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度不輸電影,為什麼皮克斯要花大價錢和精力去打造這樣的免費短片?
皮克斯一直是動畫界被仰望的對象,從開山之作《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到後來的《飛屋環遊記》等,都是獲獎無數而且大受歡迎。據不完全統計,這個神一樣的工作室所製作的電影已經贏得了包括27個奧斯卡獎,5座金球獎,3次格萊美獎在內的眾多獎項……
不過,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皮克斯還有一個小傳統,喜歡在這些動畫長片正式開始前先播放一段幾分鐘的小短片。比如最近這部《Piper 鷸》 的小短片,就被放在《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前和大家見面。這部 6 分多鐘的短片,講述了一隻剛剛長大的小鳥如何學會對抗海浪覓食的故事。幽默又溫暖的故事,精細可信的特效,讓它萌翻了一大片人,順帶拿下了第 89 屆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獎,它獲得的評價和受喜愛度甚至比正片《海底總動員2》更高。
2016皮克斯最新動畫短片《鷸》(Piper)簡直超級萌!—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4NjI3OTYxNg==.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而在皮克斯今年夏天推出的大作《汽車總動員 3 》前,又會有一個精彩的小短片出爐。和上次的小鳥不一樣的是,這次的小短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做 Lou 的小怪物的故事。
但是 Lou,和以往的皮克斯動畫都不太一樣,是個沒有現實參照物的小怪物,它的名字來自失物招領箱 Lost and Found 上脫落的字母,本體是一堆孩子們丟在失物招領箱里的東西。臟髒的棒球組成了它的眼睛,而一件鬆鬆垮垮的毛衣構成了它的身子和臉的形狀。
至於身體的其他部分呢?
向來以創意和3D 動畫見長的皮克斯當然不會循規蹈矩地用一些固定物體把它「拼湊」出來。事實上,Lou 的身體成為了最有趣的一個元素——失物招領箱里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它身體的一部分。在一段精彩的追逐戲裡,Lou的身子不斷改變,一會兒彈簧變成了它的腳,一會兒書冒出來變成了嘴,一會兒棒球手套變成了它的手,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簡直在物理和重力的規則裡面玩來玩去。
除了動畫和創意以外,Lou 也講述了一個頗有意義的故事:關於學校霸凌。一個小胖子經常在學校欺負同學,搶走同學玩具,直到 Lou 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在這就不劇透了,大家期待正片吧!)
強力的技術、精彩的畫面、幽默的情節、有意義的故事 —— 這些元素拼湊在一起,看起來又有可能成為《Piper 鷸》之後一部大受歡迎的短片,《名利場》雜誌甚至直接評價說,這是一部「有奧斯卡潛力」的短片。儘管這部影片要在今年 7 月才會在美國和《汽車總動員》一起上映,但是 PingWest 品玩還是獲得了提前觀看的機會,並和 Lou 的導演 Dave Mullins 以及製作人 Dana Murray 一起聊了聊皮克斯的「動畫短片秘訣」。
為什麼皮克斯特地要在動畫長片前免費向觀眾附贈一段這樣的短片呢?在某些幾張 PPT 和幾段特效就敢硬生生抻成一部電影的市場里,這樣的舉動肯定是「虧本」之舉,但是對於皮克斯來說,卻是它能一直保持創新和活力的原因之一。
皮克斯向來以在影片里實驗和實現各種炫目的新技術見長,甚至可以說憑一己之力把動畫的技術推向了新的邊界。有了《玩具總動員》,才有了後來的 3D 動畫,而帶來這空前絕後的變革正是皮克斯。它不僅以電腦技術突破了平面空間的限制,打造出一個虛擬的立體世界,更讓這些動畫成為了創作的標杆。但新技術的運用總是有風險,所以動畫短片項目,成為了各種皮克斯測試軟體和技術極限的試驗場。
前面提到的《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不少人驚嘆於它技術的高超,因為《鷸》最開始就不是一部影片,而是動畫師用來做新技術展示的樣本。等到後來決定把它完善成影片時,那些前沿的技術都都應用了進去,包括用強大的新渲染軟體呈現羽毛的精細和沙子的真實,用特有的分子系統( particle systems)技術真實地模擬水流等碎片細節和分子運動等。用知乎用戶的話說,「裡面對於對沙灘沙粒的擬真、小鳥羽毛的結合與打濕狀態的切換,這部短片就是在赤裸裸的炫技!!」
Dave Mullins 說, Lou 同樣如此。比如其中 Lou 的身體——一件紅色的套頭衫,就是用的這項技術,它看起來非常逼真,上面是都各種毛線頭和線球,這些細節是不能直接畫上去的,而是要隨著運動而不斷變化。而另外一項叫做 Process 的煙塵的模擬軟體,也對追逐場面產生的灰進行了非常真實的呈現。正是這些精細到極致的小細節,讓電影充滿了生動感,也讓 Lou 這麼一個好動的小怪物的存在變得讓人信服。
