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份拯救迷茫指南

微信公號的後台,隔三差五就會收到這樣的信息:

曾少曾少,去年自己過得渾渾噩噩,今年過年的時候,暗暗發誓要改變自己,可到現在依舊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努力,每天都很焦慮,每天都想很多很多,可越是去想,越是感到迷茫,我究竟應該怎麼辦啊?

每次收到這樣的信息,我都可以體會到讀者背後濃濃的無奈感,想要一一回復,可卻還是刪掉了。

因為我知道,不僅僅是他們會迷茫,我遇到的大多數人,可以說沒有一個不迷茫的。

1,迷茫是人生的常態

如果你經常上知乎,那你對這樣的問題應該不會感到陌生:

20歲做什麼,可在5年後受益匪淺?

25歲做什麼,可在5年後受益匪淺?

30歲做什麼,可在5年後受益匪淺?

當然,把XX歲替換成其他的年齡,依舊可以在知乎上查找到相關的問題,只不過活躍在互聯網的人,年齡都和我們差不多,我們的爸爸媽媽,一樣也會感到迷茫,只不過他們不會上知乎,不會在微博上尋求答案罷了。

互聯網在某個層面上幫你過濾掉和你年齡和國籍不同的人,讓你覺得迷茫和焦慮,僅僅存在於你這個年齡和我們所處的國家和地區。

在外國在線問答網站Quora上,到處充斥著在各個年齡段應該如何破解迷茫的問題,涉及學習、職場、情感等各個方面。

可見,只要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無論年齡和國籍,都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迷茫。

迷茫是全人類的通病,我們都一樣。

2,為什麼會迷茫?

我們之所以會迷茫,是因為當今社會的發展太快了。

人是一種極其喜歡穩定狀態的物種,當自己身處於不確定的環境中時,我們時刻能感受到的,不是安全,而是撲面而來的警惕和恐懼。

為什麼父母都希望我們能夠考取公務員,或者進入事業單元,拿著固定的工資,少去折騰什麼鬼詩和遠方?

因為父母那一輩,遭遇過太多人生起起伏伏,造成起伏的原因,大多數來源自政治因素,前幾天可能還好好的,可能今天就會成了階下囚。

正是經歷過這樣的大起大落,使我們的父母,對於穩定的工作和感情極其偏好,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回到家裡的時候,他們都希望我們能夠回到家鄉,或者趕緊結婚的原因。

但如今,政治造成的不穩定因素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的不安全感。

人工智慧、各種各樣的雲技術、馬斯克的殖民火星計劃等等,我們看過太多今日還是風口浪尖的職位和事物,過不了半個月成了明日黃花,我們也見識到科技對低端勞動人口的收割。

整個社會和未來充滿了極其嚴重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在我們的爺爺的爺爺那一輩,根本就不存在。

馬做為一種交通運輸工具,一定沒有想過會敗給蒸汽機,不是馬工作不夠勤快,也不是馬經常會偷懶,只不過是科技的發展,馬已經沒有它的用武之地了。

科技的發展,會淘汰掉一些崗位,但與此同時,新的工作崗位也會被創造出來,像之前沒有新媒體這樣的職位,今天任何一個求職網站,都能看到這些崗位需求。

之前有位社群成員專門發私信給我,問起現在科技發展地如此之快,自己還有必要去考研嗎?

我是這樣子回答的:

我們之所以需要努力學習,圖的不是成績的高低,而是在高效學習的過程中,練就專心致志、做好精力和時間管理、應對各種焦慮的高超技能。

這些技能,無論你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崗位,都是你大展才華的基礎性設施。

對於遙遠的事情過於擔憂,反而會讓你做不好此時此刻的事情。

我們之所以會迷茫,是因為想要抓住太多的東西。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一種錯覺,就是以為「多就是好」,更多的選擇,意味著自己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其實並非如此。

美國一家大型的基金公司曾就員工退休工資的投資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結果是:向每個人介紹的基金總數每增加10個則參與的人數將下降兩個百分點。假如,提供5種可選基金,參與的人數是100,當提供50種可選基金時,參與的人數卻只剩下90了。

為什麼?當你面對50種可選基金時,對你而言,你總想選到最好的,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那麼下決定就變得越加困難,當你覺得難以抉擇時,「明天再說」便成了你的解脫,明日復明日,哪天又能決定呢?

跟要在眾多的基金挑選出合適的一樣,我們每天都需要在眾多的可能性中進行抉擇。

而向我們灌輸可能性的,就是為數眾多的自媒體和所謂的行業大V。

早上起來,你在公眾號看到這樣的一篇文章:XXX通過開辦公眾號,半年賺了百萬元,於是你覺得寫作是條不錯的路子,於是把這篇文章給收藏了起來;

中午休息,你在知乎上看到這樣的一篇文章:XXX通過創業,拿到了過億的融資,於是你覺得創業也是條不錯的路子,於是就把這篇文章給收藏了起來;

晚上臨睡前,你在頭條上看到這樣的一篇文章:XXX17年通過製作抖音小視頻,竟然成了網路紅人,廣告費接到手軟,於是你又把這篇文章給收藏了起來。

每天我們都在目睹眾多成功勵志的故事,每天我們都能看到,底層的人,通過個人奮鬥,往上爬了一個階層。

選擇太多,以至於讓你產生這樣的幻覺:每一個領域都那麼容易成功,我應該往哪裡走?

