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玉雕為藝術,是名副其實,還是意圖貼金抬身價?

在當下,用「藝術」來稱呼玉雕,用藝術家來稱呼玉雕創作者,似乎漸漸成了一種趨勢。至於為什麼要加上「藝術」二字,是名副其實的自然而然,還是有意貼金自抬身價?至於玉器與藝術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更鮮有人去追究。

剛好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導師想做一個關於玉雕作品評價標準的項目,讓筆者也參與前期一些問題的討論和相關資料的搜集。其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該如何給玉雕定位——它和藝術是什麼關係?因為只有把這個問題搞明白了,才能決定從什麼樣的角度、以什麼樣的標準去評判一件玉雕作品。

所以,在這半年多長時間裡,筆者一直在苦苦思索著這個問題。今天本著與網友討論的態度,坐下來認真探究一下這種行為,聊聊到目前為止筆者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在我們日常的認知中,玉雕就是一種以玉石材料為加工對象的傳統手工藝,玉雕藝人自古以來也被視作「匠人」。而一說到「藝術」首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藝術等,都是些很高大上的東西,藝術家在。在這樣籠統的理解之下,似乎很難講玉雕和藝術放在一起,兩者之間有著雲泥之別。

楊曦和田玉作品《速寫江南系列》之一

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在內心裡,由衷的欣賞一件玉雕作品,或為它精巧絕妙的構思設計而側目,或為它嫻熟高超的雕工技巧而讚歎,也或者為它生動的造型、新穎的形式、飽滿的情感等所觸動,甚至毫不吝嗇的認為它就是一件藝術品。這時候,人們對藝術的理解又變了,覺得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知道達到某種高度都可以成為藝術品。

到底什麼是藝術?該怎樣去理解它呢?筆者認真去查找了一下,儘管資料很多,但實在找不到一個有關「藝術」的確切定義。因為大家的解釋眾說紛紜,而且看起來都很有道理。最終筆者只能將它視作和同說話、寫字、唱歌一樣,作為人類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來理解。

畫家潘川作品《幻》

至於藝術和玉雕的關係,或許應該從兩者涵蓋的範圍去尋找答案。按照藝術理論界一種通行的分類方法來看,玉雕所在的工藝美術,與繪畫、雕塑、書法、建築、音樂、舞蹈、文學等都被囊括在藝術之下。如此而言,在玉雕之後加上「藝術」二字似乎也是合理的,越過工藝而直接稱玉雕為藝術並無不妥。

張克釗獨山玉作品《拽》

不過,有一個現實的矛盾。針對一件玉器,是工藝品還是藝術品做判斷時,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顯得不那麼肯定,無法像稱一件繪畫或雕塑作品為藝術品那樣理直氣壯。總感覺這麼說,有點抬高玉雕身價,好在市場上多賣錢的感覺。

批量生產的大芬村油畫

問題出在哪裡?可能有人會說,雖然人們稱繪畫是藝術,但並非每一幅畫都是藝術品,玉雕也是一樣。話雖如此,但恐怕這樣的解釋並不能讓人消除心中的顧慮。好比某玉雕師創作了一件獨一無二的玉雕把件,人們在玩賞的時候,是不會把它當成藝術品去看待的。

玉雕手把件

或許問題的根源來在於玉雕在歷史上的地位。在漫長的古代社會,玉作為一種貴重的材料,一直被社會的上層所佔有,而從事加工製作的玉雕藝人作為服務者,被劃分在地位低下的匠人戶籍中。在材料和加工技藝分屬於不同的所有者,且前者的社會地位高於後者的情況下,決定了玉雕長期無法在創作上獲得獨立性。

其實,即便在今天,很多正值創作力旺盛時期的玉雕藝人,也主要以替人加工為主。因為純粹的搞創作、追求藝術性很艱難,而且成本高風險太大。要知道很多當代的藝術家,他們在成名前都過得很苦逼,而且很多人苦熬多年也沒個結果。好在藝術家創作的材料自由而多元,且大多成本低廉,讓他們沒多少錢也可以繼續搞創作。或許最恰當的參考是電影,藝術電影舉步維艱,導演們只能屈從於資本拍攝藝術價值不高的商業大片。

手腳並用的古代玉雕工具——水凳

同時玉雕的創作材料硬度高,工藝難度大,也使得古代有文化有思想的文人知識分子難以介入,因而玉雕創作的題材內容、理論總結、審美趣味等方面的提升是非常緩慢的。北宋之際,因為文人的介入,山水畫無論在創作理論方面,還是審美品位上,都走向了新的歷史高度。儘管孔子創造性地將人格和美玉掛鉤,為玉文化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內核,但也僅限於此。後代的文人士大夫,因為無法參與到玉雕創作中來,即便也會玩賞但數量也很有限,所以一直沒有人提出過可以指導玉雕創作的理論。

詩、畫結合的子岡牌(今人雕)

玉雕藝人的人身關係得到鬆綁的明代,很快湧現出陸子岡這樣的名家。儘管人們稱讚陸子岡是「琢玉高手」,但更廣為人知的是「子岡牌」。其實「子岡牌」從工藝上來說並沒有精絕之處,它之所以能夠流行是由於切中了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趣味——將詩、畫和玉雕完美結合在一起。而出現這樣的玉雕,不過是因為陸子岡與文人的交集往來。試想,若當時真有一批的文人親自搞起了玉雕,恐怕還有會更好的玉雕作品出現。

乾隆時期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子

行文至此,可能會有人提出乾隆對玉雕創作的影響。的確不可否認,乾隆對玉文化的繁榮做出了貢獻,甚至還可以說在他主導下創作出了一批頗具藝術價值的玉雕藝術品。但是,那都是滿足皇帝個人興趣愛好而暫時出現,並未實質性的推動玉雕整體走向藝術化。當皇帝駕崩,玉雕只能再次回落入工藝的懷抱中。

在當代,玉雕終於可以排除了諸多障礙,脫下傳統工藝的舊外套,大大方方的向藝術邁進。但也有太多現實的問題要面對,比如高昂的材料成本,比如歷史的刻板印象,比如沉重的傳統包袱等等。或許在短期內,我們無法看到大量具有藝術性的玉雕作品,但至少可以先從玉雕是一門傳統工藝的印象中跳出來。


以上就是今天的推送,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所用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要求刪除。

本文系個人原創作品,作者藝刻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推薦閱讀:

這些插畫師的作品童趣、天真、夢幻,真的不來看看嗎?
向京的藝術版圖
《超強寶貝》丨請嚴肅的告訴孩子,學習藝術從來都不是輕鬆的事
上來就摳細?節,所以你怎麼都畫不好

TAG:玉雕 | 藝術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