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習、創新與教育

摘要:從生物的角度論證學習的內在本質是認識自身的感覺,並得到創新的內在「原材料」是自身的感覺。分析教育的每次改革一開始都是信心滿滿,到最後效果卻不大,儘是對中國教育的改革失望。比如素質教育。教育主要是沒有抓到本質——培養學生認識自身的感覺。同時還分析了中國教育考試對人才分流的機制,提出「橫向分流」的錯誤。這個錯誤導致整個社會對教育的不滿,也導致我國學術出現亂象和很難取得成果。最後是對未來教育發展的設想,將影視列入教育的手段。現在越來越多人觀看影視,看書的人越來越少。我們無法阻止觀看影視,所以只能把影視變成「書籍」。

一、論學習

真正關注教育問題是從錢學森之問開始——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教育工作者不斷對教育改革,但錢學森之問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眾多問題並沒有在改革中慢慢得到改善。解決問題需要找到問題的本質,從根本上解決。事實大家都在尋找,但每次尋找的本質最終都偏離了真正的本質。準確的尋找問題的本質,需要從最根本的學習開始。所以首先討論學習的本質。

「本質」在《辭海》中的解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學習的本質分對內和對外。一般來說「學習是獲得思想解決實際問題」。學習的外在本質是解決實際問題,相信這個觀點大家毫無爭議。學習的內在(自身)是獲得思想,這沒問題。但如果說學習的內在本質是獲得思想,那麼必須要好好討論一下。事實上「獲得思想」已經不能作為學習的內在本質。

1、學習的內在本質是認識自身的感覺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他要我們在學習中思考什麼東西?有人肯定會說是「事物」。「事物」一般是指外界的東西,離我們太遠,我們必須尋找到熟知的內在的東西。莊子在《外物》中提到:「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追究問題的本質,同時對認識學習有啟發意義。語言作為一種工具,使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通過語言獲得對方的思想。所以我們接受學習的內在目的是獲得思想。我們順著「思想」往下尋找學習的內在本質。

「思想」作為名詞在《辭海》中的兩種解釋:(1)思維活動的結果;(2)想法。「思維活動的結果」和「想法」都是要經過大腦思考而得到的。「思想」並不是最本質的東西,它是經過了大腦加工修飾的產物。所以「獲得思想」並不能作為最本質的目的。我們順著「思想」往下尋找的「原料」。思考的東西是我們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這些所見所聞所感是外界事物對自身感官的刺激,也就是自身產生的感覺,所以「思想」的原料是人的感覺。由於赫布?貝克斯頓在「感覺剝奪實驗」中得到:感覺是認識過程的開端,是一切較高級複雜心理現象的基礎。對自身來說感覺是最基礎的東西,最根本的存在。所以孔子要我們思考的東西是我們自身的感覺,即學習的內在本質與「感覺」有關。

我們是利用感覺去認識事物。通過各個感官接受外界信息,身體自然而然形成感覺。如果把各個感官看成接收器,那麼感覺則是人獲得外界信息的最原始的數據。通過大腦對這份原始數據進行思考分析,最後形成思想。在思考分析的方法正確前提下,思想的對錯取決於獲得的原始數據是否相對完整。如果對自身的感覺認識越清楚,獲得的原始數據就會越準確(外界信息)。所以學習的內在本質是認識自身感覺。

從整個生物角度來看學習的內在本質。所有生物需要學習,所以「本質」是所有生物的學習都具備的特點。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競爭非常激烈,優勝劣汰這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優勝劣汰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優劣?我們比較兩者都是健康的動物,在同一環境中哪個動物的感知外界信息越準確越容易生存。所以優勝者往往是自身的感官整體的能力強,感官整體能力弱者生存幾率小很容易被淘汰。生物不是一出生就會熟練的使用各個感官,而是要學習使用自身的感官。生物對自身的感官沒有足夠的認識等於浪費這具軀體潛力,所以生物的學習對外而言是解決生存問題,對內是認識自身的感覺。央視紀錄片《生命奇蹟(三)——不斷膨脹的感知世界》講述了生物感官的進化歷史,這部紀錄片驗證了我的想法。

