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公有制"與"計劃經濟"是怎樣被折騰出來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世界列強陸續進入機器大工業時代,隨之而來的,便是工人階級規模的增加和境遇的惡化。這種情況下,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紅色意識形態風靡歐美。紅色意識形態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並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國家和政府,並且進行集體生產的社會。
拋開階級制度之類的上層建築理念分歧,從根本的物質層面而言,紅色意識形態所倡導的公有制,便與封建及資本主義形態的存在根基——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產生了根本衝突,自然引起了掌權勢力的恐慌與鎮壓,而工人的反抗也此起彼伏。這種抗爭終於在一戰末期達到了頂峰:
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歐洲列強的實力,而列強為了應付戰爭,對國內工業資源的過度攫取,又使工人境遇嚴重惡化,此消彼長之下,到戰爭末期,歐洲各國普遍爆發大規模的革命,其中德國十一月革命與俄羅斯二月革命,甚至直接導致了德俄皇室政權的瓦解。而這兩場革命,都有十分明顯的紅色印記,一時間,紅色意識形態呈星火燎原之勢。
但這股風潮並未持續太久。很快,歐洲各國的工人革命要麼被鎮壓,要麼果實被資產階級攫取。
但唯獨俄羅斯是個例外。雖然二月革命後,資產階級也一度壓制了布爾什維克,組建了資產階級政府,但僅僅八個月後,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紅色意識終於在俄羅斯取得了突破,成為一個國家的主宰。
而在奪取政權後,蘇聯版的俄羅斯帝國,在國家經濟發展模式上,採取了一套特立獨行的做法——既全盤公有制。
這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在蘇聯之前,列強雖然都陸續邁入帝國時代,政治權力邊界有所擴大,但在經濟制度上,依然是私有制佔主體地位。以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為特徵的私有制,推動了近代以來的西方繁榮,為人類邁入工業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到後來,傳統意義的自由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被國家資本主義代替,但私有制的根基,卻依然紮根於絕大部分列強,並成為一種牢不可破的價值理念。
傳統意義上的俄羅斯,雖然在文明程度與私有經濟發展水平上與西方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路線與方向上,二者依然是一致的。可是到了蘇聯時代,俄羅斯卻徹底脫離了既有的工業國家發展軌道,轉而全盤公有制,大搞計劃經濟,與以前歐美兄弟分道揚鑣。
俄羅斯為什麼會這麼做?有人說,這是紅色意識形態的需要。這話看上去有幾分道理。但如果仔細琢磨的話,根據唯物主義理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不是反之。從這個邏輯來看,公有制是鞏固紅色意識形態的根基不假,但要說單純因為一個紅色意識形態,就能將公有制在俄羅斯全境推廣普及,並持續七十年之久,這未免把意識形態的能量捧的太高。在雲石君看來,俄羅斯之所以會選擇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實際上依然是基於國家實情的考量。換句話說,公有制正好符合了當時俄羅斯的國情,迎合了這個國家的需要:
第一,集權體制的需要。在之前的《地緣政治:俄羅斯為什麼崇尚強權政治》一節中,雲石君曾經說過:俄羅斯地域遼闊,國家結構和民族成分十分複雜,作為主體核心板塊的東歐平原,區位上過於靠西,本身質量也不能算世界一流;主體民族俄羅斯族,在國家人口構成中也沒有絕對優勢。這種情況決定了,俄羅斯在國家完整性方面,存在天然隱患。對此,俄羅斯有必要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以通過政治權力的集中,以抵消地緣和人文特質方面的分裂基因影響。
政治上要中央集權,那麼經濟層面自然也需要有所配套。具體來說,中央政治權力必須儘可能多的對國家經濟直接掌控——尤其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更是必須緊握在手。這種中央集權的需求決定了,俄羅斯的權力架構中,資本權力必須受政治權力遏制——這就為公有制在經濟層面的推行提供了空間。
