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不死的癌症?

如果說在有什麼詞兒最令我生厭,那一定就是「不死的癌症」。很多人喜歡把風濕病稱為「不死的癌症」: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不死的癌症」、類風濕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症」、強直性脊柱炎也是「不死的癌症」。這個詞語涵蓋了兩層意思:一是它不會立即導致人的死亡,而是慢性自殺;二是說明風濕病非常痛苦,時時刻刻折磨著患者。

我非常討厭這個名詞,一方面,他摧毀了患者的信心,使很多人患上風濕病就背負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遭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摺磨;第二方面,他會使人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放棄正規治療,尋求「神醫」「大師」的幫助,或者乾脆不去治療,在家忍受疾病的折磨。

實際上,風濕病的治療和預後已有了很大改觀。

在一百年前的今天,風濕病確實是「不死的癌症」:現代醫學既缺乏很好的認識,也缺乏必要的有效的藥物治療,一旦患上了風濕病,便意味著宣判了「死緩」,更意味著需要長期遭受疾病的折磨。

但自從糖皮質激素的發現及廣泛應用於臨床以後,風濕病的治療和預後有了很大的改觀。激素神奇和快速的療效,拯救了無數風濕病患者:他挽救了重病人的生命,也緩解了風濕病帶來的關節、肌肉疼痛——這是風濕病發展的第一次飛躍。

▼讓人既愛又恨的激素 潑尼松(註:僅為說明,無廣告意義)

風濕病發展的第二次飛躍,來源於免疫抑製劑與免疫調節劑的發現與應用。「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羥氯喹」「環磷醯胺」「嗎替麥考酚酯」這些藥物的出現與應用,顯著提高了風濕病患者的臨床緩解率。同時,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患者逐步減量、停用糖皮質激素,減輕了糖皮質激素帶來的各種不良反應——滿月臉、水牛背、肥胖、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幫助風濕病患者更好的恢復生活、工作的能力,擁有相對正常的人生。

▼經典免疫抑製劑:甲氨蝶呤(註:僅為說明,無廣告意義)

靶向藥物的出現,標誌著風濕病發展進入了第三次飛躍。靶向藥物就是風濕病患者耳熟能詳的「生物製劑」。如果把上述「免疫抑製劑」比作武器中「炸彈」的話,那麼靶向藥物就是「精確制導導彈」:它能夠在殺傷壞分子的同時,儘可能減少對正常免疫的干涉。因此,這類藥物作用強大,起效迅速,副作用也相對較小,給許多風濕病尤其是難治性患者帶來了福音。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如:阿達木單抗、英夫利昔單抗、依那西普等),白介素6受體拮抗劑(如:妥珠單抗),小分子JAK抑製劑(如:托法替布)等靶向藥物,在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病中發揮了重要且良好的作用。

▼全人源化TNF-α抑製劑:阿達木單抗(註:僅為說明,無廣告意義)

風濕病不再是「不死的癌症」:大部分風濕病經過正確的治療和干預都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達到關節不腫不痛不僵,關節變形速度可以變得非常非常緩慢;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達到腰背無酸痛,完成正常勞動毫無問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也可以達到正常的結婚、生育、擁有正常且快樂的人生。

▼國外上市的首個FDA批准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靶向藥物:Belimumab(註:僅為說明,無廣告意義)

隨著我們對風濕病認識的逐步深入、各類治療風濕病的新葯層出不窮,我們對付風濕病的辦法也越來越多。雖然風濕病患者仍然需要長期用藥,需要花一點點時間來定期看診、尋求醫生的幫助,但風濕病的預後已與一百年前的今天有著天壤之別。

別再稱呼風濕病「不死的癌症」!


推薦閱讀:

「薩滿四十八穴」風濕骨病的神奇療法?
偏好兒童的血管炎病:川崎病(上)
偏好兒童的血管炎病:川崎病(下)

TAG:風濕病 | 醫學 | 類風濕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