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艾利斯和嚴謹的貝克
抑鬱症、焦慮症、恐怖症、強迫症、心境惡劣、神經性厭食症、性功能障礙、藥物依賴、慢性疼痛、兒童抑鬱、創傷後應激反應、精神病的康復期治療等等等等,目前,越來越多的適應症進入到認知行為療法可以處理的範圍內。
而近年來大腦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技術(fMRI)也證明了認知行為療對抑鬱症或其他適應症的心理疾病者的改變不僅是社會功能上的,而且是物質結構上的,換句話說,也就是,經過僅僅是「談話」治療後,就能改變大腦的結構!
多麼神奇與幸福!不需要打針吃藥、使用儀器,糾纏多年,影響你的生活的「惡魔」就能被驅趕走。
可是,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
噠噠噠,讓我們隆重推出我們今天的兩位主人公:艾利斯和貝克。
阿爾伯特·艾利斯,1955年提出當時可稱為橫空出世的的他自己理論體系——合理情緒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REBT)。
阿倫·貝克,1977-1978年發表了證明認知行為療法與藥物療法對抑鬱症有同等療效的臨床實驗結果的研究論文,從此在精神衛生界為認知行為療法確立了地位。
心理諮詢師從來不是心理沒問題的人,反而,他們往往是自己心理有問題、卻克服了這些問題的人,以及那些對心理問題特別敏感的人。
艾利斯和貝克也是這樣。
艾利斯的父親是一位商人,經常在外商務旅行,對孩子們的關心很少;而他的母親則熱衷於自己的想法,喋喋不休,但從不願傾聽。在艾利斯的記憶中,母親和父親一樣,對孩子感情冷漠。而除此之外,艾利斯的身體也不好,他童年曾9次因為腎炎住院,19歲時又並發腎性糖尿病。
艾利斯自己回憶說,他的童年經歷帶給他的收穫之一是使他成為一個很會自救的人,當不快樂襲來的時候,他總是儘力減少自己的不愉快。這使他自認為是自己的治療師。
另一方面,童年時母親經常的遲歸帶來的擔憂讓艾利斯變得容易焦慮,與之相伴而來的是他的害羞,從怕權威人物(如校長)到怕在公開場合說話,怕女孩。19歲時,為了戰勝自己的羞怯,艾利斯強迫自己在植物園裡花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跟100個女孩子說話。儘管他並沒有通過這簡短的交流與其中的任何一個女孩子進行約會,但是他已不再害怕被女性拒絕了。
貝克的經歷也和艾利斯類似。
阿倫·貝克出生在美國羅德島州的普羅維登斯,一個從俄羅斯移民美國的猶太家庭里。
他的童年可以用「不幸」來概括。他的早期教育因為一場致命的疾病而不得不中途中止(但他最後靠個人的努力,不但彌補了這次損失 ,還比原先的同學早一年畢業了)。除此之外,貝克終其一生,都在和自己身上各種類型的恐懼做鬥爭:暈血、窒息恐懼症、隧道恐懼症、公眾講話恐懼症以及對自己健康的擔憂。
艾利斯和貝克遇到的這些心理問題,和他們對自身問題的克服,使得他們在發展自己的理論,或者做心理治療的時候,可以以自己的個人遇到的問題作為基礎來研究理論,並能以自己個人遇到的問題作為基礎來理解他人。
除了在這些「不幸」方面的相似,艾利斯和貝克還有一點相似,就是,他們一開始都是「精神分析」的追隨者。然而,後來,在工作實踐中、在對自己的問題、和對他人問題的處理中,他們對精神分析理論產生了懷疑。
貝克的認知行為療法的建立,正是基於對弗洛伊德有關抑鬱的理論的研究上。
一開始,貝克是精神分析理論的熱情支持者,但貝克的熱情是那種深藏內心、並不流於表面的熱情。當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雖然盛行一時,但精神學界仍然不乏質疑的聲音,主要的質疑點就在於,大家認為應該拿出證據來說明精神分析的療效。
貝克作為一名精神分析師,他決定進行一些實驗來舉出這些證據,反駁那些質疑的聲音,於是他開始了臨床研究;他一開始選取了抑鬱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在研究中,有很多來訪者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描述,與弗洛伊德的相關理論模型出現了不一致。
弗洛伊德認為,「抑鬱是個體將憤怒指向自身的表現」,可是,來訪者的夢境和思維都大多沒有體現「憤怒」與「攻擊性」,而是表現出一種「無助」、「無力感」。貝克由此開始建立新的理論,關於抑鬱的認知理論。
他為他的行為付出了代價,自此,他長久地被很多精神病學的協會排斥並孤立著。然而貝克沒有退縮,他最終發展出了自己的理論,那就是有關「認知扭曲」的理論。
貝克認為:「心理問題不一定都是由神秘、不可抗拒的力量所產生;相反,它可以從平常的事件中產生,例如錯誤的學習、依據片面的或不正確信息作出錯誤的推論,以及不能妥善地區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別等等」。
他提出,每個人的情感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認識外部世界、處世的方式或方法決定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的內心體驗和反應。個體消極的想法往往反映了個體潛在的機能不良的信念和假設,當這些信念被個體遭遇到的情境性事件所激發時,個體會出現心理或精神問題;來訪者可以通過修正其機能不良的思維模式進而從一系列的精神問題中擺脫出來。
貝克的理論不僅僅停留在想上,他繼續著一貫嚴謹的方針,進行臨床實驗來驗證他的理論和治療方法。1977—1978年間,貝克和其他合作者發表了證明認知行為療法與藥物療法對抑鬱症有同等療效的臨床實驗結果的論文。
然後類似研究在全世界展開,認知行為療法得到了廣泛的承認。
