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上戛納就只是為了走紅毯嗎?錯誤!

現在,還真是一年到頭都不會缺好電影。每年十五個國際電影節,再加上奧斯卡,長長的獲獎影片清單一次性就能解決一年的片荒。

今年五月,戛納國際電影節如期舉行,這一屆戛納有著特殊的意義——第70屆,法國戛納電影節迎來了古稀之年。

對於廣大國內電影愛好者來說,戛納也與中國結緣許久。

歷屆戛納,華語電影都十分出彩,隨便挑出一屆,都有重要獎項: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首獲「金棕櫚」;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王家衛憑藉《春光乍洩》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戛納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就在剛剛過去的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中,中國青年導演邱陽憑藉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了中國首座「金棕櫚」短片獎。

近年來,隨著華語電影影響力的逐漸上升,越來越多的華人導演和演員的地位也越來越高,范冰冰入選今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就是很好的證明。

這一消息不僅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對范冰冰的認可,也代表著國際對華語電影的認可。

有那麼一瞬間,紅毯上密集的中國元素,會讓觀眾產生戛納就身處上海而不是法國的錯覺。但戛納不僅是紅毯,在外人看來,戛納確實是一個名利場、一個高速運轉的造星機器,但戛納的主角,從來都是導演。

對導演們來說,在戛納回答得最多的問題,應該就是「為什麼來戛納」。導演們的回答或長篇大論,或樸實無華,都是「為了電影」。

導演賈樟柯去年到戛納是擔任世界電影工廠青年導演工作坊的導師工作。

他在一篇文章寫道:課程結束的那一天,來自亞塞拜然的導演摟著我的肩膀說:「你一定要來亞塞拜然。」我說我去過亞塞拜然,從亞美尼亞到喬治亞,再從喬治亞到亞塞拜然。他說:「我還以為沒有人關注我們的生活!」

我說:「把電影拍出來,把你看到的世界告訴別人,這就是我們來戛納的理由。」

能夠想像,這位年輕導演在說出這段話時,他的思緒一定已經飄回到遠在高加索山的故鄉,他背對著遠處燈火通明的電影宮,裡面正有某部電影剛剛結束,一束光從黑暗中打在主創身上,那是戛納對電影工作者的注目和尊敬。

在將來的某天,他也將站在那個台上,向世界講述他的電影生活。

有人到戛納,是為了星光璀璨的一秒

有人到戛納,僅僅是為了電影

無論是為了什麼

我們心中都有同一個天堂

文/劉暢

更多藝考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南都藝考】


推薦閱讀:

藝考編導輔導課程--影視作品評論與分析 第一課 電影是什麼
播音主持藝考2017即興評述熱點話題 即興評述話題技巧
藝考里,誰有美術生苦逼?!(美術生日常)
舌頭應該如何控制

TAG:戛納電影節 | 藝考 | 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