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甚廣的「兒科用藥寶典」,但請各位爸爸媽媽不要相信
朋友圈這個手寫版的「兒科用藥寶典」很多人在轉載。
據說是源自兒科醫生的良心總結,並得到了大多數醫生的贊同。
讀起來有理有據,深入淺出,而且真誠。
許多媽媽看到後都保存了,並發到朋友圈讓更多媽媽保存。
這樣,每當寶寶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可以根據這個「寶典」用藥啦。
我想,能得到大家的贊同及保存在於:
1、兒科醫生寫的
2、淺顯易懂
不用深究是否醫生所寫,單就這一張方子來講,它的錯誤就在於:太簡單了。
把所有的問題羅列出來,就是寫一本書也不為過,這麼一張簡單的紙當然有偏頗。
現在,我希望保存的媽媽都將它刪除吧,不正確的指導只會讓寶寶病情越來越嚴重。
觀點一:
真相:
發熱是什麼?發熱不是疾病,並不需要治療。
發熱是感冒的典型癥狀,它是身體對抗感染的積極行為。
如果寶寶剛開始發燒就積極退熱,醫生很可能難以找出「病因」。
若寶寶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態,且體溫小於38.5℃時,可以選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當然,前提是,寶寶用物理降溫會感覺很舒服。
但是,如果寶寶不接受物理降溫方式,或很抗拒,我則是建議不使用。
物理降溫方式首推溫水擦浴。
對於文中所提到的冰敷,雖然能退熱,但在低燒的狀態,可能會讓寶寶很不舒服,因此不推薦。
值得一提的是,老人比較熱衷的酒精擦浴的方法,但若擦拭時間若過長,面積過大,酒精度數過高都可能導致寶寶酒精中毒,非常危險。
觀點二:
真相:
寶寶發燒,這兩種退燒藥是對的,但什麼時候用退燒藥並不能完全看體溫,而是更多看寶寶的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不難受,就算是39℃也可以暫時不用藥,如果寶寶難受、精神不好,那就需要用藥提高寶寶的舒適度。
可能很多媽媽擔心,發熱不用藥會不會「燒壞」腦子?
實際上,發熱通常不會燒壞腦子的,如果寶寶發燒是因為腦炎、腦膜炎等引起的,才可能「燒壞」腦子。
它們能交替使用嗎?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中明確指出,不推薦對乙醯氨基酚與布洛芬交替用於兒童退熱葯。
為什麼這麼說呢?
指南中表示:兩葯的聯合或者交替使用可能造成肝腎毒性,尤其是在寶寶有脫水等情況下,肝腎毒性發生風險會更高,而發熱寶寶往往都伴有輕到中度的脫水。
最重要的是,兩種藥物劑量和給葯間隔時間不同,對乙醯氨基酚的用藥間隔為4小時、布洛芬用藥間隔為6小時,使得交替用藥方案複雜化,極易混淆用藥劑量和給葯間隔時間,導致藥物過量或中毒。
3個月以內的寶寶發燒(超過38℃就應該去醫院)最好直接就診,按醫囑服藥;
3個月-6個月的可以選擇對乙醯氨基酚;
6個月以上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可以選擇。
觀點三:
真相:
感冒90%以上以病毒感染為主,其中有200多種病毒都能引起感冒。
所以,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抗病毒類藥物,對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採用對症治療。
所以,抗病毒藥物無需自備,寶寶真的有問題還是及時去醫院比較好!
