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上大學?
前段時間跟朋友聊天,聽她說有一個小夥伴最近在糾結要不要去上大學。
大致背景如下:朋友的小夥伴本來去年就已經是要上大學的年紀,然而覺得上大學沒勁,不如早點出來工作賺錢有前途,於是決定放棄上大學。但是大半年過去了有點後悔了,糾結要不要上大學:一方面發現沒有小夥伴玩耍了,想重新回歸校園;另一方面覺得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不上大學)應該堅持己見。
其實關於為什麼要上大學這個問題,在我曾經還是個中學生的時候,也很中二的問過自己。
為什麼要學二元方程?我買菜又用不到。
讀了大學一個月又能賺多少?看看身邊做生意的老闆,不都是初中文化?這是當時讀書時,同學們經常抱怨的問題。甚至部分同學心裡已經有一種執念了:上大學的以後出來就是給不上大學的打工的。(好像不上大學個個都能當老闆似的。)
確實有部分同學因此放棄了中考選擇念技術學校,早早的出來工作了。這對當時還需要經歷中考,高考的我們,好不羨慕。我特別能夠理解,現在的一些小朋友叛逆期,不想高考上大學。因為我當年有過同樣的困惑。
請教長輩的時候,他們也說不出讓人信服的理由還總是想從氣勢上壓倒我們。因為很可能他們也沒有上過大學,只能用結論強行灌輸,導致聽的人特別反感。不僅僅沒有解決我們心中的疑惑,還造成一肚子不滿想要反抗。
但是因為我當年比較慫(爹媽的想法是一定要念大學,所以不敢違背父母的意思)還是乖乖念完了大學。然而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放棄思考。讀大學跟不讀大學到底有什麼區別?現在大學畢業工作了幾年之後,從我個人的認知以及與行業前輩的交流,算是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當我們走上社會之後,會深刻的意識到,這個社會是有學歷歧視的。
首先,父母那一輩的人,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念書能念完小學,初中已經算是高等學歷,能夠念個大學簡直是人才了,重點培養對象,後半輩子基本不用愁了。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你當年看到身邊的老闆都是初小文化。
但是我們這一輩,教育普及了,上大學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不上大學反而很奇怪。是的,不上大學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不靠譜,不會動腦筋的人。
這是目前社會上對年輕一代尤其90後沒有上過大學的人的普遍看法:不上大學的人不靠譜,不會動腦筋。這是偏見么?當然是。那為什麼既然明知是偏見是歧視,還是這樣存在呢?因為這是社會的規矩,不缺人的條件下,有好的勞動力,當然選擇更好的勞動力。
前段時間拜訪一個客戶(該客戶在全球五百強企業管理層)談起招人計劃,他很明確的表示,最起碼大學生。「我就喜歡招大學生,他們做事會先思考再行動,讀過書的就這點好,哪怕做錯了他會去反思總結,腦子靈活」。這算是招聘歧視了吧?可以說是,但這肯定是目前企業用人的事實。
別說一二線城市,即使在四五線小城市,我給公司招一個助理,學歷要求也是大專及以上。
不僅要上大學,還要盡最大努力上好大學。
那麼不上大學會怎樣?難道註定要一輩子低人一等了? 也不一定。其實上過大學的人都明白,大學幹了些啥?這些知識你自學其實也是有可能全部學會的。但是,因為你是沒有上過大學,你沒有大學文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不靠譜的,不聰明的。未來職場道路選擇機會註定是少的,想要得到相同的機會,要比別人花更多的精力證明你也是靠譜的。而很多時候,因為學歷門檻,即使你想證明都沒有機會。但是如果你上過大學,有個大學文憑,這些所謂的靠譜,一開始就不需要證明。
上大學跟不上大學區別在於:未來職場的選擇。
無論上大學與否,最後都是為了職場上的路能夠走的順利些,既然如此為什麼一開始不選擇一條更順利一點的路走呢?好好念個大學,儘可能念好的大學。
年輕的時候,試錯成本比較低,如果你發現選擇的路走錯了,猶豫了,及時改過來就好。千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堅持己見。
那些吹捧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的,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希望同樣抵觸高考,抵觸上大學的小夥伴看到文章以後能整理好心情,念完大學。想要了解更多職場,學習上的事;
歡迎掃碼關注公眾號:蝸牛一直跑
推薦閱讀:
※如何優雅地上大學
※我們為什麼要上學,甚至上大學?
※學生上學帶手機應該怎樣處理才合理?
※給"在家上學"提個醒,社交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