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陳少峰:文化產業十個最有發展前途的領域
文創矩陣,國之機樞。文化雖非國之重器,卻浸潤家國萬物,潤物無聲;文化雖非國之利器,卻滋養泱泱大國,協和萬邦。作為泱泱大國,文明淵藪,中國文化將往昔與當代鏈接,將中國與世界紐帶,在當今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格局中越來越釋放出璀璨的光芒。
2017年12月18日,峰火文創大會(2017)主題論壇「文化產業新態勢」在北大英傑中心隆重舉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教授、峰火文創論壇發起人陳少峰,以《文創新時代:好產業與好企業》為題,以研究者、參與者、推動者的視角體察著文創新時代的脈動。
文化產業孕育著大發展的空間、大繁榮的機遇,對企業來說,該如何搶抓這一產業機遇?又該如何制勝未來?本文將帶您一同分析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整體趨勢。(前半部分為陳少峰老師演講要點摘錄,後半為演講全文,可根據需要閱讀)
文編:黃永琰、王東雄、齊鳴
編審:封萬超
一、文化產業發展的十個迭代
變化是永恆的,不變是相對的。處於這樣一個「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文化產業在新的發展時期也迎來了新的變化。在陳少峰看來,文化產業至少有十個變動、迭代。這些迭代分別為:
1.經營模式迭代。現在大家不管到哪個旅遊景點,其夜間都有演藝活動,並形成一個小的產業鏈。所以,現在做產業鏈變成了一種經營模式,和過去有明顯區別。
2.技術迭代。互聯網公司利用大數據和演算法做信息的精準傳遞,以技術來推動市場發展。
3.生活方式迭代。如今,大家離不開微信、淘寶等移動互聯網平台。
4.主流消費者迭代。中國文化產業的主流消費者越來越年輕化,雖然是沒有收入的人群,但是他們的消費力特彆強。
5.載體迭代。現在平台模式盛行,平台模式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載體,而是一個平台,能夠全方面滿足用戶的需求,而不僅僅是單一提供某種功能。
6.商業模式迭代。以阿里巴巴為例,它是電商服務平台,是電商服務的全產業鏈,它的商業模式跟傳統的賣東西的商業模式完全不一樣。
7.估值方式迭代。以前做企業一定要賺錢,但是現在做企業不一定馬上賺錢,而是可以慢慢賺錢,這種企業叫做未來的企業。人們現在要做的是未來的企業,而以前做的是當下的企業。
8.創意迭代。創意是不斷累加的,在不同的階段,創意能夠產生不同的價值,發揮不同的生命活力,在存量的基礎之上不斷產生巨大的經濟增量。
9.資產結構迭代。此前人們都追求固定資產,買樓蓋房,而現在的有錢人則是將資本投入到輕資產、文化產業上。
10.資源迭代。此前人們做事情都是利用現有資源逐步做產業鏈,在規模上、分布區域上一步步做大。但是現在,隨著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有更多專業化市場主體、合作者能夠幫助企業家在短時間之內就發展成為該領域的領軍企業。
二、文創產業十個最有發展前途的領域
第一、文創電商。這種文創電商是將普通的電商做成故事IP+形象IP+企業IP的電商,並植入產品,而不是普通的網店。
第二、娛樂與陪伴機器人。陳少峰說道:「我現在一直研究95後、00後喜歡什麼東西,否則難以了解他們的關注點和興趣點。」而娛樂與陪伴機器人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特性,滿足他們個性化的需求。
第三、輕資產的文旅。各種各樣的主題公園,特別是室內的各種主題公園,以內容體驗取勝,這樣可以解決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的問題。
第四、文化產業+大健康(健康旅遊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於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和關注,而且市場廣闊。如果能夠將文化產業和健康進行融合,那麼,其發展潛力巨大。
