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知識管理

前言

有人問我,碼農和工程師的區別是什麼。

我說

作為碼農,就像是反覆勞作在土地的農民(並沒有貶義),工程師的是要在一定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士。

所以區別很簡單:反覆重複勞作vs專業領域知識


由來

首選個人對一個普通的後台開發人員(JAVA後台開發)而言,5年是一道坎。很多人遇到瓶頸倒下了,而有的人卻完全感受不到這個瓶頸。

這個瓶頸的感受很簡單:學不到東西,工資上不去,新人太狂熱,事情忙不完,未來沒指望。

我有不少朋友倒在了這個坎,有的人換行有的回鄉。

總結原因,其實主要出現在了知識管理上。


知識管理分認知,規劃,試點,推廣,制度化五個階段。

首先說認知

對於工程師而言,認知的方式很簡單。保持對自己專研領域的深度挖掘,和對廣度領域的知淺度涉略。實際做法也很簡單:

知乎,關注自己的喜好領域,維護自己領域方面的文章,關注相關的問題並給予解答。

XX中國,關注自己喜歡的開源技術,保持對新開源技術的最新把控。並下載觀摩他人的代碼和文檔,學習他們的設計思路。

XXDN,關注自己喜歡的技術領域,跟蹤自己喜歡的話題以及對他們的設計進行高度互動。

GitHub,代碼下載,反覆學習。

其他渠道,例如書本學習(傳統模式)、通訊層面(微信/QQ群)、培訓課堂層面(X易雲課堂,XQ課堂等)、接私活、跳槽等

其實主要作用是互相見的分享互助,讓自己 的認知深度和廣度持續提高。而不至於當別人提到流行的XX技術的時候,一臉無奈,甚至不知所措。

再著說規劃

這也是很關鍵的一步,認知是無度的。但規劃要有度,需要知道自己能力之所長之所短。漫無止境的對任何技術都抱有高度的求知慾,反而失去了自己的重心。

說實在點,一個後台開發者,到5年了其實後面的選擇很窄。

業務領域專家(金融業務/財務業務等強業務的技術實現專家)

技術領域專家(技術經理,資深開發,架構師,例如搜索/雲計算領域技術專家)

管理者(項目經理/部門經理/技術總監)

界內換崗(產品經理/白盒測試/運維/運營)

逃離北上廣(賣煎餅/賣水果/國企內修電腦)

自己需要根據自己所長與性格,選擇所深度研究額度方向和領域。每個領域關注點和能力成長模式都不太一樣。

我聽到一些同事說,自己想做技術經理。但他缺未能及時的管理起來自己的知識,讓這些知識能完成他的規劃。就如同空有夢想,而不付出行動的白日夢一樣。

接著說試點

學以致用,將自己知識得以小範圍試用。就如同科研一樣,科研的成功需要轉換為應用級別,才會爆發它所該具有的價值。

試點的方式當然有幾個模式。

1.弄Demo

2.找小型項目試行

3.開源找別人用

4.跳槽

當然需要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畢竟將研究轉換為實際價值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說到了推廣

推廣,可以在公司內or平台上。一般渠道當然是

公司內公開宣傳講解,推廣新知識。通過文檔資料/代碼示意/成功案例等手段將新技術得以推廣下去。當然最簡單的就是架構部等強推,或者自己領都開展。

平台上基本就是開源了,將自己的知識博客分享/將代碼開源分享。集自己最大的努力將自己的領域分享出去,高度互動後提高自己的水平。

最後的制度化

將以上流程反覆推敲打磨之後,形成一整套專屬於自己or公司的邏輯,這套邏輯就是制度化了。制度化有助於新知識的產生分享與推廣,並得到合理的打磨。這是遠比實驗室的產品要好得多的模式。

將知識作為自己的領域核心,將知識作為公司技術的靈魂。


下面結合幾個例子講講。

假如我的目標是做一直雞,一隻快樂的讓人好下咽的雞。

那麼我們按知識管理的方式來想,我們該如何做好一隻雞。

首先,認知。我們首先要擴大自己做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聚最大可能知道各種做雞的知識領域,加以簡單的吸收。例如買菜譜,看視頻,新東方,藍翔,加相關群,加相關微博,線下求教,去餐館學醫等等。

再者,規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最大化自己的知識領域是一門技術。不可能做雞的任何一種方式我們都去了解,也不可能第一時間直接學習大師的做雞技巧。要根據自己的切身情況。例如我,完全不會做雞,又沒錢培訓。那麼我的規劃就是:

0.準備材料。

1.買菜譜,看視頻。先做簡單的雞,心靈雞湯,宮保雞丁等等方向。然後時間1個月、

2.還是買菜譜,看視頻。再做相對複雜的雞,加入複雜的調料,使用複雜的刀工。然後時間再一個月

3.加相關群和相關微博。了解做雞的市場動態和新技術。

接著,試點。買材料,買一隻雞,找人試吃。經過反覆的難吃改進難吃改進的磨合期。

最後,推廣。自己做的一手好雞,那麼肯定是群/微博等進行分享,然後安利別人也這樣做雞。舉辦一個生日宴會,讓更多人吃上雞。

完結,制度化。將做雞的整套流程形成制度,學習的過程也制度化,定時做雞,反覆鍛煉,再要求家裡的人都跟著一起做雞。

這樣整個做雞的知識就得以運用了。

如果你還在做雞的過程中,你需要一直記住幾點

「我已經學到了哪些,我還需要學哪些」

「我如何了解到更多的層面」

「如果安利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就個人理解對知識管理給與解釋,並想給予在瓶頸期或者即將進入瓶頸期的人分享一些經驗。當然這些也是一種知識管理,我用這個平台,分享了自己知識管理的經驗。

希望讀者能有所悟,找到自己的知識管理手段。

推薦閱讀:

吳慶海:知識工作者職場的必備殺技——知識萃取技術
虎彩印藝陳成穩:找到知識源頭,提升效率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世界,如何緩解你的知識焦慮?
歐陽澤林:奉上75個個人品牌領域KOL的套路總結5點供你自我反思
我為什麼偏愛OneNote而非印象筆記

TAG:知識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