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英語語法(1)Be句型

1、什麼是語法?

語法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有些人說學英語無需學語法,有些人強調學英語,必須學語法。那誰對誰錯呢?

答案是,都對,都錯。為什麼呢?

因為這兩個人探討的問題本事就不是一個概念。

首先想想什麼是語法?一言以蔽之,語言的規則。

實際上語法我們可以細分為兩種

1、淺層語法

2、深層語法

所謂淺層語法是有人刻意歸納某種語言的規則,比如我寫語法的文章,把相應的語法歸納出來。市面上所有的關於語法的書,都屬於這一類。

所謂深層語法是人類的大腦,通過長期的語言的熏習,自動由大腦歸納出來的語法規則,是深層的,被人類無法輕易感知到的,但確實存在。這就是母語學習所獲得的語法能力。這也是所謂的某某語言的思維。

很顯然,強調學語法的人,實際上強調的是,第一種語法,即淺層語法。

強調,不學語法的人,實際上強調的是,第二種語法,即深層語法。

問題在於,兩種語法,能不能轉換。也就是通過學習淺層語法能不能最後積累為深層語法。

答案是,能也不能。

我們看到,深層語法的產生,是依靠長期的語言熏習,大概至少要5000小時以上的聽力輸入,才能達成,1萬小時的聽力輸入,最終才能完全獲得。

如果僅僅依靠學習幾本書,即使那幾本書讓你茅塞頓開,實際上還是淺層語法,本質上還是低效且無用的。

為什麼呢?

深層語法本質上不是理性的產物,而是人類從動物般的智能向理性轉換的過程中,所能獲得的。因為理性邏輯完全依賴於語言的存在。如果沒有語言的存在,理性邏輯很難充分發展。

所以為什麼嬰幼兒能夠快速地學習語言。大體有兩種

1、時間專註於某事。由於嬰幼兒長期熏習語言,大概2年-3年,就可以比較自如地說話。這和嬰幼兒專註於語言是分不開的。

2、沒有理性邏輯的干擾。人類的感知實際上是有相應的變化的,由於人類長大以後,處處依賴理性,比如計算、決策。而嬰幼兒並未處於這種狀況,反而使其比較低級的思維能夠充分發展。

所以說,如果你是希望通過某場考試,必須學語法。只不過,此時的英語學習,跟學數學,實際上沒有什麼區別。分析長難句,就是數學解題的過程。

如果你是想徹底地學會某種語言,幾千小時的聽力輸入是免不了的。

所以說,中國的語言教育是不是很失敗?如果依照考試來說,不失敗,非常之成功。如果依照學會語言能力來說,敗地是一塌糊塗。

當然由於本專欄,是服務於考試,所以講語法是免不了了。不過,我們無需拘泥於某項考試

2、學語法首先學什麼?

語法本身是人類自動生成的某種模式,他必須依靠的是,人類的認知模式。不能把語法和人類的認知割裂開來。否則就會出現即使語法正確,但是表意完全不知道說什麼。

語法往往分成詞法和句法,顧名思義,前者以詞語為主,比如名詞、動詞。後者以句子為主,比如開門見山就講五大句型。

我本人更偏向於後者,為什麼呢?辭彙本身是割裂了語法和認知。人類一出生,從來不是首先學習辭彙,而是上來就是學習句子。

即使最短的句子,比如「爸爸媽媽」實際上,表達還是句子,不是名詞。

我們也不依照五大句型來學習,而是按照兩個句子來學習。

1、be句型

2、do句型

為什麼呢?

英語句子本身是以動詞來劃分。Be句型,動詞是be動詞,他表示的認知,是人類最基本的指物能力。

比如看到,一個蘋果,就會說這是蘋果。

佛教常常說分別和無二,實際上他說的是,人類的認知,首先是分別A概念和B概念,如此才能達成理性運行。

1、

The man is a teacher.(此人是一個老師)

這裡的「is」實際上毫無意義,他所起的作用是「=」的作用。也就是此人=老師。

be動詞之後,如果接的是名詞,往往翻譯的時候,會說「是」。

所以,如果拿到一個句子,理應先找句子的核心,即動詞。接著判斷動詞之後所接的辭彙的詞性。

但是事情往往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在長難句中,你就不知道動詞是哪個了。這些以後再說。

2、

He is busy.(他很忙)

這裡的「is」同樣毫無意義,此時由於後面所接為形容詞,他起的作用是表示主語的狀態。

這話怎麼理解呢?

