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回顧二十八:羊山集、臨朐、津浦路戰役
1947年7月23日,毛澤東電告劉伯承,必須儘快脫離羊山集戰鬥,全軍迅速南下挺進大別山;
劉伯承沒有聽從毛澤東的指示,他命令陳錫聯、陳再道立下軍令狀,並調一縱、六縱各一部,及野司榴彈炮營,加入對羊山集的圍攻。
28日中午,劉鄧共軍終於攻克羊山集,宋瑞柯被俘,66軍團級以上軍官僅13師師長羅賢達一人逃脫;宋瑞柯以三個團的兵力,堅守羊山集長達15天,共軍傷亡上萬人;
在魯南,葉飛於20日接到粟裕撤返魯中的命令後,即撤圍滕縣向東撤退,但為時已晚,於24日在棗莊以東與西返的桂系鍾紀第7軍、張光瑋48軍迎頭相撞;(張淦縱隊)
葉飛遂令一縱方升普獨立師、四縱張震東第10師阻擊桂系軍隊,自率一縱、四縱主力轉而向西,企圖西渡運河與陳士榘合流;
張淦於26日甩脫方、張兩師,繼續緊追葉陶兵團;同日,粟裕命令陳士榘東進接應葉陶兵團;陳令王建安八縱、宋時輪十縱阻擊邱清泉第5軍、吳化文84軍,自率何以祥三縱接應葉陶兵團;
在臨朐,奉命北上增援的第2、25、64軍終於在7月30日擊破共軍最後一道阻擊陣地--三岔店;其中,64軍一馬當先,大破成鈞七縱於金葫蘆頂,成鈞重傷;
此時,在臨朐城內已到處是斷壁殘垣,共軍每前進1米,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7月31日,中共中央宣布其武裝力量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朱德為總司令,彭德懷為副總司令,葉劍英為總參謀長;
8月1日拂曉,粟裕下令撤圍臨朐;
臨朐戰後,陳粟逃往魯北渤海;譚震林、許世友則認為粟裕不會打仗,瞎指揮,譚震林率韋國清二縱、成鈞七縱逃往魯東南,許世友九縱自行返回膠東。
臨朐戰役,陳粟共軍傷亡近兩萬人,李彌第8軍傷亡4千餘人;
8月1日,葉飛、陶勇捨命狂奔,終於在濟寧東北與陳士榘會師;葉陶兵團在桂系軍隊的緊追不捨下,傷亡達兩萬餘人,基本喪失戰鬥力,此後一直休整到年底;而方升普、張震東則竄往魯東南,投奔譚震林;
8月3日,陳士榘、葉飛兵團西渡運河,與劉伯承會師;
南麻、臨朐戰役的失敗,導致國軍佔領了整個沂蒙山地區;8月4日,粟裕以個人名義致電中共中央和華東局,引咎自責,請求處分:「戰役組織上當有不少缺點及錯誤,我應負全責。為此,請求給予應得之處分。」
8月6日,陳毅致電毛澤東,表示願意與粟裕共同擔責,並稱粟裕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
鑒於第66、70兩軍的覆沒,8月18日,國民政府宣布對魯西南戰役有關將領之處置:
1、第四兵團司令官王仲廉謊報軍情、貽誤戰機,判處入獄8年;
2、第32軍軍長唐永良違抗軍令,本應處以槍決;念其協助72軍防守濟寧有功,酌處以撤職處分;
3、第14軍軍長羅廣文晉陞第四兵團司令官;
4、第32軍改隸王耀武第二綏靖區,由周慶祥任軍長;
5、第75軍副軍長李仲辛升任第66軍軍長,重建66軍;
十天後,劉鄧大軍渡過淮河,挺進大別山,王敬久因作戰不力被解除第二兵團司令官職務,第二兵團解散。
注1:王仲廉入獄一年後,被湯恩伯保釋出獄;
注2:1947年底,邱清泉第5軍擴編為整編第五軍,轄第5、第70軍;
注3:李仲辛抗戰期間長期在第66軍服役;
注4:重建後的66軍編製(轄三師九團):
軍長:李仲辛
副軍長:羅賢達
第13師師長:張潔
第185師師長:袁樾人
第199師師長:蕭炳寅
推薦閱讀:
※孟良崮戰役對後續淮海戰役的影響?
※如何評價粟裕的指揮藝術?
※電影《大決戰》三部曲的劇作藝術
※一個致命疏忽與王牌74師的覆滅
※電影《大決戰》中的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