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室的故事:沉默的孩子(選擇性緘默)
「你好,請問你這次來的原因是?」
「醫生,我的孩子突然不說話了,怎麼辦呢?」
最近的一個來訪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個案。
那是一個14歲的男孩,初次見面,著急的母親帶著靦腆的孩子,從孩子身上散發出那種明顯的內向。由於之前助理收集過簡單的資料,於是我知道這是一個因突然不說話前來諮詢的孩子。
我正想說出開場白,孩子的母親就著急的搶先開口:「醫生,我的孩子…」我連忙制止她,跟她說:「我們現在會有大概10分鐘的時間,進諮詢室聊。」然後轉向孩子詢問:「你能在外面坐一坐,我跟媽媽單獨聊一下,可以嗎?」孩子沒有任何反應,保持絕對的沉默。「好的,如果你沒提出反對的意見,我就當作你答應了。」
在母親口中了解到,孩子最近兩周開始不說話,最多就點頭、搖頭,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也沒發現有問題。有時候實在很著急對孩子打罵,孩子會哭出聲,但是也不說話。痛也能忍著。在對母親做完一些安撫與諮詢的介紹,母親的同意進行一療程的諮詢之後,我重新來到孩子面前,邀請孩子跟我一起進入諮詢室。孩子一開始不為所動,當聽到母親的鼓勵之後,孩子突然站起來,準備跟我走進諮詢室。我詢問孩子,是否需要母親的陪同?孩子沒有說話,自己走到我的諮詢室門口停了下來,我知道他在等我開門,居然那麼快就領悟了不反對即默認的規則,從而也證明這個孩子是一個敏感而智力正常的孩子。
進入諮詢室後,無論是我的問好還是介紹任何規則,孩子均以沉默應對。我想與他同意玩點頭/否定搖頭的遊戲,孩子也沒有任何反應。在接下來的十分鐘里,我使出了洪荒之力,也沒能打破孩子的沉默,孩子甚至連表情都沒有一絲的變化。於是我依靠直覺做了一個決定:我們就不要說話好了。我會每隔一段時間詢問孩子是否有什麼需求,例如是否需要喝水,是否累了需要躺下來休息一下,身體冷暖的問題,孩子沒有給予任何的回應。於是我與他就這樣諮詢室里沉默的度過了剩下的50分鐘。
一個星期後,我再次見到了我沉默的來訪。整體感覺與上次沒有太大的區別。記得那天天氣有點突然轉涼,於是我給了倒了一杯熱水。孩子順從的進入諮詢室,坐在同一個位置,保持同樣的表情與沉默。
我:「上周過得好嗎?」…「你會覺得冷嗎?」…「如果你想的話,你可以喝這杯水。」…「如果你不想說話的話,那我們就靜靜的坐一會吧。」…「如果你覺得累的話,其實你也可以躺一會。」…「我們的時間到了,下周見。」
於是,我們第二次諮詢以我的寥寥幾句話和他的再次沉默結束了,他也沒碰過那杯水。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來訪,當我看到他母親在門外等著那種充滿希望的眼神看著我的時候,我迴避了她的眼神。我感到忐忑、抱歉、無能和焦慮,我開始懷疑我的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正確?兩天後,我果斷的找了我的督導(所以在此強調,督導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要的…我感謝我的督導師)。
一周後,我再次見到我的來訪,一如既往的沉默、憂鬱。我突然覺得他的沉默是有趣的,我對他整個人都充滿好奇。這次我說得更少,我告訴他:「如果你有什麼需求或者想要說的,你隨時可以告訴我,如果沒有的話,我會尊重你的選擇,我們就安靜的坐坐好了。」本次的諮詢中,唯一的「進展」是,他這次尾段打瞌睡了,我也沒有去干涉他。
第四次…他還是沒說一句話,進展是:「他喝了水,直接躺在沙發上睡了15分鐘。」
第五次…六…七…八…九…
第十次,進入諮詢室後,靦腆的他帶了他最喜歡的一個火石鋼輪打火機在我面前耍了起來。那一刻的他神情專註,動作流暢,當我為他鼓掌的時候,他說:「我可以跟你邊聊邊玩」,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每個人的所有表現都是有原因的,孩子選擇沉默,或許他就是他目前最需要的東西,這個方式能讓他感到舒適。
在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父母的焦慮通過對孩子的各種擔憂表現出來。
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別的孩子那麼活潑?
我的孩子為什麼吃飯比別人少,會影響他的發育嗎?我網上查過,孩子每天需要吃XXX。
我的孩子學習成績又下降了。
我的孩子成績還不錯,就是不太會交際,有點內向。
我的孩子成績不好,因為太活躍,靜不下心。
我想給孩子再學一門藝術,但是孩子時間不夠,周末都排滿了,不能全面發展了。
……
在孩子需要安全感的時候,我們把焦慮傳遞給孩子;在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我們把他們推向一個個培訓課程;在孩子想要訴說自己想像的時候,我們告訴他現實是多麼的殘酷,他的「夢」是多麼的可笑。我們都曾經是個孩子,我們應該最知道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都想孩子的未來擁有全世界,但是,或許,你的孩子目前只需要更多的安全感、陪伴、夢想、肯定與理解。
推薦閱讀:
※捨不得拆的禮物現在都有著什麼樣的結果?
※我真的不懂人情世故嗎?
※我被充錯了話費,和對方說用QQ紅包轉,對方執意不肯,怎麼辦?
※如何看待這則新聞:日本專家稱日本動漫是毒品,只有沒文化的窮人才喜歡?
※心事不願意跟女朋友傾訴這是什麼原因?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