次也是騰訊直播,有3000萬人觀看,不過由於譯員說「那麼」太多,許多處理上也欠妥,導致科比的粉絲不滿,紛紛吐槽。但是由於譯員態度比較強硬,公關處理比較失敗,於是被網友人肉,甚至被扒出簡歷造假的事情,演化成了一場鬧劇。

所以你看吧,同傳其實並不好乾。這件事情,我在2015年的文章《Scalers:不要神化同聲傳譯,其實同傳很苦逼》就已經寫了。

我們現在來梳理一下基本的邏輯吧,你就知道現在正在發生什麼:

1、AI或者人工智慧或者機器翻譯技術,在處理自然語言上,的確有許多突破。這些突破給人希望,讓人暢想未來,滿足人的惰性,比如不用學英語了。

2、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比如提升估值或者虛張聲勢,部分商業公司聯合公關公司進行輿論造勢,製造恐慌與焦慮,一般以「AI替代/淘汰同聲傳譯」為噱頭。瞄準的就是長期以來大家心目中認為的「金飯碗」同聲傳譯。

2.1、至於為什麼AI要拿同聲傳譯下手,其實也是天道輪迴。過去二十年,同聲傳譯一直採用「金飯碗」、「超級金領」、「三個Nice」、「上等人」作為裝X式宣傳手段,吸引學生以「錢」為目的開展學習,收取高額學費,甚至招搖撞騙,其實也害了不少人。長者說要悶聲發大財,同聲傳譯培訓行業竟然把高收入當成誘餌,生怕別人不知道,招致社會的羨慕妒忌恨,那技術革新拿你開刀,也不足為惜了。

3、但是至少在目前,在實際的場合中,由於水平有限,AI並不能真正的代替人工的同聲傳譯。於是只好採取欺騙的方式,虛張聲勢,達到目的。比如行業內已經有公司開會在使用人工同傳「冒充」AI同傳的案例,而且不止一起;當然反過來,也有人接翻譯的活卻用機器翻譯交稿破壞行業(你看作惡都是扎堆出現的)。但是這些裝X的結果就是,肯定會被拆穿。

4、有時候你看世間事物,還真是有意思。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世界,世界就給你什麼回饋。今天AI翻譯採用的宣傳策略,以前同聲傳譯的培訓行業也干過的,所以其實是半斤八兩。作為一名遊走在口譯世界的IT從業者,我的態度是各打五十大板。

5、但是作為兩個以後可能要融合的行業,不管是否願意,該合作的地方還是要合作的。所以目前你會看到的場景大致是「AI在前方衝鋒陷陣吹牛,同傳譯員在後台用人肉拚命補台」。又愛又恨,以後反正要在一起的。

6、所以人工智慧的最終方向其實可能是「人工+智能」。因為要讓人這個物種滿意,最後往往還是需要動用「人」本身才能滿足。有一本書叫《參謀助手論:為首長服務的藝術》推薦大家閱讀感受。我們在遇到人工智慧以前,大腦已經進化了幾萬年,而相較人工智慧發展的幾十年,後者的時間簡直短得足以忽略。

7、我從長遠來看,人工智慧在翻譯上的進步,會代替掉部分重複性強,難度低的工作,這在我去年的文章《Scalers:機器翻譯會不會幹掉人工翻譯?》也有討論。但是鑒於翻譯的本質目的還是服務人的,而人的感知與評判標準更多是動態變化的。現在的技術為了解決的是當下人們評判尺度的問題,而等技術達到以後,新的需求又會出來,技術又需要努力了。所以我很難用一種盲目樂觀的視角去說,人工智慧讓同聲傳譯譯員失業。這不是用歷史打比方就能論證通的。原因參見下一條。

8、人工智慧能不能替代人做的事情,本質在於做這件事情要求我們使用自己大腦的方式,以及消耗的腦力資源,是不是計算機能代替。相比目前計算機技術的計算方式,我們人腦的使用還是有不可替代的地方。也就是很多事,只有人能做,機器做不了。而且同聲傳譯譯員如果練習開發到位,其實在這個「不可代替」的方向上,做了許多工作,具有較高的壁壘。從認知上,同聲傳譯是走在認知門檻比較高的階段,即使人工智慧撲上來,肯定不是第一個被消滅的對象。就像如果你住在青藏高原,你大可不用擔心全球變暖水平面升高把你家淹沒了。如果淹到了青藏高原,那這個世界就再見了好不?

9、所以我並不擔心同聲傳譯被機器幹掉,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同傳騙子,那你被人工智慧騙子幹掉的可能性也比較大。目前人工智慧在翻譯領域裡的表現,還處在一是表演二是公關嚇唬人的階段。

10、有水平的譯員其實是真心歡迎人工智慧的,因為一旦有許多人認為有了人工智慧,反而可以利用這個技術,進一步提高水平(未來其實需要我這種通曉IT技術與英語兩個領域的人,厚顏自誇中);再者,有的人以為有了人工智慧,英語就不用學了,會造成英語人才供應減少,而同傳基數減少,但是國際交流增加需求,會造成同傳的緊缺,會進一步提升同傳的價格。以後會出現這個場景:同傳對客戶說,「就你這個報價還好意思請人工來做?請個機器給你譯吧」。再退一萬步,你想想海水淹到青藏高原,這個時間,譯員為什麼就不能造出一艘航空母艦?

會思考、能動腦、有認知深度和壁壘的人,永遠不會落後於時代;相反見風就是雨,不動腦只有情緒的人,才是人工智慧首先要替代的對象,更可能淪落成為人工智慧的階下囚。


推薦閱讀:

英語同傳翻譯要求有哪些
如何選擇同傳設備
小語種同傳難不難學
翻譯公司如何培養一名優秀的同聲傳譯員

TAG:同聲傳譯 | 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