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記憶力?心理學家教授你懂得規律記憶法,進而促使我們擴充記憶空間或是減少記憶混亂現象

此文章摘要於《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學術知識體系著作中,由於發布空間有限,文章無法悉數上傳,請閱者見諒!

記憶策略

人類的記憶是已有的經驗在大腦中的映象。而所謂的已有的經驗,是指我們過去對自己、他人或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事物的感知與思考的經歷,也是我們對某種事情產生的情緒、引起的情感體驗和動作的運作過程。這些實踐經驗都是以映象的形式儲存在頭腦中,在與現實事物發生聯繫的情況下,在大腦中儲存的與其相像的映象會自動被提取出來,這種過程就叫記憶。

記憶策略是我們人類大腦的記憶系統在工作時所運用的方式和方法。多年來,我以人類社會的自然規律與客觀存在的記憶模式為前提,在一定的時間、場所和人際範圍,對人類大腦記憶系統的記憶方式、方法和過程進行了客觀的研究,尋求其規律,並且在反覆實踐中去予以驗證,最終我掌握了既簡便可行而又有規律、符合人類記憶條件和事物發生髮展的邏輯的記憶策略。

我把上述記憶策略分為兩種——常態記憶法和規律記憶法。在人類社會的現實生活中,能同時交叉使用這兩種記憶策略的人比比皆是,約佔總人口的74%;另外,也有少部分人一生僅掌握了其中的一種記憶策略。

下面我把這兩種記憶策略的原理、使用方法、使用過程及組織結構等分別予以介紹。

一、常態記憶法

常態記憶法就是人們在生活中慣用的記憶策略。而它是由大腦的認知系統和記憶儲存系統主動參與、相互配合來完成的,包括視覺、聽覺、知覺、腦分析和腦複述等多種感覺和過程,具體如下:視覺將人們在視野中看到的圖像和語言文字等信息材料傳輸給大腦進行思考、想像和記憶等;聽覺則將人們聽到的聲音信息傳輸給大腦進行思考、想像和記憶等;知覺則是在人們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反映客觀事物的整體形象和表面聯繫的心理過程;腦分析是指人們運用大腦的思維活動,以記憶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客觀現實情境予以分析;腦複述是指人們把大腦中儲存的知識、經驗提取出來的過程,也叫回憶或者再現。也就是說,大腦把由視覺、聽覺、知覺和腦分析獲得的圖像與文字等信息予以綜合、儲存,就形成了記憶的過程。

眾所周知,按記憶儲存時間的長短,可把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這三種記憶各自在儲存時間的長短和接收、加工、儲存及提取信息的方式上卻有所不同。

1.瞬時記憶

瞬時記憶是一種記憶儲存時間極短的記憶。對於現實生活中與自己無關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人或事物,人們往往在無意識中以不予理睬或者毫不在意的心理加以對待,其大腦也就不會對這些人或事物的信息加以識別或登記,所以就只形成了瞬時記憶。

例如,人們在逛商場時,其本能就會有意識地專註於尋找自己需要的、中意的或者特別喜歡的商品,當他們從自己不感興趣的商品前走過時,就會不以為意、不假思索地繼續前行。另外,在與其他素不相識的購物者擦肩而過時,人們的思想中也不會有刻意觀察或者識記的傾向,自然而然也就無法形成印象較深的記憶。

2.短時記憶

如果一些人或事物雖然在人們的大腦中產生了印象,但產生的印象並不是很深刻,只是短暫地有所保持,那就只能形成短時記憶。如果人們的思維活動長時間不能對這些印象加以再認,它們就會從人們大腦的記憶中漸漸地消失。

例如,一個人在公共場所或者工作環境中與他人或事物接觸時,會在心裡對與自己有過接觸的人員或事物產生短暫的聯想。如果他認定那些人員或事物既不會與自己的切身利益和需求發生衝突,也不會對自己起好的作用時,那麼在處理相關的關係時,他往往是不可能用心加以認識和考慮的,因此形成的就只能是短時記憶。另外,從客觀角度來理解這其中的聯繫,可說人類處置人際關係或者事物的慣用態度和方式「既有隨意性,又有刻意性」。

3.長時記憶

如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某個人或某種事物的「刺激」, 而這些刺激使人在心裡對其久久難忘,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有意識地對這些刺激構建長時記憶。這些來自外部的刺激,我們可將其分為兩種類型——善意的刺激和惡意的刺激。善意的刺激(人們喜愛的刺激)是一種會使人獲得友好而溫馨的身心體驗,是人們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都喜歡接受和享受的刺激形式,所以人們對其久久難忘;而惡意的刺激(人們憎恨的刺激)是一種會讓人們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都產生反感或厭煩的刺激形式,它是人們一生都不願接受的。這兩種類型的刺激,都是人們記憶最深刻的、最難忘的刺激。

