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草菇栽培管理技術及蟲害採收

草菇又名蘭花菇、苞腳菇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20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佔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台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

1、形態特徵

草菇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草菇的主體,在基質中不斷生長,繁殖,起著吸收、運輸和積累營養物質的作用。菌絲按其發育的順序可分為第一次菌絲、第二次菌絲和第三次菌絲,又分別稱為單核菌絲、雙核菌絲和結實性雙核菌絲。菌絲白色至淡黃色,透明或半透明,大多數只有一個細胞核,也有兩個細胞核或多個細胞核,無鎖狀聯合,有少量或極大量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淡黃色或紫紅褐色,圓球形或橢圓狀球形,直徑35——45微米。

2、草菇生長發育條件

栽培食用菌都離不開營養、溫度、濕度、空氣、光照及酸鹼度六個基本生活條件

(1)營養

草菇是一種腐生菌,通過腐生分解吸收基料中的營養及水分,才能生長發育。草菇生長發育需要的養分主要是水化合物,氮素營養和礦物質。草菇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都是從分解枯草、棉籽殼、廢棉或從土壤中吸取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無機鹽而獲得的。對於碳源的利用,以單糖為最好,雙糖和多糖次之。在氮源方面,能利用的有銨態氮和有機氮,而對硝態氮利用很差。

(2)溫度

草菇屬高溫菌類。菌絲生長適溫為30℃~39℃,最適宜溫度為36℃;低於15℃或高於42℃,菌絲生長受到抑制。氣溫28℃~32℃是子實體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平均氣溫在23℃以下,子實體難於形成。氣溫20℃以下或35℃以上及突變的氣候,對小菌蕾有致命的影響。子實體對溫度突變極為敏感,12小時內料溫變化5℃以上。在適溫範圍內,菌蕾在偏高的溫度中發育較快,但個體偏小,極易開傘,質稍差。因此,生產中應加大調控力度,盡量降低棚溫。因此,夏季最好在樹蔭或低棚下進行栽培。晚秋晝夜氣溫變化劇烈,室外栽培應注意保溫。

(3)濕度

草菇是一種喜高溫高濕環境的菌類。只有在適宜的水分條件下,草菇的生長發育才能正常進行,水分不足,當只有50%時,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難於形成;水分在65%以下時,子實體表面無光澤,且有凹凸不平的皺紋。但水分過多,將引起通氣不良,容易造成爛菇和死菇,雜菌也容易發生。草菇栽培中的水分主要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基料含水率,大多要求調至65%左右,但從多年的生產實踐來看,由於草菇基料直接鋪於床基上,而床基土層的含水率則對基料含水發生直接影響,所謂空氣濕度,概指栽培大棚內的相對空氣濕度。受自然溫候因素制約,山東等北方地區一般不宜進行露天栽培草菇,多採用大棚及大、小拱棚等設施保護栽培,生產中一般要求保持90%左右。

(4)空氣

草菇是好氣性的菌類,菌絲生長階段只需要少量通風,每天短時間通風換氣即可,子實體發育階段需較多的氧氣,尤其是菇體快速發育時對新鮮空氣的流通更為重要。因菇體生長需大量的氧氣,若氧氣不足,二氧化碳積累太多,會使子實體生長受抑制。所以,料堆水分不宜太多,草堆不宜太大、太厚;在菇場通風時,通氣不能太快、太長,以免水分過分蒸發。  

(5)光照

草菇孢子的萌發和菌絲的生長,完全不需要光線。但是子實體原基分化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散射光能促進草菇子實體的形成,並使之健壯,增強抗病能力。草菇本身的色澤也與光照有關,隨著光照強度的提高,子實體色澤趨深,菌肉組織緊密,且富有光澤;反之,在弱光條件下,菇體色澤變淺呈淺灰或灰白,菌肉趨松,肉質感差。但是強烈的直射光對子實體生長有嚴重的抑制作用,而且使培養料溫度升高,加速水分蒸發,損傷幼菇。實際生產中,可在小拱棚上覆蓋草苫,或在鬱閉度較高的樹蔭下建棚,使用大棚栽培時,可在棚周種植長蔓型植物如佛手瓜、南瓜、葫蘆等,使棚內有足夠的散射光。 

(6)酸鹼度

草菇適宜於在偏鹼的環境條件下生長,菌絲生長最適pH值是7.8-8.5,子實體生長的最適值pH是7.5-8。酸性的環境對菌絲體的生長發育均不利,而且容易受雜菌的感染。栽培時,一般通過添加石灰來調節pH值,添加量一般為乾料重和5%左右,使pH值達到10-12。正常情況下,可將基料pH值調至8~9的水平,我們曾有過數次試驗,充分證明了草菇適應pH值的廣泛性是其它品種食用菌所不能比擬的:調基料pH值在12左右時,對發菌基本無甚影響;在出菇後基料pH值為7.5時,小範圍澆灌12%石灰水,對草菇菌絲基本沒有負面影響;當基料完成發菌後,灌入pH值為6.8~7.2的大水沒過料堆,保持數小時後排出,基料pH值保持在7左右時,仍可正常出菇且菇體個頭明顯增大,而且第一潮菇生物效率同比提高30%以上。因此,我們認為,大面積生產時,將基料pH值調至8的水平,是比較合適的,不宜過高。

