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然性辯論入門(2):修辭指明生路
這一次我們來解決實然性辯論破題的一個主要障礙:事實糾纏,難辨是非。
很多看似簡單粗暴的「是非題」實際上一點也不清晰,比如:
- 艾滋病是「社會問題」還是「醫學問題」
- 「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是真命題還是偽命題
這樣的辯題總讓人感覺雙方的立場在事實層面互相糾纏,彼此都不能被完全否定或者完全擊倒,「是非之辯」總覺得在邏輯上就行不通。
這是因為大家沒有意識到,是非題的分析,要廣泛的用到一種邏輯工具——修辭:
是非題中,主體部分和客體部分,都可能本質上是一種「修辭」,而非簡單的事實判斷。我們需要通過修辭分析,找到其真實的「本體」。
首先我們看客體是修辭的情況。其實「是」這個字,本身就可以是一種修辭記號。
- 比如我們說「你是光、你是電、你是唯一的神話」,實際含義可能是「你很重要」,這是一種明顯的隱喻(metaphor);
- 再比如「胡漸彪是我的信仰」,這涉及到「轉喻」(metonymy),是用宗教中信仰對於教徒的意義,來指代你迷戀胡漸彪的程度;
- 又比如,「咱們下一輪的對手是王照宇」,這裡就涉及到提喻(Synecdoche),因為王照宇人氣比較高,所以用王照宇來指代北京大學辯論協會代表隊。
- 此外還有誇張、借代等大家相對熟悉的比喻方式。
當然我們不需要對於修辭有這麼精確的研究(這裡不使用中文的修辭分類,主要是因為語言學的分類似乎更加嚴謹一點),我們要知道,是非題中「是」所連接的「客體部分」,可以利用修辭分析進行挖掘。
我們舉個栗子:
- 艾滋病是「社會問題」還是「醫學問題」。
這個題初看可以說非常怪異,因為感覺上社會問題和醫學問題是不互相排斥的。他完全可以既是社會問題,又是醫學問題,怎麼來進行「是非辯」呢?我們分析一下:
首先,什麼叫「是社會問題」?我們知道,一道理綜題,需要多種學科一起來解,當我們做受力分析的時候,我們就把它當成一個「物理問題」,當我們開列方程的時候,我們就把他當做一個「數學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說,用那種手段來解決,就是那種問題。所以,本題也就是在問,艾滋病是用社會手段來解決,還是用醫學手段來解決。
還是不對,艾滋病必須用兩種手段一同解決才行。還是沒有解決「排他」性——論證了用社會手段解決,也不能否認要用醫學手段解決。這道題似乎進入到了邏輯上的「死胡同」。
這時候,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此題中必然含有「修辭」的成分。
因為我們可能會聽到,你爸斬釘截鐵的說:你的成績差,根本就是態度問題,不是什麼方法問題!
發現了么,這句話同樣有漏洞:我成績這麼差,當然確實是因為我厭學,但我肯定在方法上也有毛病啊!(0 0誠懇臉)
顯然,你爸實際想說的是:什麼問題更關鍵,解決什麼問題能夠根本上改變你的學習狀況。
所以這是一種修辭,實際上是一種「誇張」,「是什麼問題」實際上指代的是「什麼問題是關鍵問題」,「什麼手段是關鍵手段」。
也就是說,社會手段和醫學手段,何者是解決艾滋病問題的關鍵。
(注意,這裡不能理解為一種比較性辯題,如:「社會手段和醫學手段,何者更重要。」因為在強共識的比較性辯題語境下,雙方的對抗沒有那麼大。在上文的例子中,如果你不是「那麼嚴重的」厭學,你爸爸也不會使用「這不是方法問題」這種看似極端的修辭。因此,我們撥開喻體,找到本體後,依然要保留「弱共識」的語境。)
講到這裡我必須吐槽一句,這題老老實實出成一個比較型辯題不好嗎?
當然,既然成了是非題,就有是非題的打法,與比較型辯題本質上不同了。怎麼打,下一講再說。
有時候,「是」所連接的客體部分並不含有修辭,但是修辭出現在主體部分,比如:
- 「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是真命題還是偽命題
真偽命題是含義明確的「邏輯判斷詞」。偽命題也就是指:該命題不符合事實或者沒有意義。偽命題不包含對命題的價值判斷,也就是說「這是和好現象還是壞現象」不在真偽命題的討論範圍中。
在此題中,主體部分是一句俗語,它指代的是社會上不關心英雄偉人,而只關註明星緋聞的狀況。單純看來,此題就是要我們判斷:到底存不存在這種狀況?而不論此種狀況是好是壞。
那問題又來了,我們雙方並不能窮盡案例或者給出絕對排他的數據,來證明這種狀況一定存在或者完全不存在。正方不能證明,「所有英雄都無人關心」;反方不能證明「絕對不存在英雄無人問津」的情況。
但是我們發現,主體部分的這句俗語,本身也是一種「修辭」。它直接指代的是「社會對於明星八卦的關注,遠遠高於英雄事迹」。這時候可能大家又要想:這不又是個比較性辯題嘛?但如果處理成比較性辯題,論證「社會對於英雄和八卦的關注,誰更多一點」,能夠撐起「真命題、偽命題」這樣嚴肅的判斷嘛?
仔細想想我們會發現,語境不對。實際上還是第一講提到的,要時刻尊重「是非題」的「弱共識,強對抗」語境。處理成比較性辯題,變成了強共識,自然就「撐不起」真命題偽命題這樣截然對立的判斷了。
所以我們要進一步,把這個俗語的本體進一步析出,變成:當前的社會輿論中是否存在「重八卦、輕英雄」的風氣,或者再進一步處理成:「是否存在著民族主義敘事遭到解構、平民文化泛濫的文化現象」,這樣的修辭,實際上就是一種「提喻」的手法。而且在判斷上,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這樣弱共識、強對抗也得以保留,事實論證中的死路也得到打通——雙方通過對這種「風氣」進行不同的歸納和闡釋,可以擁有足夠的空間,建立完全相反的論證。
其實在是非辯中,如果主客體的描述非常具體,又沒有「修辭」的介入,雙方的立場會被限定的很死,並且彼此糾纏,無法做到「是非分明」的題干要求。修辭分析是很多是非辯題能夠辯的起來的「唯一辦法」和「必要手段」。而且通過不同的修辭分析,我們可以建立差異相對較大的立論結構,辯論的策略性和觀賞性也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當然使用修辭分析處理了辯題之後,僅僅是能辯了,但我們依然面臨「弱共識、強對抗」的緊張局面,如何著手立論呢?
我們下期再說。
阿貝拉德:實然性辯論入門(1):是非抗拒共識阿貝拉德:實然性辯論入門(3):事實析出論點推薦閱讀:
※BP辯論與傳統華辯相比是一種更加優秀的賽制嗎?如果是,請談談BP優秀在哪裡?
※辯論賽規則?
※辯論賽詳細策劃案到底怎麼樣寫呢?
※一場教科書式的辯論攻防戰
※青創賽制,如同辯論圈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