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北京大學胡軍教授著作

一、著作類

專著

1,《金岳霖》(20萬字),台灣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月;

2, 《知識論引論》(23萬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3,《分析哲學在中國》(33萬4千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4,《道與真——金岳霖哲學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5,《哲學是什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哲學是什麼》,台灣揚智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7,《哲學是什麼》,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8,《知識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次印刷,2006年6月第二次印刷

9,《燕園哲思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10, 《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11,《中國現代直覺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12,《分析哲學在中國》,2007年收入中國出版集團的《中國文庫》;

合著

1,《哲學百年》(合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10月;

2,《位極北辰》(31萬字),《中國儒學文化大觀》(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3,《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4,《中國儒學通史現代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5,『儒教 その可能性』(合著)(早稲田大學出版部、2011年12月)

6,《中國現代哲學》(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主編

1,《詮釋與建構》(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2,《傳統與創新》(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3,《探尋真善美》(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4,《觀瀾集》(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5,《名家論人生叢書》(主編,共13種),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年1月19日

6,《反思與境界——馮友蘭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參編

1,《金岳霖選集》(選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2,《馮友蘭論人生》(參編),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年1月

譯著

1,《人性與自我修養》(譯著),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4月;

二、論文類

1、《金岳霖的中西文化觀》載《文化衝突中的抉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

2、《中國傳統思想的意義》,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三聯書店,1988年;

3、《金岳霖共相論剖析》,《哲學研究》1990年2期;

4、《中國哲學應重視對知識論的研究》,《光明日報》,1993年3月23日;

5、《金岳霖在知識論出發方式上的變革》,《北京大學學報》,1992年2 期;

6、《金岳霖真理標準綜合說》,《中國哲學史》,1992年創刊號;

7、《試析金岳霖〈論道〉中的能與式》,《文史哲》,1990年1期;

8、《羅素與張申府》,《學術月刊》,1994年12期;

9、《金岳霖與中國哲學》,《哲學研究》,1995年增刊;

10、《金岳霖論『論道』》,《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馮友蘭重建形上學之方法》,《求是學刊》,1993年4期;

12、《試論中國傳統哲學的直覺思維方式》,《北方論叢》,1990年1期;

13、《金岳霖歸納理論述評》,《學術交流》,1994年4期;

14、《金岳霖論事實》,《學術交流》,1992年4期;

15、《金岳霖的知識論與中國哲學的現代化》,《理論探討》,1994年4期;

16、《從張載的易學哲學看中國氣論哲學的特色》,《中西哲學與文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17、《從知識看人性》,《文化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8、《金岳霖的中西文化觀》,《文化衝突中的抉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金岳霖論感覺內容和外物的關係》,《學人》,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

20、《試析金岳霖的「理有固然,勢無必至」》,《中國文化與哲學》,三聯書店,1991年;

21、《儒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在傳統社會中的示範作用》,大慶高專學報,1994年1期;

22、《馮友蘭的〈新理學〉方法論批判》,《二十一世紀》,1996年12期;

23、《金岳霖的真理標準的啟迪》,《改革開發與馬克思主義》,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24、《莊子人學的現代意義》,《哲學研究》,1998年增刊;

25、《發揚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文化批判精神》,《光明日報》,1999年5月7日;

26、《重視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究》,《中華讀書報》,1999年8月4日;

27、《馮友蘭共相理論今探》,《中國傳統哲學新論》,九州圖書出版社,1999年3月;

28、《金岳霖——當代新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輯,三聯書店,2002年;

29、《方東美儒釋道會通論及其庄學精神》,同上;

30、《什麼是知識》,《求是學刊》,1999年3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9年 第4期摘引

31、《方東美哲學思想的庄學精神》,《中國哲學史》,2000年1期

32、《中國現代哲學中的方法論意識》,《中國哲學史》,2000年3期

33、《中國現代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科學*經濟*社會》,2000年3期

34、《自由人的使命》(譯文)載《哲意的沉思》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第291頁-299頁

35、《金岳霖的哲學思想》,《中國現代哲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36、《賀麟的哲學思想》同上

