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世界建築志·人類雄城
魔獸世界建築志·卷五
人類雄城·暴風城,吉爾尼斯與城市廢墟
·人類雄城·
如果從大型城市的數量來說,人類可以說是眾多種族裡首屈一指的存在,在魔獸編年史中就有七大王國的說法,而七大王國除了港口城市庫爾提拉斯,也都有對應的建築留存。相對來說保存比較完整的是暴風城、吉爾尼斯與達拉然,達拉然作為法師之城已經收錄在奧術之冠一卷中,本卷收錄暴風城,吉爾尼斯兩座城市,洛丹倫廢墟,斯坦索姆(克羅米時光流)的部分建築。其中暴風城與斯坦索姆建築風格幾乎一致,且各地的聯盟要塞據點也多使用這種風格,就稱為人類風格。其他則以地區命名,譬如吉爾尼斯風格與洛丹倫風格。
·暴風城·
暴風城位於東部王國西側偏南,據編年史,暴風王國是七大王國中較為獨立的一支,也是魔獸世界歷史事件大量發生的地方,城市經過多次擴建與修復,以遠征阿古斯的時間點為準進行相關的記錄。
- 總體布局
暴風城被劃分成了數個大型城區, 面積從大到小分別是暴風城港口,暴風要塞,教堂廣場,法師區,矮人區、貿易區、舊城區與雄獅之眠,此外入口的河谷被稱為英雄谷。城市內的水系豐富,也是各個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
- 暴風城港口
由於暴風城在聯盟中的主體地位,也因為它靠海,通過航線連接各個戰略要地和暴風城就顯得非常必要,暴風城港口有多條航線通往各個大陸。船塢位於港口的北側。
由於暴風城其他城區海拔要高出許多,暴風城港口和其他城區所在的高地有多級大型斜坡或台階連接,台階的舒展形態和港口的幾個碼頭剛好銜接上,是港口的整體觀感非常大氣開放。
- 暴風要塞
暴風要塞是暴風城的政治中心,皇室的活動也大多發生於此。本身是城堡的形制,內部卻有著比肩大教堂的宏偉與嚴肅。通過寬闊的要塞前庭可以進入要塞。
暴風要塞的穹頂從內部看要比外部大一些,作為最大集中空間的同時也是連接要塞其他區域的中樞。
要塞內部的房間都有著相似的形制,角部是四分之一穹頂,室內空間接近正方形。
暴風要塞裡面還包含了一個由柱廊圍成的庭院,使這座軍事要塞添上了一份輕鬆,很多臨時的傳送門也在這裡開啟過。
- 教堂廣場
教堂廣場是暴風城最高的建築-光明大教堂所在區域,整個區域也是圍繞光明大教堂建立,甚至可以說,整個暴風城的軸線都收束在這裡。
大教堂的內部軸線明顯,中央尖頂高聳,兩側則是柱廊。
教堂廣場的建築多為全石制牆體,只有屋頂是木製,刷成了金黃色,近似聖光,應該也是為了配合宗教性質的氛圍。
- 法師區
法師區的建築都是紫色屋頂。布局與其他偏方正的區域不同,採用了圓環交錯的方式進行了區域規劃。大體以中央的法師高塔為核心。
法師高塔的內部應該是用魔法拓展了空間,有類似教堂的高聳空間存在。
法師區的建築,木材多用於鑲邊,有大量的植物裝飾,使法師區的綠化環境相對於其他區域要好了很多。
- 矮人區、舊城區、貿易區
這三個區域中的普通建築形制非常相似,僅在屋頂顏色上有所區別。
矮人區棕屋頂。
舊城區紅屋頂。
貿易區藍屋頂。
幾個區域的建築大部分都是用石塊砌築底部,然後用木框架支撐起整個房屋,不同層數與立面的房屋沿道路展開形成建築區。
- 雄獅之眠
為了紀念破碎群島之戰而建立。
正面是瓦里安國王的衣冠冢,裝飾有聯盟旗幟和綬帶的紀念碑環繞在側。
在衣冠冢對面則是紀念破碎群島之戰中犧牲將士的紀念碑。
河中城堡
在暴風城的城內河流交匯處有兩座城堡,一座為暴風城監獄,另一座用途不明……但都應該是軍事防衛作用。
·斯坦索姆·
斯坦索姆在天災之禍中為阿爾薩斯王子屠城所毀,通過克羅米拯救自身的時光流得以回到屠城前的時間點進行觀察記錄。
- 總體布局
主要的城區是由國王廣場,節日小道和市場區組成的環形,北側是后街,西側則是十字軍廣場。