而且,在之前的《地緣政治114:俄羅斯到底是一個民主國家,還是專制國家?》中曾經解釋過,與中國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式的正向式中央集權不同,俄羅斯由於地緣結構和民族構成過於複雜,中央集權的天然條件並不充分。這種制度設計,是一種以政治制度,彌補國家天然向心力不足的反向設計,這也就決定了,俄羅斯中央集權的縱深,甚至在許多層面還超越中國——它必須要通過政治上的極度集中,以對沖地緣和人文缺陷的負面影響。
而政治上的極端集權,必須要以經濟基礎做支撐。所以俄羅斯的公有制普及之廣,影響之深,甚至超越了中國。直到今天,雖然俄羅斯名義上已經成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但實際上,穿梭於中俄兩國之間的人,通常會有這樣一個印象——與俄羅斯聯邦相比,中國的資本主義成分,反而更多一些。
其次,特殊的國家發展基因。作為一個擁地20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俄羅斯天然具備一流世界強國的地緣潛力。所以,俄羅斯當然要力爭對外拓展地緣影響力,以爭取所謂的「大國溢價」。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俄羅斯體量巨大,橫亘於亞歐大陸北部中央,幾乎與所有的世界主要勢力都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地緣衝突,俄羅斯要想不在帝國時代的競爭中落敗,也有必要將自己的潛力充分開發出來。
在工業時代,尤其是工業時代早期,一個國家能否稱之為一流世界大國,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要有一套完整且能自給自足的工業體系。所謂完整,指的是工業門類,尤其是重工業體系要比較齊全,不能有明顯缺陷。而所謂自給自足,其中一個重要含義,就是要有能力獨立提供作為工業基礎支撐的各類礦產資源。
老實說,當時的世界列強中,有資格滿足資源自我供給的國家並不多。美國地大物博,當然不在話下;英法兩國雖然本部地域狹窄,資源有限,但畢竟老底豐厚,有著大片的殖民地,所以也可以靠海外資源彌補。至於其他列強,比如德意日等等,在這方面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到二戰時,德意日就推崇法西斯主義,力圖用精神上的極致煽動,來彌補物質層面先天國力的不足)。
本來,憑著兩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俄羅斯的資源儲備絕對是世界一流,滿足自身工業發展需要更是不在話下。
但問題是,資源只有開發出來,才能發揮其之價值。若只埋藏在地下,那不過是紙上富貴罷了,沒有實際意義。
俄羅斯的大量資源,星羅密布的分布在廣袤國土上,極為零散;再加上俄羅斯自然環境極為惡劣,大量資源分布在偏遠的凍土帶和荒漠中,開發和運輸的難度極高。
這就給俄羅斯出了個難題。鑒於開發和運輸難度如此之大,僅靠資本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應付。只有國家出面,統籌布局,這樣一來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資源,用於國土開發,其二,可以從全局的高度規劃統籌,根據自身實際發展需要,修建相應的基礎設施,以最小的成本支出,達到獲取最多急需資源的目的。
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成為國土資源開發的主體。在掌握了這種基礎性資源後,國家自然對整個工業體系就有了絕對的控制力。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鑒於俄羅斯資源開發和運輸的難度太高,這自然會抬高俄羅斯的工業體系運行成本。所以一直以來,除了以技術含量定價的軍工產業,俄羅斯的常規工業產品,從來就不以高性價比聞名(連後來的石油天然氣開採成本都幾乎是全球最高)。
如果在私有制環境下,俄羅斯的資本家和企業主面對這種情況,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兩種選擇:一,從國外購進相對廉價的資源,二,直接遷出俄羅斯。
這哪一種都不是俄羅斯所能接受的。遷出自不必說;從國外購買資源,資金大量流向國外,這不僅意味著俄羅斯的國土開發無以為繼,國力無法增長,而且會使自己的工業命脈繫於其他列強之手——這將使俄羅斯喪失與其他大國博弈的能力,最終使俄羅斯這個國家整體受到損害。(一戰前夕沙俄拖欠法國巨額債務,其實追根溯源,也是工業競爭力薄弱,創富能力有限所致)
所以俄羅斯要想成就大國偉業,必須阻止這種情況發生。但資本無國界的特質,決定了私有制下的俄羅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只有一個辦法:公有制,政治權力直接控制經濟。
資本無國界,政治有國界。當經濟運行摻雜了足夠的政治因素後,價格,性價比等就不再是經濟決策的最主要考量標準。
當然,這種做法,會降低經濟運行的效率,會增加資源配置過程中的浪費。但至少在工業時代中前期,這種效率下降帶來的些許負面效應,足以被工業規模的高速擴張輕鬆彌補。至於資源浪費——這對別的國家或許是個問題,但誰叫俄羅斯本身就是全球第一資源土豪呢?人家浪費得起!
