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抑鬱症?——心理學家系列(一)

先看一段資料:《精神病不可怕:15位文藝界名人袒露患病心聲》(節選、整理自:鳳凰藝術)

以下這些名人都公開承認過他們有心理健康問題並已經有所緩解,其中包括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和電影明星。他們站出來是希望這些遭受類似困擾的人可以儘快就醫。

你會對這些啟示中的任何一個例子感到驚訝嗎?你會因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而感到倍受鼓舞嗎?

J.K.羅琳,抑鬱症

「我從未因為患過抑鬱症而感到羞愧。從沒有過。有什麼覺得羞愧的呢?我度過了一段非常艱辛的時間,但我很自豪我克服了它。」

布拉德·皮特,抑鬱症

「我過去患有抑鬱症,大約是10年前,但是現在好了。不過這次經歷讓我更加了解自己。我把它視為一個很大的教訓,將它視作四季之一或是一個學期:在這一學期我的專業是抑鬱。每天晚上我都做同樣的事,就是用睡覺麻痹自己。工作後我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家然後讓自己躲藏起來。」

安吉麗娜·朱莉,抑鬱症

「我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個非常黑暗的空間,我早上起不來床,所以我強迫自己參加一些可以讓自己變得積極起來的活動。」

艾倫·德詹尼斯,抑鬱症

「我曾擔心的所有問題都在我身上發生了。我失去了我的脫口秀節目,感覺整個人跌入了谷底。我從原本通

過一部情景喜劇掙很多的錢到後來的掙不到錢。在5年辛苦打拚之後,我被驅逐出工作室,而這僅僅是因為我是一個同性戀,後來我感到極其鬱悶。」

賈德·帕達里克,抑鬱症

「那感覺像是被一塊磚敲了一樣,我指的是25歲的時候。在那時,我擁有了自己的電視節目、我喜歡的狗和許多的朋友。我受到粉絲的愛戴,我也很喜歡我的工作,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會得抑鬱症,這讓我有點想不通。那種感覺和人們不能找到工作或感覺與社會格格不入而產生的偶然的鬱悶有所不同。」

金·凱瑞,抑鬱症

「我服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抗抑鬱藥物百解憂,它可以讓我的病情出現些許好轉,不過需要一直服用。因為我知道每件事都會有所好轉,我必須讓自己解脫出來。」

海頓·潘妮蒂尓,產後抑鬱症

「大家對產後抑鬱症存在很多誤解,很多人認為它是不真實、不正確的,認為它只是胡思亂想出來的東西,或認為那只是荷爾蒙作祟。人們並不對此加以重視。但事實是,它是完全不可控的東西,它讓人感到非常痛苦和害怕,婦女們需要很大地幫助。

格溫妮絲·帕特洛,產後憂鬱症

「這感覺太糟糕了,Apple出生後所發生的一切與之前的喜悅截然相反。我懷著她的時候,感覺自己極其幸福,我簡直不敢相信會有這麼大的反差,我曾想過這可能這意味著我是一個糟糕的媽媽,一個糟糕的人。」

黛米·洛瓦托,躁鬱症(雙相障礙——編者注)

「我記得當時我和經紀人以及我的家人坐在一起討論到底要不要向大家公開我正在面臨的問題。我知道會有兩種觀點:我不告訴大家我正在接受治療並且期待病情可以慢慢變好;或者是向大家坦白並鼓勵受此困擾的人也早

日就醫。很顯然,我選擇了第二種。」

再看一段資料:《成功走出抑鬱症困境的十大明星》(節選、整理自:搜狐娛樂)

對於自己的「心病」,薛之謙在《我們的挑戰》節目中大方承認有抑鬱傾向:「我心理是不健康的,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覺得我心理健康過,要不然我就寫不出這些情歌,要不然我就不會抑鬱。」

但是,在患有抑鬱症之時就大方承認的人卻不多,基本上是治癒後才承認曾經患過抑鬱症。在這一點上,娛夫服要當一名好演員的醜八怪歌手薛之謙,人家大方承認患有抑鬱症。

實際上明星這個群體看似光鮮亮麗,但患有抑鬱症並不少,絕非薛之謙一人。出於對逝者的尊重,娛夫在這裡只盤點已經治癒的曾經患過抑鬱症的十位內地明星或內地明星的愛人(排名不分先後,想到誰、搜到誰,就寫誰)。

崔永元

2011年9月19日,崔永元出現在一個心理治療大會的論壇上。他此行是以一位抑鬱症病癒者的身份,現身說法曾經的黑色經歷。崔永元表示自己的抑鬱症已經痊癒,而他之所以當初將自己的病情公之於眾,是為了使得中國抑鬱症患者的境遇得到改善,如今他成功做到了。

