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何直覺到自然數冪和
「若能為一個晦澀的證明補上一個幾何類比,那麼定理的真諦將不證自明。」 —— 馬丁·加德納
目錄
- 「題目」
- 二次冪和
- 三次冪和
- K次冪和
- 隨便聊聊之巴塞爾問題
1、「題目」
一次洗澡,想到高斯對於等差數列和所作出的精巧演算法:頭尾調轉相加除以疊加次數,即為所求。其中將首尾調轉加和這一做法非常具有現實的動作感,類似於將兩條密度均勻上升的繩子逆向擰成麻花後,再從中剖開。公式及其地好記憶。
然而為何未曾聽聞二次及以上的求和公式的直觀理解?(其實是有的,如垛積術)
於是提出問題:
對於二次及以上的自然數冪和,能否用類似的手法作出直觀理解呢?
2、二次冪和
那麼,直接給出二次方時的自然數冪和直觀演算法:
- 解釋左邊。可看成賦予平方和結構。將Sn寫成1 + 2 + 2 + 3 + 3 + 3 + … + n*n後,再進行排列。
- 解釋右邊。每一個2n+1都是前面三個三角形疊加而成的。取右邊上頂點為例,值即原三角形上頂點加兩個下頂點加和的值。可以驗算,加和形成的三角形每一個值都相等。
那麼不妨就只計算頂點,即可知全部項的值。其中,左邊 值2n+1 的項個數可求,即為一次方時的求和公式1+2+3+…+n=n(n+1)/2。以此乘上2n+1即可求右邊三角形所有項相加之後的和。
由於,左邊每一個三角陣列中所有數字的加和都為二次冪的和Sn,那麼最後一個三角陣列中所有數字的和即為3*Sn。此時可以從一次項的求和公式直接給出二次項的求和公式為:
稍作總結:
可以說是非常直觀和優美了。個人是非常滿意的。再繼續深究之前,先再總結一下,以及解釋為什麼這樣構造。
- 直觀理解構造目的。分析高斯的演算法,相當於是對一維情況下線的操作。對一個權值等差增加的線進行旋轉180°後,疊加,抵消權值連續增加這一特性。便可用乘法快速計算。那麼,可以聯想,將二次冪視作對面的操作。要對面進行疊加,這樣就可以用乘法快速計算求和了。
- 分析問題關鍵。問題關鍵平方項限制了我們不能像求一維時直接進行線性加和。那麼,在這裡做所蘊藏的信息拆分。將n^2的第一個n儲存在維度中,在二維情況下即是該行有多少個數據。第二個n即作為數據,而這個n即是將進行線性加和的對象。二維情況下,即可它們拆寫成n+n+n+…+n,作為二維平面上的一行。//如果此處不理解,可以帶著去看三次冪和。
- 構造基本思路。1、構造出中心對稱的幾何體。2、計算每一項數值:因為猜想各個值都是一樣的,所以算一個點就行,不妨就算頂點。通過旋轉對頂點加和。3、計算出項數,乘以項的值。求出的是疊加後的所有項數數值的和 n*Sn。4、除以旋轉次數,也即頂點個數。即可得Sn。
- 總結:給出一般情況。那麼,參照二維的求法,可以寫出理想的遞推公式:
3、三次冪和
但是,如果仿照上面那個式子寫出三次冪和時,結果如下。
和我們熟知的 相比,差了一點的東西。暫且稱直接由 得來的公式為偽理想公式。
那麼,和真正的理想公式比起來,究竟差了什麼呢?
- 進行直觀上的分析:不難發現,如果要滿足二次冪和的公式,面應該是正方形。但如果繼續套用三維空間最基本的幾何體正四面體,會發現一個面就不能以球心為中心對稱地塞下所有項了。要塞下必須得用四稜錐,可是四稜錐又不具備中心對稱性。陷入兩難僵局。
在這裡,作出一些修正。對前提進行辯證,為什麼滿足二次冪和公式的就應該是面?能不能通過其他擬合的方式構造出具有對稱性的圖形?分析原理可以得出,這種演算法的主要原理即是對稱性。那麼為了滿足對稱性,不妨修改一下定義。
將二次冪和公式的直觀圖形由「面」改成「層」。可以給出特別優美與令人熟知的同志:
考察這個圖,就能發現問題所在了。以1+2^3為子結構驗算,會發現中心多了1。而我們默認的即是以頂點的值代表所有其他項的值。可見這就是為什麼偽理想公式會比理想公式少值。
進行驗算之後會發現,每一個子結構的中心都會差1。下圖紅點即是所差值的數字結構。
至此,所差值的根源便找到了。現在的任務即是,能否寫出這些點的部分和?顯然可以輕易列出它的部分和。
這個函數一眼看不出什麼名堂。故先分析一下數據,把這個函數在坐標繫上左移一位。相當於把n=1時余項等於0的特殊情況給刪掉。那麼根據數感,有:
可以拆成兩個低維的冪和。那麼至此,三維的理想公式就求出來了,即理想公式加上此余項。不妨記余項 為:
美中不足的是,要求三維的和,必須先知道二維和一維的和才能湊出三維的余項。這樣一來,遞推公式也變得繁複。
事實上,到這一步為止,我們的目標就已經完成了。 已經找到了我們能產生幾何直覺的所有維度中所對應幾何體。四維之後回到抽象的嚴肅數學之中分析,猶如通過伯努利數等等之類,將會是更迅捷的方法。 但為了讓整個體系完整,下面還是強行補上k次冪和的驗算。
4、k次冪和
是否余項都可以拆成低次冪和的和的形式?倘若可以,便可將遞推公式寫成如下形式。
以四維作為驗證。
(題外話:……這個余項的值是k階正方形中非正方形矩形的數量。)
余項依然為高階等差數列,求出數列通項:
仍舊觀察發現:
此式子的意義即在於驗證了4維情況拆分依舊是可行的。大膽猜想余項由所有低維的和乘以係數構成的。
然而不知道前面的 係數有什麼規律。解肯定是可以解出來。運用線性代數的知識,余項是由所有低維的和乘以係數構成,而這些函數項各個次數不同,因此線性無關。強行列出k-1個方程組解k-1個未知係數即可。
雖然看起來很複雜。然而優化空間是巨大的。事實上,主要的運算量只在求bi而已。在這裡留下問題:
- 如何進行優化?
