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知識付費忽悠你買課,但是我勸你去挖礦

今天的文章是《你出題,我來寫,寫不出來算我輸》第二篇。

編號21 命題

請以「聽了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為題

—— 命題人:堅果

解析:這個主題已經有很多人寫過,我嘗試結合幻覺、知識付費以及比特幣的知識來寫,希望能給你不同的啟發。如果你懂一些比特幣,你的感觸會更深刻。如果不懂,也不會影響你自以為看懂了的感覺的。

如果你也寫了,並且想分享,我在簡書上開了一個專欄《持續行動,刻意寫作》,歡迎投稿。鏈接在

jianshu.com/c/cfc303bf4

當然你現在也可以給我出題,在《Scalers:你出題,我來寫,寫不出來算我輸》下面留言,我會根據你題目的質量收錄。

Scalers:知識付費忽悠你買課,但是我勸你去挖礦

1

生活中,幻覺總會出現。

心理學裡,幻覺是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我的理解,當你的認知和實際的情況不符合,就容易出現幻覺。

有的幻覺,是我們給自己製造的。既可以積極,也可以消極。當你看到自己光明的未來,體會到這種想像給你的感覺,遵循嚮往的指引,做了事情,最終實現,這種幻覺就異常有價值;而當你沉迷在未來的臆想中,耽溺於幻想的體驗,卻無法直面真實世界,卻是異常有害的。

一個普通人,喜歡的鄰家小姐姐,這可能成為積極的幻覺,至少住得近,還是可以給你一絲「積極進取」的機會,也許真的把事成了;但是倘若卻認為海峽對岸的林志玲姐姐,韓國偶像劇的長腿歐巴,是你終身的廝守,對屏暢想,那最終就會是悲慘的幻覺了。

除了給自己加戲之外,外部世界也在給我們製造幻覺。更複雜的是,別人製造的幻覺,與你的幻覺,竟然互動了起來,交相輝映,完全無法分辨。我們給自己製造幻覺,很多時候就是圖個爽快;但是別人為什麼給我們製造幻覺?圖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許久,後面發現,商業的社會裡,大部分人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事件,動機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錢」。

經濟利益是商品社會各種行為的核心根源,再加上資本自我增殖的需要,你會發現,在光鮮亮麗的表象下面,涌動的其實是利益的爭奪。而利益的最終體現就是「錢」的流動,當然「錢」的聚集會形成資本,資本之間也會有鬥爭,大資本吞併小資本,增殖能力強的幹掉增殖能力弱的資本。資本出現,需要藉助各種手段,吸收勞動力,實現價值增殖。

認清資本的屬性以後,再看商業社會的活動,我們就會更加坦然。商業活動甚至創業活動的背後,其實都凝結的是一顆成長為資本家的心。不管是賺一個小目標,還是實現財富自由,本質上都是為了向「資本家」更進一步。如果你自己想不工作,那總要有人來替你工作。

但是如果把這樣的話語訴諸大眾,太過直白,太過袒露,以至於很多人會完全無法接受。於是我們會說,技術創新帶動了社會的發展,經濟活力的增強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家的收入提高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後每一個人都心滿意足了。這其實就是外界給你製造幻覺的鮮活案例。

我始終認為,如果你是一個持續成長者,你是值得活在真相里,哪怕真相鮮血淋淋,也不要沉溺在臆造的幻想中。而當你看到真相以後,卻仍然選擇熱愛與投入,這才能彰顯你的勇氣與魄力。這就像交朋友一樣,你真正了解你的朋友的性格特點,知道他的臭毛病與軟肋,知道什麼時候他最容易犯傻,你看透了對方,但是你們仍然能成為朋友,這般友誼才是真實有力的。

2

回到幻覺的製造,在最近三年,我們被植入最大的一個幻覺就是知識付費從業者們在做的事情。

知識的傳承,在千百年來,是超越財富傳承的事情,更高一個維度。正因為有千百年仁人志士的努力奮鬥,才能在廣大老百姓心中,形成了對知識的尊崇。讓自己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往往是家族進步的重要方式。過去二百年,中國至鴉片戰爭以來受到的屈辱,其實就來自於知識結構的缺失。

