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趁戲曲還在,請聆聽

九十年代初,我出生在河南一個農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爺爺是戲迷,他的VCD戲曲光碟足足裝了三個鞋盒(外公也是如此),耳濡目染,河南戲成了腦海里抹不掉的鄉音。

在那個河南衛視《梨園春》剛開播的年代,聽戲成了鄉下人最大的娛樂方式,河南人誰還不會哼兩句「劉大哥講話」。二八板,梆子腔,讓人痴迷。

說起豫劇,很多人認為豫劇就是花木蘭,就是那樣的剛健鏗鏘。不得不說,這是常派的成功,豫劇的失敗。不能否認,常香玉大師的藝術造詣非常高,吐字又極其清楚,加上抗美援朝時期拉著一幫人義演為祖國捐獻「香玉劇社號」戰鬥機,人格也很偉大。也因此,常派獨特的地位對豫劇在全國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一曲劉大哥幾乎成了豫劇的代名詞(斷橋和拷紅也是非常好聽,當然還有破洪州,五世請纓,人歡馬叫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幫,酣暢淋漓,何其痛快)。實際上,豫劇分為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和沙河調,各有各的優點。旦行就有常香玉,陳素真(宇宙鋒、春秋配、梵王宮,三上轎等),崔蘭田(秦香蓮、桃花庵、賣苗郎、三上轎等),馬金鳳(穆桂英挂帥、花槍緣、花打朝、楊八姐游春等),閻立品(秦雪梅、游龜山、盤夫索夫等),桑振君(對繡鞋、白蓮花、桃花庵等)六大派(除此之外還有宋桂玲,安金鳳,司鳳英等等一批藝術大家)。除了常派的 剛健清新、細膩大方。 陳派唱做並重,俏麗秀美;崔派低沉婉轉,韻味悠長;馬派 明亮純凈,清脆圓潤;閻派清麗秀美,深刻含蓄;桑派 口伶齒俐、韻乖字巧。各有所長,都有其獨到之處。如今,六位大師里馬金鳳碩果僅存,一代宗師,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長壽。

二代弟子里,比較優秀的有關靈鳳、張寶英、牛淑賢、谷秀榮、王希玲、李金枝、李喜華(已故)、苗文華等,但幾乎都達不到乃師的水平。個人最喜歡張寶英,崔派婉轉有味,我覺得像京劇的程派,她在繼承崔派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發展了這一流派,行腔流暢自如,高音不炸,低音不壓,當之無愧現今豫劇旦行聲腔的女狀元。有人評價說她的唱是:常香玉的字兒,崔蘭田的味兒,馬金鳳的勁兒。通俗的說就是有倆字——好聽。包青天里的秦香蓮,一曲三江水,讓人聽了渾身享受,賣苗郎里的柳迎春能唱哭觀眾,最見功力的是桃花庵,整場戲幾乎全在唱,美不勝收。記得中學的時候去網吧,打開電腦首先要搜索一段「九盡春回杏花開」聽過癮才去玩別的。三代甚至四代當然還有很多優秀弟子,但是種種原因,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輩們了。

當然,「要吃飯,一窩旦」,大多劇種都是旦角流派最多。除了六大名旦,豫劇其他行當也有很多佼佼者。鬚生唐喜成(三哭殿、南陽關、轅門斬子、血濺烏紗等),小生王素君(陳妙常、王金豆借糧、小二姐做夢等),凈行的李斯忠(下陳州、司馬茅告狀、包龍圖坐監),丑角牛得草(七品芝麻官等)等等,還有不得不提的省豫劇三團以演現代戲為主的一批藝術家(朝陽溝確實經典)。除了豫劇,曲劇和越調同樣美不勝收。曲劇是河南第二大劇種,更口語話,更接地氣,朗朗上口。馬騏的寇準背靴(曾學藝於蒲劇藝術家閻逢春)實在好聽,張新芳一曲陳三兩,如泣如訴。海連池的小倉娃更是紅遍大江南北。還有蘭文祥,謝祿,王秀玲,胡希華,牛長鑫,周玉珍,孫炳新等大家。其次是越調,申鳳梅大師曾拜馬連良為師,她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收姜維,諸葛亮弔孝,七擒孟獲、空城計等)堪稱完美,唱腔令人痴迷,可以說以一人之力撐起一個小劇種,越調還有清麗婉約的毛愛蓮(白奶奶醉酒、火焚綉樓等),自成一家,也非常好聽。除此之外,河南還有非常多稀有劇種,四平調的拜金榮,二夾弦的田愛雲都是藝術大家,還有道情、宛梆、懷邦等劇種,不一一贅述。