以紀錄片中哺乳動物的耳朵進化史為例。紀錄片給出構造耳朵非常重要的三根骨頭在漫長時間裡的進化動態圖。由剛開始很普通的幾根骨頭,進化成如今非常精妙的結構。在整個進化過程這完全是純屬偶然,還是偶然中的必然呢?我們知道基因變異在生物中很常見。如果變異的結構比原本的結構收穫的外界信息更加準確,在客觀上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但事實還需要變異者意識到這種變異有利於自身的生存,知道自己有這種潛力。生存壓力迫使生物必須了解自身的感官,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善於利用自身的感官,開發自身的潛力提高生存能力。如果不善於使用感官,即使是非常優秀的變異也會被自然界淘汰。在進化中,基因變異是給予生物進化的基礎,生存競爭提供了生物進化動力。把善於利用感官的生物稱為自知者。那麼在進化過程中,競爭是進化的動力,歷代變異中的自知者使得偶然的變異形成一種必然的進化趨勢。

我們人類在生物進化中是絕對的優勝者,沒有了其他物種的威脅,慢慢忽略了認識自身感官的重要性,從而忽略了學習的內在本質。在進化之路上我們是認識並使用自身的感官去獲得外界信息,知識經驗是前人把在生活中認識到的感覺用嚴格的語言描述總結出來的,才有了如今的知識體系。學習知識經驗的最好結果是能夠像前人一樣善於使用它們,需要學會在生活中感受到它們的存在。所以學習的內在本質是認識感覺。

人常見的感覺有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這些感覺也是大部分生物都具備。在人類社會中有分別專註使用這些感官的領域。繪畫利用眼睛,學習和創作時強調視覺感受;音樂利用耳朵,學習和創作時強調聽覺感受;美食利用味覺、嗅覺,學習和創作新食譜時強調味覺和嗅覺感受。這些領域學習與創作都強調認識自身的感覺,所以即使這些學科在中國教育中不受注重,也能在世界中取得重大成果。文學是強調人在生活中的感受,在世界上的成果並不多是因為外國不太了解中國文化。理學是強調獲得思想,並不是認識自身感受,學習並沒有達到最高要求(了解本質),導致創新變得困難重重。

理學為什麼會不注重認識感覺。因為很多知識不是人的常見五感感受到的,也就是找不到具體的感官,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學習的目的是獲得思想。我認為人還有第六感覺。舉一個例子理解數學中的公理「1+1=2」。首先「1」、「2」都是描述事物數量的數,分別為一、二;「+」代表數量的相加;「=」代表數量相等關係。在有了這些定義之後,我們發現一種新的意識——「1+1=2」。這種意識五感感受不到,但拋開五感我們卻能真真實實感受的到。這無法用數學證明它的準確,就像我們無法證明眼前的桌子是「桌子」一樣,我們只能去感受到它的存在。數學上把「1+1=2」作為公認的道理,即公理。這種意識中的道理不隨定義改變而改變,比如「一加一等於二」、「one plus one equals two」都是描述「1+1=2」,但語言不同道理相同。再比如「努力就有收穫」,理解了這句話我們知道它是一個正確的道理,是我們生活的一種感受總結出來的話。它不是視覺感受,不是聽覺感受,不是味覺感受,不是嗅覺感受,也不是觸覺感受。

這些道理是人認識外界事物的感受,把不是五感感受稱為第六感覺。第六感的認識是以五感的認識為基礎,五感可以少但不能無。人類與其他物種只比較常見的五感,很難說人類有絕對的優勢。很可能是在進化之路上,人類的第六感比其他動物更發達。哲學與數學都是高度抽象的學科,最終討論的不是外界具體事物,我們學習時需要去感受每一個結論描述的感覺。再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證明我們學習是在無意識的使用感覺。在學習或研究數學遇到疑問和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經常會說「......你說我的感覺哪裡錯了?」、「我感覺是這樣的......」。

從上面兩個角度得到:學習的內在本質是認識自身的感覺。

2、人的學習過程

學習要從認識事物開始,所以先了解認識事物的過程。我們人類一直努力使用語言描述自身認識的事物,因為語言可以傳遞、傳承思想。認識事物最終結果是能夠使用語言描述出來。把認識事物的過程看成翻譯過程與思考整理過程:首先根據自身的記憶通過感官將外界事物信息翻譯成感覺信息,再根據記憶中的方法思考整理形成自己的思想,最後將形成的思想翻譯成語言。如圖(1)。虛線框是我們通常說的感悟過程。

