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復盤的底層邏輯都不掌握,怎麼可能學會?
1
復盤的重要性,我在《一座金山擺在眼前卻不衝上去,究竟是啥原因》中已經強調了。由於文章主要是表達重要性,所以,絕大多數夥伴都說這篇文章看不太懂,而那些擁有實踐經驗的夥伴給我反饋說:「寫得實在是太精準了。」
復盤的重要性這裡不展開討論了,如果你期待獲得改變,但是卻不知道通過什麼手段切入,那就從復盤開始吧。關注我以及正在參加我課程的夥伴都知道,我已經在所有的課程、後宮團以及幸福進化俱樂部的籌備中,都增加了復盤的相關內容,比如說目標達成術(初級)課程的夥伴,正在使用「實踐經驗記錄表」進行復盤,做自己的CEO課程的夥伴,我要求對日計划進行復盤,後宮團的夥伴正在實踐總結自己獲得了什麼改變等。
之前的文章我在最後留了一個小問題:復盤和反思的區別是什麼?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在這裡我想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 復盤和反思,都是假設校驗的一種有效工具;
? 復盤,聯想集團的若干HR將其做成培訓課程,也寫了書,比如說《復盤》、《復盤+》等,有它基本的固定套路;而反思,就是大家通常的叫法,做法更加靈活;
? 如果簡單粗暴的說,你也可以認為復盤 = 反思,這就是區別,基本上也沒有啥區別。
這裡多提一點,假設校驗的主要技術有:立項(例如GROW+PORT,或者黃金思維圈) + 記錄 + 復盤/反思 + 總結,我也將該技術封裝成「砰然認識」模型——PRRS,以便於記憶。這四個字母分別對應著如下四個單詞:Project、Record、Replay/Rethink/Reflect、Summarize。本文我們不展開說其他環節,只聊復盤。
今天的主題非常明確:復盤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2
底層邏輯的重要性,我就不再重申了,抓不住規律,學習就會低效。那麼復盤的底層規律究竟是什麼呢?
為了說清楚這一點,我們從復盤技術的目的說起,它的目的前面已經提到了:假設校驗。復盤是假設校驗的工具,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要復盤,就是為了將假設弄弄清楚,看看之前的假設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哪裡。
什麼?什麼是「假設」,「假設」是什麼意思呢?
為了把「假設」這個邏輯說得更加清楚,我用圖片的方式來展示:
某人認為做了「某些事項」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於是,它就會去做這件事情,這張圖就是人類動機的簡單描述,對結果的期待就是動機,而做某事的動作就是具體可能發生的行為。這張圖也很符合黃金思維圈的邏輯,先思考Why,再思考How(只不過很多人不考慮這個部分,這就是GROW模型中的Option,要不斷訓練才行),最後形成What。
這張圖很簡單,但是,簡單的背後有個邏輯沒有說清楚:做「某些事項」就可以得到「結果」,這個對應關係是基於什麼原因(邏輯、假設)而建立的?
這張圖片用橙色的虛線框表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原因,用專業點的話來說,就是假設。我們後面還是將其叫做假設吧,畢竟我們的核心目的是校驗假設。
來舉個例子加深理解:「我現在很餓,我想去吃碗麵條。」這是我們通常的句式,也可以按照圖片的模式將這個句式改成:「我認為吃碗麵條,可以讓自己不餓。」有沒有發現,這句話簡單到我們都不會去思考它,但是,這句話的背後還是有假設的,我們的假設就是:「如果吃麵條,就會飽」。
這個例子是不是太簡單了?那來個複雜的。前幾天,在對目標達成術課程進行討論的時候,我們思考「如何提升學員的到課率」。來,想想看,還用剛才的句式來說:我們認為「提升學員的到課率」可以得到「某某結果」,那這個結果是什麼呢?我問我的團隊,大家說:「學員可以掌握課程內容」,相當於:我們認為「提高學員到課率」可以讓學員「掌握課程內容」。
在複雜的例子裡面,我們的假設是什麼呢?是說到課率高,學員就可以掌握內容吧?這個假設不見得一定是對的啊,大家都上過大學,很多人上課睡覺呢,到課率是很高,但是根本就沒有學會東西。
先總結一下這個部分,我們通過一個句式,可以找到假設,這個話術是:「通過做XX事項,可以得到XX結果,那麼做XX事項就得到XX結果的假設是什麼呢?」
3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看:「提高到課率」就可以讓學員「掌握課程內容」,這背後的假設是什麼呢?我現在是不知道的,但是,不知道的話怎麼辦呢?通常來說有兩種方案:
? 第一,去問高手。問問高手,在他們的經驗中,到課率和掌握內容之間存在對應關係的假設是什麼?如果他們能說出來,那就試試看!