接下來,貝克成功地將認知療法應用到了廣泛性焦慮症、恐慌障礙、自殺、酗酒、藥物濫用、進食障礙、婚姻及夫妻關係問題、精神障礙以及人格障礙的治療中;他還發明了評估抑鬱、自殺傾向、焦慮、自我概念以及人格的量表。
他創建了美國貝克研究所,目前該研究所由他的一個孩子,女兒Judith Beck博士,負責相關的研究和訓練工作。Judith Beck博士有關認知行為療法著作的兩本書《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認知療法——進階與挑戰》正是中國心理諮詢師學習認知行為療法廣為採納的兩本著作。
除了朱迪.貝克外,貝克還育有其他3個子女和8個孫子孫女,他的太太是一位高法法官,他倆一起度過了50多年的婚姻生活。值得稱道的是,阿隆.貝克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他幫助許許多多的臨床工作者們學會了認知療法中心。貝克的夢想是建立一個全球化的包羅萬象的、成員們通力協作且彼此友善的認知療法大家庭。他一直積極地投身於寫作和研究之中:他出版了17本書籍以及超過450篇的文章。
阿倫.貝克關於精神病理學以及認知療法的研究使得他在美國的科學協會中享有很高的聲望;至今他仍然在世。
艾利斯一開始也是精神分析的追隨者,然而,有別於貝克的嚴謹,艾利斯生性浪漫;這種趨勢從他前面為自己定下的和100個女孩搭訕的目標中可以窺見一斑。
雖然艾利斯2007年以93歲的高齡逝世,但就在去世三年前,比如,於2004年11月,他還快樂幸福地與一位澳大利亞的心理學家Debbie Joffe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稱她為「一生的摯愛」。
艾利斯起初的理想是成為作家,打算先進商學院主修商科,等畢業後賺足錢後從容進行自己摯愛的寫作,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打破了他的計劃。從1939年起,他開始研究性、愛、婚姻和家庭關係等問題。當他發現自己有能力為性或情愛方面遭遇困擾者提供諮詢後,為了獲得有效的諮詢資格,他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心理學,1943年獲得臨床心理學碩士,1947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艾利斯一開始也認為精神分析是心理療法中最為精深的理論,他接受了一名精神分析訓練員的督導和分析,之後他就開始了以精神分析為定向的心理治療的實踐。但是,他漸漸為來訪者在治療中的治療緩慢而感到失望。
後來他逐漸發現,當他改變來訪者對自身及其問題的思考方式,來訪者似乎會提高進步地更快,於是,他在1955年把其信奉的哲學觀點與講究實效的行為主義結合起來發展出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T)。
和貝克相同的地方是,艾利斯的理論一開始也遭到幾乎所有治療家的激烈反對,他依舊沒有退縮,而是頑強不懈地堅持和努力,堅定地捍衛了合理情緒療法,並使該療法在實踐中獲得巨大成功,最後使其反對者不得不信服和接受。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精神衛生是指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自身潛力,能夠適應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工作,並能夠為其居住的社區做出貢獻。
2009年世衛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5億精神健康障礙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而在大多數國家中,只有不到2%的衛生保健資金用於精神衛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數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濫用酒精導致精神障礙者無法獲得簡單、可負擔得起的治療或護理。此外,在世界範圍內,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精神健康障礙已成為嚴重而又耗資巨大的全球性衛生問題,影響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
而當前,對於心理問題和精神問題,公眾仍然存在不少偏見和盲區,為了提高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分享科學有效的疾病知識,消除公眾的偏見,從1992年開始,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每年的10月10日為「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天是2016年10月10日,安瀾智慧謹以此文,向所有為人類的心理健康做出自己貢獻的前輩先賢們獻上敬意。
推薦閱讀:
※生活就像一座圍城,很多人想出去,又有很多人想進來
※哪幅油畫讓你有一見傾心的感覺?
※患有重度抑鬱症的人會胡思亂想嗎?有社交障礙嗎?
※【單向度人】無聊是一種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正在減少......
※擁有一個三觀不同的男友是什麼樣的體驗?
TAG: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