從人的出生開始,討論認識學習過程。在嬰兒時期,感覺舒服時會表現愉悅,感覺難受時會表現痛苦(或大哭)。稍微大一點後,如果搶了他心愛的玩具,他會嘗試奪過來;當意識到拿不回來時,會大哭大鬧錶達自己的不滿。這段時期小孩還不會和我們進行言語的交流,主要使用簡單的肢體、行為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把這種表達稱為初等表達。小孩的哭、鬧、叫是在嘗試學習我們的交流方式,他們不斷嘗試交流,想學會說話。當學會說話後,就會利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段時期的表達稱為中等表達。小孩的語言文字學習主要在小學完成,這個學習過程主要是文字對應言語、事物記憶。把使用語言(肢體語言、行為語言、文字語言等)表達自身感受稱為高級表達。圖(2)是小孩的學習表達過程。

高等表達方式能夠清楚準確的表達人的思想,從中學開始逐步深入學習高等表達方式。語言文字是人類思想傳承主要方法。相比口口相傳,文字更加容易完整保存。使用文字描述的思想,會更容易被世人認同。語言文字是所有研究的主要的工具,所以語言的學習更為重要。

假設語言所描述的事實是客觀正確的。根據語言中的描述,在記憶中尋找與「語言」相關的內容,初步「翻譯」成感覺信息。然後嘗試把感覺信息融合放入原有的認知當中,使所有感覺變得有意義。把這個過程稱為建構意義。如果建構意義不成功(產生排斥、有不和諧的感受),就返回到語言重新審讀。不成功的原因往往是「翻譯」的感覺信息欠缺或含「雜質」。如果建構意義成功,感覺信息融合放入原有的認知中會在整體上產生新的感覺。最後這種感覺與語言「打包」記憶,等待下次使用。學習過程示意圖如圖(3)。虛線框內是學習的感悟過程。

這裡還要強調如何才是建構意義成功。建構意義成功是原本模糊的感覺,清晰了;原本邏輯不通的感覺,通順了;原本毫無意義的感覺,有了意義;原本不能表達的感受,能表達了。認識到語言描述的客觀感覺,會感到不可思議。這是頓悟,有時會情不自禁地說「原來如此。」這是震撼,也是與作者的共鳴。

了解了認識過程和學習過程。發現學習源於感覺認識,最後要終於感覺,中間過程是思考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才算圓滿。

3、解決問題的過程

最後討論一下學習的外在目的——解決實際問題。首先分析對感覺的認識。

我們是使用語言描述感覺,上文舉了「一加一等於二」的例子,「一」、「二」、「加」、「等於」和「一加一等於二」分別代表的感覺不同,但是前四種不同感受描述出了後一種感受。這種現象像極了化學中的「元素」與「化合物」的關係。不同的字、詞相當於不同的「元素」。當字、詞單成作為一句話時,它相當於「原子」,多個不同的字、片語成一句話就相當於「化合物」。化合物會有構成化合物的元素形成的原子的性質,但有自身很獨特的性質。

描述物質的元素有一百多個,描述人的感覺最基礎的文字遠不止一百個。以我們的漢語為例來分析。據統計,漢字將近十萬個,常用字有1000個,3000字能覆蓋99%的書面資料。以三千字來說,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意義,並且每個字描述的感覺具有一定的範圍,把覆蓋的範圍稱為意域。三千字整體的意域能夠基本覆蓋傳承的文化。如示意圖4,整個橢圓代表是中華文化,藍色的小圓點代表一個字的核心意思,跟隨著的小橢圓是表示它的意域,也就是這個字代表的感覺範圍是小橢圓的範圍。圖中有三個特點,?藍色小圓圈散亂的分布在大橢圓內,?每個小圓圈輻射的範圍有可能有交集有可能沒交集,?整個的輻射範圍幾乎能覆蓋整個大橢圓。隨著我們對感覺的認識越來越詳細,發現原本一字一意表達出來的感覺很模糊很朦朧。造字太麻煩,想到的辦法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成詞,代表某種感覺。如圖5,紅色小圓圈代表詞的核心意思,出現詞之後整個版圖會重新分割。

