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國際地緣政治學之離岸平衡戰略

在地緣政治學這一學科中,「離岸平衡」(offshore balancing) 戰略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簡單地說,「離岸平衡」戰略就是一個區域外的霸權國家為了遏制區域內最強大的國家發展而聯合比它弱小的較強國家組成軍事政治聯盟打擊那個區域內的最強國,防止它成為該區域的霸主並發展成足以威脅那個區域外霸權國家的超級強權帝國。在世界歷史上,作為一種經典的國際地緣政治制衡手段,「離岸平衡」戰略被多次使用,較早的可以追溯到波斯帝國阿黑門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BC550~BC330)對付古希臘各城邦的手段那裡。

----------------------------------------------------------------------------------------------------------------------------------

在希波戰爭(Greco-Persian Wars,BC492~BC449)後,波斯帝國元氣大傷,喪失了對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愛琴海沿岸各希臘城邦的宗主權,從小亞細亞半島到埃及的廣大西部邊疆地區受到古希臘人的嚴重軍事威脅。與此同時,在希臘半島那邊,雅典城邦(Athens,?~BC146)迅速崛起,組織了以自己為首的「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BC478~BC404),還組建了一支龐大的海軍,成為地中海東部的海上霸主,直至步入被稱為「伯里克利時期」(Periclean Age,BC443~BC429)的全盛時期;傳統的陸上強國斯巴達(Sparta,?~BC192)對雅典的崛起十分擔憂,它作為「伯羅奔尼撒同盟」(Peloponnesian League,?~BC360)的盟主與雅典及其盟友的衝突變得越來越頻繁;此外雅典的霸權主義行徑激起了諸多希臘城邦對它的不滿甚至反感,雅典的眾多盟邦暗地裡做著背叛雅典的準備。

從上面這幅希波戰爭地圖中可以看出,古希臘包括大大小小500個以上城邦,最大的斯巴達疆域面積不過8000多平方公里,分布範圍東北到黑海沿岸,南到北非,西到今天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甚至是法國東南部和西班牙東北部地中海沿岸,東到小亞細亞半島西海岸,以巴爾幹半島南部(希臘半島)為核心;波斯帝國圖上沒有畫全,它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當時約有400~500萬平方公里疆土,東南到興都庫什山脈(當時印度河平原地區已經脫離波斯帝國的控制),東北到中亞河中地區(鹹海流域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方),西北到歐洲巴爾幹半島東部色雷斯地區(今天分屬土耳其和希臘),西南到非洲東北角的埃及,中心區域是西亞的伊朗高原。對於頗具擴張野心的波斯帝國來說,他們早就對希臘虎視眈眈,在希波戰爭入侵希臘失敗後並不甘心,時刻準備著捲土重來。波斯帝國是希臘域外國家,但在希臘有切身利益,並且從未放棄再次入侵希臘的野心。由於古希臘各城邦之間矛盾重重、無法統一對外,這就給了波斯扮演「離岸平衡手」角色的機會。

波斯帝國在希波戰爭失敗後,積極拉攏和扶持雅典的對手斯巴達,幫助斯巴達建立了強大的海軍,還出錢資助斯巴達與雅典作戰,最後甚至直接參与了斯巴達和雅典的戰爭。波斯的幫助是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在伯羅奔尼撒戰爭(The Peloponnesian Wars,BC431~BC404)中能夠戰勝雅典重要的原因。原本雅典擁有海軍優勢而斯巴達陸軍更強,雅典盟邦對其忠誠度低但商品經濟和奴隸制高度發達,斯巴達一方內部矛盾較小、有軍國主義傳統、戰爭動員力比雅典強但經濟實力相對薄弱,雙方各有優劣;而在得到波斯的支持後,斯巴達組建了一支強有力的海軍,也通過波斯的金錢資助彌補了自己經濟上相對於雅典的弱勢,從而對雅典取得了全面的優勢地位。

不過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勝利後,斯巴達得意忘形,對古希臘各城邦內政的干涉更甚於「伯里克利時期」的雅典也沒有履行將小亞細亞交給波斯的諾言,最終引發了同波斯的戰爭。在這場名為「科林斯戰爭」(Corinthian War,BC395~BC387)的戰爭中,波斯轉而支持反對斯巴達的雅典、科林斯(Corinth,?~BC146)、底比斯(Thebes,?~BC336)等城邦,幫助它們多次戰勝不可一世的斯巴達,迫使斯巴達在內外交困中向雅典求和。此時,波斯擔心雅典、科林斯、底比斯趁機坐大,威脅到波斯在小亞細亞和希臘的霸權,遂停止了對反斯巴達同盟的資助,迫使雅典等邦同斯巴達議和。公元前387年,斯巴達代表安塔西達(Antalcidas)在波斯首都蘇薩(Susa)和波斯帝國國王阿爾塔薛西斯二世(Artaxerxes Ⅱ,BC404~BC359在位)簽訂了絕對有利於波斯的《大王和約》(Treaty of King)。在這份可恥的條約中,斯巴達出賣了小亞細亞半島西岸的希臘城邦,波斯帝國恢復了對小亞細亞西海岸的統治,並且成為了全希臘的仲裁者。就這樣,實力並不強大的波斯帝國依靠出色的「離岸平衡」戰略達到了希波戰爭中沒有達到的目的,實際上征服了希臘。