第五、體育產業。體育產業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那麼,要組成全產業鏈,更好地滿足年輕人的需要。
第六、挖掘傳統。首先塑造城市的IP,把城市IP塑造完以後,做城市體驗中心。陳少峰舉例說明:「現在大家對成都諸葛亮的故事都沒什麼新意了,我們能不能編一個諸葛亮像狄仁傑一樣在成都的時候怎麼斷案的傳奇故事,重新創造一個新的諸葛亮,裡面有無數的IP可以用。」
第七、藝術品。如今藝術品市場處於低迷期,但是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前,藝術品行業的發展手段還比較傳統、保守。而且人們的美育程度普遍比較低,大多數人不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而且人們對於藝術家的認知也比較低,因此需要用新的包裝、推廣手段來推動藝術品行業的發展。
第八、傳統文化跟城市的文化產業相結合。用城市裡的故事進行創意發掘,然後再進行重新設計、包裝、宣傳、推廣等,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滿足城市發展新的需要。
第九、文化和金融的結合,即投資。做文化投資肯定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同時,一定要投企業,不要投項目。另外,投資人要懂行、專業。
第十、新媒體小平台+垂直業務。個人自媒體平台加上垂直的電商,在為用戶提供服務、內容,來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同時要兼具經營性。
以下為陳少峰老師演講實錄
很高興跟大家做一個分享。文化跟文化產業不一樣,文化有時候會有很悠久的歷史,它一直傳承不息。而文化產業更多的強調創新。所以,我們今天主要的要跟大家交流的,在創新的背後有一些東西已經在發生了,我希望大家能夠緊緊的跟隨這個潮流,能夠把握這個潮流,然後在這個潮流的背景下再來做好我們的企業,大概是這樣一個主題。
我們古代有一句話一直流傳到今天,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我現在分兩個部分,這個行什麼行是好行,好行業。哪裡有好行大家趕快去,大家千萬不要留戀。我7年前說報業要死亡了,有人趕快跑到互聯網就成了,他要是繼續在報業的話我們知道他們當年最輝煌的時候建了一個18億的大樓,現在那個大樓賣掉還欠18億。跑得快,還要跑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去。我們研究產業有兩個角度,一個是政策管的範圍,一個是我們自己能管的範圍。政策管的範圍跟大家講一下目前或者十八大以後,包括十九大以後我們整體趨勢。
(1)中國有嘻哈,但是中國不僅僅是嘻哈。所以,萬千種文化產品中有一個產品叫「嘻哈」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把它做成嘻哈,政府保證把你所有嘻哈都清理了。
(2)段子太多了。我們搞娛樂不能過度娛樂化。所以,我們要從過去簡單的大家都編段子來吸引眼球,現在要講故事連載,我們要從段子提升到一種創造力。
(3)不要亂搞歷史。嚴禁太子妃再次出入故宮,太子妃到處亂跑的話後果很嚴重,政府基本上不讓他跑了,再想回到明清故宮沒門了。
(4)一萬個擦邊球也頂不了一個真正的球。好多人想打擦邊球,我兩年前、三年前跟我們一個同學說,我說你做網路大電影,基本上全是很污的,從題目到內容都是很污的。我說你這個污肯定要被取締。他說陳老師我最後再做一次擦邊球不做了,我說你(這個擦邊球)頂不了一個真正的球。現在做出的產品花了幾百萬,但上不了線,我早就告訴他了,為了告訴他我還反覆請他吃了三次飯,告訴他你不能往那兒去,他不相信。巫師也解決不了問題。這是實實在在的案例。
(5)黑文化科技。現在一個最重要的趨勢叫IT男賺文化產業的錢。這是目前最流行的一個方式,也就是我們講文化科技糅合,融合在哪裡?融合就是賺文化的錢,但是用科技當手段,文化的錢現在需要有一些正能量。所以,我說高科技+正能量今後可以表演一生一世,你在十里桃花表演也行,萬畝葵花表演也行,總之需要高科技+正能量的文化內容。