對於不斷有佳作誕生的皮克斯來說,像 Lou 和《鷸》這樣的短片除了是新技術的試驗場,還是「新人們」練手的好地方。
《鷸》的導演 Alan Barillaro 以前是一名動畫師,曾經參與過《勇敢傳說》、《超人特攻隊》、《料理鼠王》的製作等。《鷸》原本只是Barillaro 為了嚮導演展示新技術而製作的樣本,但《海底總動員2》的導演和皮克斯的創意總監在看完之後非常喜歡,一力讓 Alan Barillaro 把它做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才有了《鷸》的誕生。
而Mullins的職業軌跡也非常相似。在皮克斯工作了 15 年的他,一直在擔任動畫師,他參與的作品說出來都會嚇你一大跳:《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飛屋環遊記》等等。而 Lou 是他第一次執的導作品,如果這個短片表現很好的話,Mullins就可能去執導自己的長片。
Mullins 告訴 PingWest品玩,在皮克斯最棒的就是可以和世界上一群最優秀的動畫人一起工作,無論是製作人、導演、動畫師等,大家心態都非常開放,會不斷的想要去創新和嘗試。比如說,他們會經常嘗試一些新的製作技巧,或者嘗試一些新的點子,而到底一些故事或者點子行不行,他們卻不會拍腦袋決定,而是採用畫出來、用故事板(Storyboard)來決定。
儘管短片們都只有5、6 分鐘長,但是他們為此付出的精力卻一點也不少。
Mullins 說他從 2012 年開始就就在籌備《Lou》,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 5 年的時間,雖然只是一部6分多鐘的影片,但是把一個故事變成一個視覺的動畫片,卻需要完全不同的工作。他們前前後後改了超過 500 多次,每次修改後都會重新用 storyboard 畫出來給朋友看,給社區的電影人看,給內部成員看,甚至到了非常晚期的時候,仍然推倒重新來過好幾次。
《鷸》同樣如此。Barillaro 和畫師花了一年的時間來讓故事在 storyboard 上成型,又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來完成動畫的部分,才在截止時間前的幾個小時交了上去。裡面的鳥兒包含了超過 700 萬根的羽毛,數以十億計的沙灘鵝卵石組成整個沙灘,除了新的渲染軟體外,羽毛和浪都動用了差不多 40 名動畫師親手完成,而不是用簡單軟體模擬出來的。動畫師甚至拒絕了 Barillaro 製作一個小鳥搖頭動作的要求,原因就是「那是人類的動作,鳥兒不會那麼去做」。正是這種對細節的完美的追求,才會讓一段 6 分鐘的動畫活起來,而不至於讓人轉頭就忘。
另外,皮克斯的每部動畫片的故事都帶上了導演自己深刻的印記,所以每部動畫片才會那麼的不同。《鷸》裡面的小鳥是 Barillaro 上下班路上每天都會看到的「老朋友」,而 Lou 的故事則來自於Mullins 真實的感受。在 Mullins 小時候,他經常搬家轉學,所以在學校里總覺得自己是「隱形人」。「你要麼因為不認識大家,要麼覺得很難堪,所以希望大家都不要看到自己。所以如果真的有這種一種能力就好了。」Mullins說,這樣才有了失物招領箱里一個不被大家注意的小怪物的由來。而影片的結局,也受到了 Mullins 個人經歷的影響:他的父親在Mullins 和他的團隊創作 Lou 的故事時去世了。所以最後才有了一個看似歡樂又帶點悲傷的結局。
和 Mullins 一起接受採訪的是 Lou的製作人 Dana Murray ,她也是皮克斯大受歡迎的《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的製作經理。她對 PingWest 品玩表示,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故事方面,對質量的嚴格要求是皮克斯電影能夠打動人們的關鍵。「皮克斯對於質量的要求非常的嚴肅認真,我們不會發布一個不能打動我們自己的電影。我們經常說 No,這是我們工作里很難的一個部分,然而也是最有效的。」
說 No 是難的,因為這往往意味著拉長的製作周期和上升的成本,然而這才是一部好動畫和好電影的關鍵。在商業利益的誘惑面前,如何還能保持皮克斯這樣精雕細琢的「匠心」,或許會是值得非常多國內電影人學習的地方。
-----------------------------------------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PingWest品玩(wepingwest)
推薦閱讀:
※動畫電影《幽靈公主》的主題是什麼?
※驚艷了2017、溫暖了寒冬的劇情片還有這樣的影市變化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主要講了什麼?
※王家衛導演的《東邪西毒》為什麼呼聲這麼高?
※當幸福來敲門裡的父親的三次流淚是哪三次?
TAG:電影 | 動畫 | 皮克斯PixarAnimationStudi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