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書評
如果提起抗日題材的影視劇,我想沒有人會不知道《亮劍》。我是一個忠實的觀眾,《亮劍》這部劇我看過不下十遍,其中的畫面甚至是台詞都幾乎能夠背誦。但是,電視劇《亮劍》和小說《亮劍》是有本質區別的。電視劇《亮劍》是純粹的軍事題材,而真正的《亮劍》則是一部反應我國現代歷史的小說。
《亮劍》的整個重心,實際上是放在了新中國成立之後。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並沒有用太大的篇幅來詳寫,純粹的用於刻畫幾個主角的性格和形象。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尤其是在李雲龍軍事學院畢業之後,我認為,正片才正式展開。、
小說的整個後半部分的基調是壓抑的,尤其是文革開始之後,每個在此之前被作者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例如趙剛、馮楠等人,都沒有撐過去。統統倒在了文革的道路上。
趙剛說過:「革命可以引導人民走向光明,也可以以革命的名義製造災難。如果對個體生命漠視或無動於衷,甚至無端製造流血與死亡,這樣的革命無論打著怎樣好看的旗幟,其性質都是可疑的!」他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其實就已經聞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在參加了一次與蘇聯的會議後,他臉色慘白的回到了家,不聲不響把自己關在屋裡。他後來和妻子馮楠說,我能忍我就盡量去忍,可是馮楠,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了,我要把我要說的話全都說出來,如果真有這麼一天,我希望你能理解我。
趙剛最後還是憋不住了,他實在無法接受,為了苟活,就出賣他人,落井下石。死並不是人生最大的損失,雖生猶死才是!他在批鬥大會上,把話都說了出來。結局可想而知,激憤的群眾大喊著槍斃這個反革命份子。而坐在台下的軍官們雖說若有所思,卻是無動於衷。反觀趙剛,他輕蔑地環視著會場,目光中飽含著一種憤怒和憐憫,他嘴唇動了動,卻什麼也沒說,轉身頭也不回地走了,於是這世上少了一個熱血奮戰的趙剛,馮楠也隨他而去。
李雲龍本是一個粗人,他確實不像趙剛那樣能把事情看的那麼透徹。當他聽聞田雨的父母被打成右派下放農場勞動,他竟認為這是對的。認為他們確實應該好好改造。但隨著文革的進行,他也被文革影響了,搞不清誰對誰錯。直到收到趙剛與馮楠的死訊,他發了瘋似的大吼道:「這叫什麼文化大革命啊?這是作孽啊,傷天害理啊。」田雨在其身旁能夠明顯感覺到,李雲龍心中的那座精神殿堂在崩潰。
如果說,《亮劍》的後半段是當時文革時期的縮影,那麼,李雲龍最後自殺的那一段,也正是文革終結的曙光。馬天生逼死了李雲龍嗎?其實並不是,在這之前,紅衛兵胡亂殺人,被李雲龍阻止後,群眾開始指責謾罵,甚至於毆打他。他們只看到了李雲龍開槍打死了紅衛兵,卻沒有看到紅衛兵毫無道理的開槍。他對這個社會已經感到深深地絕望。李雲龍當著馬天生的面自殺了。將槍口指向太陽穴的那一剎那,馬天生臉色突然然變得像一張白紙,他失聲喊道:「李雲龍,你不要開槍……」他冒死猛撲過去想奪槍。李雲龍死了,他就可以當軍長了。那麼他為什麼不想讓他死呢?馬天生是文化的,但是他生的不是時候。可以說是,他被文革洗了腦,他從開始就認為這是對的。一切的反革命都該死。但他從接觸李雲龍開始,雖然不滿他的做法,但他隨著和這支部隊的接觸,發現似乎現實與他之前了解到的情況不太一樣。尤其是,最後段鵬明明已經把李雲龍救出來了,但李雲龍依舊打電話讓馬天生過來,自殺在他面前。這一刻,他內心的信仰有了裂痕。李雲龍死後,他的精神似乎也垮了,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後來他主動要求調走,被調往北京的一所軍事學院。據說,還是干他的老本行搞政治工作。也從這裡開始,文革逐漸落下了帷幕。
1978年,李雲龍趙剛等人被平反。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當我看完這本書時,心情很複雜。如果先看的小說,再看的電視劇,也許我就不會心情沉重了。但反過來,先看了電視劇,再看看小說。感覺完全不同。《亮劍》寫的不對嗎?挺對的,從歷史角度來看,就是太過於偏激。文革沒有好的方面嗎?從事實的角度上看,其一,在革命完成之後,整個國家雖然經濟落後,但是思想卻統一了。其二,至少在那個時代,誰敢貪污?其三,中國氫彈核彈實驗成功,中國重返聯合國都是在文革時期。那麼,問題是為什麼電視劇里沒有把小說最關鍵的東西拍出來呢?這才是我讀完這本小說之後最感到難受一點。這部電視劇是在05年開拍的。距離文革已經過去了將近30年。但為何卻不敢去直視真相呢?當我們看完這部《亮劍》電視劇後,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原來結局根本不是這樣,原來這些所謂的大英雄們,在最後都被自己人搞的含冤而死。那樣的話,造成的影響是否比把結局拍出來給人們看更加的惡劣呢?既為亮劍,那就要有敢於亮劍的勇氣。結局可以美化,但是不可以扭曲事實的真相。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矣。我們更應該像亮劍里所說的,要以史為鏡。如果有如此之氣魄,國家甚幸、民族甚幸啊!
推薦閱讀:
※讀亮劍
※論軍人的戰鬥意志——亮劍精神
※「魏和尚」的演藝之路,人帥卻不紅
TAG:亮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