(6)資源來自於傳統文化。真人秀最好做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現在中國很多節目都是真人秀,真人秀有做娛樂的,有做傳統文化的,大家一定要記住傳統文化多做一點,娛樂適當的做一點,做的別太多或者用傳統文化做娛樂,這樣把真人秀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就解決問題了。
(7)讓孔子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網紅。這是文化走出去。「一帶一路」的企業在做一些東西,但是這東西都是懷念古代的,我覺得還不夠,我們今天應該用今天的這種產品和業態走出去。
(8)小心拚命圈地的硬體思維。足球也好,文化旅遊也好,都是好東西,但是我認為我們今天有一種硬體思維,見到土地就很心切,然後不斷地圈土地,不斷地佔土地。我從前年開始就告訴大家一個消息,中國最大的100家房地產公司總市值不如BAT這三家輕資產公司的總市值,也就是中國最大的100家房地產公司佔領了中國一半的大好河山,最後加起來也不如BAT三個輕資產的公司。你佔了幾十年也沒啥效果,幹嘛非要拚命圈地呢?但是現在做旅遊的人一見到土地就很親切,他摸到泥土好像因為他老爹是老農出身所以他就感覺興奮,水泥一灌一層層往上翻他就感覺成就感很強。但是最後是被推倒的,最後都是違反政策或者違反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最後變成負債纍纍。所以,大家要小心一點。
(9)創意多不受限制,社會責任是底線。怎麼創意都行,太子妃升職記也行,但是太子妃有沒有履行社會責任?如果太子妃為了履行社會責任跑到明清的故宮裡就沒問題,但是你純粹為了娛樂那就有問題了。
(10)文化金融是指進入服務文化產業,金融不能像郵幣卡市場那樣空轉。我們幾年前就告訴大家,中國文化產業兩種做法。一種是做中介,一種做法做垂直。我是一直看好垂直,我一直不看好交易型的。因為你想交易型的做得再大都做不過淘寶,你要是賺錢的話淘寶馬上延伸,淘寶是個賣場,什麼都可以賣。說實在的,如果錢幣卡不是打擦邊球做金融,不是違背金融政策的話,那淘寶早就做完了。可是你如果做企業的產權交易,但產權交易都是私下的交易,大家都不想交涉,不想讓人家知道,怎麼可能拿到你平台上交易?
所以,做平台型的基本上沒出路,除非你規模夠大。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不管是誰都要做垂直的,包括京東開始都做垂直的,也就是平台只有做到足夠的規模才有效益。而大多數的平台很難做到,別人會不斷出來跟你競爭,會不斷地做降價競爭,你的燒錢燒到一定程度就走不動了。
正因如此,我們現在很多做互聯網的公司最大的問題,它就燒錢,然後做到A輪、B輪、C輪、D輪的時候事實上沒東西可燒了。為什麼?因為他燒完錢想吸引人,人們到這兒晃一下又跑了。所以,那個平台沒有黏性。所以,凡是沒有黏性的地方都不叫平台,叫什麼?叫臨時的一個中轉,到你這兒轉一下然後到別的地方去了。
綜上十點,文化產業就相當於一個基數,假定我們乘上金融100分的話,我做文化產業做5,文化金融就變成500,如果文化產業做到100,我就變成一萬。金融應該是一個乘數,一個槓桿。文化產業做得越好,金融的作用越大,文化產業做得不好的話,金融就變成悶騷型的最後把自己燒死了,叫金融空轉。現在郵幣卡要取締,有些人要給抓進去了。
文化產業至少有十個變動、迭代。這些迭代分別為:
(1)經營模式迭代(產業鏈的模塊)。第一種變動大家現在最熟悉的,現在大家不管到哪個旅遊景點夜間都開始有演藝,形成一個小的產業鏈。所以,現在做產業鏈變成了一種經營模式,經營模式已經跟以前傳統不一樣,以前是賣門票,現在要做文旅產品,再加演出,食住行,娛購游變成基本的模式。
(2)技術迭代。今日頭條利用大數據和演算法做信息的精準傳遞。
(3)生活方式迭代。大家離不開微信、淘寶、移動互聯網等等。
(4)最重要的迭代是主流消費者的迭代。今年電影主流消費者是95後,做電影的人是40後、50後,最最年輕的70後。肯定沒有90後在拍電影,那你怎麼知道95後的人喜歡看什麼電影?把你們都迭代出局了,三年後是00後變成主流消費者,你怎麼知道這批00後喜歡什麼樣的電影?