我們同樣這麼理解,人類認知任何事物,都是依靠認識事物的屬性,而不是事物的本體。

比如一個蘋果擺在眼前,你會看到他是紅的,然後味道如何,摸起來怎麼樣。這些統統都是物的屬性。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屬性來識別事物。

比如同樣是蘋果,表面是紅色,我們往往說這是蘋果。如果這是綠色,那就是青蘋果。

因此在語言中,當然需要一種種類的語言,專門描述語言的屬性。這就是形容詞。

如果Be動詞後面所接為形容詞,往往指的是主語的狀態。

比如例句,主語是He,狀態是busy。

一般,他在中文中,be動詞是不翻譯的。因為本事be動詞就是毫無意義的,be動詞的原意,是「存在」,「存有」

因此,他就是描述存在某種狀態(後接形容詞),存在某種實體(後接名詞)。

我們可以翻譯為,他很忙。而不是翻譯為他是忙的。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讀起來很流暢,翻譯成後者也是可以的。

所以,I am.

這句話翻譯為,我在。

3、

She is in the classroom.(他在房間里)

這是第二種情況的變種。因為在英語中,不僅形容詞能夠描述某個實體的狀態。介詞短語也是可以的。所以介詞短語可以視為特殊的形容詞。

這個句子,實際上還是比較複雜的。因為他設計到介詞。

介詞往往需要反覆的積累,而不能一句兩句地說完。

例句,後面的「in the classroom」,直接視為形容詞。

表示,「在房間里(的)」這種狀態。

4、

There is a table in the room.(房間里有一張桌子)

There be句型是Be句型的第二個變種。他專指某地有某物。There是地點副詞,專指地點。

同樣這句話可以表達為,

A table is in the room.

不過,後者能夠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罷了。

5、

形容詞修飾。

英語中的名詞修飾語(指修飾名詞的詞類,以形容詞為代表)

分成兩類,一類是前置修飾,一類是後置修飾。

所謂前置修飾,專指形容詞修飾名詞之時,形成adj+n的結構,比如

A red apple

而形容詞之外所有結構,當他修飾名詞之時,往往採用後置修飾,最著名當屬定語從句。

但實際上,定語從句太過複雜,更為地道地說法往往採用N+介詞短語的結構。比如

The man is a teacher from Janpan.(那個人是一個來自日本的老師)

在這句話中,teacher是作為名詞而存在。後面的「from Janpan」就是修飾teacher的後置定語。

也就是說,一個名詞(N),可以直接在後面接一個介詞短語,構成修飾成分。比如

The man in the classroom is a teacher from Janpan.

相對於原句,這裡在The man 後面加了「In the classroom」作為修飾。

總而言之,be動詞,本質意思是「存在」、「存有」。

當後面接名詞,表示主語的身份。

當後面接形容詞、介詞短語,表示主語的狀態、屬性。

此外還有一個變種,There be 專指某地有某物。

但是無論分成多細,他首先暗含著,他所探討的實體,首先要先存在,否則描述從何談起?

Be動詞,依據主語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變形。

這是漢語言無法想像的,因為漢語言是表意文字,無需變形來表示各種狀態,往往使用虛詞。

比如,

他有腿

他有一腿。

「了」的位置一變,意思馬上大相徑庭。

而表意文字,特別是屈折語言,後面的變化是非常顯著的。

I ------am(「我」專指)

He/She ------is(第三人稱單數)

They/we/you-----are(複數、)


推薦閱讀:

QGLS系列潛水雙向貫流泵翻譯稿
研究表明,一般程度的自戀是正常的,但怎麼形容特別自戀呢?
怎樣背單詞不容易忘
老電影推薦:男人魅力大展示+泡妞秘籍《Scent of a Woman/聞香識女人》
你和無限精彩的世界之間,就隔著一層說不利索的英語 / 狗熊有話說

TAG: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