對於波斯帝國在這一時期「離岸平衡」戰略的分析,這裡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這兩篇論文:

1、劉洪采:《希臘波斯關係研究(公元前478—386年)》(2004年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希臘波斯關係研究(公元前478-386年) - 中國知網

2、陳彬強、吳大振:《公元前5—4世紀波斯帝國對希臘城邦外交策略變化初探》(載於《考試周刊》2008年43期)

公元前5-4世紀波斯帝國對希臘城邦外交策略變化初探 - 中國知網

-----------------------------------------------------------------------------------------------------------------

提起「離岸平衡手」這個辭彙,無論如何離不開英國——當年的日不落帝國(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英國也歷來被作為地緣政治學中「離岸平衡」戰略的經典範例。

英國作為一個歐洲國家,中世紀時代曾經長期致力於向歐洲大陸擴張,但在英法百年戰爭(英語:Hundred Years War,法語:Guerre de Cent Ans;1337~1453)中撞得頭破血流,最終失去了除加萊(Calais)外在歐洲大陸上全部領地,加萊也在1458年被法國收復。從此之後,英國徹底退回了英倫三島,不再試圖向歐陸擴張,轉而實行「大陸均勢政策」(The continental balance of power policy)。這種政策用英國著名政治家溫斯頓·丘吉爾(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的話說就是「英國四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大、最富於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見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用英國另一位政治家帕默斯頓(Palmerston,1784~1865)的話說,英國的外交政策則是「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不變的國家利益」。

從上面這幅歐洲地圖可以看出,英國地處歐洲西北部,四面環繞著大西洋,南隔英吉利海峽(英語:English Channel,法語:la Manche,又譯「芒什海峽」)與法國相望,東隔北海與荷蘭、日德蘭半島(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挪威、瑞典、芬蘭)相望。英國雖然是歐洲國家,但是它的領土不在歐洲大陸上,是一個典型的島國,本土全部領土(殖民地除外)都在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兩個島上。這種孤懸海外、與歐洲大陸相隔離的地理位置使得英國人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英國人總是認為自己國家是大西洋國家而不是歐洲國家,經常把去歐洲大陸國家如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說成是「去歐洲」,有一種深入骨髓的「疑歐主義」傳統,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Ⅱ,1937或1939~1945)後溫斯頓·丘吉爾首相還提出了「三環外交」(Three Circle Diplomacy),現在英國「脫歐」也與此不無關係。這樣的地理位置也使得英國對於歐洲大陸的事務可以持一種比較超脫的態度,基本上能不介入就盡量不介入,即使介入很多時候也是以扶持盟友或資金援助等方式介入,盡量避免引火燒身。正是與歐洲大陸隔離的地理位置才允許了英國在近代歷史上實行「大陸均勢政策」,耍得歐洲大陸上那些國家團團轉。

在西班牙帝國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Dynasty of Spanish Empire,1556~1700)稱霸歐洲大陸時期,英國極力支持尼德蘭革命(1566~1609),並且在1588年「英西大海戰」(Anglo-Spanish War)中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在尼德蘭聯省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ven United Netherlands,1581~1795,即「荷蘭共和國」)崛起成為近代史上著名的「海上馬車夫」後,英國又轉而同法國結盟,經過四次英荷戰爭(Anglo-Dutch Wars,1652~1654、1665~1667、1672~1674、1780~1784)最終徹底打垮了荷蘭,成為海上霸主。這時,法國實現了統一和集權,成為歐陸首強。英國轉而同法國進行了一系列的爭霸戰爭,時間也是長達百年。最後英國依靠聯合俄羅斯帝國(Russian Empire,1721~1917)、普魯士王國(The Kingdom of Prussia,1701~1871)、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sterreich,1804~1867)等歐洲強國擊敗了軍事天才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的法蘭西第一帝國(Premier Empire fran?ais,1804~1814,1815),終結了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霸權地位。在擊敗法國後,俄羅斯成為歐洲大陸東部的翼側大國,將勢力範圍推進到了多瑙河和易北河之間,有「歐洲憲兵」之稱。英國在感受到沙皇俄國建立環北冰洋帝國的勃勃野心對其世界霸主地位的威脅之後,迅速同自己的世仇宿敵法國結成了暫時的聯盟,在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1853~1855)中重創了不可一世的沙俄,將其推下歐洲霸主的寶座。1871年,在普魯士領導下德國完成了統一,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即霍亨索倫帝國(The Second Deutsches Reich,1871~1918)。由於德國實力的顯著增強,德國人不再滿足於「日光下的土地」,要求向海外擴張,對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提出了明確的挑戰。英國很快就放棄了所謂「光榮孤立政策」(Splendid Isolation),與法國、俄羅斯結盟,組織了協約國(Triple Entente)軍事政治聯盟集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Ⅰ,1914~1918)中擊敗了德國,勉強維持住了英國已經搖搖欲墜的世界霸權。