迭代的速度夠快,我們基本上每三年到5年主流消費者就一個迭代群。中國文化產業的主流消費者是沒有收入的人群,自己沒有收入,但是他的消費力特彆強,因為他們背後有6個以上的贊助商。中國一個奇特的現象叫做收入權和收入支配權出現了分離,自己有收入權,但是支配權都被別人剝奪了,自己只有收入不能支出或者沒機會支出。
(5)載體迭代。我們現在好多人講新媒體,其實新媒體不是媒體,新媒體是個賣場。它首先是個賣場,其次才是個媒體。換句話說,新媒體不是媒體,新媒體今後賺錢的主要方式是做電商。不信大家看一下,我們中國目前做的最好的一個公眾號之一叫「一條」,你看每年可以做到幾個億的電商,現在我們多數的自媒體的公眾號,包括互聯網的平台都在賣東西,傳播只是他的一種功能,廣告的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就不再增長了,但是電商的收入會持續增長,永遠在增長。電商、賣場這是新媒體的功能。
傳統的媒體有什麼區別?傳統媒體就是一點點,新媒體無限大,叫無邊界。我們現在如平台模式,平台模式就是說你並不是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載體,你是一個平台,大家要做事情全都到你這兒來,不用到別的地方去了。如果你只是報紙的話,大家看完報紙不是還得到別的地方買東西交流?但是你在這平台上所有事情解決了。
(6)模式迭代。BAT可以做到很大很大,而且現在還做到很大很大,你們有沒有發現阿里是一個什麼公司?阿里是一個電商、服務商,我老反覆的跟大家說京東是電商,阿里是個電商服務平台,阿里是電商服務的全產業鏈,從金融到互聯網支撐,到物流全有。所以,它的商業模式跟我們原來傳統賣東西的商業模式完全不一樣。
(7)估值方式迭代。你們有沒有看美圖秀秀?上市值大概500億港幣,最高衝到950億港幣,到現在一直在虧損,還沒賺過錢呢,但是人家值錢。它值500億,它有什麼人?就有一堆用戶。用戶拿來美圖一下,竟然能值500億,這就是估值方式。我們以前做企業一定要賺錢,現在做企業不一定馬上賺錢,我們現在可以慢慢賺錢。所以,我把這個企業叫做未來的企業。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未來的企業,以前做的是當下的企業。
(8)創意迭代。以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現在大家都知道IP,很多人都誤解了,以為有一個名人、名品,有一個小故事就行了。IP的特點就是要一直給它編故事。所以,一定要做積累。創意不是只做一點,要做持續的。他們收購了漫威,收購了盧卡斯的夢工廠,收購了迪士尼,收購了皮克斯,他讓裡面的動畫形象可以重新做成一個IP群,正面的人在一起,負面的人在一起互相較勁,一波波的不斷在用。它的IP雖然發生在過去,但是直到今天一直有人給他編故事他還充滿生命力,換句話說有積累。我剛才為什麼說房地產公司加起來不如BAT,房地產公司今天這個項目,明天換另外一個項目,兩個項目之間沒有積累,BAT平台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領先就有積累。
(9)資產結構迭代。我經常說我們以前說哥們,這棟樓是我峰教授的,大家佩服你,這傢伙有錢,土豪。今天你要是說哥們,這棟樓是我的,人家認為你腦子有毛病,人家現在都用輕資產文化產業,你為什麼還要搞一個大樓把錢都放在樓上,沒錢做文化產業,錢都買地蓋房子了,人家都罵死你。所以,越輕,連提包沒有的人估計比較有前途。你要是帶著一批資產估計估值就下去了。
(10)資源迭代。我們以前說自己干一件事情搞原始積累,慢慢賣東西,先做大米,然後做農莊,最後變成農業比較大的產業公司。現在不是了。現在我就搞一個商業計劃書,說我要搞一個共享單車馬上融十億,接下來融30億,到現在融了40億,一下把單車布到全國各地了,這資源哪來的?這資源就是路邊撿的,有人跟你做資本運作,有人跟你做併購。有書團隊的力量更大可以併購好幾個其他的讀書頻道,包括中央電視台收購它三個頻道,天天讀書,未來趨勢就是互聯網收購傳統媒體,中央電視台是第一個收購對象,我建議你早一點收購。你還帶動它的收入,凡是能收購的東西統統收購了。錢誰來出?投資公司在那兒,基金好多。我最近看了深圳成立五千億政府的基金族群,誰想投他做母基金再跟你投。參加這個會的人都是資源,資源怎麼用,你把事情做好,資源就可以用了,你自己還沒有走出第一步老希望別人幫你出錢那估計不太好辦。