陳松伶

2016年,淡出娛樂圈許久的陳松伶再次復出,作為補位歌手參加《跨界歌王》。陳松伶在舞台上毫不避諱的自曝「一度抑鬱」「差點 輕生」的往事,更是多次提到「也許大家在2006年之後就再也看不到陳松伶了」,不禁淚灑舞台。娛夫在這裡補充一句,老家房子里還貼了一張20年前她的照片,應是《笑看風雲》播放後買的。

李娜

1997年的春天,歌手李娜在入行十年,在演藝事業正處於顛峰狀態之時,先後奔赴天門山、五台山,削去青絲、落髮為尼。據了解,在1995年初,兩個信奉佛教的朋友得知李娜患抑鬱症情況後,送給她一本經書,與佛結緣。

張傑

張傑在發行第二輯《再愛我一回》期間,由於公司人事變動,導致其被打入冷宮,在這段時間裡,張傑患上了抑鬱症,不止一次想過自殺。「當我一遍一遍唱著《真的不能離開你》,聽到裡面的雜音時,心裡非常失落,最後竟邊唱邊哭。我那時候住在25樓,有一次我站在陽台上面,真的想往下跳」,這是張傑的原話。

楊坤

早在2007年,楊坤在參加完《閃電星感動》520愛心演唱會後,承認在與竹書文化結束長達5年的合作後,患上了抑鬱症。後來,他在《說出你的故事》等很多節目中,都自曝「因為抑鬱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兩年,是我還不知道『抑鬱症』是什麼的時候。」他治癒抑鬱症的成功,也讓他擔任上了世界衛生組織 「抗抑鬱」形象大使。

韓紅

2015年,歌手韓紅在《易見+》節目中,提起奶奶,非常動情。她說,2005年奶奶離世後,自己「得了三年抑鬱症」,「覺得生活沒有奔頭了,總有衝動從樓上跳下去,覺得如果把手臂張開就好像能飛起來」。那時候她學會了抽煙,不停地抽,甚至不願意吃飯。好友趙薇見到她,驚呼「天哪,你怎麼瘦成這樣!」

陳坤

在2003年到2008年期間,演員陳坤得了抑鬱症,他整夜整夜的失眠,覺得人生毫無意義。他不敢靠近窗戶,怕自己會忍不住要跳下去。

陸毅

陸毅憑藉《永不瞑目》一夜成名,然而隨之而來各種壓力卻壓的他透不過氣來。他說自己已經找不到以後的方向,於是把自己關在家裡,天天打電玩、酗酒,傳聞他不省人事的時候甚至還自殘,拿煙缸砸自己的頭,還在身上划了一道道的傷痕。後來他表示,「可能是因為那時候一夜成名,在心態上有些浮躁,總想著要表現到最好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名。總的來說,那時候的我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不肯放過自己,對很多事都太在意了。」

筷子兄弟肖央

《老男孩》讓筷子兄弟收穫了事業上的第一個高峰,嘗到了走紅的滋味,卻也讓他們開始遭遇走紅的煩惱,肖央甚至因無法適應走紅後的生活而去看了心理醫生,「我原來就是一個廣告導演,就七八個朋友,兩三件事。然後突然一下你變成了好像一百多個朋友,七八十件事,我還用原來那個態度想認真把每一件事做好的時候我發現每一件事都做不好,對自己那個負面評價就接踵而來,不想去那些別人找我的場合,每次跟陌生人說話就覺得緊張。然後我就去看心理醫生了。」

白岩松

2000年悉尼奧運會直播的巨大成功令名嘴白岩松在感受到榮耀的同時,也令他陷入了一段艱難的低谷期,並淡出公眾視野長達一年之久。白岩松承認,這段期間他經歷過非常糟糕的失眠,長達一年,他體重從80公斤降至55公斤。他說:「你想想,我和我夫人是用筆來溝通,你就知道到了什麼地步。」那是抑鬱症,天天在想的就是自殺。最後,還是扛過來了,竟連一片安眠藥沒吃過。

除此之外,港台地區的鄭秀文、吳彥祖、張惠妹、范曉萱、大S等人也都成功走出了抑鬱症的困境。娛夫想說的是,患了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抑鬱症,不但不接受治療,反而為了維護個人形象,極力掩飾患有抑鬱症,那就很危險了!

