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語氣的前世今生
一、引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虛擬語氣就像是一個虛幻的魔鬼,讓人摸不著頭腦,而這一切的一切,僅僅是因為英語是印歐語系語言中的一個怪胎。英語在語法不斷簡化的過程中,把本該由其他語法現象承擔的語法功能全部歸結到了虛擬語氣所導致的。
虛擬語氣既表示與現實相反的情況,又要表示主觀推測、希望、委婉等等等等的語氣,可是這些主觀推測、希望、委婉語氣和虛擬八竿子打不到一撇,為什麼都歸結於虛擬語氣?
用一個來概括虛擬語氣的用法——Chaos!!!!!!
我們在英語學習中,有一個概念很少被提到,就是動詞的「式」。所謂動詞的「式」,就是指謂語動詞本身所帶有的語氣。那麼本文的意圖就是對虛擬語氣剝繭抽絲,用「式」這一描述動詞的強大武器來理清虛擬語氣演變的來龍去脈,並敘述它的前世今生。
二、什麼是語氣
語氣,表示說話人對某一行為或事情的看法和態度。通過語氣,說話人用簡短的語法形式將自身情緒作為附加成分打包在了句子裡面。
比如:「這是你的筆」和「這是你的筆呀」這兩句話,後者多一個「呀」字,就表達出了一種「恍然大悟,我注意了這支筆大半天都沒有想到是你的筆」這個意思。語氣的存在,避免了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不斷出現諸如「我有點拿不準」,「我很懷疑」等類似動詞短句不斷出現在說話人的語言中。
語氣幾乎是每種語言都必不可少的語法手段,因為它表達效率高,可以既反映出了說話人的情緒,又讓語言不失簡潔。
不同的語言表達語氣的方法不盡相同。
漢語和日語採用的是用語氣助詞,所不同的是:
漢語語氣助詞用法相對簡單,語氣助詞也相對較少,而日語的語氣助詞的使用相對複雜,甚至產生了敬語來表達敬畏,尊敬這些語氣。
正所謂殊出同歸,漢語,日語採用語氣助詞的方式,印歐諸語言則通過動詞屈折的方式。
用於描述動詞語氣的這一概念叫做式(modal)。「語氣」這個詞,英語就叫mood,情態動詞稱之為modal verb。modal就是mood的形容詞形式,換句話說,情態動詞其實就是「語氣動詞」。
英語等語言通過幾千年的發展,語法和原始印歐語相比,已經是面目全非。英語逐步走向了分析化的道路,發展出情態動詞等語法手段來輔助表達語氣,但是,英語依然保留有原始印歐語四種「式」的殘留。
一般的語法書裡面,不提式的概念,籠統地叫一個虛擬語氣。所以,動詞的「式」這一概念,對於普通英語學習者來說,非常陌生。
情態動詞和虛擬語氣一起,承擔了幾乎英語所有的語氣功能。情態動詞主要承擔了能力,應允,義務等語氣,虛擬語氣則承擔了願望、可能、委婉和假設這些語氣。本文未經過特殊說明,不討論情態動詞的語氣表達。此外,疑問和感嘆這種兩種語氣,因為其特殊性,本文也不考察。
三、「式」的本源
我們先把時間調到6000年~8000前,那時候雅利安人還在安納托尼亞附近的草原放牧,他們還沒分化成斯拉夫、日耳曼、吐火羅、希臘、波斯等民族。這些雅利安人說著一種叫原始印歐語(PIE——Proto Indo-Europe)的語言。這種語言有大量的屈折變化,動詞存在直陳、命令、希求和虛擬四種式,分別介紹如下:
直陳式(Indicative)——動詞本身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單純敘述一件事情的發生。
注意,直陳式和動詞原形是兩碼事,動詞原形不具備任何直接充當謂語的功能。英語只是在語法極度簡化的情況下導致動詞直陳式現在時和動詞原形幾乎同形。少量例外有直陳式一般現在時三人稱+s,be和have變化不規則等等。
命令式(Imperative)——表達一種命令。
所謂英語大法好,命令式和動詞原形一個樣!
