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聊聊 Leica Q-中

上篇我們聊了 Leica Q 的技術背景與使用感受,下面聊聊最關鍵的成像素質。

畫質範疇專業性要強一些,不是在相機研發領域的童鞋可能會有點難懂。裡面的圖表數據很多,我盡量每個都拿大白話解釋一下,實在搞不懂就當看個新鮮嘛,畢竟這些東西平時不多見。

測試方案上,Leica Q 的整套測試我用 DxO,Imatest,以及 Image Engineering 三家方案都對它做過評估,考慮到測試結果的易讀性,挑圖形界面相對友好的 IE 方案來分析。所有數據整合起來有 6萬多組,別說普通器材發燒友了,業內工程師看著都覺得崩潰,所以挑其中代表性的解析力,噪點,顏色,畸變,色散數據來做展示。

先看解析力

大概測試場景跟這個類似

主要用 TE268 標版來測,蘋果加州的研發中心用的也是類似的東西,精度上比這個低一些。

LeicaQ用的這個標版,能支持到180MP

講講數據怎麼來看,首先它的測試圖案由不同對比度的 Slanted Edge 和不同位置的 Siements Star 組成,還有 Dead Leaves 枯葉圖,便利性考慮我們主要看裡面的 Siements Star 輸出。

Siemens Star 國內一般翻譯成西門子星圖,長圖裡的樣子,優點是對銳化不敏感,是個魯棒性很好的測試方案,適合測一些民用消費級拍照設備。講個比較有意思事情,目前主推 Siements Star 方案的供應商是德國的 Image Engineering 公司,他們的 CTO 叫 Dietmar Wüller(不會發這個音,反正大家都喊他 Uwe),同時還是科隆大學的教授,IEEE 會員啥的,很好打交道的一個禿頂德國佬。他的導師給 Leica AG 做了很多年的諮詢工作,所以他也 follow 了很多 Leica 方面的項目,其它像哈蘇,仙娜還有ALPA也都有,偶爾聊到各個品牌研發期間的黑歷史,那可是相當有意思。這些背景使得 Image Engineering 方案測 Leica 的機子總會特別的順當,反正我是從沒看到過一組異常數據,難得。

測出來的數據是這樣子的,先看解析力分布情況。每個圓圈區塊代表像場中對應位置的解析力,黑色區域代表理論最高解析力,白色部分的是實測解析力,所以白色面積越大越好,中間數字對應著比例。你仔細看它有點像實況足球球員屬性的雷達圖,實際上對應的是各個方向的解析力,要知道鏡頭組裝和研磨都會存在公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解析力有差異很正常。裡面的數值我取的 MTF-10,單位是 LP/PH,更側重極限解析力。

另一張圖就是 MTF 圖了,跟平時一些器材玩家看的不太一樣哈,做研發的會更習慣這個形式的。很多人覺得解析力,啊,不就多少多少線嘛。沒那麼簡單滴~解析力這個說法本身就很 tricky。MTF 數據的輸出結果是一組函數,用來描述:光電轉換系統處理後的信號跟標版的原始信號比對的結果,信息保留的多,解析力就好。

不同的MTF數值表明了相機整體的成像特性,就跟看發動機動力輸出曲線一樣,不能只看最高峰值的那個點,要看各個轉速下的扭矩特性,同樣馬力的發動機,不同的動力輸出曲線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駕駛感受。

具體來講:

? MTF60 到 MTF80 區域就相當於對應的數值是這個鏡頭的反差表現,主要記錄物體的巨大明暗輪廓,例如......白色背景下的裸體奧尼爾。

? MTF50 就常見了,相當於人眼最敏感的畫面銳利度,黑和白之間的過渡是否清晰陡峭。

? MTF10 意味著極限解析力,也就是對最細微細節記錄的能力,例如拍風景什麼的,遠處山頭上一棵樹上面一片葉子的葉脈上的一根絨毛。

以上三個維度粗略決定了鏡頭或者相機的解析力風格是什麼樣子的,但實際上想要兼顧三者是非常非常難的,鏡頭反差過高往往細微細節的記錄就會很難做,就像發動機低扭好了高轉就不行,F1那種高轉引擎在低轉速的時候車子起步都難,哈哈,真心愛往汽車上扯。