藝術是相通的,如今聽的多了。其他劇種也會經常去欣賞。京劇自不必說,旦行梅尚程荀張, 鬚生余楊高馬譚楊奚麒,裘派花臉、李派老旦 等等。不愧是國粹,都非常棒。梅派端莊,尚派剛勁,程派婉轉,荀派俏麗......我比較喜歡聽老旦和花臉,痛快有勁兒,就一個字——爽。旦行戲最愛程派鎖麟囊,簡直不遜色於任何電視電影藝術大片。除了京劇,評劇有新鳳霞,韓少雲,筱俊亭、魏榮元、花淑蘭等等藝術大家,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包公賠情等等很多我都聽過。黃梅戲嚴鳳英大師之後有五朵金花——馬蘭、吳瓊、吳亞玲,袁枚、楊俊。還有女駙馬,天仙配,風塵女畫家等劇目也都很棒。河北梆子張淑敏到張惠雲到現在的張秋玲,王洪玲、彭蕙蘅等等,大登殿、杜十娘,竇娥冤,清風亭也極好聽。還有山西的四大梆子(晉劇、蒲劇、上黨梆子、北路梆子),山東呂劇(名家李岱江等),絕活眾多的秦腔,巴蜀的川劇(名家沈鐵梅、陳巧茹等),甚至二人台(名家武利平),都或多或少聽過。作為北方人,現在還會去嘗試南方劇種,雖然不一定能每個字都聽懂,音樂還是可以欣賞,大概意思也能看明白。越劇不用多說,五大劇種之一,善演才子佳人,名家輩出,從十姐妹到現在的趙志剛,茅威濤,單仰萍,陳飛等等,就一個字——美。錫劇王子周東亮的珍珠塔令人著迷,滬劇名家茅善玉一段紫竹調讓人心醉。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聽戲,他們潛意識裡覺得戲曲太慢,能聽睡著。其實以京劇為例,先從流水板聽起,例如:坐宮(聽他言嚇得我渾身是汗)、武家坡(蘇龍魏虎為媒證)、龍鳳呈祥(勸千歲)、雙投唐(這時候孤才把寬心放)等等或者老旦花臉應工的戲,絕對讓你感到痛快。

戲曲如今正在走向衰落。年輕人愛聽戲甚至會被同齡人認為傳統另類、老氣橫秋、不可思議。其實大多年輕人並非天生排斥戲曲,首先他們潛意識裡認為自己聽不懂,認為自己沒那個細胞,也就不願去嘗試;其二,他們沒有機會去接觸了解;其三,社會越來越開放進步,他們有太多種娛樂方式可以選擇;當然,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一些人以金錢為重,主流也是帥哥美女,歌星影星,錯誤的價值觀導向,當然不會讓他們去關注傳統又不太掙錢的戲曲。以我的經歷,我曾向不少同齡人推薦過戲曲,他們聽了以後都說好聽好玩。所以趁戲曲還在,請聆聽。不能說你一定會愛上她,起碼能改變你對戲曲的看法,哪怕多了一點了解。不記得誰開玩笑說:「不怕年輕人不聽戲,他們遲早會老」。

感謝戲曲,影響了我的氣質,讓我懂得更多,更加沉穩,讓我更加自豪於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去聽戲吧,你總能找到情感的共鳴,趁她還在。


推薦閱讀:

大C的聽戲筆記(08)最治癒的聲音——越劇尹派和京劇荀派
大C的聽戲筆記(01)從京劇《四郎探母》入門戲曲欣賞
大C的聽戲筆記(03)怎樣優雅地撩妹
申攤中的〔撥子調〕

TAG: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