37、《熊十力的哲學思想》,《中國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8、《湯一介與中國哲學史研究》 《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1期

39、《胡適與實驗主義哲學》載《面向21世紀的中國哲學》,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6月

40、《也論方東美哲學思想的儒家精神》,《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4期

41、《中國現代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建構理路》,《本體詮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42、《張岱年分析唯物論知識論管窺》,《現代中國》第一輯,2001年10月,湖北教育出版社

43、《中國現代科學史上的〈科學〉雜誌》,《詮釋與建構——湯一介先生75周歲紀念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44、《新理學的道家精神》,《道家與道教》中的《道家卷》,第579頁-第602頁,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45、《羅素哲學在中國的熱情宣傳者:張申府》,《現代中國》,第二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6、《馮友蘭與邏輯分析方法》,《傳統與創新——第四屆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47、《羅素哲學思想在中國》,《分析哲學——回顧與反省》,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0頁-375頁,

48、《重建還是拒斥形而上學——以馮友蘭和洪謙的爭論為例》,《東嶽論叢》,2002年,第1期

49、《論知識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新視野》,2002年,第1期

50、《反思 方法 境界——馮友蘭哲學觀探微》,《學術界》,2002年第1期

51、《Jin Yuelin』s Philosophy of Dao》,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2002

52、《知識論與哲學》,《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53、《熊十力的新唯識論》,《中國哲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54、《金岳霖的實在論思想》,同上

55、《賀麟的新心學》,同上

56,《知識論研究在現代中國》,《東吳哲學》2002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

57,《哲學源於驚訝》,《中華讀書報》,2002年9月4日

58,《羅素〈哲學問題〉(1912年)及其在華演講〈哲學問題〉(1921年)之異同考》,《現代中國》第2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9,《分析哲學在中國》,《中西會通與中國哲學的近現代轉換》,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

60,《哲學智慧是人幸福的寓所》,《科學中國人》2003年7期

61,《賀麟「新心學」的基督情懷》,《人文雜誌》,2003年4期 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2003年第10期全文轉載

62,《以哲學代宗教——馮友蘭哲學觀管窺》,《中州學刊》,2003年4期

63,《方東美的道釋儒會通論及其庄學精神》,《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輯,三聯書店,2003年9月

64,《金岳霖——當代新道家》,同上。

65,《自然與人》(譯文),《新哲學》第一輯,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66,《「中國哲學」和「philosophy」》,《河北學刊》,2004年第1期

67,《中國現代哲學中的知識論研究》,《哲學研究》,2004年第2期

68,《哲學是生活的藝術》,《人民日報》,2003年11月28日

69,《從生存論哲學看人的在世方式——身心關係理論探微》,《新視野》,2004年2期

70,《「『中國哲學』『合法性』」討論的合法性問題》,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2期

71,《賀麟的文化體用觀》,《中國哲學與易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72,《風雲際會哲學門》,光明日報,2004年4月22日

73,《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哲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觀瀾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74,《On Jin Yuelin』 Matephysics》, <Beida Journal of Philosophy>,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75,《洪謙與維也納學派》,《觀瀾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76,《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嚮導》,《中國教育報》2004年5月13日

77,《賀麟——另一位西化論者》,《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2期

78,《生活的藝術》,《中國教育報》,2004年5月18日

79,《從歸納法向度審視中國為何無科學》,《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80,《也論方東美哲學思想的理論歸趣》,《學術月刊》,2004年第5期

81,《論張岱年哲學思想的理論特色》,《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3期

82,《「境地」に関する理論の伝統性と論理的分析方法の近代性との間で -馮友蘭「新理學」の方法論に関する考察》『中國-社會と文化』 第19號 中國社會文化學會

83,《美好生活的嚮導》,《中國教育報》,2004年10月5日第三版

84,《以現實態度看待現實問題》,《中華讀書報》,2004年11月4日

85,《「天地本一氣」——牧隱自然觀管窺》,《哲學、宗教與人文》,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

