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跋榮郡王臨快雪內景二帖

跋榮郡王臨快雪內景二帖

古人論真行書,率以不失篆分意為上。後人求其說而不行,至以直點斜拂形似者當之。是古碑斷壞,彙帖障目,筆法之不傳久矣。南唐祖本,宇內罕見,《潭》 《絳》 《大觀》《寶晉》諸刻具體宋人,《停雲》《鬰岡》悉成趙法。即華亭力排吳興,而《戲鴻》不乏趙意,良由勝國盛行趙書,摹 路熟,雖從真跡上石,而六朝筆妙,已不可見。加華亭選帖之時,甫逾強仕,字尚無筆,臨復有桀,故《旱燥帖》,虎兒書;《告淵朗帖》《東山帖》《謝庄詩帖》《離騷經》《文皇哀冊》,皆中嶽書;《先墓帖》,中唐人書;《黃耆帖》,景度書;《思想帖》《秋深不審帖》皆吳興書;《樂志論》《帝京篇》,皆偽書;悉令竄入。其真跡唯《出師頌》、《保母志》、南庫本《十三行》、《朱世川告身》《祭侄文》、劉中使《新步虛詞》,尚可以意推見雙鉤懸攬、指實掌虛之妙,為足重耳。大凡六朝相傳筆法,起處無尖鋒,變無駐痕;收處無缺筆,變無挫鋒。此所謂不失篆分遺意者。虞、歐、褚、陸、李。徐、顏、柳、范、楊,字勢百變,而此法無改。宋賢唯東坡實具神解。中嶽一出,別啟旁門。吳興繼起,古道遂湮。華亭晚而得筆,不著言全,近世諸城相國,祖述華亭,又從山谷筆短意長一語悟入,窺破秘旨。雖復結構傷巧,較華亭遜其遒逸,而入鋒潔凈,時或過之。蓋山東多北魏碑,能見六朝真相,此諸城之所以或過華亭也。今觀榮邸書,雖無《戲鴻》木本,而筆勢逆入平出,江左風流,僾然若接,不受氈墨之愚,可謂諸城而後,再逢通識者已。 鐵香得之,裝池見示,故欣忭而記之。同觀者張翰風,彥惟竹,林容瀾止、來止昆玉,徐仲平,魏會容,葉東卿,方彥聞,胡蘇門。

古人評論真書,行書,都以不失篆書,分書之意境為上。後人尋求相關論述但沒法得到,只能用點畫相似來當。這樣一來,古碑意境不復存在,帖本愚人,書法的筆法失傳了。南唐真本,世所罕見,《潭》 《絳》 《大觀》《寶晉》這些刻本都為宋人所刻,《停雲》《鬰岡》都沿悉趙法。董其昌排擠趙孟頫,但其《戲鴻》卻也有趙意,這是因為當時盛行趙書,臨摹起來很方便,雖然從真跡上看,六朝筆意,其中已找不到了。加上董其昌選帖時,剛準備晉陞,其字還沒成熟,臨摹也有偏差,所以《旱燥帖》,是一猛將所書;《告淵朗帖》《東山帖》《謝庄詩帖》《離騷經》《文皇哀冊》,都是鄭道昭所書,《先墓帖》,中唐人所書;《黃耆帖》,楊凝式所書;《思想帖》《秋深不審帖》皆趙孟頫書;《樂志論》《帝京篇》,皆偽造書法;都收錄了。若說真跡的話,只有《出師頌》、《保母志》、南庫本《十三行》、《朱世川告身》《祭侄文》、劉中使《新步虛詞》,還可以推見懸肘雙鉤,指實而掌虛的妙入,實在值得重視。大多數六朝傳下來的筆法,起處無尖鋒,變無駐痕,收處無缺筆,變無挫鋒。這就是所說的不失篆書,分書的意境。虞、歐、褚、陸、李。徐、顏、柳、范、楊這些書法家,字體百變,但上述方法,沒有更改。宋人書法好的,只有東坡傳其神似。鄭道昭一出來,開啟旁門。隨後趙孟頫盛行,古代書法法則就逐漸淹沒。董其昌晚年得到古書筆法,但沒說全面,近代人師承董其昌,加上山谷道人筆短意長的領悟,窺破古法奧秘。雖然結構太過取巧,沒有董其昌的遒逸,而入鋒乾淨,有時比董其昌稍好一點。同時山東北魏碑很多,可以從中看到六朝筆法,這是後人明有比董其昌高明的地方。現在看榮邸書,雖沒有《戲鴻》的木本,但其筆勢逆入平出,江左風流,彷彿與古法相承一脈,這是諸城之後,再有傳承古法之人。

本文論述了六朝筆法之妙:大凡六朝相傳筆法,起處無尖鋒,變無駐痕;收處無缺筆,變無挫鋒。此所謂不失篆分遺意者。

推薦閱讀:

雍容大氣、虯勁有力——潘興東書法系列賞析(一)
正確理解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
杜甫在書法上有什麼樣的成就?
顏體入門碑帖《多寶塔》淺談
拓本的基本解釋與書法的聯繫

TAG:毛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