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互聯網金融應用難以爆發?

近期的互聯網產品熱度一波接著一波,

從共享系列,到內容系列,再有ICO系列等等,好像每一波都隨著資本,媒體的推波助瀾,活躍用戶不斷飆漲。

分析下幾個原因無非幾個:

1、滿足了人的本源需求。2、用戶認知門檻低。3、資本介入與推動容易。

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為什麼難以爆發呢?

根據公開統計的數據,證券與基金的新增用戶與持倉用戶難以獲得快速增長。

證券、基金的用戶數據相比抖音、比特幣、頭條等內容,遜色了不少。

證券賬戶存量規模

基金賬戶存量規模(僅中登統計)

證券、基金、比特幣、抖音、頭條搜索指數對比

分析下來主要有幾個原因:

1、監管要求。

在任何一個國家,金融業都是受到嚴格的監管的。在中國,銀行、信貸、證券、保險、基金都是受到嚴格監管的,並不是任何創業公司或者資本可以輕易推動的。

就連之前火爆的P2P因為缺少監管手段,造成的損失與影響巨大。在近期監管收緊後,運作難度也越來越大。估計很多P2P公司會逐步關閉,最後留下來的都是有一定資源、規模以及背景優勢的。

在其他的互金領域,比如理財、支付、保險、信貸、信用也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措施。

2、認知門檻高。

如果說ICO熱炒是利用散戶的無知割韭菜,那正規的金融機構理財服務,就有著更高的門檻了,是帶著鎖拷為用戶提供服務。

對於短視頻、內容類應用,無需過多專業知識和技能就能參與,有更低的認知門檻和用戶接受度。相比之下,如果用戶要了解一個金融產品的知識,交易規則,以及如何靠金融產品盈利,還要識別各類風險措施,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認知門檻高,可以說是阻礙互金應用覆蓋更多用戶的主要難題。

3、缺少本源需求。

互聯網是滿足人性的渠道之一,"快樂、趨利避害、貪婪", 都是人的本源需求。

人們對於內容、娛樂的追求遠多於讓自己的財富增值。

互聯網理財應用因為受到監管,很難直接滿足用戶最深層次的「快樂、貪婪」等本源需求。

所以做互聯網理財的大家都本著「長期經營」模式,普普通通,而很少驚心動魄,事實上,歷史上每一次驚心動魄時參與到金融大潮中的投資人最後都面臨了很大的虧損。(比如2007,2015年等)

4、少點意思

因為監管和安全原因,證券、基金的投資受到嚴格限制,產品描述上中規中矩,合同條款式內容較多。產品上雖然各大券商、獨立理財機構有所創新,也難以越雷池半步,因為稍有不慎,觸犯法規,被處罰也是很嚴重的。

除了一連串的數字之外,金融產品少了一些意思。也正因為如此,互聯網理財的應用很難獲得用戶一窩蜂的推崇,也很難獲得社交傳播,而只是當成自己一個理財工具。

5、可投資資金少。

日常信息消費,內容消費是免費為主,每個大眾都可以參與。

但金融產品的投資更多是「面臨一定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投資行為」,這個時候,如果錢少投資回報沒有吸引力。所以很多用戶在「安全放銀行」和「有風險但回報不確定」兩個選擇之間,選擇了前者。

錢不多,放銀行最安全。面對風險的時候,錢越少,越懶得投資。

我也一直在思考,金融到底能給人們帶來什麼,是不是能讓更多人通過金融服務讓生活更美好,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樂。

如果從「降低門檻」、「挖掘樂趣」,或許可以讓互金領域和互聯網其他領域應用一樣,找到一些產品發展找一些方向。

之前的文章《內容化,場景化,智能化還有機會》,現在來看最近5年內並沒有很大的突破,相信還會有機會。

金融本身不是目的,金融是資金的交換,和互聯網是信息的交換一樣,都是為了其他目的而存在的。互聯網中有信息、社交、購物、娛樂等需求,金融也同樣存在,把金融當做手段,而不要當成目的,或許可以讓金融能覆蓋到更多用戶。


推薦閱讀:

他有400多種維度的風控模型,要和BAT各玩各的場景化金融
流量時代一去不復返,互聯網金融如何回歸實體經濟?
時間價值網堅持小額分散,專註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 黃金價值再發現
孫國峰:從FinTech到RegTech

TAG:互聯網產品 | 互聯網金融 | 產品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