我個人建議,也是我推薦的,我認為這十個領域未來會是最有前途的產業。
(1)文創電商。把現在普通的電商先用三個IP,故事IP+形象IP+企業IP的電商,做成植入產品,而不是普通的沉澱。
(2)娛樂與陪伴機器人。將來我們人手一個,我現在一直研究95後、00後喜歡什麼東西,因為他們的語言我都聽不懂了,我沒辦法講課了,我以後會被北大00後學生轟下台了。所以,誰開發最領先的機器人先把00後喜歡的詞給我講一場。
(3)輕資產的文旅。各種各樣的主題公園,特別是室內的各種主題公園,比較輕資產,以內容體驗取勝,這樣可以解決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的問題。
(4)文化產業+健康(健康旅遊等)。
(5)體育產業,體育產業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特別是組成全產業鏈。
(6)挖掘傳統文化首先挖掘城市的文化。首先塑造城市的IP,把城市IP塑造完以後,做城市體驗中心。現在大家對成都,諸葛亮的故事都沒什麼新意了,我們能不能編一個諸葛亮像狄仁傑一樣在成都的時候怎麼斷案傳奇的故事,重新創造一個新的諸葛亮,裡面有無數的IP可以用。
(7)賣藝術品。我們現在藝術品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比如書畫降到谷底了,我們可能需要用故事包裝明星,用故事演繹背後的故事。包括有一陣搞藝術陶瓷,中國陶瓷到現在為止竟然沒有一家有名的公司,沒有一款有名的產品,沒有一個有名的大師。工藝美術大師很多,但是我們都不認識。我都賣不動產品,他們怎麼賣得動產品?
(8)把傳統文化跟城市的文化產業結合起來。用城市裡的故事挖掘很多文創,進行重新的包裝。比如,我們的香包香是有中藥的,以前有兩種,一種像現在的香水,一種是避蚊子的,他把這兩種混在一起,包又花花綠綠的,帶著中藥味的約會,朋友肯定一腳就給你揣開了。稍微調整一下就好了,用我們現在制香水的技藝把香包做成現代最精美的刺繡,把許曉峰畫的畫變成包裝,他自帶粉絲,我只要推一個人就夠了,我現在在找網紅,誰能帶動傳統文化產業都在找。
(9)文化和金融的結合。你搞投資肯定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我經常說世界上的首富叫比爾蓋茨,第二富叫巴菲特,首富做企業,巴菲特投資企業。但是千萬不要投電影項目,一定要投電影公司,因為項目投了虧損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投企業,不要投項目。這是一個。但是要懂行,你怎麼知道誰的東西值得投?比如我的峰火文創那麼值得投有沒有一個人過問?說明不懂行的人太多了。至少我可以介紹投羅爭玉,至少我不值得投也可以介紹投他。許曉峰的公司不得了的值錢,他以前沒找著感覺,現在感覺特別好。虧錢買賣只佔1%,他99%都是在蒸蒸日上。
(10)新媒體小平台+垂直業務。每個人做一個微信公眾號加上垂直的電商,不做垂直電商也行,做一個教育的東西,但是千萬不要把自媒體做成一個公司的宣傳,自媒體需要做業務的,要給大家閱讀的。所以,你要做一個微信公眾號,這個微信公眾號不是宣傳自己企業的,這個公眾號是讓大家到我這個公眾號來看內容,什麼內容都行,講音樂的也行,講一些小段子也行,搞遊戲也行,講一個動漫故事延展也行,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小平台僅僅做成公司網站和宣傳的微信公號,要做成一個經營型、傳播性的微信公號,吸引人來消費。我說的消費不一定直接賣錢,比如我講故事好多人來。
將來這十個業務未來若干年都很有前途,你們虧本了來找我,陳教授我聽你的話虧本了,那你肯定做的太低俗或者太大躍進,再找我幾次你就有希望了。
接下來說說時空觀與載體變遷。