英國在推行「大陸均勢政策」和「光榮孤立政策」、扮演「離岸平衡手」角色的同時,利用自己四面環海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依靠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的驅動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同時英國還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佔據了歐洲的直布羅陀、馬爾他,非洲的埃及、蘇丹、南非聯邦,亞洲的英屬印度、英屬海峽殖民地、香港,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洲的加拿大,當然還有南美洲的馬爾維納斯群島,領土橫跨六大洲,面積達到331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阿拉伯帝國和蒙元帝國疆域面積大,但很多邊疆地區實際控制力度並不強)。英國世界霸主的地位一直維持到1921~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Conference of Washington),二戰後英國雖然喪失了世界霸主地位,但是仍然和美國維持著相當特殊的關係。戰後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理念,第一環是英聯邦國家和前大英帝國殖民地,第二環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盎格魯薩克森人(Anglo-Saxon)為主體民族的英語國家,第三環才是歐洲國家。相對於歐洲大陸國家而言,這實質上仍是「離岸平衡」戰略的延續。

------------------------------------------------------------------------------------------------------------------------------

世界歷史上,玩「離岸平衡」戰略玩得最成功的毫無疑問是美國。波斯帝國對古希臘搞「離岸平衡」,遏制了雅典和斯巴達的崛起,甚至後來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底比斯的崛起,但最終沒有遏制住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The Macedonian Empire,BC338~BC323)的崛起,波斯自己也在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Ⅲ,BC356~BC323)的東征(BC334~BC324)中灰飛煙滅;英國雖然將「離岸平衡手」玩得爐火純青,成功地打垮了西班牙、荷蘭,遏制住了法國、俄羅斯甚至是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但是最終沒有遏制住納粹德國(The German Third Reich,1933~1945)和蘇聯(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1922~1991),英國自己也在經歷了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沉重打擊後不得已地捲入了二戰,雖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和波斯帝國、英國相比,美國的「離岸平衡」戰略要實施得成功得多。

美國在1776年剛剛宣布獨立時,只是北美洲大西洋西岸、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一個小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完全無足輕重。可現在,美國已經是地球上無可爭議的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之所以能夠在不到200年的時間裡創造出小國崛起的奇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戰略上的成功。從上面這幅世界地圖就可看出,美國地處北美洲中部,北鄰加拿大,西南靠墨西哥,東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東西兩面靠海的地理位置為美國提供了一種天然的保護,美國本土幾乎不會受到來自其東方歐洲和其西方亞洲的直接威脅,因此對東面的歐洲和西面的亞洲美國人都可以從容不迫地玩「離岸平衡」戰略。

最初,美國人一直以西半球(美洲大陸)的保護者自居,基本上不介入東半球(亞歐非三洲舊大陸)事務。美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門羅宣言》(Monroe declaration),是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1758~1831)於1823年12月2日提出的。《門羅宣言》的核心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實際上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反對歐洲人在美洲重新建立殖民地。美國利用這樣一個冠冕堂皇的口號排擠了歐洲人在美洲的殖民勢力,事實大規模地擴張了自己的領土,又暗中將拉丁美洲地區各國變成了自己的半殖民地,同時為自己爭取到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作為屏障,使自己有足夠空間對歐洲施展「離岸平衡」戰略。