奧林巴斯有些相機的 MTF50 和 MTF70 就都很高,MTF10 就一般,所以成像風格就是鏡頭反差很高,看起來很銳利,但你仔細放大了看細節就一般般了,當然也有特例,它家有幾支微距頭細節豐富的跟開掛一樣。不同用途的相機對 MTF 特性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中大畫幅鏡頭,軍用偵查鏡頭之類的就很看重 MTF10 的性能,反差銳利度這些偏消費需求的東西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有個NASA 的朋友做項目甚至會專門評估罕見的 MTF5 表現,簡直喪心病狂。其它的還有解析力在整個像場分布的均勻性,也就是中央和邊緣解析力的是否一致,一些電影鏡頭像蔡司的 Ultra Prime 系列就很重視這個,實測結果驚人的牛逼,當然價格也很牛逼,畢竟錢砸到位了。

而很多鏡頭測試網站一般只會 po 出來 MTF50 數據,其實是個約定俗成的習慣了,畢竟那麼大一堆數據理解分析起來很有難度,這還沒包含 Visual MTF 呢,實際經驗來看 MTF50 也確實比較適配主流觀感,人眼本身是個低通型的系統。

大概的知識鋪墊先這麼著,下面來看 Leica Q 的測試數據:

F/1.7

F/2

F/2.8

F/5.6

F/8

F/11

F/16

簡單分析下:

? MTF 風格有點像 Leica 早期的 Summicron 頭,比較適合顆粒細膩階調柔和的膠捲,反差不高,更偏重於細微細節,一定程度上兼顧了銳利度。這也是現在高像素數碼時代的大趨勢。

? F1.7 光圈全開狀態下,中央解析力能做到 MTF10 1585LP/PH,MTF50 860LP/PH,數值很不錯,完全可用,給贊!一般來說 MTF10 過了 1200 平時用就沒啥大問題。相比之下邊緣解析力不是那麼出彩。

? F5.6 附近中央解析力算是達到了最佳狀態,但邊緣成像還是不算太好約為中央的75%,可以接受,考慮到全幅廣角頭邊緣成像確實難做,兩萬多塊錢,你還要怎樣!

? F8 開始出現輕微衰減,但好處是此時邊緣成像達到最佳狀態,可以拍拍風景啥的。

? F11,F16 下大幅下降,甚至 F16 比 F1.7 全開狀態還要差,數值不佳不建議使用,拍星芒拉長曝之類的場景要注意下。

總體來看很不錯,全開光圈隨便拍才符合它的定位,大量實拍樣片來看(後面會放樣片),微反差紋理的細膩感也的確有幾分 Leica 的韻味。畢竟價格擺在那,跟那堆 M 的牛頭比是騙人的,但要知道,在體積重量嚴格限制,擁有 F1.7 的大光圈,同時還要兼顧輕量化對焦模組以保證自動對焦效率等等,諸多桎梏之下,能做出這樣的全幅廣角鏡頭,Leica Q 的表現絕對算是高水準的了。感謝 Leica,感謝松下,感謝柯尼卡美能達。

稍微說點其它的,很多人習慣性的把解析力理解成鏡頭的一個特性,其實不太對,相機作為一個光電轉換系統,大概是這樣子的:

