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稀拉拉地看了些醫療政策帶來的商業機會

針對上游(醫藥器械生產):

提升藥品質量:

2011年3月發布新版藥品 GMP 認證《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在生產審批層面實施新版藥品 GMP 認證和仿製葯一致性評價,與舊版 GMP 相比,新版藥品 GMP 認證更接近國際標準,對企業的生產設備和管理水平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對生產環境、設備設施、文件管理、風險控制等一系列流程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政府部門監管和保障藥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支撐。」--德勤《2016中國醫藥健康產業投資促進報告》

仿製葯一致性評價

即要求已經上市的仿製藥品,在質量和療效上要與原研藥品一致,臨床上與原研藥品可以相互替代。由於中國過去批准上市的藥品沒有與原研葯一致性評價的強制性要求,所以有些藥品在療效上與原研葯存在一些差距。目前仿製藥品質量參差不齊,葯管局開始加大力度,監督藥品質量。

專利藥品到期為國內醫藥行業帶來機遇,2017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仿製形勢的迫切,重點做好海外先進技術的引進。但目前醫療上市公司的海外併購受到外匯管制。

降低藥品價格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及《2017年全省衛生計生工作要點》提出兩票制 :從生產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壓縮流通環節,降低藥品價格。

2015 年 2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指導意見》(7 號文);6 月,國家衛計委發布《關於落實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70 號文)表示,取消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發改委制定最高零售價的葯價形成機制將不復存在,將公立醫院用藥全部放在省級集中採購平台採購。

----------------------------------------------------------------------------------------------------------

針對中游(醫院、醫生服務方式、醫藥器械銷售):

2017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落實醫療關鍵點:分級診療、醫聯體、家庭醫生

分級診療

2014年《分級診療試點啟動》

所謂分級診療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2017年政府工作目標,分級診療試點和家庭簽約服務擴大到85%以上地市。

因此,要讓「基層首診」制獲得成功,必須滿足多個前提:

第一,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大醫院之所以人滿為患,主要原因是大醫院集中了優秀的專家等資源。只有專家能到基層醫院坐診,才能吸引患者前去。

第二,基層首診不能耽誤病情。既要明確基層首診的範圍、轉診的標準,又要保證基層首診後的轉診病人能及時到大醫院獲得治療。

第三,必須降低轉診成本。一旦基層醫院首診後不能處理,患者病情嚴重,需要通過救護車進行轉診,而很多區域救護車配備不到位,而且收費也存在爭議。前者就會影響急救的效率,後者會影響轉診的成本。

第四,讓大小醫院沒有利益衝突。據悉,基層醫院與大醫院屬於不同的利益共同體,有各自的利益目標,存在利益競爭關係,使得大小醫院難以「以病人為中心」。所以,基層醫院與大醫院的利益目標必須一致,都「以病人為中心」,消除兩種醫院在考核、醫生收入等方面的差距。

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定義:

雙向轉診:「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重點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渠道,逐步實現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的有序轉診

?急慢分治:明確和落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急慢病診療服務功能,完善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為患者提供科學、適宜、連續性的診療服務。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

上下聯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重點,推動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和縱向流動

家庭醫生:重點在簽約服務的方式、內容、收付費、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實現突破,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

醫聯體: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組成的一個醫療聯合體。2017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

面臨問題:患者信息不能共享、人力資源整合需要突破。

醫藥流通領域集中度大幅提升

「各地醫保控費政策和招標政策、基層用藥政策調整、「限抗令」的實施、醫藥電商的衝擊、以及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是導致銷售額下滑的主要原因。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5萬家,較2012年減少了2787家;藥品零售企業4981家,比去年增加715家。藥品批發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15年前三大醫藥批發企業(中國醫藥集團、華潤醫藥商業集團和上海醫藥集團)合計市場份額佔到33.5%,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德勤《2016中國醫藥健康產業投資促進報告》

----------------------------------------------------------------------------------------------------------

針對下游(患者、醫生執業):

鼓勵商業保險

2015年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試點對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給於個人所得稅優惠,允許當年按年均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雖然稅優額度不高,但卻是中國第一項商業保險稅優政策的出台,也傳達出了國家堅決推動商業保險構建完整的保障體系的信號。2016年起,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在全國31個試點城市正式啟動。

醫生多點執業

是指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經衛生行政部門註冊後,受聘在兩個以上醫療機構執業的行為。2014年12月,鄧開伯教授在北京慈誠醫療開設工作室,試行醫師多點執業。

----------------------------------------------------------------------------------------------------------

稀稀拉拉地匯總了一些醫療相關的政策,從裡面可以看到機會機會:

1、因藥品專利到期等因素影響,以及對仿製葯的重視,仿製葯或許會出現較大的商業機會;

2、海外一直保持對過國內醫藥行業的併購或建廠,但增長趨勢已經趨於平緩,近幾年國內資本對醫療的重視或許會出現一批併購葯企的風波;(國人海外購物就是強勢)

3、分級診療、家庭醫生、醫聯體等是體制內的變動,但體制內目前管理水平、數據化能力較差,這裡會出現一批解決方案的機會;(據悉,巨頭門已經在搶這塊肉了,分別是運營商、雲服務商、傳統軟體解決方案公司)

4、藥物流通在物流里是一塊專業的細分領域,兩票制對行業的影響力還需要深度調研,但要是說機會那就是偏僻地區藥物購買需求產生的長尾效應和藥物流通的解決方案;(其實解決方案公司在國內是處於低糜狀態,跟我國經濟發展規律有關)

5、醫療商業保險,2017年政府報告大力推進養老和基礎醫保,並鼓勵商業保險。(又會出來一堆賣保險的)

6、二胎政策放開,母嬰產業的巨大機會。(母嬰細分產業也很巨大,競爭激烈)

醫療這個產業我認為是一件自上而下促進發展水平的,政府的引導力量要比群眾推動力重要,所以研讀政策在醫療上也是非常重要。要是不想看政府報告,其實也還會有其他研究方法,那就是對市場的洞察,去投資醫療新科技或單純圍繞下游的醫療項目,而看政府的報告會告訴你,你的這個投資時間點選的對不對,上遊資源會不會支持你。
推薦閱讀:

TAG:醫療 | 風險投資V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