鑒於這兩種式比較容易掌握,也不是這篇文章討論的重點,在後面的討論中,我們將不再討論直陳式和命令式。
希求式(Optative)——表達一種希望。
希求式也叫祈願式,表達一種強烈的難以達成的美好願望,它包含了說話人的祝願。比如:「願我們的愛直到永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些美好的願望都屬於希求式的表達範疇。
語言這個東西,從來都沒有完全規則一說,偶爾也有例外,特定情況下,希求式所表達的願望不一定是好的願望,也可以用來罵人。
虛擬式(Subjunctive)——表達一種主觀的可能性,這才是虛擬式最重要的內涵。
Subjunctive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如果你細心一點,會發現連詞(Conjunction)和這個詞都有共同的詞根junc。junc這個詞根的本意是「連接」,前綴sub是」在……下面」的意思,引申為「附屬」之意,所以,在拉丁語中,虛擬式的字面意思是從屬並連接的意思,因為虛擬式在拉丁語多用於從句。
虛擬式最大的特點是:用虛擬式陳述的事實非常主觀,陳述者自己不一定有把握,甚至有一種非現實的意義。
所以,在英語中,虛擬式不一定非要用於表達非真實條件,他還可以表達主觀的臆測等等。
四、「式」的演變
仔細品味一下希求式和虛擬式,我們會發現兩者本身就有一些重合的味道。慢慢的,這兩種式和用法開始相互滲透,融合。比如希求式很早就演化出表示極小的可能性的條件,非常類似於虛擬式所表達的非真條件。在大多數現存的印歐語系語言中,希求式與虛擬式合併在了一起。
關於虛擬式和希求式融合的問題,這個演變過程非常複雜,虛擬式融合希求式、希求式融合虛擬式都有發生。對於日耳曼語來說,可能有一個最讓大家吃驚的事實是:日耳曼語恰好是希求式吞併了虛擬式,即是說英語的虛擬式是從原始印歐語的希求式演變而來,而原始印歐語的虛擬式,反而在日耳曼語中消亡了。英語只剩be動詞的虛擬式過去式were,結尾的-e是原始印歐語虛擬式留下的一點尾巴。如果大家有興趣學古英語,看老一點的古英語語法書,可能更多會看到希求式這個術語。而且對比古英語、古高地德語、哥特語、古諾斯語等一票古日耳曼語的語法,我們還會發現,日耳曼人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方法,用希求式的過去式表示非真條件,我們通常意義下表示非真條件的虛擬語氣,就是這麼來的。
五、英語虛擬式的構成
因為現代英語動詞的變化趨於簡單,動詞很多形式都合流了,所以現代英語的語法書裡面很少有虛擬式和希求式的提法。但是我們不妨換個思路,大大方方的把虛擬式和希求式擺出來,也許會讓大家對虛擬語氣有新的理解。
日耳曼人從古代就有一種習慣:通過以現在時為基底進行動詞屈折變化,形成希求式;通過過去時為基底進行動詞屈折變化,形成虛擬式。
而且,比較原始的日耳曼語言,比如哥特語,希求式整個動詞形式保留非常完整。
學過德語的朋友應該知道,德語分第一虛擬式和第二虛擬式,第一虛擬式在現在時的基礎上變化,有表達祝願的意思,其實就是個希求式。第二虛擬式在過去時的基礎上變化,多用於表達非真實條件,也就是虛擬式。
反觀現代英語,基本上只剩下殘留了,整體呈衰亡之勢。
那麼,我們現在重新規定英語「式」的變化:
希求式:
與動詞直陳式現在時同形,且三人稱不發生變位,即不加-s。(從拼寫來看,確實和動詞原形一致)
虛擬式:
在原時態中加上過去時態的標記
直陳式 虛擬式
現在時態 do did
過去時態 did had done
將來時態 shall/will do should/ would do
六、希求,什麼時候用希求
本文其實最想講的,是希求式的用法。
我們不翻語法書,直接來看幾個實際的例子:
第一個栗子:
上圖截自遊戲《無主之地:前傳》。我很喜歡這款很美國的遊戲,遊戲中充滿各種奇葩而智障的角色,一路歡樂多多。《無主之地》系列遊戲的慣例是每一個重要的NPC出場都有過場畫面,而且會配上一句頗為風趣的評語。
主角初進大本營,在一個充滿鮮血和殘肢斷臂,長得像屠宰場的醫院裡碰到了一個NPC護士——Nurse Nina。她的評語是:
She mend you Good!!!!
用good不用well,形容詞做副詞用,語法錯誤,充滿調侃之意。
修機器叫mend,修人才叫cure,治療不用cure,用mend,純屬惡搞。
根據前一章節,mend用原型,妥妥滴希求式,結合無助之地一貫重口味風格,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她會好好「修理」你的。
第二個栗子:
大家看出來這是腐國女王大人了么?
1977年,大英帝國經濟蕭條,全國上下瀰漫一股頹廢的氣息。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只好拿起吉他唱朋克,女王大人過生,偉大的朋克樂隊Sex Pistol(性手槍)發行了這首與腐國國歌同名的God Save the Queen(天佑女王)為女王大人生日助興,這首歌當時直衝單曲榜第二,對於一個朋克樂隊來說,單曲榜衝到第二可謂表現卓越。
當然,這首表現卓越的神曲,歌名還有下半句,全名叫God Save the Queen,there is no future in UK.