閱讀一段古文給人的感受範圍如圖6藍色覆蓋部分,閱讀一段意思相近的現代文呈現給人的感受範圍如圖7藍色覆蓋部分。這形象的展示了為什麼古文越讀越有味道,現代文相比較而言清淡明了。如果進一步細思這種文化的發展,如今我們用清晰的認知看古文,古人的思想會變得模糊。用每個文字的核心意思翻譯古文,翻譯成的現代文意域不寬,有可能會導致錯失古人表達的本意。文化如果是慢慢地發展,很多問題會得到解決;但是在民國時期我們的文化是快速大量的吸收西方文化,片語暴增。原本古人得到的結論可能會出現錯誤。

對文化的影響不再深入討論,回到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不難看出感覺是可以不斷細緻劃分的。認識事物需要從多個角度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數學和文學中都有類似的描述,數學的三視圖是最直觀的例子,文學中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再根據認識過程的特點,解決問題的過程總結如下: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獲得感覺信息,然後把拆分成一個個能夠表達的感覺,再從整體的角度保持邏輯連貫分別對每種感覺描述出來。一般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能表達的感覺拆分出來,最後剩下的往往是不太容易表達的感覺,這時需要深入探究嘗試表達。

二、論創新

大家在談創新時更多是用外界新事物來說明創新,也就是談創新的外在本質。我主要談創新的內在本質。關於創新的一種流行說法是「創新是人產生新好的精神或物質產物的思維與行為的總和」。新精神和思維是創新的內在,但是對我們渴望創新的人來說,還是不知到如何下手,不知道要把自身的什麼東西創造出來。

創新的內在本質是表達新感覺

探討創新的內在本質需要從自身的認識入手。創新的內因源於自身的認識與別人的認識不同,認識事物是依靠感官去感受。所以創新內因源於自身的感受與他人的感受不同。感覺是認識的開端,由此創新的內在本質與自身的感覺有關。在生活中,我們會迫切想把自己新發現的感覺表達出來分享給他人,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這是我們創新的內在動機。如果把一種大家還沒有意識到的或全新的感覺成功表達出來,得到大家認同,那麼這個過程就是創新過程。

以分析語言文字創造過程為例。人類是群居動物,捕獵和抵抗外敵都是多人協作完成。多人協作內部需要信息傳遞,在長期活動中隊員發出特定聲音代指特定事物達到信息傳遞,在不斷創新過程中慢慢建立完整的語言體系。有協作就有分配問題,分配原則一般是按勞分配。因為四季變化和災害,人類學會儲存糧食。我們記憶很容易遺忘,為了避免出現有人私吞糧食引發分配不公平的問題,人類創造文字用於記錄糧食的多少。部落間有很多糾紛都是由一方忘記某件事引起的,同樣為了避免糾紛借鑒解決糧食糾紛的問題的方法——不斷創造文字用於記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文字的創造不是隨意創造,經過考古研究發現古文字是象形字,把事物大概樣子畫出來代替原來的事物。可見最初創造文字的原則是根據自身的視覺感受來創造。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現有很多自身的感受表達不出來,阻止人類之間的交流。人類渴望交流促使人類尋找其他造字方法,比如會意字,創造新的字形成新的語言。隨著語言的不斷創新,創造出完整的語言體系,如今基本滿足我們表達自身在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

促進人類創造語言的原因有兩種。其一,迫切想表達自身之內的感受;其二,急需解決自身之外(外界環境)的社會、群體問題。即內在和外在原因。不管語言以怎樣的形式(文字、肢體、行為等形式)發展和使用,語言的內在需要都是表達自身感受。

每一個創新出現原因都分兩種——內在和外在原因。而且內在原因最終歸結於是表達新感覺,外在原因歸結於創造的事物能解決外界所需。所以創新的模式可以分兩種:其一,在認識自身的感覺過程中發現一種新的感覺,通過思考發現對外界有用(思想的形成),然後嘗試嚴格表達(研究過程);其二,根據外界所需,認識問題的內部矛盾,順著矛盾尋找一種感覺填補原來的有缺陷的感覺,最後表達出來。兩種創新模式各有優劣。第一種創新模式看似容易但不確定性大,這種創新往往會對未來有極大的幫助,比如達爾文的「進化論」、納什的「納什均衡」等。第二種創新模式具有針對性,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有些問題的難度大,尋找解決問題的思想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至今還未解決的「哥德巴赫猜想」和經歷三百多年得以解決的「費馬大定理」等。

