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深愛的人已離去,要如何好好告別」 | 觀影《情書》
清明節剛過,小時候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平日冷清的墓地便會湧入很多掃墓的人。
他們帶著鮮花、祭品或紙錢,整理墓地,擦拭墓碑,跪拜過世的親人,其中有一些人會肅穆而傷感,另一些人,則是嬉鬧地說著過去「TA還在」的那些日子。
「生離死別」這樣讓人想逃避的話題,總會在這個時候正面襲來,我們今天將用電影《情書》,來談談死亡。
這次,我們不談關於死亡的恐懼,不談對逝者的臨終關懷,我們來談一個人生的大課題:如何與已經離去的那個深愛的人,好好告別。
《情書》這部電影講到,博子(女主A)對遇山難去世的未婚夫藤井樹(男主)念念不忘,於是寄信到藤井樹那個如今已經改遷成公路的舊居,卻不小心陰差陽錯地寄到了與未婚夫中學「同名同姓」的另一個「藤井樹」(女主B)家中。
兩人通過書信互相介紹了自己身份,並一同追憶這位逝去的人,這個追憶的過程,也喚起了女藤井樹的回憶,原來當年懵懂的自己和男主,也有過一段朦朧的美好愛情。
這部電影以純愛為主線,但同時也述說了兩個關於死亡的深刻故事:一個沉迷於回憶和思念無法自拔,另一個差點在內疚和責備中度過一生。
他們都在講述著同一事實:告別,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故事一:消失的戀人,無法釋懷的回憶
我們似乎永遠都無法坦然面對,身邊親愛的人離去,尤其當離別來得太突然。
沒有任何宣告和心理準備,一切美好的回憶便從此戛然而止,讓人不知所措。
博子與藤井樹定居在神戶,正開開心心地籌備著臨近的婚事,幻想著新婚的生活。然而忽然有一天,博子卻收到了一個噩耗:未婚夫在攀登雪山時不幸遇難……
或許是因為沒有親眼目睹過程,因此即使藤井樹已經去世三年了,博子內心始終都沒有實感,在她的心中,藤井樹彷彿只是去了遠行,一直還沒回來。
在藤井樹忌日這天,博子獨自一人躺在空曠的雪地里,任由飄雪落到頭髮和衣服上。她閉上眼睛,似是在體會著未婚夫最後在雪中離去時的感受。
博子依然很愛他,她一直不願相信,那個要一起過一輩子的人,竟然連一聲告別都沒有就消失了;那個曾經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的未來,忽然間變得如此遙遠。
藤井樹就這樣匆匆離開了,然而博子還有很多話想要跟他訴說,可惜他再沒有機會能夠聽到。
抱著向天國傳達心中思念的希望,博子給藤井樹已變成公路的舊居寄出了一封信。
誰知道不久後,博子居然收到了「藤井樹」的回信,她迫不及待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亡夫生前的好友秋葉。博子一臉陶醉地跟秋葉說,這或許是他從天國寄來的回信呢。
對方的回信給博子的幻想注入了莫大的希望和力量,她彷彿在絕望中抓到了救命稻草。
沉浸在幻想中的博子,甚至開始給「藤井樹」說起自己這邊的生活:「今天在回家的路上,看見櫻花正含苞待放,這邊不久就會呈現春天的景象了」。
然而很快,對方便寄來了自己的駕照表明身份,圖片里是一名女生。
在朋友秋葉的推動下,博子不情願地去了回信的地方,卻又在等待「藤井樹」的過程中提前離開。
臨走之前博子留下了一封信,她說,「我所認識的藤井樹並不是你,他曾經是我的戀人,到了這裡後我才終於明白」。
她並不願意見到回信的那個「藤井樹」,因為倘若真的見面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幻想便會不留餘地的破滅,而她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一切。
也許是因為從來沒有機會好好告別,博子始終都捨不得放開自己的幻想和思念,因為似乎一旦鬆開手,他便徹底地消失了。
秋葉看到博子一直放不下心中的執念,於是他決定帶著博子前往那座藤井樹三年前罹難的雪山。
有時候因為太想念一個人,我們可能會開始產生錯覺,覺得TA好像只是躲起來了,TA仍然在某個角落看著我們。也許唯有當我們真的身臨其境,親眼看過TA最後離去的地方,才能夠體會到,TA真的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
因此當博子來到山下,抬頭仰望這座依然埋著亡夫屍骨的山峰,伴隨著臉上刮來的陣陣刺骨寒風,她終於真切地意識到,自己深愛的人確確實實已經死去了。那個曾經溫熱的身體,如今已如煙飛散,不知所蹤;那個始終溫和的面容,只留存在自己腦海的記憶中了。
生命中,我們常常沒有機會跟身邊重要的人說一聲告別。當我們錯過的時候,會覺得萬千思念都無處可訴,那些想說又不能說的話,最終只能留在心中腐爛。
可是如果有天在夢裡,TA真的站在你面前時,你會發現千言萬語到最後都化成了一句話:「你在那邊,過得好嗎?我在這邊,過得很好」。
記得當年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看到博子對著雪山不斷大喊「你好嗎」「我很好」的經典一幕時,我並不理解其中的道理,也並沒有感動的感覺;
然而當長大後再看時才明白,這其實是博子在幻想中掙扎已久,最後不得已直面事實後,決定進行的一個告別儀式:你好嗎,我很好,這次,真的永別了。
最後她站在那裡,一個人孤零零的,讓人心酸,不過也值得慶幸:三年了,她終於從幻想中走出,她可以有新的生活了。
接受生離死別的現實,從來都不容易,但只有直面它,認識到這個人再也不會回來,才能真正地跟TA好好告別,用緬懷代替幻想,走進另一個明天。
故事二:都是因為我們的錯,他才會死的!
