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社宗教學】——「統一」的東方基督教會

大家好,這篇由本廢物來丟醜了。感謝蠢驢的陽光,讓我從三月的風暴里活了下來。

(此處應有掌聲)

(然而四月份還是忙得要死,悲戚)

宗教一直是P社遊戲(也是人類社會)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作為堅定的科普特神教吹,我覺得有必要談一談歐陸風雲4(1.22)里打著「科普特」旗號的那些派別了。雖然比起上古版本中一概視為東正教要進步不少,但槽點還是有的——它們與其說「科普特」,毋寧說是「非迦克墩」教派的大集合。

我們就從遊戲中的五大聖地談起吧。

首先是亞歷山大里亞(亞歷山大港、伊斯坎達爾),也是與真正意義上的「科普特」一詞聯繫最為緊密的一座城市——畢竟這一詞語來自於阿拉伯語「Qibt」,而後者不過是希臘語「Aiguptios」的縮寫,派生自「Hikuptah」,亦即埃及古都孟菲斯的宗教名稱。自聖馬可踏足這片古老的土地以來,這裡一直是埃及基督徒的重要據點,作為近東地區的國際性大都會以及羅馬帝國大區長官的駐節之地,直到公元381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之前,亞歷山大里亞牧首區也享有者僅次於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崇高地位。可以說,在遊戲中,亞歷山大里亞便象徵著埃及的基督徒。

言及科普特,便不得不提西里爾一世。這位宗主教在亞歷山大里亞擁有者驚人的影響力,甚至能發動上千信眾上演「真人快打」(KS大佬語)。這一方面源自其在埃及、利比亞及昔蘭尼加五城主教團中崇高的威信,更是基於埃及民眾普遍皈依基督教這一事實——在經歷了多輪迫害之後,基督教在埃及有了極大的發展,並與公元400年左右成為了埃及的主流宗教。當西里爾的前任兼舅父泰奧菲爾強拆塞拉比斯神廟得手時,基督教的勝利便已得到確認。

在他的強勢統治下,埃及的基督化進程進一步加速,至公元450年,80%至95%的埃及人成為了基督徒。但這一過程也並非偉光正,暴力流血事件時有發生,而教士們似乎並未對此採取實質性的阻止。期間最為著名的事件,大約便是著名女數學家希帕蒂婭的遭遇了。

另外,在神學領域,西里爾一世也作出了相當的貢獻。一方面,童貞女瑪利亞在以弗所大公會議上得以被尊為「聖母(théotokos)」,這與西里爾一世的努力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他關於耶穌神性與人性的神學理論也成為了後來一性論者的淵藪——「作為道成肉身的聖子僅有一性」,由於當時神學體系尚未成熟,加之一些翻譯上的偏差,這一論斷被後人解讀為與迦克墩大公會議的決議相違背,並最終導致了一系列悲劇性的事件。而羅馬帝國的財政狀況使得其對埃及的財富頗為依賴,這更是加劇了這一神學衝突。直至拜占庭帝國的覆滅,君士坦丁堡與亞歷山大里亞之間的分歧從未得到彌合。此後,亞歷山大里亞教區事實獨立,一方面作為非洲基督教世界的領袖輻射著努比亞與衣索比亞地區,另一方面也與敘利亞地區的教會(雅各比派)保持著時好時壞的關係。

此後,隨著羅馬帝國實力的衰退,埃及先後遭到薩珊波斯沙阿庫斯佬二世(這名字,emmm)與阿拉伯帝國的入侵。受兩場戰爭的影響,科普特教的實力備受打擊。如果說前者隨著希拉克略皇帝的勝利只是強化了君士坦丁堡在埃及的存在的話(例如用信奉「一志論」的居魯士取代本傑明出任宗主教),後者則對埃及的基督徒造成了更為致命的打擊。儘管先知穆罕穆德生前曾告誡奧馬爾哈里發善待科普特人,儘管穆斯林王朝的政策一度較為寬容,儘管科普特人在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在隨後的統治中,雙方的衝突時有爆發。受困於繁重的稅賦、歧視性的政策以及穆斯林軍隊的鎮壓,大批的科普特人選擇了改宗伊斯蘭教。這一情況直到阿拔斯王朝崩潰之後才有所改善,但十字軍東征的影響與馬穆魯克的掌權則再一次將科普特人推向了災難的深淵。最終,聖馬可的寶座從亞歷山大里亞遷往開羅,而隨著基督徒逐步成為少數派,科普特語也逐漸退出日常使用,變為宗教儀式用語。

當時間來到1444年的時候,若玩家打開宗教地圖,埃及的土地上已是一片代表伊斯蘭教的綠色,似乎科普特教徒已然絕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若是玩家成功奪取伊斯坎達爾,便會出現如下彈窗:

這又代表著什麼呢?(啪,驚堂木)且聽下回分解。

祝大家遊戲愉快!色子把把九比一,民兵長矛打飛機!

推薦閱讀:

TAG:歐陸風雲EuropaUniversalis | P社遊戲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