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看道 | 這種獨特螺旋紋的粗陶茶碗,由這位平頭唐衫的陶藝家創造

【泥洹蘭若|杜輔仁】

因為愛,我們看見前人留下來的智慧;

因為分享,人們看見我們留下來的愛。

2015年7月26日 晴

飛機降落在桃園機場。

空姐輕柔的語氣,嗲嗲的台灣腔,淺淺的微笑,讓我放鬆了許多,習慣了上海忙碌的節奏,到了這裡,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腳步。

在酒店安頓好,我前往位於永康街的一個咖啡館,為我引薦老師們的朋友已經在那裡等我了,我們將從這裡坐計程車出發,去拜訪陶藝家——杜輔仁老師。

路上,朋友告訴我,杜老師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並以擅做陶制佛塔聞名。

晚霞映照,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到了三芝藝術村的巷子深處。這時,天已經黑了,車開到一個亮燈的房子前,朋友說:「到了」。

下車,敲門,一位平頭唐衫的老者開門,滿面笑容,歡迎我們的到來,這就是杜輔仁老師。

我從未見過如此氣質的人,像一位隱居的佛門武僧。

來到客廳,我好奇地看著周遭與眾不同的擺設。

客廳不是我想像中的傳統中式風格,更像是一個佛堂。客廳一角的桌子上,擺了許多大小不一的佛像與佛塔,搭配了一些大的枯枝,牆上掛了許多陶盤,陶盤上刻滿了小字,我看不清楚,杜老師說上面刻的是《心經》。

客廳中間有個長方形的火塘,底部是厚厚的灰白色炭灰,中間一堆炭火,一個冒著水蒸氣的銅壺架在上面。

杜老師熱情地招呼我們在茶桌旁坐下,親自為我們準備茶水。茶碗是杜老師親手做的,器形如宋代建盞和日本的天目茶碗,釉色呈現出一種泥土和岩石的顏色,內斂沉穩。細細觀察桌上放的幾個茶碗,裡面都有一圈圈的螺紋,像一顆石子投入湖面泛起的陣陣漣漪……

杜老師遞給我一個倒滿茶水的茶碗,茶碗很特別,我捧在手中,大小正好,古樸而又厚重。一碗茶水入口,喉頭生津,暖心暖胃,一掃旅途的疲憊,配上輕柔繚繞的水蒸氣,聽著角落CD機播放的佛教音樂,心曠神怡……

放下茶碗,我看見茶桌上的幾本冊子和幾卷宣紙,我好奇地問杜老師是什麼,杜老師笑眯眯地說:「你打開看看。」

打開一看,冊子上每一頁都是手寫的詩歌與各種造型的陶藝器物圖片。近距離看,我情不自禁地輕聲讀起來,詩裡面透露的浪漫與理想使我熱血沸騰,彷彿回到了青春時代。讀中學的時候,我也喜歡抄寫詩歌,配上自己畫的畫兒。讀到一首「因為愛,我們看見前人留下來的智慧;因為分享,人們看見我們留下來的愛」,我被感動的眼眶泛紅……

杜老師看我這麼認真地讀他的文章,被吸引過來,戴上眼鏡,在柔和的燈光下,和我一起翻看一本本冊子,遇到我認不出的繁體字,杜老師就帶我讀……

之後,杜老師帶我們去樓上樓下參觀。樓下一層是展示作品的空間,擺放著杜老師以往的作品,這裡的擺放風格與客廳相似,不遵循傳統的中式設計,但獨有特色,如同他的茶碗。

杜老師每介紹一個作品,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朋友悄悄提醒我,有點晚了,老師要休息了。

我這才想起此行的任務,急忙向杜老師說出想要拍攝他的想法,杜老師爽快地答應並定好日期,他翻開牆上的掛曆,鄭重地圈好拍攝日期。

與杜老師道別出門,上了計程車,夏風拂面而來,陣陣涼爽,我心裡如釋重負,一陣輕鬆。

「未完待續」

特別鳴謝

「版面設計」——陳柯翰 ,藝術品雜誌《一畫》主編

「文字校對」——李小紅,北京師範大學博士、上海大學博士後、現供職於中國戲曲學院梅蘭芳藝術研究中心

「版權說明」——本文文字及圖片為佳旭影視原創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號,佳旭影視,(微信號:jiaxuyingshi)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 是您對我們的另一種支持

本文同步平台

網易號:看道

今日頭條:看道

天天快報:看道

新浪ID:佳旭影視

大魚號:佳旭影視


推薦閱讀:

在藝術中蛻變的自然 - 美國陶瓷藝術家 Alice Ballard
歷歷萬鄉 | 衢州和睦村:匠人們日夜生起窯火,守護3000年前的土陶工藝
一個做陶匠人的自白
DIY陶藝,釋放壓力的慢生活。

TAG:陶藝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