所以,過去百餘年前輩的積累,知識在國人心中佔據神聖的地位,形成了一種積累的概念紅利。就像你考上了中國最好的大學,這所大學的名聲是建校以來的先輩用行動灌溉出來的,而你一入大學,成為這所大學的學生,其實就是直接享得了大學的概念紅利。因為在你沒有成名成才以前,其實是你在蹭大學的名氣,而不是你在給大學加持;你利用大學的聲名在外給自己背書,其實是在消耗這所大學的紅利。

知識付費行業的出現,其實就非常巧妙地蹭到了一個紅利的金礦:全社會對於知識的尊重。我們心中一直認為知識是神聖的、尊貴的、需要付出代價去求得的。突然有一天,知識付費把這個概念做了一個置換:那些你以為在殿堂上的知識,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尊貴,其實我們在路邊攤和你聊個天吹個水,講一個你沒聽過的牛逼故事,也是知識呀。那些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北大清華課堂上,現在只要幾百塊錢,你就能得到的哦。那些你以為在天上的哈佛耶魯的夢幻校園裡的學霸,現在可以在網路對面和你講,怎樣過更好的人生,而且只要不到一百塊哦。

你朝朝暮暮思念的林志玲姐姐,竟然突然和你生活在一起了,你每天都能和女神手拉手了。如果我的生活出現這樣容易撿到便宜的事情,我認為只有在騙局裡才有可能。這裡面一定會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或者從大學的課堂,到一款知識付費的產品里,一定會替換掉,或者缺失了某些東西。

我們承認知識付費帶來的普適意義,例如讓更多的人感覺自己知道了更多的資訊。但是如果切換到商業的本質上來看,知識付費這個行業的本質就是在賣課,課就是所有商家呈現的產品。而既然是商業,核心的作用是讓你買。只有你買了,才能把開發一門課的成本收回來,才能覆蓋住渠道的成本,也只有你買了,才能樹立起一個又一個成功案例,然後再把案例打包,二次售賣。從資本的屬性上,這個已經說透了。其他所有的意義與美好,都是換著角度的說辭,都是華麗的外表。

當我選擇要賣一件產品的時候,為了能成交,我什麼都能說。知識付費產業太小,也沒有監管,所以怎麼好賣,怎麼說就好了。

於是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你製造幻覺:

你是不是不知道怎麼學習?買了這門課,你就什麼都會了。

你是不是不知道怎麼做公眾號?買這個課,手把手教你。

你是不是不會閱讀?買這個課,包你一天十本。

你是不是不會賺錢?買這個課,錢就馬上能賺到了。

在一波又一波的文案製造的幻想中,你在情緒高潮里付了款。於是你成就了一位又一位年入百萬的自由講師,但是你發現自己只是感覺有變化,可是卻仍然不太會。沒關係,我們反正要終身學習。

其實賺錢要研究的就是,要製造怎樣的幻覺,才能從更多人的口袋裡掏出更多的錢來,然後讓他們仍然開心。在這個方面,知識付費的確走在了前沿。

3

從這個意義上,知識付費是一個在不斷消耗自己、透支自己的不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因為知識付費賣給你的東西,不能解決他們產品宣稱的功能。給你製造的幻想,最終有一天醒來了,泡沫就會破滅;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再造一個更大的泡沫。

聽了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的邏輯,和知識付費的產業邏輯,有著驚人的相似。

買課會給你帶來「我愛學習」的感覺,就像聽道理可以讓你「恍然大悟」一樣。但是感覺就只是感覺而,這種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情緒,沒有一個基礎,就根本不牢固。

知識產品賣給你,賣的就是那種觸發你感覺的體驗;體驗結束以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和知識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好的知識,往往一開始都會讓你感覺很難受。這種難受其實是走出舒適區的正常反應,因為你在動腦,在消耗你的能量;這種難受就像錢很難賺的難受,是一樣的道理。