除了不斷追憶與眷戀的執念,或許最讓生者放不下的,便是內心深處的那份內疚以及自責。
在電影中,逝去的人除了男藤井樹,還有女藤井的爸爸。當年藤井的爸爸由感冒轉為肺炎,最終在醫院搶救無效而死去;藤井的媽媽一度傷心抑鬱,卧床不起。
藤井一家住在北海道的小樽市,冬天的時候常常大雪封路。在爸爸病倒休克的那晚,外面正下著鵝毛大雪,救護車一時間無法前來。
這時候,爺爺決意背起藤井的爸爸到路邊截計程車,結果沒能截到,他又堅持背著爸爸走到醫院,可最終還是來不及救治而死去。
從此,這件事情便成為了藤井一家無言的心結。縱使沒有明說,但藤井媽媽心裡一直都覺得,是因為當初爺爺不顧醫院的勸告,才會造成這樣的結局,因此對爺爺極其不滿。
媽媽想要儘快搬離這個傷心地,起初遭到了爺爺的反對,但一心怒火的她隨便找了個借口搪塞過去,執意地帶著女兒去看房。
之後爺爺答應找新房的那一刻,她還是誤會爺爺在反對自己,因為爸爸離去的問題,媽媽在家中常有意無意地忽略爺爺,兩人的關係並不和諧。
但我們知道,死亡對於人來說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我們無法接受一個人莫名的離開,因此會去找很多理由來消解,就算這個理由,是對自己不好的。
這個心結,其實是媽媽的一道防線,通過責怪爺爺和自責,把痛苦暫時轉移出來,化作愧疚、虧欠和不滿。
這個心結,一直到藤井樹發生意外時,才得到解開。
面對遭遇不幸的藤井一家,命運似乎又開了個玩笑——藤井同樣因長期感冒轉為高燒,病倒在同樣大雪的晚上,救護車最快也要1個小時後才能到達……
這時候,爺爺再次背起了藤井,起身便要趕去醫院,卻被藤井媽媽堅決地攔住了:
「難道你還要把這個孩子害死嗎?」
爺爺呆住了。
「還記得上次你兒子嗎?」藤井媽媽繼續說道,「你不聽醫院的勸告,自己跑去截計程車,結果還不是截不到嗎?你自己背著他走到醫院去,足足用了1個小時。你還記得嗎?可是還是來不及急救,你兒子才因此而死的,難道你還想重複同樣的結局嗎?」
爺爺聽後沉默了一會兒,緩緩站起來說道,當年他背著藤井爸爸跑去醫院只用了40分鐘,當時外面大雪封路,救護車在1小時內根本來不了。那時爸爸之所以會死去,是因為病情太嚴重,無論如何都已經太遲了。
這段話卻猶如當頭一棒,媽媽一時語塞,竟無言以對。
有時候,人們寧願沉浸在夢裡;即便是場噩夢,也總比醒來去面對殘酷的現實要好過。
其實藤井媽媽心底里知道,爺爺是對的。那個時候的爸爸,無論如何都已經救不回來了,只是她一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才會把責任都歸咎到爺爺的身上。
爺爺接著說,「如果現在出發,一定能在救護車來之前到達醫院,藤井是你的女兒,你來決定吧。」
媽媽抱著藤井沉吟半刻,還是決定聽從爺爺的建議,不過她擔憂爺爺的身體是否還能撐過來:「可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您現在已經76歲了,還能背動藤井走過去醫院嗎?」
「我們不用走」,爺爺緩慢而堅定地說,「用跑。」
讓人動容的是,雖然當年爺爺已經儘力了,但他自己心中其實亦抱有遺憾;因此當藤井像她爸爸一樣病倒的時候,爺爺決定再次挺身而出,即便是拼上了性命,也要填補當年未完成的遺憾……
慶幸的是,後來藤井媽媽和爺爺終於趕在40分鐘內到達醫院,藤井也因此得到及時救治而脫離生命危險。
在「重新」經歷了當年的事件後,藤井媽媽終於覺悟到自己之前的主觀錯誤,並接受了丈夫已經逝去的事實。而她和爺爺之間的心結,也因此得以解開。
最後,她放下了自責、愧疚和不滿,打消了搬家的念頭,和家人一起開始新的生活。
「如果我當時早一點發現,TA就不會這樣離去。」
「如果我能陪在身邊,或許這一切就不會發生。」「如果我當時多勸一句,可能就會避免意外。」......
面對至親或朋友的離去,我們可能會從自身找很多原因,並深陷自責。但事實上,過去不可追溯,造成事情發生的原因太多,甚至超出我們的控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愧疚,接受事實,才能從自我攻擊中走出來,繼續生活。
寫在最後
《情書》中兩個故事,有幻想、有執念、有自責、有愧疚,但最後都在主人公的努力及種種機遇下,化解開來。
你呢?當你在懷念TA時,你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你跟TA做到了真正的告別嗎?
董卿曾說過:
告別,是結束也是開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而面對告別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
清明節快樂,對,祝你在和TA的回憶中,真正地感到釋然、平和而快樂。
以上。
本文作者:洛希
原文微信鏈接:「當深愛的人已離去,要如何好好告別」 | 觀影《情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