光線 → Lens → Sensor → ISP → 圖像

整個過程中鏡頭、感光元件、圖像處理器,三者都會對最終圖像的解析力產生影響,而且隨著現在光學組件和 CMOS 發展遇到一定瓶頸的情況下,ISP 圖像處理器在其中的作用也變得越發重要。ISP在解析力方面幹了啥?要知道大部分類型的感光元件都是 Bayer 式排列的(忽略特例 Foveon X3),上面的每個物理像素只能是 R,G,B 中的一個(忽略特例 W 像素),而我們最終看到的jpeg圖像卻是每個像素都是 RGB 混合的,因為期間 ISP 負責把 Bayer 陣列信號處理,利用卷積和鄰域差值等 demosaicing 演算法,也就是去馬賽克處理,來猜出每個像素應該顯示什麼顏色。這個處理過程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解析力表現以及摩爾紋控制。當然還有些其它的演算法,像 OECF 階調再映射方面的 Local Tone Mapping 處理也會對亮部和暗部細節帶來很大影響,三*總部那邊很重視類似技術,因為同樣原理可以大幅提升屏幕的bit數,實際模擬效果來看還是很牛逼的,主要難點是要想效果好運算量會很大,以前香港讀研的同學就負責過這個。

一句話總結話就是:相機處理器性能也會直接影響解析力表現。之前某實驗室內部評估,在同樣的攝像頭硬體配置下,高通的 810 相對之前確實會帶來觀感可辨識的解析力提升。在研發階段有的人會通過 Razer 剃刀法來單獨測 Sensor 和 ISP 配合下的解析力表現,這個跟普通消費者關係不大,就不展開來講了哈。

噪點方面

相機的曝光性能,信噪比表現,在測試的時候一般習慣叫它 OECF(光電轉換係數)。說白了,相機本質上是個光電轉換設備,這種測試就是看它在每個 ISO 檔位下,把不同亮度的光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能力。能力越好,信噪比就越高,動態範圍越廣,噪點也越少。

左圖裡面 x 軸代表不同的亮度信號,Y 軸是數字信號,由於人眼視覺特性的原因兩者不是線性對應的,會有一定的斜率變化;豎著兩條紅線之間的距離表示有效動態範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相機寬容度。

右圖是噪點分布,原理是類似的,需要指出的是這裡採用Visual Noise,也就是視覺噪點來評估,有多個觀察態,像圖中的 Set1,Set2,Set3 分別對應著三種不同的觀察視距,再通過對應的 CSF 人類視覺函數換算得來的數值,大概意思是,你分別通過:

1,百分百放大;

2,在一塊大尺寸的電腦顯示器上;

3,在手機屏幕上;

這三個方式下看照片,對應的噪點感受。理解門檻有點高哈,你想,列印成同樣大小的照片,4 個像素裡面有一個噪點和 4 千萬像素裡面有一個噪點,觀感能一樣嗎?當然不一樣,就這麼個理兒。Y軸對應的噪點數值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越低越好,4 以下的一般人都能接受,6以上一般人都難以接受。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ISO6400

ISO12500

ISO25000

ISO50000

? ISO100 到 800 都沒毛病,數值很穩定很接近,這幾個檔位畫質區別不大,寬容度也都挺好,隨便用。

? ISO1600 之後寬容度開始下降,噪點也有所增多,放心,用是沒問題的。

? ISO6400 的暗部細節損失兩檔左右,暗部噪點大量增加。

? 以灰度噪點為主,彩色噪點明顯要少很多,這是好事,是個討巧的做法,因為人眼對彩色噪點很敏感,反而適度保留些灰度噪點能夠提升細節表現,蘋果的工程師就很喜歡這麼做,PS,蘋果其實從DxO 那邊挖了不少人,DxO 的 CEO 估計很不開心...回正題,看 RGB 曲線特徵會發現 R 值是被壓低的,也就是說,你後期強行拉曝光也不會出現太過惹眼的紅色噪點,很不錯,近幾年有些全畫幅機子稍微拉一下就能隱隱看出暗部偏紫紅。

? 從 VisualNoise 分布來看,ISO6400 是個分水嶺,從這個檔位開始,噪點會相對容易覺察。

總結就是,Leica Q 的噪點表現沒毛病,妥妥的同級別一線水準,3200 以內隨便用,甚至比自家貴得多的大M都要好很多。更何況配合光學防抖以及F1.7的光圈,ISO 用到 6400 足夠覆蓋絕大部分場景了。

