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讀書又練琴又學水彩又減脂增肌,行動力不足怎麼辦?
1
今天早上在微信跟加貝林聊了一些關於學習的困惑,發現一個又讀書又練琴又學水彩又減脂增肌的學霸居然跟我說行動力不足。
2
加貝林說:
我現階段,工作比較自由,回報我覺得已經很值了。工作上,慢慢優化,是一件熬時間的事情了。然後我自己的生活中,現在的重頭有這些,1,改變讀書方式地繼續讀書,包括整理筆記啊,反饋式輸出啊;2,練琴,大概每天還要用1個多小時,每周還要上課;3,學習水彩,每天差不多也要一個小時;4,減脂增肌的練習。我覺得這些事情都好重要,然後呢,我就東一點兒西一點兒。每樣都做不到每天都能做好啊。。。聽聽你的意見~
加貝林目前的生活狀態其實是蠻能讓許多人羨慕,平均一周就上兩天班多一點,做著最賺錢的工作。可是突然間,加貝林意識到「可這種自由,竟然不是讓我過成自己最想的樣子,而是過得非常散漫。。。」
(不過也不要單純羨慕加貝林目前這樣的工作生活狀態,能夠獲得這樣的結果背後曾經那種拼了命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這是一個基礎,然後再加上一點點的時代機遇。所以在我一問之下,明顯發現加貝林就是一個學霸!)
人是蠻有趣的動物,有時候我們一直在追尋自由,然而一旦自由了又變成措手不及。不僅是加貝林,包括我之前身邊以一個微信公眾號作為自媒體的朋友也是如此,當不需要上班不需要每天打卡的時候,生活反而好像一夜之間從有序變成無序。
3
加貝林還說:
我學琴和畫畫,老師都著急,我不急,我就說,反正我是要彈一輩子的。這種想法,就會變成我實際操作中,今天練不練,無所謂~不差這一天。
可是運動和寫作,就應該是每天都很具體的事情,我好像都是受困於行動力了。
是呢,有好多好多問題好像都可以歸根於一個非常簡單的理由,那就是「行動力不足」,又或者是「拖延」,接著大多數人覺得這是一個無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不要少看這種單純的思維方式,背後可是獲得了一種可怕的「習得性無助」。
所謂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這是一種可怕的思維模式,不要少看,連我都遇到不少這樣的人,即使是我前幾天跟一位朋友溝通,他所描述的無力感,無法改變的答案,我已經知道他已經獲得了一種「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可怕的地方在於,無論是否有解決方案,無論是否可以改變這個現狀,那個人都不會去做出任何改變,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面就是不可改變的。持續這樣會非常容易患上抑鬱症。
不過加貝林骨子裡多少有不服輸的學霸思想,他還是會繼續思考如何克服這一個障礙。(論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延伸閱讀:《看見成長的自己》)
4
不過說實在,他這樣一說我已經馬上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是我成長過程裡面踩過的坑吶!同時在上周討論學習的文章里《斯科特·揚和戰隼是如何從普通人逆襲成為國際級學霸的?(提高 10 倍學習效率)》就提到這點。
明顯知道加貝林給自己安排這麼多的學習,本身也是一個學霸,那麼不應該存在什麼行動力問題啊?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就是以上的學習並沒有建立明確的目標,以至於動機不強。看看他學習這麼多,又是練琴又是健身又是水彩畫又是讀書,但是這些背後深刻的原因是什麼?
大概心裡是向上的,就給自己安排了各種學習任務,但這些往往只是「感覺良好」,並沒有給自己設限,越是沒有設限越是導致會有「今天練不練,無所謂」的感覺。
所以,關鍵的是明確目標,確定邊界,也就是譬如練琴是想達到什麼狀態就可以了,譬如考級和是否想考音樂的博士兩件完全不一樣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如果不明確邊界的話,你就不知道要做到什麼程度,那麼上限也是無窮和看不到,這反而導致行動力不足。
當然我也會認為我跑步和寫作都是一輩子,但是也有這個層面的目標,譬如跑步就要做一個跑步教練,否則之前做的異地同心跑跑團類似,沒有明確的目標,反而一直讓我在原地打滾,沒有進步。
5
之前做跑團一直接觸新手,帶新手跑第一個10k,半程,自己隨便跑跑就是 530-600 的配速,別人就覺得很厲害……導致我那幾年幾乎沒有進步。
現在換了一個跑步圈子,情況完全就不一樣了。
清晰明確的目標可以讓自己上躍到不同層次的圈子,也不是說丟棄以前的圈子,只是人需要不斷上進和爬升,不要害怕丟失朋友,才能進入可能某領域更高層次的圈子。
單純為了「學習」或者覺得成長是好的,通常沒什麼好結果。如果你單純覺得對方是好的,就這樣結婚是沒有什麼好結果。況且在戀愛關係裡面,如果你被別人覺得是好,那是不是通常會受到「好人卡」?哈哈。
6
之前所學習的技能諸如:「調酒」、「抓娃娃」、「跑步教練」、「攀岩」、「欣賞古典音樂」、「創意寫作」、「互聯網運營技能」等等都讓我獲益匪淺,有些甚至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人有時候就是很奇怪的動物,安逸的讓我坐不住,反而有挑戰的事情才讓你想盡辦法去解決。最近上周像最美劇的一樣追完了一個 MOOC 課程《細讀張愛玲》,人生第一次上到如此好的課程。
遇到不懂就反覆看視頻學習,為了寫作業反覆精讀張愛玲的小說。然後導致我現在去看文藝一點的東西。譬如這周去看話劇《琥珀》,突然間,比以前看話劇看到的東西多很多。
真的發現,不讀書,即使走了千里路,還不過是郵差。
也就是明白裡面的語言是為了表達什麼,哪些是作者的意圖,哪些是故事情節結構,哪些語言用了什麼隱喻等等。如果不深入學習文學,這些還真不知道……
突然在糾結明年學習什麼新技能呢?畫水彩?學個樂器?考個心理諮詢師?考個托福?成為咖啡師?
又或者要不要組一個社群用一年的時間來一起做這件事情呢?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職業技能最適合20歲年輕人學習?
※怎樣系統提高公眾演講能力?
※自上而下的認識結構
※鍛煉身體與學習有什麼樣的關係?
※如何寫一個反轉故事玩慘皮皮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