3、栽培材料

草菇屬喜高溫高濕、草腐性菇類。最佳菌絲生長溫度28~35℃,最佳出菇溫度30~35℃,在廣西5月~10月均可進行夏季栽培。若採用加溫設備,可進行周年生產。目前我區大多數是利用泡沫房周年栽培的。

4 、 栽培工藝流程:

原料準備→浸料→堆制發酵→上床鋪料→二次發酵→播種→菌絲期管理→出菇期管理→採收→清料、打掃菇房。

5、原料處理:

(1)以稻草為主原料

將稻草切成5~10厘米長。切碎的稻草用石灰水浸泡,每100千克稻草用5千克石灰,浸泡6小時後撈起瀝干,拌入石膏、牛糞、等建堆發酵。堆制5天後,中間翻堆1次,稻草堆制發酵時,一般堆寬1.2米,堆高1米,長度1米以上,堆中要適當穿通氣孔。堆制好後,要蓋薄膜保濕,同時防止害蟲侵入。堆制好的培養料要質地柔軟,含水量 70%,PH值調至10左右。

(2)以廢棉渣或棉籽殼為主原料

將廢棉渣浸入石灰水中,每100千克廢棉渣加石灰5千克,浸透後撈起做堆,蓋上薄膜發酵 2天左右。含水量 70%左右(用於抓料,指縫有少量水滴出) 即可搬入菇房。進房前若PH值加適量石灰調至9 ~10左右。

(3)以中藥渣為主原料

中藥廠運來後拌3%左右石灰直接使用或堆制2天左右再用

6、適時上架:

(1)以廢棉或破子棉為主的:

原料發酵好後,即可上架。培養料入房前床架可先鋪1層紗網,使培養料不易跌漏,把預堆好原料拌勻,含水量控制在70%-75%(手用力握料有水滴而不下滴),鋪平、稍壓,然後鋪1層薄薄的廢棉。床架鋪料以每平方米8-10公斤,厚約10厘米為宜。

(2)以稻草為主的:

床架鋪料料厚20厘米左右。

(3)以中藥渣或稻草與廢棉混合為主的:

稻草和中藥渣均鋪在底層,上面覆蓋廢棉。

7、按料播種:

二次發酵後必須驅散盡一氧化碳,待料溫36℃-38℃,室溫34℃-35℃,料含水量65%即可進行播種。播種量為每平米用種1~1.5瓶,這樣,在播種前應選優質無雜菌種,將菌種挖出扳碎如黃豆大小,然後進行點播或均勻撒播在培養料的表面,並使種和料充分接觸,然後用薄膜重新覆蓋

8、菌絲期管理

薄膜在覆蓋1-2天後觀察菌絲的生長情況,草菇發菌期一般為4天,這期間菇房應維持34℃-35℃,培養料的溫度不要高於40℃。在發菌期間不需要特別的光照和水分,可以有微量的通風。第5-6天,當菌絲髮透至床底,可開窗通風透光,直至料面乾爽,使溫度調至30℃左右,此時可重噴壓菌水,至料層底部有水珠滲出為止,使菌絲充分向培養料生長,壓抑浮面菌絲。子實體原基的發生與發育需要較低的相對濕度(80%)和溫度(28℃-30℃),以及散射光的刺激,都可促進子實體形成。所以,在第7-8天,通風要適當加大,光照不足可增設日光燈。從子實體萌發到草菇上市,一般需要4-5天,這幾天當中,菇體生長需大量的水分和氧氣,而溫度又必須保持在30℃-32℃,所以,當料面太干、空氣濕度低於80%的情況下,應當霧狀向空間噴水,以增大濕度,但不可以過量,過量則會使小菇蕾窒息而萎縮,從而降低產量。

9、主要病蟲害防治:

①青綠霉

用多菌靈、石灰粉直接撒在發病的位置,發病嚴重的則把病部培養料挖出,然後在挖掉位置的邊緣撒上石灰或多菌靈,以防蔓延。

②黴菌

主要是室內空氣濕度過大和培養料含水量過高而引起,預防以通風為主,一旦發生,則必須挖掉病變的培養料,再在挖去的邊緣撒上石灰粉。

③蟲害

主要以蟎類和菇蚊、菇蠅為多,最好是在堆料時加入一定濃度的敵百蟲進行預防,當料進房後,在重淋壓菌水時也可以進行施藥,之後就不可以噴到培養料上,只能在地面和牆壁上噴施。

10、採收:

當草菇菇體質地較硬,菇體呈圓錐形時即可採摘。採摘時,最好一手按住草菇著生基部,另一手將成熟的草菇擰轉摘起,不能像拔草一樣向上用力拔,這樣會使周圍的培養料鬆動,影響其他菇的生長。若是叢生菇,最好等大部分可摘時一併採收,或用小刀將可收的菇切下。採收後菇應及時用刀切去基部的雜質,並按等級分好,分別包裝。


推薦閱讀:

收藏吧,國外13種都市農業創意新模式
非洲和中東地區投融資周報第四十三期 (3.20-3.26)
用大豆反制美國貿易戰?沒那麼簡單
無土栽培-草莓
貓爪草-種植技術教程

TAG:農業 | 種植 | 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