86,《張岱年哲學慧觀中的邏輯分析方法》,《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五期

87,《儒釋道:紛爭與融合》,普門學報,第24期,2004年11月

88,《和而不同——人類走向永久和平的哲學途徑》,《新視野》,2005年,3期

89,《什麼是北京大學的精神》,《大學人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90,《哲學何以源於驚訝》,《新哲學》,大象出版社,2005年6月

91,《金岳霖的生平與思想》,《金岳霖選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92,《往事瑣憶》,《不息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93,《「蒙沖巨艦」的真意》,《文匯讀書周報》,2006年1月27日

94,《金岳霖哲學思想的現代意義》,《哲學研究》,2006年增刊

95,《金岳霖形而上學的現代意義》,同上

96,《哲學源於驚訝》,《中國教育報》,2006年1月17日

97,《獨闢蹊徑的文化三路向說》,《科學文化論》,2006年3期

98,《張岱年與邏輯分析方法》,《中國哲學的轉化與範式》,中洲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99,《The Legitimacy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Vol.37 No.3, M.E.Sharpe, Inc.

100,《知識漫談》,《人民日報》,2006年8月11日 第十五版

101,《「和而不同」理念的現代意義》,《和合文化傳統與現代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102,《大學理念與人文精神》,《問題與方法》,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103,《為中國現代哲學中的形而上學辯護》,《現代中國》,第七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104,《知識的證實及可能性》,《探尋真善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105,《「太和」觀念的現代解讀》,《民主》,2006年12期

106,《北京大學精神的一種解讀》,《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四期

107,《以直覺解讀中國文化——梁漱溟早期的文化觀》,《新視野》,2007年第五期

108,《略談文化與文化建國的理念》,《博覽群書》,2008年第1期

109,《自然、活潑、活水似流了去的生命觀—梁漱溟生命觀的解讀》,《中外人文精神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1月

110,《知識論研究與中國哲學》,《唐君毅知識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2月

111,《形上學與心靈境界》,《唐君毅形上學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2

112,《中國走向自由之路的哲學思考——馮友蘭文化觀解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113,《北京大學精神解讀》,《北大講座》第十七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14,《關於知識定義的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8年7月25日

115,《梁漱溟的生命觀》,《大連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116,《馮友蘭文化觀解讀》,《反思與境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117,《蔡元培大學理念的現代意義》,《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二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1月47頁-60頁。

118,《北大精神與大學理念》,《文化學刊》,2008年5期

119,《從身心關係理論審視精神超越之可能》,《上海社會科學》,2009年第三期

120,《新文化運動的反思》,《民主》,2009年第五期

121,《試論陳獨秀的儒家觀》,《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3期

122,《文化:軟實力、硬實力及其相互關係》,《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1期(創刊號)

123,《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張力——》,《北京大學學報》,2009年第四期 人大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2009年第 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10期摘引

124,《陳獨秀與五四時期的儒家思想》,《科學時報》,2009年6月30日

125,《蔡元培大學理念的現代意義》,《科學時報》,2009年7月21日

126,《憶張岱年先生》,《科學時報》,2009年6月23日

127,《憶張岱年先生二三事》,《人民政協報》,2009年7月16日

128,《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哲學》,《科學時報》,2009年9月15日

129,《貧賤憂戚,庸玉女於成矣》,《我心所依》,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130,《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科學時報》,2009年8月11日

131,《中國現代哲學建構的理路》(上),《現代中國》,第十二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132,《新文化運動的現代意義》,《歷史中的五四與五四的歷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133,《覺解與人生境界》,《馮友蘭論人生》,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年1月19

134,《金岳霖,重視知識論及邏輯研究之第一人》,《北京日報》18版,2009年8月31日

135,《現代境遇下的人生歸宿》,《名家論人生叢書》總序,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年1月

136,《邏輯分析方法的中國式解讀》(上),《學術月刊》,2010年2期,人大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

137,《邏輯分析方法的中國式解讀》(下),《學術月刊》,2010年3期 2010年2期,人大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

138,《中國現代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分析哲學與中西哲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139,《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儒學》,《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三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1月