假定你們每年賺500萬的純利潤,在座有的舉手一下,我估計不會超過10%。如果你每年賺500萬的純利潤要65萬年才能賺到騰訊的錢,騰訊經營了18年多,不到19年。換句話說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活66萬年,而且指望騰訊明天就倒閉,這樣你就機會超過騰訊。你肯定活不過65萬年,那我就找一種新的辦法,騰訊用18年做到3萬億以上的市值,我能不能用12年做到3萬億以上的市值。
我們今天叫時空觀,我們現在在互聯網平台上一款遊戲一個季度可以營業額達到120億。什麼概念?說明我們現在時空觀發生了巨大變化。IT賺文化產業的錢,如果你搞旅遊最好重資產讓政府做,你就做輕資產。好的文化產業,你要想做好不一定關注在下,而是你是不是做的越來越好,這個產業有空間,你的企業整體價值不斷做大。這個新的條件現在70%都搬到互聯網上,包括今後的物聯網、人工智慧都會在互聯網上來做,當然會擴展一些新的平台,比如人工智慧會有一些新的方式,不僅僅用手機。但是互聯網的平台是個基礎的平台。
所謂的平台還是看你吸引用戶的能力,用戶在你的平台說能夠交易,能夠互動,能夠買東西。所以,我們把互聯網的平台分成三種平台。第一種叫大平台,做產業鏈,第二種叫中平台,像京東或者今日頭條做專業業務,第三種叫小平台。我剛才說我有自己的微信公號,像一條,甚至做八卦的叫同道大叔,賣掉了還能賣2.3億。我做垂直的內容,大家都喜歡。同道大叔就是作為廣告,底下的用品大多數都是女性用品,說明女生比較喜歡八卦新聞,他就賣女性用品。這個定位很准。
所以,我現在提倡一種頻道組合,我們不光有自助分享的平台,還可以做出版、直播、網紅、廣告、電商,我們自己組成一個新媒體集團。我也可以跟別人進行組合,這和組合我們也可以做成一個自媒體+故事+內容,我們可以做100個城市相互之間的一個平台,每個人都做一個,互相之間就可以形成一個聯動的效應。今後這個小平台公司可以容納千千萬萬的公司來創業,來改造我們的產業,而且它的成功概率會很高。為什麼?因為它的成本很低,你能做的事情可以很多。比如我做一個美食的平台,做完美食的平台以後找網紅做直播,看北京市哪裡有美食給它做廣告。這個平台一定是垂直的,但是千萬不要想給別人做一個交易平台,基本上垂直為王。
我們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產業,剛才說的是總的產業的趨勢,企業的角度看產業這幾方面很重要。
(1)一定要凈資產。
(2)我們要關注技術驅動,現在傳播的技術,還有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技術,各種各樣的技術在驅動。
(3)我們的投資哲學要轉變,關注未來模式。
(4)戰略性虧損,但是儘可能要有點現金流。
(5)做的比較前沿的產業,對未來有影響。我們叫新業態。
(6)科技賺文化的錢,現在千千萬萬的人做VR和AI,而這是很難賺錢的。比如我用VR給你做一個博物館的數字化的系統,我做完這單第二單業務在哪裡?那公司要破產,如果把博物館變成體驗中心天天收門票不就火了。換句話說,VR的人一定要最後變成做旅遊的人,做體育的人,做遊戲的人,就不要做VR了,VR只是你的一個工具。不要老想賺IT的錢,不要老想賺VR的錢,你就賺電影、遊戲、旅遊的錢,一做下去吃它一輩子。
(7)要到互聯網上來才會面向全國市場,很多人做生意都是做本地市場,老想把對手打敗,那很難,你到互聯網平台上能複製就可面向全國市場。
(8)面向主流消費者。
(9)我們今後的企業是兩極分化會比較厲害,中國今後基本上沒有什麼中型的公司,要麼做的很大,要麼比較小,比較小怎麼做大呢?比較小我們就用頻道組合把自己做大,一個新媒體原來只做了一個頻道,接下來做好多個頻道組合成一個新媒體集團就變成一個電商集團可以上市做很大,然後再併購組合。
最近很多人說微信公眾號已經不流行了,那種騙投資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騙完你的微信公眾號沒很大的增長空間,但是我們拿微信公眾號做我們頻道的組合今天不是剛好嗎?微信公眾號的價值才剛剛開始,騙投資人的價值已經失去了,自己賺錢的價值才剛剛開始。它是一個小平台,這個小平台有永久的價值,有內容的吸引力,我們都幫你轉不是有很高的價值嗎?