接著看一段病友的記錄:《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內心獨白》(節選、整理自:ty_天之藍252)

兩年前,我在一家數碼公司上班,用同事的話說,整個車間里最輕鬆的就是我。是的,工作很自由,確實沒什麼壓力。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心慌,氣短,漸漸的睡不好,也沒什麼食慾。那時候我一度以為我身體哪兒出毛病了,去醫院做心電圖,做全身體檢,醫生卻告訴我什麼毛病也沒有。我開始對什麼都失去興趣,一個人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心裡難受,想哭。漸漸的不想說話,不想參加集體活動,連公司的聚餐我都不願意參加。工作開始力不從心,一個簡單的文件做到半夜都做不好,思維混亂,注意力無法集中,很多時候看電腦屏幕都是模糊的。腦子一陣陣的空白,那時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懷疑自己得了老年痴呆。那時我才二十多歲,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總的來說就是感覺自己生鏽了,就像一台機器一樣各項功能開始退化了!而實際上我不知道的是,抑鬱症已找上了我……

我覺得我身體里出現了另外一個我,在我拖著疲憊的身體上班和同事有說有笑的時候,她在對我說:"你就是個傻逼!你什麼都不行!你就是個廢物!"然後我會在閑暇時一個人跑到廁所里默默的流淚,就是感覺哭一會兒心裡會不那麼難受。我恨那時候的自己,是我太脆弱嗎?我這是矯情嗎?還是公主病范了?不,以前的我不是這樣的啊啊啊!漸漸的厭食開始折磨著我,就算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在我面前我都沒感覺,記得有一次我胃已經疼得在抗議了,沒辦法,逼自己吃,點了自己平常最愛吃的菜,其實仍然什麼感覺也沒有,不吃不行啊,會掛的!我機械性的往自己嘴裡夾菜,真的想吐出來啊!痛苦,憤怒,無助瞬間侵襲了我,我對著飯菜控制不住地哭了起來!飯店的老闆娘都被我嚇壞了,其實我是真不想這樣啊啊啊,我就是控制不住啊……

失眠,厭食,心慌,頭暈,乏力反覆折磨著我,一個月我瘦了十來斤,後來剩到只有八十斤的時候,用同事的話說就是『風吹即倒』。我感覺我的身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透支,我向公司請了一個星期假,而身體並沒有因為不用上班而變得放鬆。回家後我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中間好不容易睡著了兩個小時,不斷湧現的夢境讓我睡覺都不得安寧,總是夢見自己一個人在荒蕪的狂野里跑,沒有來路,沒有歸途,那麼的無助,絕望,我邊跑邊哭,然後就這樣哭醒了。

我開始害怕天亮,更害怕天黑,我突然對這個世界感到恐懼,我要逃避,我想要解脫,似乎解脫成了我唯一的目的。鬼使神差般的,我開始在網上搜索自殺的方法,決定好了之後我盡然隱隱約約有一種愉悅感,這時,也許是親人之間的心靈感應,我爸打電話過來了,他第一句話就問我:"你沒事吧你還好嗎?"這一刻我突然清醒,我不能死,我的親人在一天我就不能死!可是我又能怎麼辦呢?(那個時候我依然沒有意識到抑鬱症的侵襲,也不知道什麼是抑鬱症)

在這裡我要感謝我的一位網友,是她在這個時候看到了我空間說說,建議我一定要看醫生可能是抑鬱症。這個時候我才懷疑,這一切的一切難道都是抑鬱症在作祟?然後在她的陪同下立馬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最後確診:重度抑鬱症!(真的,在這裡我特別地感謝這位網友拯救了我!)然後就是這一年多的藥物和心理治療,雖然沒有完全緩解,還要忍受藥物副作用的痛苦,但是能控制自己不再輕易的犯傻。…….在我最黑暗的那兩天,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動,那種鋪天蓋地的痛苦,絕望,無助,自罪感讓我分分鐘想死,我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在我瀕臨崩潰的時候,我最後一根稻草死死地控制著我,那就是:我不能丟下老爸!一定不能!(從小我媽就因病去世,我爸又當爹又當媽)但是我想對我老爸說,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請你不要怨恨我,因為那對於我來說其實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連醫生都不敢保證,那種崩潰狀態會不會再度複發。