140,《從反傳統到國學熱》,《在北大聽講座》,第二十輯,新世紀出版社,2010年5月

141,《中國現代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六期

142,《揭示牟宗三哲學困境》,《光明日報》,2010年9月25日

143,《知識主義引領未來》,《國家創新戰略》,科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144,《中國現代哲學建構的理路》(下),《現代中國》,第十三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145,《關於知識定義的分析》,《多元現代性》,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146,《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解讀》,《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147,《知識主義宣言》,《科學時報》,2010年12月31日

148,《儒學的人文本質》,《談藝論文》,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3月

149,《讀書的境界》,《中國政協》,2011年第11期

150,《蔡元培大學理念的哲學基礎》,《人文雜誌》,2011年第5期

151,《儒家的理性至上主義——梁漱溟對儒家思想的又一種解讀》,《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四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年6月

152,《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理論反思》,《江海行大道 開明鑄輝煌》,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年10月

153,《跨學科交流是實現知識創新的必要條件》,《科學時報》A3版,2011年12月8日

154,《中國現代直覺論與生命哲學》,《北大中國文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2月

155,《通過感覺我們能夠知道什麼?》,《思想家》,第三輯,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156,《學與術,孰輕孰重》,《北京日報》,2012年7月9日

157,《論金岳霖對羅素哲學的批判》,《哲學門》,總第二十五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人大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2013年第1期全文轉載

158,《論知識及其在未來社會中的作用》,《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五期

159,《儒學:唯有創新才有真正的傳承》,《中國政協報》,2012年11月9日

160,《感覺內容與外物究竟具有什麼樣的關係》,《金岳霖所與理論研究》一書序,2012年11月,北京大學出版社

161,《實驗主義視野中的國故整理》,《外國哲學》,第二十四輯,商務印書館,2012年10月

162,《知識創新的文化基礎》,《宜賓學院學報》,2012年第7期

163,《架設儒學傳統與現代的橋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1月30日

164,《「真的自己底覺悟」——熊十力哲學觀解讀》,《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五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年12月

165,《儒學傳統與現代社會的張力》,《孔子研究》,2013年第2期

166,《人生境界與負的方法——馮友蘭哲學觀解讀》,《跨文化對話》,生活 讀書 新知 三聯書店 30輯,2013年2月

167, 《沒有現代性的現代化》,張永超著《張東蓀知識論研究》一書序,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168,《通過感覺經驗我們究竟能夠知道什麼》,邵明著《金岳霖所與理論研究》一書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169,《研究金岳霖所與理論的力作》,《天府新論》,2013年6期

170,《知識創新是理性進步的結晶》,《知識創新戰略》,科學出版社,2014年1月

171,《知識創新改變世界進程》,《知識創新戰略》,科學出版社,2014年1月

172,《如何解讀人的行動結構》,《哲學分析》,2014年第2期

173,《如何化解儒學傳統與現代社會的對峙》,《現代中國》,第十五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174,《金岳霖:積極投身學術救國強國》,《人民日報》,2015年8月13日

175,《問題與方法-中國哲學現代轉型的必由之路》,《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11期

176,《知識創新引領未來社會的發展》,《科技導報》,2016年第4期。

177,《馮友蘭對「中國到自由之路」的探索》,《舊邦新命》,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178,《「所與是客觀的呈現」說評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

179,《羅素:20世紀世界級的哲學大家》,《羅素與分析哲學》序(丁子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一月

180,《中國現代直覺論的思想淵源與得失》,《南國學術》,2017年第一期

181,《生死相依:未知死,焉知生》,《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年3月,第30卷,第03期。

182,《沉潛數年:只為一探羅素哲學究竟》,《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2月23日。

183,《哲學:成見+論證》,《知識與境界》一書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

184,《蔡元培的大學理念與陳獨秀的新人生論》,《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九輯,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

185,《湯師引領我走上學術之路》,《追維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9月

186,《試論中西思維方式之差異》,《廣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5期

187,《胡適「爭取學術獨立十年計劃」之現代解讀》,《關東學刊》,2017年第一期

188,《論知識與知識主義社會》,《論知識主義社會》一書序,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1月

189,《儒學傳統的現代境遇》,《儒學的當代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


推薦閱讀:

羅素:明星式哲學家悲劇性的一生
在浴室里每個人都是哲學家

TAG: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