在任何一個行業里,想要走上頂層,成為萬人矚目的1%,背後往往需要付出無數次刻意練習,而這些背後不為人知的練習,卻被某些自媒體選擇性地漏掉了,他們只會呈現那些光鮮亮麗的一面給你,讓你深陷「幸運者偏差」的泥潭之中,認為自己腳下有千萬條路可以走。

於是你在網路上看到任何社群、課程、晨起打卡活動,都第一時間報名了,因為同時參加過多的項目,導致你的精力並沒有分配過來,加上並不是每一個付費項目都適合你,到最後,你越是想抓住任何東西,越是什麼都抓不住。

3,如何破解迷茫?

看到這裡,你大概知道了自己迷茫的原因:

想要擁有穩定的生活,現實卻只剩下兜兜轉轉的路可以走;想要抓住太多東西,結果卻反而什麼都抓不住。

於是你開始質疑自己,開始自我否定,開始自己給自己加戲。

你活得渾渾噩噩,為了給自己開脫,以便讓自己能夠好受些,你給這樣的狀態安排了一個原因:都是萬惡的迷茫啊!

其實,在曾少看來,所有迷茫的終極原因,都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而想要解決自己的迷茫,歸根到底,就是需要把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給揪出來。

那應該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知道自己想要為了什麼而奮鬥呢?

以下的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參考。

第一步,給自己的目標做加法。

找一張A4紙和一支筆,如果想要藉助電子工具,例如印象筆記或者word文檔都可以。

在A4紙上儘可能寫上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只要這些事情一旦做成了,就可以促進你分泌大量多巴胺,帶給你愉悅感,你都可以統統把它給寫下來。

例如:

  • 40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和家人一起週遊世界,到處去浪蕩;
  • 成為一名作家,出版3本以上的書籍;
  • 更加理性,擁有更多的智慧,不會被人帶偏;
  • 成為一名科學家,帶領人類殖民火星;

......

第二步,給自己的目標做減法。

相信在第一步的時候,你一定寫了無數個目標,畢竟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但到了這一步,你需要忍痛將自己的目標給一一做減法,刪掉一時興起寫下的所謂目標,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於其中的某一個。

這一步一定會非常痛苦,因為刪掉某些目標,意味著你必須失去什麼,即使還沒有實現,但「失去」帶來的痛苦感,依舊能夠讓你感到深深的厭惡。

第三步:強化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走到第二步就以為可以完事了,事實上,找到自己終極想要的目標,其實才是剛剛開始呢!哈佛大學的Tal教授曾經提及:當我們把注意力投注到什麼地方,那個地方就會得到不斷的滋長,就像太陽灑落在樹苗一樣。

1)增加終極目標的暴露頻率。

如果你經常看戰爭片,那一定會對以下的場面非常熟悉:

男主把自己家人的照片隨身攜帶著,無論戰爭進行地多麼慘烈,食物多麼緊缺,只要能夠摸著這張照片,他就能瞬間得到力量。

這就是增加暴露頻率之後的作用。

雖然通過以上的兩個步驟,我們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都有時候我們還是經常會忘記,通過增加目標暴露的方法,可以讓你時刻記得,自己究竟想要些什麼。

2)停止自己內心的消極對話。

在追求自己終極目標的時候,難免會遇到挫折,遇到挫折之後,很多人就開始自我否定了。

但正是這種自我否定,讓你陷入「消極情緒」的漩渦之中,想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保持積極,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撰寫成功自己,讓自己時刻都明白,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並不是一個廢人。

3)心理對照法。

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可以想像自己達成目標之後,那得瑟樣子。曾少試過了,每次想像,都能讓自己再不斷堅持下去。

迷茫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用「迷茫」這個借口,來掩蓋自己的懶惰;可怕的是你一直用「迷茫」來做為擋箭牌,卻不曾想去認識自己;可怕的是,除了「迷茫」,你再也找不到其他名詞,可以形容自己的處境。

希望在18年,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和迷茫說再見!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曾少賢」,現在關注,回復「學習」,就能獲得一份關於如何高效學習的清單,熱愛學習的人必看;

回復「筆記」,就能獲得如何康奈爾筆記的具體操作方法;

回復「書單」,就能獲得20本心理學和認知思維書籍PDF版本的下載鏈接。

推薦閱讀:

個人怎樣提升幸福感?
自用推薦丨實用又不貴的廚衛家居神器,每一樣我都能回購100次
文藝有什麼用?他們的意義是什麼?
不混微博粉絲群了,根本就是腦殘粉的大本營!
她「網購+宜家」的家,一股日式小清新的暖流

TAG:學習 | 自我提升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