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已成精英流行病?耶魯調查:中國留學生抑鬱症高達45%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底,韓國SM公司旗下男團SHINee主唱金鐘鉉近日燒炭自殺,根據其友人隨後公布的遺書,金鐘鉉生前遭受嚴重抑鬱症的困擾

金鐘鉉部分遺書內容

在金鐘鉉的文字里,人們看到了一個深陷痛苦不能自拔的靈魂,在痛心之餘再次引發了輿論對亞裔群體心理健康的關注。

從喬任梁到金鐘鉉,他們都看似是站在金字塔頂端、光鮮亮麗、陽光明媚的明星,生活精緻,與挫折、苦痛絕緣,如果不是他們的自殺悲劇,我們將永遠不會把他們與抑鬱症聯繫到一起。

有人說抑鬱症已經變成精英流行病,「站得越高的人,心理問題越為讓人擔憂」,也許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

翻開抑鬱症圖譜,西方有牛頓、達爾文、林肯、丘吉爾、黛安娜王妃等名人、中國有海子、顧城、張國榮,他們都深受抑鬱症困擾,其中不少選擇輕生來結束被病魔糾纏的痛苦。

2013年,喜劇演員Stephen Fry曾公開談論了自己的抑鬱症病情及曾有過的自殺嘗試。

「有時主持節目時,我一邊說著ha ha, yeah, yeah,」他說,「但內心裡卻在說,我真他媽的想死。」

事實上,即使那些在生活中讓我們大笑的人,可能只是戴著小丑的面具。

卓別林、憨豆先生到2014年在家中自殺身亡的好萊塢喜劇明星Robin Williams,很多卓越的喜劇表演者也深受抑鬱症折磨。

喜劇演員卓別林這樣描述他對抑鬱症的感受。

「有些時候我覺得任何與他人的接觸都讓我作嘔,就像一些浪漫主義者所描述的那樣,我受到的壓力讓我厭世。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牆之外。」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生前曾患有極為嚴重的抑鬱症,在他26和32歲抑鬱症發作最嚴重時,林肯都險些自殺。在給友人的信中,他這樣描述深陷抑鬱症的折磨:

自己是「活著的人中最痛苦的一個」。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也曾有過與抑鬱相伴的經歷。他將抑鬱形容為「黑狗」,並稱這「黑狗」:

每到冬天便無比猖狂,讓他痛不欲生。

美國知名作家海明威因抑鬱症於1961年開槍自殺。在最著名的《老人與海》中,海明威寫到:

「你儘可能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這是小說主人公與鯊魚搏鬥時的內心獨白,也是海明威一生中矛盾心態的寫照。

抑鬱症並非簡單「心理脆弱」能夠解釋,它如同一張無法掙脫的巨網,將深陷其中的人緊緊纏繞。

但這種讓名人們飽受摧殘的精神痛苦,卻並不被大多數亞洲家庭所理解。

動不動就這樣,你真是太矯情了!

這麼不經事兒,心理素質這麼差,怎麼在社會上混?

讓人遺憾的是,在亞洲文化的概念里,精神障礙類疾病不僅十分陌生,人們的態度也由無知發展為輕視和蔑視。病人深受情緒上困擾,卻始終被家人或者朋友理解為「太脆弱」、「心理素質差」…

在亞洲老一輩人的概念里:「抑鬱症只是一種做作的矯情,你完全可以自己克服它」

同時,患有「精神類疾病」也被視作恥辱,這種印象早已深深烙印在亞洲各國家的文化和語言中。

在中國,「精神病」被認為是侮辱性的辭彙;在韓國,家人會為了保全家族榮耀隔離家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印度,社會普遍認為自殺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的「自殺」都與「自作樂」諧音。