如果你今天做企業一定要四個角度。
(1)最好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你最好做一個企業家,不要一鎚子買賣,你就是把這個企業做得越來越好,你就做自己的IP,故事IP、形象IP、企業IP,企業家就是種樹的,普通的商人叫買賣木材的。我們在座的各位要先做企業家,然後再來買賣木材,這個就是我們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剛才講要種樹至少要種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可能很多人說騰訊是什麼公司?騰訊是一家IP公司,它主營業務收入是遊戲+廣告+流量,但是不是典型的文化產業嗎?中國最典型的文化產業就是騰訊。遊戲我們叫核心層里的內容。遊戲跟電影一樣屬於最重要的,遊戲、電影、動漫都是最核心的。所以,騰訊就是用IT賺文化產業的錢,它主營業務就是文化產業。
(2)與互聯網平台結合。
(3)與輕資產結合。
(4)與資本運作結合。今後我們所謂的文化產業園或者創業經濟將改變,我現在提出一個概念叫「四創」基地,你讓企業入駐以後,它自生自滅是不行的,很容易就失敗了。所以,我們要給它配備相應的條件,除了創業之外,我們還要給它做創業的輔導,還要給它做創業的投融資,還要做創業行業的資源導入,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增長的動力。
所以,我們警告大家不要做動漫基地,為什麼?因為你動漫基地沒有行業資源,我動畫電影的人要找電影圈,我做動畫電視的人要找電視圈,我做漫畫的人找出版圈,做衍生品的人找零售圈,我要藉助行業資源。如果把動漫的人叫在一起啥行業資源都沒有。
我們今天發現很多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做不下去了,因為它沒有資源進入。比如你想做一個電影找某個明星,可能人家開價五千萬,可能光線找開價就兩千萬,你一下比別人多出兩千萬,是不是成本就比別人高?所以,行業資源特別重要。
什麼樣的企業是好企業?
(1)會花錢的企業是好企業。如果你這個企業只會賺錢一定不是個好企業,當然只會花錢不會賺錢也不是好企業。我今天給你一億你能不能把它花出去,花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花出去花得很有道理,兩年之後花十億花出去花得很有道理說明你這個公司是一個好的公司。所以,我們以前說我會賺錢,沒錯,你會賺錢,但是你要不會花錢的話你這個公司做不下去。公司要做好做大一定要會花錢。
(2)整體價值最大化。公司所有東西要值錢,發布會上發布希么,展板底下寫出品方,中間上台活動人把出品公司的品牌和Logo都擋住了。所以,我們展板Logo在最上面。這個都不懂你怎麼做企業?光做一個電影要虧本樂觀連名字都沒有,也沒人知道你是誰。
(3)重視積累。
(4)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及執行到位。
(5)擁有支持商業模式相應的條件,比如業態、技術,互聯網的平台一定要規模很大,沒有規模就做不成,現在很多人都想做社群交流,在上面賣東西,最後發現我們不管是某某藝術館還是什麼東西,這上面最後全是賣家,沒有一個買家,所有人都把藝術品放到上面賣都是沒有一個買家,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內容可消費,光書畫什麼都沒有,吸引不了買家。
(6)一定是做企業家的企業。
(7)這很重要,你公司做一段就開始反思我到底做的對不對,不管你現在是不是處在高潮還是低谷,做一段時間以後要反思一下我現在是不是處在好的狀態,接下來會出什麼問題,我要不要調整,自我反思和調整的能力。
(8)成長性。
(9)今天越來越重要了,要符合我們國家的政策和社會評價。如果你負面的東西越來越多的話我估計誰都Hold不住。
要避免這幾個問題。
(1)只賺本地和當下的錢,一定要全國的。
(2)不要像泥水匠一樣今天一個小項目,明天一個小項目,一定要有積累。
(3)不要做項目型企業,要做整體價值型的企業。
(4)無形資產要提升,你公司的經驗、能力各方面的積累一定要比較多。
(5)要有團隊能力的積累。
(6)一定要先把某些項目做好,做到標杆,這樣再複製夠很容易。一開始對自己要求要高一點。
