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倒霉又幸運的事
在知乎上寫的好幾個回答都收穫了大量的關注。我本想將自己的簽名改成「個人公眾號:前方姑娘」,來為自己做個廣告。
甚至我還想過,迎合大眾口味寫寫戀愛心理、兩性情感、推理小說、乾貨分享等等。
後來我想了半天,還是放棄了。
原因是,我還是喜歡想到哪寫到哪,沒有主題,沒有題材,沒有框架,只有我的思想。
我們有的時候會用「活潑」與「內向」來評價一個人。
我很想知道這兩個詞的定義標準。
難道在現實世界裡,能言善辯的我便會被評價為「活潑」,而沉默寡言的我就會被評價為「內向」嗎?
而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內向」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是個貶義詞,在我聽來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事一般。
當別人說我內向沉默時,我可能下一秒就將脫口而出「生而為人,對不起」這句話了。
不過那應該是以前,放到現在,我越來越不想為了附和而附和。
我的內心世界就像哈爾的移動城堡,它除了會行走,它還會穿越到不同的世界。
而我一張口,話語卻像我嘴裡哈出的一口氣,掉在地上,便破碎了,碎的甚至沒有聲音。
我是哈爾,我的世界裡有焰火與男孩,我還期待一個凡人世界的蘇菲。
近來,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越來越難有發自內心的快樂。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特別頑皮的人,我喜歡抓蟋蟀,喜歡抓蝴蝶,我最喜歡抓的是一種長著黑色翅膀,像知了一樣的臭蟲,是的,是一種很臭的蟲子,它們喜歡趴在椿樹上,他們很懶,悄咪咪地湊近,用手按住它們的翅膀,他們就掙脫不了了。
我做過最頑皮的一件事,應該是七歲那年,我獨自爬上一顆方圓幾里內最高的大樹,沒有小夥伴的陪同與幫助,我一路往樹頂爬去,越往上樹枝越細,我卻不怕,終於到達大樹頂端,我緊緊抱住樹榦,像一隻樹袋熊。緊接著我開始眺望周邊的景色,卻發現了在橋對面出來倒垃圾的我爺爺,我爺爺也看見了我,他用我平生聽過的最大的嗓門在橋對面叫喊:「兔崽子,你快給我下來!」最後的結果是,我慌不擇路用超快的速度滑下樹榦,身上的衣服都蹭破了。
但是我爺爺很愛我,他狠狠斥責了我一頓後,並沒有告訴我的爸爸媽媽。
即使是在我衣服蹭破、手被刮花、被責罵的情況下,我那一整天都是很快樂的。
若是換做現在,我可能再也不會有那樣的衝動去做這樣一件傻事,付出了很多,換來的卻只有眺望到出門倒垃圾的爺爺,而且我還會衡量我的衣服會不會破,我會不會受傷這樣的利弊得失。
我想這也是我們為何越來越感受不到快樂的原因。
當我們付出時,我們總在追求一個預期的結果。
當我們努力時,我們也希望能獲得同等的回報。
我們總在用功利性的思維去衡量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
原本是舉手之勞,卻還要思考自己能獲得什麼。
就像網上曾經很火的一段話所說,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被關注與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實現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就像我們遇到一個人會期待與他白頭偕老。
就像我們找到一份工作會期待能事業有成。
就像我們生了孩子會期待他將來有所作為。
就像我們學習外語會期待可以交流無障礙。
就是因為多了那麼多期待,而少了很多努力的快樂。
即使你生病了,也別忘記享受明媚的陽光。
即使你很難過,也別忘記欣賞路邊的小花。
即使你很疲憊,也別忘記身邊朋友的陪伴。
倒霉的是你摔倒了流了血,幸運的是以後你一定會小心看路。
倒霉的是你遇到了一個傷害你的人,幸運的是謝謝生命中曾遇到你。
倒霉的是生活中總有很多不如意,幸運的是這讓你更珍惜身邊的美好了。
倒霉的是你失敗了,幸運的是你努力了。
倒霉的是你經歷了不快樂,幸運的是至少你還活著。
『寫在後面』
這是摘錄於我的個人原創公眾號「前方姑娘」的一篇文章。
裡面所有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創作的。
我是一個半神經半正常患者,但我只寫有意思的文章。
如果你喜歡這段文字,那你一定會喜歡我的公眾號的。
推薦閱讀:
※父母爭吵過程在描述里,求剖析父母與我的心理。?
※求職者在答應企業面試後,沒有任何說明而爽約是否妥當?
※英語比賽失利怎麼辦? ?
※當你殺死一個無利益相關的虛擬人物時,你是怎樣的心理狀態和體驗?
※青少年常常以有關性的黃段子取樂,是一種怎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