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八講》微課問答精選(一)
《兒童心理學八講》
第一講
(提問解答精選)
00
問:
我們如何去控制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
是硬性的按這幾個時期來劃分還是順其自然根據他的行為來做出該有的回應?
答:
你的問題中已經蘊含了答案,我們沒有辦法按照書本去養育一個孩子。
雖然心理學家們已經有了如此成熟的理論,如此深入的研究,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終究是按照實際情況去養育我們的孩子,觀察他在哪個時期有什麼需求,根據他的行為作出回應。
比如分離的階段,我們也是看到了他有分離的需要和行為,所以我們才放手,來回應他的需求。
有的孩子可能不會按照書上規劃的時期來發展他的各方面能力。
因為有的孩子可能在中途遇到困難。比如在共生期遇到困難,就會多停留一些時間,或者他的共生期沒有得到滿足,可能他就會在以後去找一個和他共生的人,然後再進行分離,所以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的孩子,比書上的年齡更晚才能達到新的階段。
1
問:
如果小時候同一性缺失,就會對自己的看法不穩定,別人說什麼都會被左右。
這個問題後天有什麼可以彌補的么?
答:
這個問題實際上可以推廣到所有問題——我們在兒童時期沒有發展好的階段,在後天是不是都可以彌補呢?
從我的觀點來說,我認為是可以去修正的,用彌補這個詞不知道是否準確,我認為「讓自己成長的願望」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包括孩子和成人都會想要。
我們為什麼來學習,就是想讓自己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是嗎?
關於如何讓自己成長,這個話題就太大了,並且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方式。
但是單就同一性這點來說,像我剛才講的,我究竟是誰,我究竟想要什麼,我有什麼樣的目標……這類問題可能是每個人,包括發育良好的人都要面對的,是每個人一生都在嘗試去解決的問題。
我們從小到大遇到的人、事都會對我們的同一性產生影響,它一定是不斷變化著的。
我們可能需要了解的是,究竟我們在哪個時期,被哪個問題被卡住了,阻止了我們同一性的發展。根據我今天所講的內容,大家可以帶著問題去思考,也許能更有方向性,最終能夠發現在人生中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2
問:
17個月大的孩子,一直是媽媽和阿姨一起養育,14個月以前媽媽和阿姨晚上一起帶著睡,14個月後晚上主要是阿姨帶。
想問這樣的養育方式孩子三歲前心理會有穩定的媽媽形象么?
答:
有沒有穩定的媽媽形象可能需要媽媽自己判斷。
你可以根據他的一些表現,看到他在這個階段是不是已經獲得這樣的能力。
因為我們的行為不是單一地影響孩子,我們還要看孩子日常和母親互動的質量等各方面因素。
ps:現在無法預測將來,但是可以關注孩子當下的反應,去做適當的調整。
3
問:
五歲半的孩子,和同齡孩子比起來,他似乎更不受約束,也就是不更守規矩,最近和他說話還常常沒反應,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答:
具體僅從這樣的信息很難去回答,實際上真正要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媽媽親自、仔細地觀察,你是更能夠準確察覺到孩子心理的人。
而我們學習兒童心理,並不是要成為神一樣的人,看到這個信息就立刻能夠知道孩子是什麼問題。我想我沒有辦法這麼全能能給你準確答案,而且我就算真的給你答案你也不一定相信,因為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
但是我們學了兒童心理,或許可以從他的各種行為表現去觀察推測。
比如說,他不守規矩、沒有反應,我們可以進一步去觀察,他是不是在對媽媽表達抗議。
或者說孩子也許非常想獲得一種自主性,也就是我們剛才在分離個體化中講到的,孩子想要有全能的感覺,又會走又會跑,通過各種嘗試,讓自己感受自己是個全能的人;他為什麼很喜歡和媽媽玩,媽媽抓他,他又掙脫的遊戲?就是想感受一下,關於我自己的事,我是不是能說了算。
而這時候,我能控制我自己,我能對自己說了算,就是自我同一性的發展的源頭,同一性的發展很多都來自於能夠自我控制的感覺。
所以我想這個問題,提供的是個方向,剩下的需要你接下來具體觀察,溝通,去了解你的孩子。
4
問:
女兒三歲,有一個現象經常讓人很難接受,比如泡奶要爺爺泡,別人誰都不要;比如穿鞋,擦屁股這些事情,他要誰做就一定要那個人,別人做就不要,會哭鬧。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正常嗎?與全能感沒發展好有關嗎?
答:
它的全能感有沒有發展好,同上個問題一樣,不能給你準確回答,但是從她的表現可以看出,她可能正在發展這個感覺,他這個時候想要體會我說了算的感覺,體會我可以指揮你們的感覺。所以她很可能正處在這個時期。
5
問:
我是一個兩個月大嬰兒的母親,在共生期感覺失去自我,很煩躁,該如何調試?
答:
在共生期的媽媽確實會覺得失去自我,因為這時候,你完全要圍繞著孩子來,自己的事情都顧不上,所以確實,這個時期媽媽是艱難的。
但同時媽媽也會有一種美好的體驗,比如我們把孩子抱在懷裡餵奶的時候,孩子那麼緊貼地著你,孩子感覺很美好,媽媽也會同樣感覺到共生的美妙。
雖然共生期會給我們帶來煩惱,但也能給我們帶來好的感覺,所以媽媽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願意和孩子呆在共生期中。
如果媽媽實在是不願意,那麼其他的家人,比如孩子的父親,或許需要幫助媽媽,把其他外圍的工作做好,給媽媽情感的支持,讓媽媽可以安心地呆在嬰兒需要的共生期。
推薦閱讀:
※拿學術開開心-錨定效應(6-7)
※寫出我心丨你想知道的關於寫作的事
※被遺忘的精神世界:躁狂抑鬱症
※走過千山萬水,還是走不出親人的一滴淚
※董子健李冰冰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