4

從知識付費,我們再跳到另外一個火熱的話題,比特幣。

比特幣有一個很有趣的技術細節,可以給我們生活的智慧。比特幣本質就像「錢的互聯網,或者錢聯網」。這裡面有一個核心就在於,如果我用一定量的計算,算出了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那我會因為這些工作,獲得比特幣的獎勵。

這件事情就是叫做「挖礦」。挖礦其實就是在用體力活去做嘗試,老老實實地一件一件地做,一個一個地算,如果你算得多,算得快,你就能算出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一旦你是第一個算出來,那這個區塊對應的新比特幣(以及交易手續費),就歸你。當然,這個過程要通過其他人的檢查,通過驗證就可以。

所以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比特幣里的錢,本質上就是投入的運算量所換來的。但是有趣的是,你只能花很多時間、嘗試很多次去算出一個答案才能挖到幣,但是如果你自己或其他人要檢查你算的對不對,只需要算一次。但是得到錢的是誰?是算出答案的人。那驗證答案正確與否有沒有錢?沒有。

在成長中,我們要體悟一個道理,其實也是要花很多精力,投入時間與行動,最後總結出來,成為你認知的一部分。但是當我們體悟到一個道理的時候,別人一聽,就說懂了,就像驗證一個答案,只要算一次。

我們其實是自己成長世界裡的礦工,我們要得到自己成長的比特幣,能做的就是自己去挖礦,自己找到那個哈希碰撞的答案,然後你才能夠大聲說,Bingo,我收穫了一個道理,我挖出了一個新的區塊。

這個區塊是你挖的,那就是你的,於是你可以拿到錢;其他人都可以驗證你算得對不對,但是驗證太簡單,就像聽一個道理一樣,一分錢也沒有。

過好一生是什麼意思?能問出這樣問題的小夥伴,如果多賺一點錢,大抵就會認為自己這一生已經很好了。但是你想要賺到更多的比特幣,你是不是應該多挖礦?

挖礦是比特幣發展進步源源不斷的動力,挖礦推動了比特幣的繁榮與發展。挖礦的本質就是大量、密集的行動,在行動之後所得到的回報。這些回報是那些只是隨便驗證的人,永遠無法得到的。

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有這種幻覺:我幫很多人驗證了挖礦成功的區塊,那我是不是應該有很多幣了?告訴你,一個子兒也沒有。

這就是聽了一堆道理,過不好一生的核心所在。你只是在被動地聽而已,就像你不停地驗證別人說的或者做的是正確的一樣,其實對你的進步而言,並不是關鍵。

放到知識付費的角度,你如果花錢買課,只是聽了一堆道理,其實就像幫人驗證了一個區塊而已,你非但得不到一分錢,相反,還要花錢。

聽道理還要我花錢買?在知識付費里,至少是這樣的。

但我反正是厭倦了聽一些精心修飾的華麗道理,這些罐裝材料生怕你會動腦,全部處理成你只要看一眼就感覺自己全部懂了的千篇一律。這樣對產生幻想會很有幫助,但是,其實是不讓你的大腦去挖礦的,終究是一場空了。

從商業上看,知識付費讓你買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把消費者的錢賺到手,才有資本去給你製造更大的幻覺,賺更多的錢。

但是從成長上看,每一個人要剋制幻想對大腦的入侵,開啟你挖礦的戰場,用你自己的行動去找到答案,那樣你才能收穫自己成長的比特幣。

下一題

編號41 命題,請以"寒門再難出貴子"為題,寫一篇關於中國教育的文章。命題人,Margaret

歡迎提前寫,在簡書專欄《持續行動,刻意寫作》投稿,我會擇優點評。

推薦閱讀:

好消息,阿辯論接受投稿啦!
古詩投稿何處好?
如何向報社、雜誌、網路等媒體投稿賺稿費?請大神回答
經常被編輯退稿回復說文筆很好內容空乏是怎樣一種體驗?
意林雜誌投稿攻略,等你來投!

TAG:投稿 | 寫作 | 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