我現將這兩個不同類型的刺激的情境特徵分別闡釋如下:

(1)善意的刺激

當我們在生活中與他人進行人際交往時,他可能會以坦誠、真誠和友好的態度,對我們某種欠妥當的想法或行為給予積極而明確的指正或者更到位的幫助。而在此之前,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有什麼不妥的地方,直到我們聽到對方指出甚至幫助我們改正了不妥之處後,我們才恍然大悟。這種指正或者幫助,大多數有理智、能理性認識的人會認為是善意的,因此從內心深處流露出對對方的欣賞和感激之情;而對於少部分自以為是或者從不接受別人批評的人來說,這種指正或者幫助就是惡意的,就不起作用,甚至會引起被指正者的反感。

他人時時刻刻地對我們付出的友好和關愛,我們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中所獲得的驚喜和滿足,諸如此類能使我們感受頗深的刺激,都屬於善意的刺激,都會由淺至深地留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甚至會讓我們一生一世都不會輕易淡忘。

(2)惡意的刺激

我們在與他人進行交往時,或者在我們逛街、購物、工作等情境中,突然有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對我們進行惡意的誹謗、誣陷或者行為攻擊等,或者遇到突發的意外事件、看到不堪入目的場景,這些刺激就是惡意的刺激。由於我們事先沒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因此雖然我們極力地辯解或者想迴避這種悲摧的場面,但來勢兇猛的突發事端還是讓我們一時難以招架或躲閃,致使我們的身心倍受煎熬。

這種使人極其反感的惡意刺激,會在人們的心裡留下深深的烙印,每當人們再次遇到那種不合自己心意的場景時,就會想起之前那些不幸的場景,存留在人們大腦中的創傷經歷就會像畫面似的再現。這是一種痛苦的心理創傷記憶。

二、規律記憶法

規律記憶法也稱盲人記憶法,是我依據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既合理又客觀、有條不紊的記憶方法和行為總結出來的有規律的記憶方法。我曾反覆對這一記憶方法進行客觀分析和實踐驗證,最終我確認它是一種符合邏輯、有規律的記憶方法。

研究揭示,人類是通過運用感覺、知覺、思維和想像等心理過程,結合所發生的事物的位移或其存放的時間、方位等信息,系統地將其銜接起來加以歸納,進而對其進行符合邏輯的甄別後構建、形成完整的、有規律的記憶。

使用規律記憶法需要人們把由聽覺、視覺等感覺接收到的信息或者見到的物體的名稱、形狀、顏色及方位等具體信息加以識記,再結合實際的處置過程來加以識別,進行腦分析和腦複述,最終利用相應的規律來達到記憶目的。

例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把所需的物品按一定規律妥善地予以存放,當我們需要使用其中的某個物品時,就把它從其存放處取出來,等我們使用完畢後,又將它原樣放回原存放處。這樣我們運用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去提取與存放某個物品的過程,便促使我們大腦的記憶系統漸漸地形成了一種不用刻意記憶的規律性記憶。

又如,盲人的記憶就是通過將來自他人或者物體的聲音、方位和他們自己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對物體的觸摸感受等信息資源進行精密整合,加以識記來形成的。

人類大腦的記憶系統的容量再大,也是有限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習慣隨意地將經常使用或不經常使用的東西到處放置,甚至在那些他們不經常接觸的地方,他們也會將手中的東西隨意地放置,而後就可能發生他們將東西或其放置地點遺忘的現象。比如說,我們在商場購物或者在飯店就餐時,因為我們的雙手要去觸摸我們想要選購的東西或者餐具等,就會隨意而不計後果地將自己手中的東西(如,手機、手包或其他東西)放在某處,等我們忙完選購或就餐的事情,可能就會把自己之前放下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其他的事情了,自然而然地抬腿就走了。

人類的這種遺忘的現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沒有養成有規律地存放東西的習慣。人類的記憶能力不僅不均衡,而且是千差萬別,各有所長。我們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應用著一種自己感覺得心應手的記憶方法,但要達到輕鬆愉悅的記憶狀態和過程,我認為,我們應該合理地將常態記憶法和規律記憶法結合起來加以運用,達到記憶的最高境界,最大限度地減少遺忘事情的可能性。比如,在面對需要識記的文字、數字及圖像等材料時,我們可採用常態記憶法;而在面對需要識記的生活物品、辦公用品等物質資料及其存放的方位或者位移的時間、過程與使用程序等信息,就可採用規律記憶法。這樣就可促使我們激發自身的潛能,以積極的狀態去拓展記憶空間,進而使我們的記憶水平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推薦閱讀:

大腦缺氧的表現及原因
訓練聯想能力的三種方法
腦子瓦特了?記憶力受損?試試AI調控的閉環電擊顳葉療法
最強大腦王峰告訴你,為什麼你就是記不住英語單詞?

TAG:快速提高記憶力 | 心理輔導 | 心理學經典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