- 數背後是否有聯繫?
這些便是筆者我所力不能及的地方。看日後的將來能否解決。最後給出全套的公式。
5、巴塞爾問題的幾何解釋
一下內容更是隨意探索的部分。當做是隨便聊聊吧。
對於負數,沒有幾何基礎去構造。第一,零維已經是一個點,還能怎麼存放數據?第二,乘方之所以能拆開計算,是因為其在當前數域,乘法是加法的的累加。加法是容易構造幾何意義的。在這裡,除法很像沒有明顯的幾何意義。
那麼結束了嗎?我嘗試了一下,然而嘗試後的結果是,差點就能不結束了。
還是說說思路。主要是轉化思想。
既然問題都找到了那麼便去解決。根據直覺和之前已經展示過的歸納能力。在這裡,我推測點的值存放在圓周上。而除法是一個比較難辦的東西,暫時同樣理解成是某種拆分。而且同樣考慮,正數時的特性也部分繼承了下來,猶如對稱性。
為什麼是圓周上啊?我只能說,正數時在圓或者全對稱體(頂點當然可以不在對稱體上,畢竟那個全對稱圖形根本不存在),那麼負數有道理在圓上吧。其實這種民科的想法我也不不能說服自己,支撐我走下去的還是那著名的巴塞爾問題:
思路其一。
注意到值域處於0到1,不妨構造一個周長為2的圓。每個半圓都是為0至1的值域,將1, 1/2^k, 1/3^k, …… 1/n^k 按大小貼在圓周上。這是一種拆分。那麼現在就找關係,看如何能將值和對稱性聯繫在一起。既然圓的周長性質被佔用了,我試試能不能聯繫面積。半徑是1/π,感覺也是個挺吉利的數字。
構造直角三角形。期望能以面積的信息代替一這P級數的部分和。
類似於如上形式。不一定是面積,只要構造的等式中出現p級數,即可化出其值。
思路其二。
會覺得第一種方法對稱性體現得不夠完美,那麼是否存在第二種分配方式有如下全對稱性呢?
還有,如果是這種方式,那麼該怎麼加和呢?加和是看對對稱中心點的影響,還是對零點的影響?……
以上我給出的兩個思路其實都是處理圓內接多邊形的問題。所以看看有沒有什麼現成的幾何公式可以套用。在探索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優美與以及相當符合當前局勢的式子——勾股定理的變式(下圖三式):
我也曾圍繞這個式子分割了很久(兩個小時……爾),但是我第二步就卡住了。所以就此放下。
至此,所有思考結束。以上內容都是在2017年11月份左右總結的。之所以現在拿出來,是因為,我看到了關於這個式子正確的表示方法。在如下這篇論文之中找到。
而這個機緣,則來自於3Blue1Brown近期的一個視頻,關於從光學角度講解巴塞爾問題的。
分解方法的論文就在其視頻之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一番。思路是一脈相成的。
Summing inverse squares by euclidean geometry也順便貼出中國古代垛積術及西方擬形數的介紹,異曲同工之妙。
http://lsec.cc.ac.cn/~liuxin/calculus/supplementary.pdf最後,感謝一位中科大學子及曾經室友的傾聽與幫助。 @kelly Yuan
最後的最後再聊聊說點廢話,說說來由。在高三上學期刷題的時候,曾經遇見一道題:
驚嘆於答案的繁複的同時,心裡也在想,如果這是個圓就好了。倘若是圓,答案口算都能直接出來。於是在一番猶豫之下,寫出Y=2y。在新的坐標系裡面快速算完之後再乘上比例係數便完事了。時間上來說,把二十分鐘的題壓縮到了五分鐘不到,算是提高了很多效率了。
當時是怎樣驗證這個是具有普遍性的呢?畢竟不能保證橢圓的一般性質可以完全繼承到特殊的圓,比如焦點就沒有了啊(笑)。後來我是把這頁紙在面前傾斜了一定角度,在該角度下,橢圓變成了圓,再以此重構坐標系。模糊感覺兩者是等價的。於此中感受到了一種奇異的思想:低維問題,不妨在高維中進行變換,看是否能對其簡化。
於是便抱著這種想法,在看其他題或事情時都會留個心眼。
後來發現,所謂的騷操作不過是線性代數里的齊次坐標系變換。再後來發現,高維處理低維的思想,在數據可視化里簡直運用得不能再多。
推薦閱讀:
※經典力學的數學方法(二)守恆定律
※用 Python 製作演示各種演算法的 gif 動圖
※同態定理
※玩數獨有哪些經驗?
※廣義積分sinx/x的幾種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