創造的內在原材料是感覺,研究過程是對感覺的調配和塑形,最後展現的成果是使用自身所在領域的語言對新感覺的正確描述。所以創新的內在本質是表達新感覺。

對創新進一步分析,根據表達新感覺的難度把創新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創新,把全新的感覺或大家都不知道、沒意識的感覺用嚴格正確的語言描述出來。這種創新往往都是後世才能接受。比如《進化論》、《相對論》等。

第二類創新,借鑒其他領域認識的感覺,使用自身領域的語言嚴格正確的表達。比如企業的生存借鑒生物的生存法則。

第三類創新,使用已知的感覺互相混合,創造一種以前沒有但很有用的新感受,與化合物和超分子一樣。這種創新很常見,大部分音樂和書籍創作就是如此。

三、論教育

教育改革提倡學生髮展德智體美勞,細思發現其實都是在培養學生認識自身的感覺。改革不成功的原因是「德智體美勞」都是認識自身感覺的外在表現,在推行改革時沒有從自身內需出發。

1、教育是培養學生認知自身的感覺

學習與創新都與「感覺」有關,不同的人觀察同一事物產生的感覺很可能不同。正因為這種不同往往會有人發現新的或大家忽略的感覺,從而可能在學習中出現學著學著就創新的情況。為什麼強調思想會不利於創新?從距離來說,人對思想的距離感比感覺的要遠,認識事物往往首先會考慮自身的感受,才會形成思想。換一個角度試著思考:是從思想中尋找新思想簡單,還是從感覺中尋找新感覺比較簡單?顯然尋找新感覺更加簡單。為何會如此?事實「感覺」相當於「思想」的原材料,人認識外界事物最先是產生感覺,如果說「感覺」是人從外界獲得的「原始數據」,「思想」則是整理之後的「第二手數據」。「思想」往往會與事實產生差距,少了很多外界事物客觀存在的變化,從而可塑性大大降低。強調「思想」不強調「感覺」不利於創新。

在生活中大家都意識的到經常憑自己的感覺去做事,但意識卻感受自己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覺。自己使用感覺模糊判斷事物,總會不自然的害怕、心中感到不安。形成這種意識的原因有兩點:其一,小時候一犯錯父母老師會灌輸不能使用感覺的觀念,父母老師為什麼這樣教育孩子?原因參考「其二」;其二,自己在生活中發現使用感覺做事有對也有錯,我們往往很容易記住錯誤,慢慢形成害怕使用感覺的意識。

使用感覺做事有對有錯,為了避免不犯錯不使用感覺。這種看待問題的角度是錯誤的。正確的觀念是發現有對有錯時,應當深入思考為什麼這時會對和為什麼那時會錯。只有認識清楚自身的感覺之後,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才有可能避免犯錯。換個角度看,正是由於現實的感覺模稜兩可,一旦把感覺辨明清楚很可能會形成一種新思想、新理論。「一棍子打死」是惰性思維。

討論當今的教育改革。仔細思考會發現,所有改革方案的本質都是起到培養學生認識自身的感覺的目的。但是為什麼實行改革前信心滿滿,改革卻都是失敗呢?於是大家都說中國教育沒救了。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沒有具體強調本質,導致執行時越來越偏離本質;另一個原因是每個人的觀念中都不提倡使用感覺,甚至反對使用感覺。如果沒有第二個原因,改革可能會歪打正著;但是由於第二個原因始終存在,改革措施在教育內部會本質慢慢發現變化。要想改革按設想的方向變化,實行改革必須時刻強調教育是培養學生認知自身的感覺,還要引導每個人正確對待自身的感覺。

實行的改革我大多都認同,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一直沒真正去改革——考試製度。

2、錯誤的分流機制

我們國家以前貧窮落後,原因是大部分人缺乏科學知識。國家實施科教興國,對不斷強調教育,而教育工作者和普通人一樣認為基礎教育是學的知識越多越深基礎就越好。這好比一個餓怕了的漢子見到飯拚命吃拚命吃,也不管飯菜的具體味道,只要有營養能填飽肚子就行,每天這樣狂吃到最後患上胃病。如果只吃不嘗,也許他能做出符合標準的飯菜,但絕對不可能創造出新的美味食品。學習不是一種折磨,而應該是一種享受。同樣像優雅的人吃飯一樣,哪怕再餓也要慢慢的細細的品嘗食物中的味道,嘗到好的食物會思考裡面的味道是怎樣做出來的,想不到時會去詢問廚師。今後自己也能做出美味佳肴,同時依靠掌握新的技巧創造新的食譜。相信關心教育的人也意識的這個問題。只要吃飽就行,沒有靜心下來細細品嘗味道的原因,其實是由考試製度的錯誤分流。