第三,地緣格局變化的需要。俄羅斯的文明程度本就在列強中相對落後,而且在之前的《地緣政治116:俄羅斯帝國為何會由盛轉衰》中,雲石君已經說過,從19世紀中期開始,俄羅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競爭中大幅落後,從曾經威懾歐陸的「歐洲憲兵」,淪為在日俄戰爭中被日本這個三流後起貨色打敗的平陽落魄虎。
而且,俄羅斯地域遼闊,橫亘與亞歐大陸北部中央,與世界幾乎所有其他主要地緣勢力都存在結構性衝突。這樣類似中原的地緣格局,往好處講,有利於俄羅斯四處出擊,威懾四方,但反過來看,俄羅斯也不得不面臨全球其他列強的合圍包夾。
當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前,由於人類征服自然能力有限,各國家、文明體系之間,通常存在著大量的緩衝區——山脈、河流、荒漠、海洋等等,這些地緣屏障的阻斷作用還比較強,所以各國家和文明之間的碰撞衝突還沒那麼明顯。
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人類文明水平大幅提高,地緣屏障的阻斷作用大不如前,各大文明勢力的交集和衝突大幅加劇。而俄羅斯類似中原的地緣區位,以及過於龐大的體量,決定了這種形勢下的它,自然而然成為帝國時代的漩渦中心,與這個星球上的幾乎所有主要地緣勢力,都產生了嚴重的結構性地緣衝突。這是一種不進則退的地緣格局。這種格局下的俄羅斯,要麼就是積極進取,開疆拓土,爭取大國溢價;要麼就是基業不保,被四周列強合力圍堵,逐步蠶食——總而言之一句話,俄羅斯不存在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地緣基礎。(雲石君在之前涉及俄羅斯的文章中一再強調——未來的俄羅斯要麼二次解體,要麼東山再起,現在的半死不活不是常態,這種觀點的根由便在於此)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中央政治權力有必要儘可能的掌握社會資源,以應對如影隨形的巨大外部威脅。而公有制條件下,政治權力能夠最大限度的將社會資源高度掌控,所以自然而然的成為俄羅斯的必須。
集權體制、國家發展基因,以及地緣政治格局,這內外三種因素,共同鑄就了公有制的成長基因。
而公有制下的俄羅斯,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蘇聯建政後,短短二十年內,俄羅斯便從當年列強中的最薄弱環節,搖身一變,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工業大國。
不過,昔之蜜糖,今之砒霜。雖然公有製為蘇聯的前期崛起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卻越來越明顯,甚至成為蘇聯後期發展的嚴重拖累,並最終成為蘇聯衰落解體的主因之一。
為什麼這套曾經行之有效的經濟模式,後來卻會逐漸喪失活力,反而成為累贅和負擔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25節——俄羅斯第15部分。喜歡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朋友,請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即可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經濟與節能問題,捨本逐末的機電管理
※山東那個啥子魯易購靠譜么?
※南非經濟(三):勞資關係的拉弗曲線
※日俄「2+2」磋商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不見硝煙的血戰:美日貿易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