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經隨筆(三)

比丘們!這裡,比丘以眼見色後,既不快樂也不難過而住於平靜的,正念、正知;以耳聽聲音後,既不快樂也不難過而住於平靜的,正念、正知;以鼻聞氣味後,既不快樂也不難過而住於平靜的,正念、正知;以舌嘗味道後,既不快樂也不難過而住於平靜的,正念、正知;以身觸所觸後,既不快樂也不難過而住於平靜的,正念、正知;以意識法後,既不快樂也不難過而住於平靜的,正念、正知

——經藏·增支部·6集·應該被奉獻經第一(1經)

在經藏中,無明的定義就是不知道四聖諦。當修行者在成就入流果之後、阿羅漢果之前的時間裡,無明是時斷時續的,即當他如實智見緣起的當下,無明暫滅,貪愛暫滅;當他失念滑入無明,貪愛又驅動著五取蘊緣緣不息。本質上,無明是絕對不存在不同的程度:修行者的每個當下要麼是無明,要麼不是無明,並不存在一種「百分之十的無明」或者「一半無明一半不無明」——因為當無明滅盡,念頭中必然不存在貪愛的雜染;倘若念頭中依然受貪愛影響,那麼必然不是正念。

正念,是修證佛陀教法進度的衡量標杆之一。當修行者樹立了正見後,如果不是處於滅盡定的狀態,那麼必然是正知正念的。本文開頭引用的經文就是佛陀在描述修行者處在正念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而關於正念,其原理是這樣子的:

首先,無明和貪愛是耦合的,即如果修行者無明,那麼必然會在對境時產生貪愛;如果修行者對境形成貪愛,那麼必然是無明;並不存在一種不無明的貪愛狀態,也不存在一個無明卻不貪愛的狀態。在經藏中,這種現象被佛陀確切的描述為「無明所覆,貪愛所系」。

其次,觸(六入緣觸的觸,根、塵、識聚合所生)在產生時會同時集起受、想,受和想是意行,因此隨即會產生念,即作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五蘊運作的機理之一,沒有例外。而根據十二緣起,受緣愛、愛緣取,因此當意行集起時,如果修行者在無明的狀態,貪愛會參與到念的生成過程中,形成有貪愛(雜染)的念;這種念的集起,以及之後對十二處執取而形成新的五蘊,即愛緣取,其結果就是構成了五取蘊(有)。

對於一位樹立正見的修行者而言,當他在被正見覆蓋的情況下,他很容易的會感受到正念與有雜染的念的區別——這幾乎不會有任何的差錯。這種感受的差異來自於念頭形成過程中貪愛的缺失。比如修行者可能會有這種感受:當正念形成的時候,他不會認為」快樂「或者」難過「有什麼意義,他也許會感覺一切從無始以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他會處在一種絕對意義的寂靜中。這種狀態下,一切的苦法如同包袱被打包丟掉,一乾二淨。因為導致苦的惡不善法的根——貪愛,已經徹底的不存在了。

其實正念的定義不僅僅是本文引用的經文片段中描述的這種,只要在正見的前提下產生的沒有貪愛雜染的念,都是正念。比如在經藏·長部·大品·念處大經中佛陀開示的四大類念都是正念。事實上在修行者成就阿羅漢之前,正念往往都是四念處這種類型的正念,因為修行者還需要在正念中獲取智慧(比如修習身念處不凈觀來加深厭離,修習法念處來印證佛陀教法的理論)以及修習定力(正定必然需要正念參與),所以本文開頭引用的經文片段中描述的正念很大程度上在描述不需要再修行、完全舍離了佛法的阿羅漢。

所以其實正念一定是在正見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而如果沒有正見,正念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你暫時可以把自己調整到看上去既不快樂也不難過的狀態。所以一個暫時沒有建立正見的修行者最好不要盲目的、片面的強求正念,這是一種東施效顰的行為,也是不可能達到的。正確的方法是:先根據佛陀教法如實智見,觀察緣起法,待正見樹立後正念就自然會現前,這時在根據八正道中的正念(四念處)來修行才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推薦閱讀:

你是怎麼理解佛教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有時候我們會鑽牛角尖
奇妙的加持和微妙的因果
念佛念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信念。劉素雲的病就是念經痊癒的。初學佛法,如何讓自己樹立信念?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