色彩方面

Leica Q 機內飽和度設置項裡面內置了下面 6 個色彩模式:黑白,低,較低,標準,較高,高。考慮到黑白模式是玄學,講不清楚,我乾脆就沒在實驗室里測。其它 5 個色彩模式都用標準色卡測了一下,測試環境為 D65 標準光源,CRI 98 以上。最終結果用 CIE LCH 色彩空間來展示,這是色彩管理裡面最容易搞懂的模型了,幾句話就能講明白,而且很多屏幕測試里也會用到,大概講一下,萬一學會了就可以去裝逼了。

首先 CIE LCH 跟我們平時接觸的 RGB 坐標差不多,是用來量化色彩差異的空間模型。

例如,我問你 紅色 跟 綠色 的差別大,還是 綠色 跟 淺綠色 差別大?答案很明顯,肯定前者大。那好,繼續問:差多少?這時候就需要用一套大家都認可的體系來定義顏色,然後矩陣運算,來達到量化顏色差異的目的。其實很多人覺得 IEEE 協會很牛逼可以制訂各種標準,但具體牛逼在哪卻說不出來,主要因為它能夠定義一個東西,然後告訴所有人在我的定義下如何量化它。

CIE LCH 的色彩空間呢,它通過過 L*C*H 三個坐標來描述顏色,借用上面 CIE Lab 的空間圖來表示:

? L 表示色彩的明暗度(上下方向),

? C 表示飽和度(由圓心往外側的距離,越靠邊越濃),

? H 表示色調(色盤平面紅綠藍意味著不同的方向,跟時鐘指針一樣,轉到不同的角度意味著不同的顏色)。

? Delta L,Delta C,Delta H 就分別表示跟目標顏色之間的 亮度差異,飽和度差異,色調差異;我們常說的 Delta E 則是三者差異的匯總。如果還不懂...多喝點熱水。

較低

普通

較高

上面那些圖其實信息量蠻大的,但需要大量的測試經驗才能看出門道來。Leica Q 的主要色彩差異集中在高亮的粉紅色和較暗的深藍色區域,有那麼點點傳統 Leica 的意思。玩了那麼多年徠卡,啥是 Leica 味兒講真我也很難給出確切的定義,只能大概的描述成亮部偏暖,暗部偏冷,綠色相對保守,大概就是這麼個樣子。你讓我用 RGB 通道拉個大概的曲線只要 10 秒,用語言來描述顏色這個......太難了,跟寫音頻設備測評一樣,容易玄學化,講不明白。

需要補充的是,像圖中很多顏色的 Delta E 高達十幾,看起來很高,其實很正常哈,各家相機 JPEG 直出,甚至 raw 也都好不到哪兒去。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Delta E 在 8 以內不做刻意暗示是分辨不太出來的,更何況統計數據表明,不同區域人種,對不同色彩的分辨能力也會有很大差別,所以顏色還原這事兒真不好說。

很多人用相機就糾結它顏色準不準,說 RAW 文件色彩真實啥的,別信這個,這年頭誰不在 RAW 文件里做點手腳啊,適合你眼睛的就是最好的。說句得罪人的話:普通的民用消費級相機,追求色彩(光譜)的絕對還原沒有任何意義。沒有廠家的工程師會抱著顏色絕對準確的目的去標定一個相機,那顏色會很難看,這早已被驗證過無數次,就跟很多人點菜嘴上講究原汁原味,但真一桌子菜不放鹽不放糖不加任何調味兒料,就拿白水煮,一筷子下去肯定罵娘。話說華為的手機自打跟 Leica 合作以後,特定色彩模式下就挺有意思的,如果你想低成本體驗德味兒,不妨試試。要知道 Leica 千把個人,為了跟華為合作派過去六十多個,就算做個色彩濾鏡也是出了力氣的,但別想太多,我只說色彩啊,沒說別的。