按應試考試分數的高低橫向切割人群實現分流效果,把這種分流稱為橫向分流。中國教育特點是「橫向分流」。學生通過升學考試進行分流。在中國九年義務教育制之後,中考成了學生最重要的一次分流,高中錄取率大約50%;優勝者進入高中,其餘進入職校技校。高考又是一次重大分流,優勝者進入本科學校,其餘的進入專科學校和社會工作。之後還有一系列的分流考試。大家考慮教育的問題時,只意識到教育不能「一刀切」、「一考定終身」,教育在改革中添加了多把刀,同時給學生創造多次機會,比如自主招生、推薦、保送等等。現在我們知道這種改革改變不了問題。我們在看待「一刀切」的問題上,只停留在選拔人才時用了幾把刀,大家從來都沒去考慮刀是需要橫向切,還是縱向切的問題。或者是大家都默認了按分數高低分流,所以考試刀必須是橫向切。

思考分析河流的分流。河水從高處往低處流,河流的分岔是縱向分流。橫向分流是發生水災,水流量過大會把河岸的沖毀,如果堤壩堅固沒沖毀,水量滿了會橫向溢出來。面對水災的危害,旱季對堤壩加高、加牢、加固。事實這樣做的之後會給河流內部的生態帶來嚴重的破壞。恰好我們的考試製度就是如此。中國的應試考試就像堵在河流的巨石沒到時間不能挪開,在這期間學生拚命的奪取前方位置,所有人往前擠,造成內部壓力急劇增大。像即將要發生水災,中國的考試製度制定的很牢靠不會被衝垮,絕大多數人也不會而已破壞考試製度。但總存在一些人直接冒險挑戰考試製度。而大部分考生、老師和家長統一了目標——只要得到高分且不違法就是勝利。學生題海戰術,老師教授考試技巧、猜題、只教與考試有關的知識,家長只關心孩子總分,從小給孩子報一大堆的補習班。他們所做的一切只為提高總成績,學生的學習慢慢變質。

人有一種習性,勝者有優越感,失敗者會有自卑感。大家普遍認為考試是對智力的測試,長時間大家形成了考試優勝者就是智商高的觀念。中考的橫向分流,考試優勝者上高中,智商高有優越感。最後大家一致認為讀高中比讀技校和職校更加優秀。將來從技校和職校畢業出來的人,從事的職業在社會上的地位相應低一等。同樣高考橫向分流,導致本科比專科更加優越,將來的職業在社會的地位前者高於後者。還有長期以來人們慢慢形成一個荒唐的觀念:智商高的去學理,較笨的才去學文。在高中文理分科時,會出現亂象。學生選擇大學和專業,大家的觀念是上哪所學校重要,學什麼專業是其次,不管自己喜不喜歡(或者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專業)擠破頭皮選擇那些熱門專業,怕選不上則選擇服從調配。最終大學畢業之後各個領域的人才分布不均衡,冷門的領域無人問津,熱門的領域火爆十足。最終導致社會的各個行業分三六九等。

國家重視基礎領域的學科,這些領域吸收了大多數智商高的人才。能夠憑高分進入數學物理等方面的人確實證明自己聰明智商高,但不是所有智商高的人都應該從事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工作,其他領域同樣需要智商高的人。一次次考試,一次次橫向分流篩選出的智商高的人放到一個領域內將是對這個領域的災難。我們國家的學術出現亂象,國家特別重視的領域但很少有重大成果。原因除了培養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學生之外,真正有天賦的人往往進不來。安心學習有天賦的人,是對每一個知識都與嘗菜一樣細細品嘗,但最後結果必然會考不過以分數為目標的人,即使是自己一直思考研究的學科也會考不過只為分數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保送和奧賽加分選取真正人才的作用也不大。