(7)我們要做未來的企業,不管你現在供應鏈做得多好多賺錢,想想是不是屬於未來的企業,做過兩年公司會漲,而且會越來越好,這是好的結構。
給大家推薦頻道組合制,適合創業,適合普通人,甚至開一個公司都可以,你可以註冊一個微信公眾號,整一幫人做內容吸引人,你只要能吸引人就有價值,有價值的時候就有人在你那兒投廣告,有人賣電商,這時候再開始聘員工,從一個人開始聘員工,做完一個以後可以做第二個。
(1)小企業+小平台。
(2)一定要垂直運作。
(3)自我複製與組合。讀書頻道有微信公眾號,有APP。
(4)外部組合。
(5)我們現在在推動一種如果我們在座的各位是把它叫峰火文創的同學,我們同學之間互助營銷,這樣我們不用在騰訊上花很多錢推,我們有視頻的內容,我們相互之間推,各自的平台上推,我們現在在推動建立這樣一個互助營銷的機制。
(6)資本運作,(互換股權),整合成一個新的公司就可以了。
(7)白城計劃(適合峰火文創平台,黃總和庄總在做這個事情。
我們企業的價值實現方式簡單說一下。
(1)IP三合一。
(2)系列化(微電影)。
(3)在互聯網的平台上做一種內容或者IP巡轉孵化,利用時間和空間不斷的滾動,編一個故事,再用喜馬拉雅有聲讀物推廣,再編成漫畫,最後改編成網路劇,這樣內容不斷持續的巡轉孵化,我們就可以追求這種持續性的收入。現在所有的視頻網站也在做部分的自製內容,我們有自己的內容可以跟視頻網站進一步的深化合作推廣。將來我們也可以把我們的內容放在娛樂機器人里變成我們的電商。我們可以和各地地產商合作做特色文化小鎮。現在我們的綜合體里沒內容,如果有內容的話就可以高科技體驗。把歷史文化IP的內容、影視、高科技、旅遊等等結合在一起。
如果我們是集團公司的話,需要重新打造這個集團我叫模塊化發展。現在中國有很多文投和文旅的公司,他們基本上都是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各自核算,集團根本就沒有核心的資源,沒有核心的組合。
比如我們以旅遊集團為例,旅遊集團更核心的是什麼?就是遊客跟景區,你現在把遊客跟景區分成若干個公司根本就沒有價值。所以,我們要圍繞景區和遊客做一個核心的模塊,然後再來分配這些公司跟任務,千萬不要把我們下屬的公司都做成一個個簡單的項目公司,這樣會把我們資源搞得支離破碎。我們要整體重新來定位,我們室內室外,線上線下作自營投資。我們可以模塊化做一個切入點,有機會可以做整體上市,所有的公司都變成我們的業務產業鏈的模塊。
這樣我們夠可以做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內容驅動的集團,一個部分投資驅動。公司做大以後都要分成兩部分,一個部分做業務,一個部分做投資,投資可以投外部的。這樣這個公司未來發展這兩款模式。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騰訊最近所投的公司可能加起來價值做過三年之後就可以再造一個騰訊了,它併購很多。我們再把投資和基金,特別跟政府有關的完全用很多政府的錢,又有人給你生產內容,你來做中間的一個整合者,這是未來國企最重要的走向,就是自己不做業務,但是把投資、基金和民營的業務整合成一個模塊,這會是未來改造國企發展,特別是現在文旅各種各樣公司的一個方向。
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兒。謝謝。
推廣:馬文驍
中國第一本文化產業日曆
用匠心匯聚點滴,將文化融入時間!如果你沒有時間閱讀一本文化產業專業書,那不妨利用碎片時間,每天花兩分鐘看看日曆,用365天了解文化產業。快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獲得中國第一本文化產業日曆~
文化產業新聞:
終於盼來你了,文化產業新聞專註文創行業動態,爆款原創文廣受好評,你還觀望不加入?讓我們一起見證由「小白」到「老司機」的蛻變,不做內容搬運工,只做內容生產者!微信關注 「文化產業新聞」投稿,讓你的文章上頭條!
推薦閱讀:
※4.2新聞:阿里巴巴獲得《旅行青蛙》國內獨家代理權
※20年重播16次 ,《還珠格格》用什麼征服觀眾?一起重溫那些年追過的經典!
※探尋中國漫畫的產業化
※守住文化的尊嚴
※探尋2017年的爆款短視頻的規律,「費啟鳴」們憑什麼那麼火?!
TAG:文化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