- 建築風格
斯坦索姆的建築風格和暴風城高度一致,城門幾乎一摸一樣。
普通房屋有一些區別,在門前會多一些花草裝飾,但也不及暴風城法師區的程度。
斯坦索姆的市政廳是比較獨特的建築,可能是人類建築中最大的木結構室內空間。
可以看到木結構做到了非常大的跨度,內部空間很大。
十字軍廣場後面的堡壘則是明顯的軍事建築,整體都是石質。
·吉爾尼斯·
吉爾尼斯位於東部王國西側偏北的一處半島上,氣候濕潤多雨,整個地區被格雷邁恩之牆隔絕於其他陸地地區之外。後經聯盟部落衝突,城市被污染,現已無居民,但建築大多保留完好,依此記錄。
- 總體布局
吉爾尼斯的幾個城區以聖光黎明大教堂為中心成扇形展開,分別為商人廣場、軍事區、格雷邁恩皇家庭院以及與教堂一體的教堂區。和暴風城一樣城內有水系作為城區之間的分隔。每個區域內部均有小庭院,應當是作為公共活動的場所。
- 建築風格
由於各個區域布局統一,建築形制差別不大,所以吉爾尼斯不分區域介紹,僅將代表性的幾個建築摘錄總結。
商人廣場的外側民居
位於入口的門樓
格雷邁恩皇家庭院軸線上的主樓
可以發現現相對於暴風城,吉爾尼斯的建築屋頂坡度更大,僅使用石頭鋪地,建築主體仍然用木材完成。而且相對於暴風城,吉爾尼斯建築的裝飾更加細膩,多有入口庭院,雨棚等等。
- 聖光黎明大教堂
聖光黎明大教堂是吉爾尼斯最大的單體建築,其占城市的比例遠遠超過了暴風城的光明大教堂,與洛丹倫廢墟的議政廳相當。側面的飛扶壁下面修建河道,使得拱券帶上了橋的意象,神來之筆。
室內配色是相當獨特的艷紅色調。
室外的立面則是山形向上,突出高聳。
非常喜歡這個屋頂。
- 格雷邁恩莊園
在吉爾尼斯城西側有一座格雷邁恩莊園,應該是吉爾尼斯風格中最大的單體木結構建築,也收錄在此。
正立面的高聳感,和聖光黎明大教堂的處理很像。
莊園內部艷紅的色調和高窗的綠光渲染出詭異的氛圍,和狼人詛咒的氛圍配合得很好。
·洛丹倫廢墟·
洛丹倫原本也為大型人類城市,後亦毀於阿爾薩斯之手,城市現在已經是廢墟,但之前的雄偉亦能從廢墟中窺得一二。
- 總體布局
圍繞中央的議政廳環形布局,和吉爾尼斯有些像,但沒有水系作為各個區域的分隔。相反,有一條長廊似乎連接了整個外部的扇形。
- 建築風格
出現了大量的穹頂,這麼來看似乎更接近達拉然風格,中央議政廳的穹頂組合和紫羅蘭城堡也很像。
議政廳前廣場東側的建築群,有點像灰牙之地。
議政廳前廣場西側的建築群,抬起的高台加上小穹頂組合,側面有柱廊。
議政廳內部穹頂,可以看到側牆上有探出的高台用來給代表議政。
一個經典的角度,彷彿看到了過去。
·建築元素化用分析·
人類的大教堂大多是用的是哥特式。在冰霜輓歌中介紹過一些,這裡稍微補充一點。
光明大教堂和聖光黎明大教堂的區別主要是飛扶壁,用來平衡屋頂側推力的構件。
人類風格的普通建築很像是都鐸時代的民居,底部多用磚石,上面則用木框架。
吉爾尼斯這個風格可以說是哥特,也可以說是哥特復興時期的民居,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法國的民居很多是這個樣子。
洛丹倫整個風格偏伊斯蘭。幾個殿堂都有那麼點清真寺的味道。
聖索菲亞大教堂,注意看穹頂。
例行彩蛋:
雄獅之眠的陣亡將士紀念讓我想起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設計師是林徽因侄女林瓔。
推薦閱讀:
※喪屍從何而來,一切都要從這個神秘的建築開始說起
※一注結構複習經驗(3)——2017年一注專業 27+29複習感慨
※國外的景觀設計效果圖怎麼做?
※蠢到家的生意:川普為啥不付建築師設計費
※廈門建築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