隨著美國勢力的擴張,美國人不再滿足於把大陸上的那幫窮國作為自己的半殖民地,他們開始將手伸向了海外。不過在一戰和二戰期間,美國國內「孤立主義」(Isolationism)思潮泛濫,兩次世界大戰剛剛開始時美國都沒有直接參戰而是悶聲發大財,狠狠賺了一大筆戰爭財。這其實就是美國人一種很高明的「離岸平衡」策略。一戰中期德國佔據了一定的優勢,美國就越來越同情協約國乃至最後參戰;二戰中德國和日本法西斯集團橫掃歐洲、亞洲大片土地,美國也參戰了並且成為了擊敗德國和日本的主力之一。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作為德國的敵人而參戰的?社會政治制度的差異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美國是民主國家,美國人厭惡專制制度),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要遏制德國發展成為歐洲惟一的霸主甚至統一歐洲。如果德國成為了歐洲惟一的霸主乃至實現了歐洲的武力統一,那麼德國必然對美國產生巨大的威脅。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1945)總統是慈善家,美國人在二戰中援助英國、蘇聯、中國對抗法西斯軸心國(Axis)根本原因還是想利用作為次強國家的英國和蘇聯去對付歐洲最強大的納粹德國。在大敗有可能威脅到自己世界霸權(主要是太平洋霸權)的德國和日本後,美國和蘇聯很快就翻臉了,世界歷史進入了美蘇「冷戰」時期(Cold War,1945~1991)。

美國對付蘇聯和中國的策略同樣是「離岸平衡」的體現。二戰結束後,蘇聯成為歐亞霸主,也是當時世界上惟一一個可以和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美國立刻在歐洲拉攏眾多資本主義國家組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在亞洲採取了扶持日本的政策,與當年不共戴天的敵人西德(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今)和日本握手言和。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美國十分敵視中國,但是後來出於對付蘇聯的需要,一旦中國和蘇聯翻臉,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總統馬上主動改善了對華關係。1991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美國對中國的政策也就由拉攏轉為遏制。現在美國玩所謂的「重返亞太」和「亞太再平衡」戰略其實真實目的就在於要遏制中國。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美國最大的對手,也是美國世界霸權最大的威脅,按照「離岸平衡」的規律自然也就成為了美國的重點遏制對象。

------------------------------------------------------------------------------------------------------------------------------

有人可能會感到疑惑,為什麼同樣是遠離大陸的島國,英國可以搞「離岸平衡」戰略而日本做不到?我認為這主要還是由日本的地理環境與文明特性所決定的。

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東北亞國家。在日本對馬島與韓國東南角之間的朝鮮海峽最窄處僅46公里,某種意義上說日本群島就是東北亞大陸架向西北太平洋地區的自然延伸。由於日本列島自然資源極度匱乏,日本對亞洲大陸的依賴性很強,需要掠奪亞洲大陸的資源才能發展。別的不說,日本搞「殖產興業」實現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時候很大一部分資金就是依靠1895年《馬關條約》從中國清王朝(1636~1912)掠奪的那2.3億兩白銀。這種經濟發展對大陸與生俱來的依賴性決定了日本不可能脫離東亞大陸而向海外發展。

英國主體民族盎格魯薩克森人是從歐洲大陸上渡海入侵英格蘭後逐漸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的,所以英國人是一個海洋民族,英國文明毫無疑問屬於藍色海洋文明,英國的霸權也是海上霸權。日本則不同,日本根本沒有自己的東西,不過是東(中國)學一點西(歐美)學一點而已。而且日本古代主要是輸入中華文明,學習的都是中國的東西,漢化程度很深,屬於東亞儒家漢文明圈。日本古代和中國一樣經濟制度是亞細亞生產方式(The Asian mode of production),經濟基礎都是小農經濟,主要經濟部門都是農業。故而日本雖然是島國,但是在明治維新(1867~1889)前是較典型的農耕文明國家,本質上並非海洋文明而是大陸文明。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列強都選擇海外擴張、掠奪殖民地而日本卻執著地侵略中國一心妄圖兼并中國,它受亞洲大陸歷史上征服者的影響太深,一心要往內陸擴張。這種大陸文明的特性決定了日本儘管是亞洲最早接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所確立的現代國際體系(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國家,卻始終無法擺脫東亞地區傳統社會「朝貢體系」(或者叫「貢賜體系」、「藩屬體系」)的影響,對現代國際地緣政治的手段和策略相當生疏。

因為日本離亞洲大陸較近,在自然資源方面對大陸又有著強烈的依賴性,加上日本近代並沒有完成從大陸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轉型,所以雖然不少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後主張「脫亞入歐」,試圖效仿英國人將英國定位為大西洋國家而不是歐洲國家那樣將日本定位為太平洋國家而不是亞洲國家,但是日本受這種特殊地理環境和文明特性的限制無法像英國那樣玩「離岸平衡」戰略。最終日本深深陷入到東北亞大陸事務中無法脫身,在侵略中國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撞了個頭破血流。


推薦閱讀:

巨人的隕落?更像是黎明的曙光。
假上校,假機關,假軍事基地:蘇聯時代的頭號詐騙案
弗朗茲約瑟夫一世,命運多舛的孤獨帝王 I
誤傳的歷史真相,有哪些你被欺騙了
中世紀的傳奇民族諾曼人——讀《諾曼風雲》筆記

TAG:地緣政治 | 世界歷史 | 國際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