實際用起來呢,Leica Q 的顏色的跟期待中還是有差距的,主要表現在:很平淡,很日系,味道上不太夠,而且對膚色處理上有點像尼康 D800 之後的那幾代機子,不是紅潤風格的,倒也不難看啦,偶爾低色溫場景下膚色會有些偏黃綠。我這種懶人 JPEG 黨,平時用都是把飽和度設成較高或者最高,才感覺勉強有那麼點意思,當然個人口味你適當參考就好,別太當真。現在的 M 機身(240 這一代)相比以往已經少了很多味道了,Leica Q 比 M 還要清湯寡水一些。

之前也說了跟 ISP 有關,除此之外,鏡頭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有個東西,業內術語叫做光譜截斷特性,要知道 Coating 鍍膜工藝,鏡片材質,甚至鏡組設計,都是會影響特定光譜的傳遞效率,而組成一支完整的鏡頭後,最終就會形成自己獨有的顏色傾向——大白話:鏡頭偏色。例如很多人推崇老電影頭的味道,其實是因為一部分鏡頭原本是為黑白影像設計的,拿來拍彩色難免會有偏色,另外 Leica 自家老 Noctilux 頭就公認的偏紅光譜,整體偏暖,而某日系副廠頭曾經大批量偏黃,其實是它那一代的鏡片材質出了點問題,後來改良了。其它的,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尼康也出光學眼鏡片,還挺貴的,有幾個批次也容易偏黃,因為老化過快。考慮到 Q 的整個研發製造背景,這樣的色彩表現倒也說得過去,反正後來新的SL系列也是半斤八兩。

畸變方面

畸變點陣圖

左圖是實測錨點與標版上錨點的對比,右圖是各個位置的畸變方向,這個測試是故意開啟 O.I.S 的,看看有沒有影響。最終 iQ-Analyzer 分析後的結果還是相當不錯的,LGD 值在 0.3,這點畸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經驗來看,肯定有機內修正的功勞。

色散點陣圖

再一個就是色散了,不同顏色的箭頭代表不同光譜的偏移方向,如果三者指向不同的方向,不能重合在一起,那就意味著色散現象。最終輸出結果是平均值 0.08,極個別點最高值 0.29,肉眼基本看不到,沒毛病。理論上講,色散還分橫向和縱向兩種,最容易被覺察的不良後果應該是紫邊現象了,Leica Q 我實際用起來也覺得紫邊抑制的很好,甚至在寫這個測試項之前我都壓根忘了這嘛事兒了。

邊緣失光

邊緣失光3D分布圖

對於邊緣失光,也就是常說的暗角,我們用更形象一些的 3D 視圖來看。中間向上凸起的綠色部分指畫面中央區域,四周往下耷拉的是像場邊緣。越往下垂說明暗角越嚴重。這個超級簡單,具體怎麼看應該不用講解了吧~

補充一下,由於光學設計的諸多限制,廣角鏡頭先天就存在較為嚴重的邊緣失光特性,是很正常而且是現階段技術難以解決的。目前主流方式是通過機內演算法稍做下邊緣補償,讓暗角不至於太誇張就好,帶來的問題是有些弱光場景下畫面邊角區域的噪點會更明顯一些,Leica Q 就有這個問題。經驗來看,邊緣亮度下降 0.6 個 F-Stop 以內都算可以接受,甚至我個人覺得差1檔也行,別太誇張就好,有點暗角挺好看的。

實測呢,全開光圈,有 1.1 個 F-Stop 的邊緣失光,分布區域為 31.2%,還算不錯,另外對焦無限遠會比對焦近處暗角更嚴重一些。光圈收到 F/5.6 以後就好很多了。


推薦閱讀:

白平衡原理串講
看照片丨國家地理的作品=優秀嗎?20張作品點評
富士GFX50S影展體驗
深度聊聊 Leica Q-下

TAG:相機 | 科技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