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軍艦史(八):早期 金剛級鐵甲艦 甲午戰爭中的配角

金剛級是英國製造的鐵甲艦。當時的英國已經是超越荷蘭、西班牙等國成為世界海上第一強國。而造船水平自然也是世界一流。金剛級的名字金剛和比叡在後來的IJN戰艦中都被再次使用,所以請不要搞混了。

1874年5月,中日關係的緊張程度被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原因是日本一直對中國蠢蠢欲動,借口一批日本船員在台灣附近被原住民殺害,派遣了遠征部隊到台灣。因此,雙方考慮到可能爆發的衝突而開始向外尋找購買先進鐵甲艦的可能性。不出意外,英國是雙方尋找這個可能性的首選地。區別是,日本先走一步和巴西談判,試圖將巴西向英國訂購的仍在建造中的一艘軍艦轉給日本,從而可以更快速地加強日本的軍力。而大清是直接找英國進行諮詢。最終該事件導致的緊張關係得到了緩解,而巴西的那艘船在下水的時候發生意外也使得日本放棄了購買該船。

但是雙方對購買新式戰艦擴充軍力的意圖則並未削弱,反而得到了增強。最後,日本決定以433,850英鎊,約合日元2,231,563向英國購買3艘鐵甲艦。其中2艘就是金剛級(Kongō

class)。金剛級排水量2,284噸,長度67.1米,寬12.5米,動力1,830千瓦,最大航速13節,續航3100海里(10節航速)。配備3門170毫米克虜伯炮,6門150毫米克虜伯炮,以及2門75毫米火炮,裝甲達到76~114毫米。

1號艦金剛號,1878年1月完工。19世紀80年代,該艦又加裝了反魚雷艇的25毫米和11毫米的機槍,以及魚雷發射管。服役後,金剛號被編入小型艦隊,直到1887年做為訓練艦使用。1895年1月在甲午戰爭和之後的日俄戰爭中,都出現過金剛號的身影,只不過都是以配角身份出現。

舊日本軍艦 金剛號 金剛級鐵甲艦

2號艦比叡號,相比較金剛,比叡在甲午戰爭中露臉次數多不少,甚至比叡還曾被北洋水師擊傷。當時比叡由於形勢緊張被編入常規艦隊,由於速度較慢她未能跟上主力而掉隊,並試圖衝過北洋艦隊的隊伍,結果是被北洋群毆而受傷,不過最後逃跑成功。之後比叡參與了轟擊台灣炮台和威海衛之戰。在日俄戰爭中,也出現過比叡的身影,但是以她的能力也只能和金剛一樣作為配角出現。比叡的動力系統後來在橫須賀更換過,所以後來她的速度和動力均有所下降,最高航速10節,動力則下降到954千瓦。1911年4月1日比叡被IJN除名。

舊日本軍艦 比叡號模型

PS 歡迎關注我:蠟筆小舊事 一個專註歷史的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關於大學選課的一點哲學腦洞
三國諜影中有哪些發明?
冷氏有什麼家譜文獻?
如何學習歷史地理學?
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變遷

TAG:歷史 | 舊日本帝國海軍 | 軍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