亞洲家庭中成員的精神健康以不同形式被忽略。在人們的概念里,精神疾病只出現在瘋人院,手腳被捆綁的病人大喊大叫、摔東西、接受電擊,這樣的場景中。

患有精神疾病的亞裔在族群中始終飽受困擾

一名亞裔女性曾對鏡頭吐露,「如果向身邊的人傾訴自己不佳的精神癥狀,會被視作是軟弱的表現」

因此每當情感上有任何不適,亞裔子女更傾向用掩飾性的舉動來掩蓋自己的病情。他們剋制自己,拒絕流露出自己的悲傷、焦慮和恐懼,避免產生任何衝突與不和諧。

處於青春期的亞裔女性與其他族裔相比有著最高的抑鬱症發病率

即便發現了子女情緒和精神上的問題,父母們也並不寄託於向專業的心理醫師尋求幫助,反而希望將所有問題在家庭範圍內解決

這樣的文化氛圍也解釋了,為何亞裔比白人更容易感到抑鬱,且更不願意尋求精神健康援助。

一名亞裔女性對著鏡頭說:軟弱應當被隱藏起來

通過隱藏「軟弱」,亞裔們試圖用這樣的方式保護自己,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令人心酸的舉動,正醞釀著更大的悲劇。

2016年,四名亞裔學生聯合在哈佛校報發表文章稱:他們清楚地意識到了壓力和精神疾病在自己和同伴身上出現,並且這種令人擔憂的趨勢,在以越來越多亞裔青少年自殺的形式顯現。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年末,美國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的一所公寓內,一名18歲中國留學生自殺身亡。(往期鏈接:痛心,美國常春藤名校中國女生自殺 遺書曝光!我們的痛苦,你從未感同身受!)

當我們將2017年的時間軸倒推,竟發現這份關於中國學生的非正常死亡名單有如此之長…

2017年10月,在美國猶他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的唐曉琳,選擇在金門大橋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017年3月,哈佛大學法學院一年級研究生冠群(Will Zhang)被發現在劍橋市史多瑞街的宿舍中死亡,警方表示具體死因不明的同時排除他殺可能。

同年3月,甄梅梅(化名)因無法適應國外全英語教學環境以及國內外生活狀態變化,罹患重度抑鬱症,在被送回國後不到一個月墜樓身亡。

2017年2月,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SB)寢室內,20歲的中國女留學生Weiwei Liu,被發現自殺身亡。

據耶魯大學2013年發布的研究表明,中國留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病率令人警惕。這份調查顯示45%的中國留學生稱曾出現過抑鬱癥狀,29%的人稱有焦慮癥狀,而美國大學中常規的焦慮及抑鬱比例只有13%

Susan Song曾在美國亞裔社會參與促進會(AACI)工作多年,接待了許多亞裔青少年,她發現:

「其中一些孩子在學業上非常出色,卻存在著自殺傾向」。

對不少留學生來說,心理治療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他們成績優異,但在發展自我認知與自尊的過程中陷入困境

受抑鬱困擾的絕不僅僅是中國留學生,目前,心理疾病已成為美國亞裔社區中前十大死因之一。

1999年至2014年的15年間,亞裔自殺率增長了24%。其中15至24歲的女性青少年因為抑鬱引起的自殺率,更在全美所有族裔中排名第一。

據今年10月發布的《紐約市亞裔心理健康服務白皮書》發現,這一現狀與亞裔民眾對於心理健康的認知和接受度不足息息相關。

在現實生活中,感到悲傷和抑鬱再正常且不可避免,

發現自己的抑鬱也絕不是世界末日,

請不要將自己鎖在封閉的世界,

放慢你的腳步,

在你周圍尋找那些真正關心和在意你的人,

嘗試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可能你會發現就算是低落、悲傷、難過,

也可以被尊重、被討論、被關照。

推薦視頻收看公益特輯,不容忽視的微笑抑鬱

版權歸精英說所有

導演: 小林君,精英說90後作者,英國拉夫堡大學文化研究碩士,用心碼字。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二字,並按照轉載要求來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文獻:

huffingtonpost.com/entr

apa.org/pi/oema/resourc

news.sina.com.cn/o/2017

https://mp.weixin.qq.com/s/p4n8p51eOvfA-Z2iQ-yqwA

life.ynet.com/2017/12/2

youtube.com/watch?


推薦閱讀:

關於抑鬱——家人來稿,一封許久沒動筆的訪記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救
一個重度抑鬱的自由Web設計者的生活和心愿
很多媒體說羅宏明」白客「得病,是抑鬱症嗎?
《高興死了!!!》是一本獨特的書,如果你也很怪,你一定會非常喜歡它

TAG:抑鬱症 | 精英階層 | 留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