膽肥~~~
我們分析一下,這句話中,謂語save沒有用三人稱單數變位saves,那麼這裡的save就是希求式,God Save the Queen——(願)上帝保佑女王。
類似地:
God damn it!(見鬼了,本意是上帝詛咒。)
God bless you!(願上帝保佑你)
七、非真條件
非真實條件,大家應該心裡都有數,我在這裡啰嗦幾句,主要是消除大家的疑慮感。人的認知有個弱點,就是理解了才會相信,相信了才有底氣努力去運用。
虛擬語氣和非真實條件有關,國人對此最大的困惑,是在於意識不到漢語有非真實條件。所為虛擬語氣,換句話說,就是在條件句中表達出可能性的大小。那麼對於意識不到漢語也有非真實條件表達的朋友,我說:「您知道「要是」這個單詞嗎?」
「老子要是有你這麼好的學習條件,當年肯定考上清華了。」(個人覺得您除了學習條件沒有這麼好以外,可能不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你是個男孩子多好,我們就可以好好做朋友了」(您是妄想對方發育出小JJ么?)
「要是明天不下雨,我們就去看油菜花吧!」 (個人估計起碼已經下了一個星期雨了,明天天氣不容樂觀。)
「要是天塌下來怎麼辦?」 (鬼知道怎麼辦?找女媧娘娘吧!)
所以,我也奉勸各位小年青們,領導面前少說"要是"多做事。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基本明白了。漢語非真實條件我們通常用「要是」這個連接詞來引導,只是漢語中「要是」和「如果」 之間的界限沒有這麼大,前面幾個例子中的要是用如果也不會錯到哪裡,只是稍微有點怪,不是特別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所以,題圖中的那句話,中文用"要是上天能夠再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會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 "會更符合漢語習慣一點。
八、虛擬式是一種很主觀的語氣
需要指出,同樣是可能性,possibly這些副詞的可能性很多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而虛擬式表達出的可能性是說話人的主觀認為的可能性。因此同樣的一件事實,用直陳式來講述,理直氣壯,而如果用虛擬式講出來,說話人多半自身有點吃不準,顯得底氣不足。後面我會用一個經典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所以「原本」、「我覺得」、「應該吧「這些口水話,在翻譯的時候都是可以考慮用虛擬式來解決的。
下面就是這個經典的例子,電影《長城》82:50秒開始,鹿晗飾演的小兵英勇犧牲,劉德華、景甜和呆萌三人一行推著一板車鮮肉(是真的肉,不是小鮮肉)攻入塔內,劉軍師手持神器磁石讓饕餮靠近不能,近不了身的饕餮未能擋住鮮肉的誘惑,於是跑到一旁大快朵頤,這時他們三人想趁機攻上塔頂。
呆萌問到:
劉軍師回曰:
注意,劉軍師用的should,should,should!這個地方的should,漢語不是一個「應該」就可以表達出所有的含義。實際上should的意思是,「只是我個人認為饕餮會去,實際情況鬼知道,說不定得我們祖上燒了高香」。
請注意呆萌的演技,呆萌的表情。呆萌一臉懵逼,此時的他,腦中一定是千萬隻草泥馬在奔騰,劉軍師你他喵是在玩我吧。
軍師立馬改口,直陳式一出,誰與爭鋒!
It will. 瞬間讓呆萌情緒穩定。
其實例子不用多,經典就夠。反覆並觀摩景大小姐、劉德華先生和呆萌的這一段,我相信,這一個例子就足以讓大家醍醐灌頂。
九、結語
其實這篇文章,大概是在去年年初就在開始構思了,因為工(tuo)作(yan)等(zheng)的原因,一直到現在才成文。
看到現在很多語法書也在開始提到「式」這一個概念,於是也想寫一寫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本文用法講的很少,那因為講用法的書太多了,都是名家在講,分析比我更透徹。但是我發現很少有書籍從「式」的本質來闡述虛擬語氣。很多人提到虛擬語氣,只會想到非真實條件,學了好多年還是稀里糊塗的,其實還是因為沒有抓到「式」的本質。虛擬語氣中關於希求和主觀這兩點最本質的東西,恰好是大家平時學習中容易忽略的。因為我學過法語和德語,所以我知道虛擬語氣的豐富內涵遠遠不止於此,所以著重講這兩點。
文章的核心就是引出希求式這一在現代英語中基本消亡的語法現象,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虛擬語氣。當然前面也說了,希求式的用法還不只這一點,有些時候可以用在條件句中,表示可能性非常渺茫的條件。而且,英語裡面還有其他的語法手段來表達希求。以後有機會,在慢慢分析這些更高級的用法。
最後祝大家英語越學越好。唉?這句話好像英語就是希求式嘛。
推薦閱讀:
※小詞大用 | run
※我的英語學習、讀書感悟回答匯總
※最適合親子英語啟蒙的10個小遊戲(一)
※蘋果商店(IOS平台)ESL英英詞典點評
※明星英語 | 如何讀迪奧宣言"And you, 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才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