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電位間歇滴定技術PITT:原理、方法與實例
恆電位間歇滴定技術(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通過瞬時改變電極電位並恆定該電位值,同時記錄電流隨時間變化的測量方法。
簡言之,整個過程是:「改變電位→保持恆定→測量電流變化」。
功能:測量離子的擴散係數。比如,鋰離子電池中,測量鋰在電極中的擴散係數。
原理
PITT技術的核心公式如下,建立起擴散係數和電流之間的聯繫。
其中,
是電流;
是法拉第常數(96485 C/mol);
是電極/電解質接觸面積; 是t時刻,電極表面離子的濃度; 是起始時刻,電極表面離子的濃度; 是電極厚度
進一步簡化上述公式,得到擴散係數(D)與電流(i)的關係:
測試方法與數據處理
對於商用的鋰離子電池進行一次典型的PITT測試,數據來源[1].
首先,從OCP(開路電位)開始充電。瞬時提升0.02V的電位,保持15分鐘,隨後撤去電位激勵,進行15分鐘的放鬆時間。每次施加0.02V的電位增量,依次重複這個循環,直到達到4.2V的上限。之後進入放電階段,每次減少0.02V,其餘設置與充電環節類似。
將局部放大,我們可以看到,「平台狀」的電壓輸入,產生了「一浪又一浪「的」脈衝狀「電流。
進一步將電流(i)轉變成對數形式ln(i)。」脈衝狀「的紅線,變得平滑了。
具體到一個單獨的lni數據段,可以通過近似線性的部分,求解出擴散係數D。
實例
LiFePO4是一種不錯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價格便宜、無毒環保。研究人員使用PITT技術,測試了在不同嵌鋰狀態下的,LiFePO4中鋰離子的擴散係數[2]。
實驗中,首先得到了不同的嵌鋰條件下, LiFePO4 在的電流曲線。之後轉變為ln(i)—t曲線。
通過對 ln(i)—t 曲線的斜率計算,得到不同嵌鋰條件下的擴散係數。
得到結論:LiFePO4 的擴散係數為 cm2/s量級。LiFePO4 電極材料在嵌鋰過程中先後出現極大值和極小值。
分析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活性材料存在」活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擴散係數會隨嵌鋰量的增加而增大;二是隨著鋰離子嵌入量的增大,材料逐漸由單相轉變為兩相共存區,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擴散係數。
參考文獻
[1] Metrohm. (2014),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PITT)
[2] Qu et.al. (2007),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Vol.17 No.8, 1255-1259.
推薦閱讀:
※里約泳池為何變綠?實驗驗證在這裡
※一張圖!檢測中樣品和標準品是如何與標準曲線相對應的
※【元素家族——連載108】綠色氣體
※一張圖 使用分液漏斗液液萃取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