在這裡我想對不了解抑鬱症的人說,抑鬱症真的不是矯情,不是裝出來的,不是做作,不是軟弱…….真正的抑鬱症不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難過,不是比難過更難過。真正的抑鬱是當你的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卻無論如何都開心不起來,甚至想哭,想逃離,想死。是每天晚上都做噩夢,是失眠,整夜整夜的失眠(早醒更常見——編者注)。而抑鬱症不是什麼普通的病,你不能治好它(絕望又絕對的觀點——編者注)。你必須不斷的不斷的忍受它一次次的折磨你,它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侵襲你,在你本該歡樂的時候攻擊你,削弱你的意志,吞吃你的活力。抑鬱症是和你相依為命的一種情緒,你不關心它它也會在那裡,它是你最討厭的卻又踢不走的室友,是你耳邊的幻聽,是你手上襯衣上甩不掉洗不掉的墨水,除了接受它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害怕告訴別人我患上了抑鬱症。我怕別人看到我,真正的我,全面的我。那個不那麼有趣,不那麼陽光,不那麼有魅力的我,那個說話一點也不好笑的我。我感覺有兩個我,而我一直在微笑底下鬥爭…….抑鬱症患者最害怕聽到別人對他說:「有什麼大不了的,像我一樣開開心心活嘛!」因為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是他人感同身受般的理解,理解他受得折磨,理解他的苦,理解他活著是有多麼艱難

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而言,活著是比死亡更加煎熬和令人感到恐懼的事情,每天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與負面情緒相鬥爭

——光是活著就竭盡全力了…….一個重度抑鬱症病友說: 我要的從來都只是一個結束,要麼結束病痛,要麼結束行屍走肉,要麼結束生命。其實,這也是我想要的…….但為了親人,我一定會努力控制自己別走最後一條……

如果懷疑自己患有抑鬱症的朋友,而又羞於去精神病院檢查,可以去三甲綜合性醫院的心理診療科診斷。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是兩回事!最好去專業大醫院找心理醫生。社會上很多心理諮詢師都沒有正規資質的,花了錢也收不到什麼效果!當然也不乏優秀的諮詢師,病友們自己判斷!不過現在心理諮詢費用昂貴,一小時一兩百算低的!所以我實際上沒看過幾次,自己多多努力吧……很多可愛的網友問我為什麼會抑鬱,其實具體原因我也說不上來,就像你問我為什麼要感冒,我也回答不上來。它就像來大姨媽一樣,讓我猝不及防!

藥物維持治療後我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正常,我努力工作,我想我可以重新來過!人前歡笑,人後孤獨。因為害怕別人會識破我的偽裝,孤立我,遠離我,誰都不願和一個滿腦子負能量的人在一起,那對於我來說何嘗不是另一種煎熬。可是心還是那麼那麼累,那種深深的抽離感、無助感、絕望感無時無刻不鑽進我的大腦,我無法駕馭它。我不想放棄,不想讓親人失望,我想給自己一次機會,我想一定是我努力得還不夠。

繼續了解抑鬱症(以下部分為專業內容):

抑鬱症的診斷(轉自心理學空間):

每個人都會情緒低落;這些感覺一般持續不超過一、兩星期,不會過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抑鬱症中,患者的低落情緒持久不退,又或情況嚴重以至影響及日常生活。 抑鬱發作的核心癥狀有3條:(1)抑鬱心境,對個體來講肯定異常,存在於一天中大多數時間裡,且幾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環境影響,持續至少2周;(2)對平日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或愉快感;(3)精力不足或過度疲勞; 抑鬱發作的附加癥狀有7條:(1)自信心喪失和自卑;(2)無理由的自責或過分和不適當的罪惡感;(3)反覆出現死或自殺想法,或任何一種自殺行為;(4)主訴或有證據表明存在思維或注意能力降低,例如猶豫不決或躊躇;(5)精神運動性活動改變,表現為激越或遲滯;(6)任何類型的睡眠障礙; (7)食慾改變(減少或增加),伴有相應的體重變化。

抑鬱症的病因:

對別人或對自己期望、要求過高:

1)過分要求被愛、被欣賞、被讚美、被尊重;2)過分要求強壯、有能力、成功以及獨立;3)過分要求優秀、有愛心、有道德、貞潔。

期望高、要求高並沒有問題,問題是期望過高、要求過高,脫離了實際——自己的或社會的實際情況。

當執念和絕望並存時,抑鬱症便產生了。

抑鬱症根治之道:

先以藥物治療、電痙攣療法或經顱磁刺激(後兩種方法適用於精神病性抑鬱症)控制病情。

藥物或物理療法可迅速控制病情,以防患者傷害自己或他人,但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根治抑鬱症需要以下心理治療:

調整過高的期望和要求至合理水平,以退為進,一舉兩得,既能根治抑鬱,遠離痛苦,又切實有效,可了卻心愿。

領悟此道,自我調節,堅持不懈,抑鬱症自可痊癒。

推薦閱讀:

如何解救「卡住的一代」
RL019「捂熱冷了的心」 | 如何挽回被傷害的戀人
因人而生的,也要因人而解——無結構人際團體的科普
我們是被時代塑造的標準病人
遇到自殺信號怎麼辦?| 關於自殺干預的十個建議

TAG:心理學 | 抑鬱症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