有天賦的人往往會為自己升學煩惱。比如2010年證明出「西塔潘猜想」的劉露,在大學裡數學成績並不拔尖,也坦言在此之前曾為升學煩惱。中國數學家華羅庚,他初中畢業一直研究數學,以一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解法不成立之理由》得到熊慶來的賞識,從而成就華羅庚。很多有天賦的人但沒有華羅庚和劉露那麼幸運,面臨升學問題不能進入很好的大學。比如今年出現的物流工人余建春,只能業餘時間研究數學。以高分數往往不是最具天賦的,最具天賦的人一部分人早已因為升學難離開學校變得平庸,另一部分人因為應對升學考試消耗自己的天賦最終進入自己喜歡的領域。有部分天賦的人進入,他們借著智商高破壞內部生態。民間有很多熱愛科研的人,其中不乏很有想法的人,只是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寫的論文總是出現很多問題,而得不到重視。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匯聚高智商人群的領域很難出現很大成果的原因。

橫向分流會摧殘其他制度,是對領域內部生態進行破壞。以前教育問題不是很嚴重,是因為總人數少,很多人根據家庭並不充裕選擇放棄學校教育,這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縱向分流。現在人數多,每個家庭富裕了起來,減少了人才的縱向分流。加之國家越強調教育,學生內部壓力越大,教育問題越明顯,社會的質疑聲也越大。

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問題必須遵從「縱向分流」。縱向分流的理念是培養學生認識自身的感覺,認清自己善於感受生活的哪方面。自己擅長什麼領域,能夠對應自主選擇從事的職業。側重對認識自身感覺的考核,借鑒西方和美國的考核評估方法,建立自己的考核制度。

3、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很多人認為網路遠程教育是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其實不是。減少學校和老師,教育將變得機械死板。如今多媒體和網路已經慢慢進入教室,提高了教學效果。其實看起來像2D影院。以後自然而然布置成3D影院,最後利用全息投影技術達到真實再現的效果。培養人認識自身的感覺,最好的方法就是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現在的教育提倡參加社會活動,但如果作為主要教學手段,會費時費力。全息投影技術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的一些體驗生活和感受大自然可以放在教室中進行。

創造語言文字,讓人類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最初把字刻在石頭牆壁上,這時文字雖然已經出現,但使用者只有極少數。後來刻在竹簡上,方便搬運,在貴族人群傳誦,增加了使用文字的人群。造紙術與印刷術的出現,降低了學習使用文字的成本,使得大部分人都能學習。這個發展過程是承載文字的工具不斷變化,學習文化的人群不斷增多。除了語言文字的學習之外,還有一種學習方式不斷在變化——影視。最開始只是歌舞,後來演變成戲劇,到現在演變成了影視。一群人的表演將生活重現,讓觀眾真實感受。隨著科技的發展,攝影技術的不斷改進,如今影視製作門檻越來越低。我們使用手機就可以拍一段生活中有趣的視頻,分享給他人看。現在喜歡看影視的人越來越多,教育應該把影視製作成教育人的工具,不只是娛樂作用。

未來的教育中影視將會佔主要部分,因為人們漸漸意識到影視比文字更加直觀描述生活。現在觀看3D影視的感受,相當於我們在現場看錶演的感受一樣。3D影視拉近觀眾與影視內容的差距。隨著影視的發展,全息投影技術將加入影視中,就能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試想以後學習杜甫的詩《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如果把詩中的場景製作成影片,全息投影出來,讓學生在學習中真實杜甫設想的畫面。這難道不比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效果好嗎?把教室布置成小小的電影院,而且影視技術達到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效果,可以讓學生在教室就完成生活的感受。更加有利於培養學生認識自身的感受,也不容易浪費時間,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這就是未來的教育方式。

國家應該重視發展影視,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後大家製作影視與利用文字寫作一樣普遍。觀看影視的人越來越多,當我們無法阻止大家把目光放在影視中,想到的辦法只能是把影視變成「書」,觀看電影等於獲得知識。在古代看書應該是一種娛樂的方式,在作坊拜師才是主要的學習方式。後來可能看書的人多了,慢慢重視書的內容以學習為目的,同時從書籍中學習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此時此刻,正如彼時彼刻。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西南交通大學橋面分流?
如何裝作很有「天賦」的樣子?
它是一種藍綠色礦物,可用來加工寶石
生活中的黑暗面,別以為孩子不懂——《家庭女教師》,喚起你最初的困惑和恐懼
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教育普及真得很高嗎?

TAG:教育 | 學習 | 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