觀點四:
真相:
剛開始咳嗽,是不需要止咳的,所以也不需要吃藥。
因為咳嗽是呼吸系統的「清道夫」,可以將有害物、細菌等排出去。
如果盲目止咳,分泌物很黏,強力止咳後,會導致其滯留在呼吸道加重病情,所以治療咳嗽找到病因,然後化痰,讓分泌物變得稀一點,這樣才容易排出來。
觀點中的藥方的不同,僅僅按照3歲這個年齡來分,是非常片面的,應該對症治療。
導致寶寶咳嗽的原因非常多:
1、感冒、鼻竇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
2、受病菌、灰塵、花粉、毛髮、懸浮顆粒、異物吸入、胃食道反流等刺激引發咳嗽。
3、寶寶接觸過敏源,對塵蟎、花粉、寵物毛髮、甲醛、油漆、香料、香煙等過敏。
4、心因性咳嗽。
大部分寶寶咳嗽,有可能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咳嗽會持續1~3周,如果超過3周,即使寶寶各方面情況都好,也需要及時帶到醫院去。
這段時間可以服溫開水、蘋果汁,止咳糖漿(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止咳糖漿的選擇也有講究,目前比較推薦:
痰液粘稠,咳嗽不重,可選擇沐舒坦、富露施(哮喘患者禁用)、咳嗽影響睡眠可用華芬;
排痰困難,咳嗽伴哮喘可用易坦靜;
痰多咳嗽或刺激性咳嗽,伴有鼻塞或流鼻涕可用奧特斯(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液)
咳嗽咳痰伴發熱、頭痛、四肢酸痛及流鼻涕等感冒癥狀者,可用復方氨酚美沙糖漿。
如果按照上述觀點來選葯,誤導性會比較重,單純按年齡而不分癥狀不分病因,不僅無法治療寶寶,反而會延誤病情。
另外,寶寶咳嗽時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要馬上送醫:
寶寶呼吸不平穩。
有口唇發紺。
寶寶呼吸不規律,如吸兩下,只呼一下。
出現三凹征,即呼吸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和劍突下明顯凹陷。
寶寶呼吸時鼻翼煽動。
以上五種情況都說明寶寶呼吸困難或者缺氧,應立即帶寶寶看醫生。
3月以下的寶寶較為特殊,一旦咳嗽應該立即看醫生。
觀點五:
真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種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俗稱「感冒」。
頭疼、流鼻涕、打噴嚏、流淚等都是感冒的典型癥狀。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據統計,大多數寶寶每年要面臨6次,每次7~10天的感冒。
因為感冒的過程為7~10天,所以在此期間出現咳嗽流鼻涕等癥狀是正常的。
如果超過10天,流鼻涕還沒有好轉,可能是感冒引起了鼻竇炎,需要加入抗感染治療。
在此期間,可以讓寶寶與病毒打一場硬仗。
如果寶寶難受,可以對症選用一些藥物,爸爸媽媽需要注意藥物成份(不推薦使用含咖啡因成份的藥物)。
例如「小兒氨咖黃敏」,因為這是一種復方感冒藥,成份複雜。來看看成份:
「馬來酸氯苯那敏」,這就是「撲爾敏」。
目前很多感冒藥里都會有這個成份,美國FDA發現有 69 例因服用含「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過量死亡的病例,其中多數為 2 歲以下的嬰幼兒。
於是 FDA 組織召開了兒科顧問委員會。會上,專家們討論了使用兒童感冒藥的受益和風險,認為感冒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感冒藥不能去除病根,也不能縮短病程,還可能帶來傷害。
於是,專家們在會上達成共識:
禁止 2 歲以下嬰幼兒服用感冒藥,不推薦 4 歲以下兒童服用感冒藥,4 - 6 歲的兒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感冒藥。
FDA 把這個共識執行了下來,要求藥廠在隨後生產的兒童感冒藥外包裝和說明書上印上這句話。這個共識一直延續至今,而且很多大品牌兒童感冒藥生產廠商更是直接把不推薦的年齡提高到了 6 歲,在藥品說明書里直接註明「不用於 6 歲以下兒童」。
(源自冀連梅藥師《兒童感冒藥的致命雷區,家長們警惕!》)
除此之外,還有「對乙醯氨基酚」,因為很多藥物都有這個成份,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不要過量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寶寶肝損傷。
咖啡因成分對3歲以下的寶寶腦皮質細胞分化和神經成長不利。
咖啡因會刺激神經的興奮,過度的刺激和興奮對整個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會有影響。
觀點六:
真相:
先發熱後咳嗽是感冒正常過程。
但咳嗽太久了也要警惕是否是患有肺炎。
另外,新生寶寶感染肺炎可能不會咳嗽,可能是呼吸急促、口吐泡沫、吐奶、精神差等癥狀,但新生兒一月內出現咳嗽就要警惕已經患有肺炎.
所以,這個論述不準確。
觀點七:
真相:
前面已經花很大篇幅說過,發熱、咳嗽、流鼻涕……都是感冒的典型癥狀。
可能會持續7~10天。
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查血也不需要拍片子。
什麼時候需要查血,拍片子不應該掐著時間,應該由醫生來判斷。
兒科醫生需要先看診和聽診,再決定是否拍片子。
觀點八:
真相:
不要擅自加抗生素是對的。可以參考文章:最可怕的不是一無所知,而是一知半解——你了解抗生素嗎?
少穿一件是錯誤的,因為寶寶發熱有一個過程,可能會有寒戰、持續高熱、出汗三個階段,是否加衣穿衣,如何護理請參考文章:發燒了,為啥中國人「防寒」,外國人「吃冰淇淋防熱」呢 ?
要記住,感冒護理只有一個目的,提高寶寶的舒適度,讓他自己與病毒打一場勝仗。
章嵐結語:
媽媽為寶寶應多學知識,才能具備火眼金睛。
編輯|路兮、里外
請繼續關注 「章嵐育兒」。我們將發布更多更全面的育兒知識給大家。
推薦閱讀:
※芝士媽媽:孕期吃藥會傷害寶寶嗎? 你需要一張用藥安全清單
※高血壓用藥之鈣通道阻滯劑
※含可待因的止咳藥,還能服用嗎?
※高血壓用藥之β受體阻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