? 第二,去實踐中要答案。直接就去實踐,通過實踐後的結果來進行判斷,如果學員確實學會了,那就說明到課率高真的就有助於學員掌握內容,這裡可能確實有個假設,是支持這個邏輯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而已。
由於本文是為了講解復盤的底層規律,所以,接下來我們的重點仍然是復盤,但是,推導到這裡還需要很多其他的重要結論,例如經驗的定義:通過實踐證明了某個邏輯正確、但卻無法推導出假設的,那麼這個邏輯本身就是一條經驗;再例如概率的重要性:絕大多數情況,假設並不見得是確切的,它的有效性更多體現在概率上,比如吃麵條會飽,這個假設可能正確的概率就比較大,而學員來上課就能掌握課程內容,這個假設也可能成立,只不過概率就會降低。
回到復盤的主題,復盤要用在哪裡呢?其實主要用在「去實踐中要答案」這種方法里。
我們一開始確實有假設,可以得到「期待結果」,但是實際做的時候,很可能得到的並不是期待的結果,而是「實際結果」。這時,「實際結果」和「期待結果」之間的差距,原因就是假設出了問題,於是,就可以根據「實際結果」和「期待結果」的差距來校驗假設到底哪裡出問題了,這就是假設校驗。看看前面的例子,如果你吃完一碗麵條之後,發現自己不僅沒飽,反而更餓了,那就說明背後假設是錯誤概率提高了,需要重新判斷假設到底哪裡出問題了。如果說想辦法提升了學員到課率,學員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全部都飆漲,那就說明這個假設是高概率正確的,對應的方法就可以繼續使用。
(多關聯一句,為那些懂我三觀的夥伴而準備:實際取得的結果,是真實世界在現實世界的一個投影,你期待取得的結果,是一種基於假設而推演的預想。如果說投影和預想一樣,說明你的假設有道理;如果不一樣,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被現實打臉」的概念)
4
說到這裡,可以總結復盤的底層邏輯了: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都會對要做的事情與要實現的目標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假設,無論這個假設你是否察覺到,假設都是存在的;
? 即便如此,我們也並不見得一定推導得出做某事的假設;
? 如果不知道假設是什麼,那就用實踐的方式去驗證、去判斷;
? 如果你想要的結果和現實之間不同,那肯定是存在問題,而這個問題就可以幫助自己找出不同結果背後的「假設」;
? 假設有了,再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校驗、優化假設。
這五個步驟,就是「復盤」技能的關鍵點。
如果能夠看懂這一點,就掌握了復盤的底層邏輯了:復盤是將「最終產生的現實成果」和基於「原有前提假設」的「期待成果」進行比對,通過對比的差距來判斷自己「原有前提假設」哪裡有問題,並對其進行修改和調整的一種方法。
如果看懂這個,你就會明白:目標管理是多麼重要啊!因為,你必須制定一定時長的目標,比如日計劃、周計劃、月目標、年目標等等,而這些制定的計劃,全部都是「基於原有前提假設的期待成果」,當自己實踐結束後,得到的就是「最終產生的現實成果」,這兩者之間的對比,就可以用來做復盤,並找到原有假設的問題。
越是持續去校驗自己的假設,將假設調整成和現實世界中一致,那你就能在這個世界中遊刃有餘!比如說,你假設明天股市大漲,於是,真的就漲了,你假設跌了,那就跌了,是不是就會很開心呢?
好了,這就是復盤的底層邏輯,這幾天我有空,再把復盤的具體細節寫寫或者做成一個具體活動,留給俱樂部的小夥伴使用,那這個系列就全了:有技術、有邏輯、有深度、有案例(前幾天寫的《目標達成術復盤實踐經驗總結》),就可以開個新課啦!這幾天,因為工作量陡加(投入成本優化目標達成術),所以,日更的時間很波動,下個周重新改回早晨推送!晚安。
易仁永澄,助力職場青年的個人目標達成。
個人公眾號:永澄老師(YCMentor)要想目標達成,就找易仁永澄!
推薦閱讀:
※想成為前3%的牛人?學習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的目標感
※永澄:個人成長只是最低水平要求!
※永澄:簡單方法徹底解決囤課、囤書不看的焦慮症
※永澄:學習者必殺技,4層次價值輸出體系
※永澄:和我的導師歐神的討論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