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就等於「自私」?
在我的諮詢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我一對來訪者提到要「愛自己,體會自己的感覺,覺察自己的意願」,對方就會充滿困惑地問我:「朱老師,我要這樣做,那是不是很自私啊?」
問得好!
當年的我,也有這樣的困惑呢。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故事,叫做《蘿蔔回來了》,大致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天寒地凍,大雪封山,小白兔不知從哪兒找到一個蘿蔔,它非常餓,但是,一想到別的小動物也很餓,它就忍著自己的飢餓,把蘿蔔悄悄送給了自己的好朋友……。結果,最後大家都這樣高風亮節,所以,最後蘿蔔又不知不覺回來了」。
除了這個故事外,在生活中,也有許多發表在公開媒體上的宣傳,諸如誰誰誰是醫生,放著自己的父母妻兒生了病不顧,堅持工作在第一線,結果父母妻兒某某因為沒得到及時救治,落下了終身遺憾。
這些故事和宣傳似乎都是在進行著這種思想的渲染,那就是:「不要注意自己的需求,自己有需求是可恥的;自己的需求永遠該為他人的需求讓位。」
我被渲染了,然後,我活得很矛盾。
很多時刻,我要麼在自責或慚愧,自責或慚愧自己居然有「私字一閃念」;要麼是在責備或憤怒,責備或憤怒別人怎麼那樣「自私」。
可是,只要我不自私,別人自不自私又關我什麼事呢?
我無私,不就是為了成全別人自私的嗎?
什麼原因,讓我要求自己不自私,也非要要求別人不自私?
什麼原因,讓我在別人自私的時候那麼憤怒?
如果說,我憤怒的道理是:大家都不自私,集體才會好。
那麼,我的真實願望是不是還在於:因為我是集體里的一員,所以集體好了,大家也都好了,就意味著我也就好了吧?
我關注的中心點,還是在我自己啊!
那麼,我不能忍受別人的自私,是不是問題就在於:我認為他/她自私了,集體利益受損,那作為集體的一員的我的利益也會受損;而如果我貢獻了,他/她沒貢獻,那我就更吃虧了?!
如果不是這樣,如果不是因為怕自己吃虧,那對方自不自私和我有什麼關係?
好吧,既然是這樣,那就說明,原來我也是「自私」的,我也想滿足自己的需求。
哎呀,是不是很羞愧?
原來,我並不是真的那麼高尚呢!
那麼,我可以有自己的需求嗎?我是不是該做到徹底的無私啊?我要不要為自己的「私字一閃念」批鬥自己?
在這種心理衝突中,我生活了挺長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答案在不經意中出現了。
那一天,我坐在電視機前,正好碰到電視里重播動畫片《蘿蔔回來了》,我看了一會兒後,直接從沙發上跳了起來,「啊?原來是這樣的!」
原來,我原先的記憶是錯誤的!
《蘿蔔回來了》這個故事,講述的壓根兒不是小白兔餓得要死,還把唯一的食物送給朋友的事。
故事的真正情節是:小白兔有兩個蘿蔔,一大一小,它把小的自己吃了,吃完後飽了,然後想到了朋友可能沒東西吃,才去送給朋友的。然後朋友們也是各自都有東西吃,然後才把蘿蔔再送給可能沒東西吃的夥伴的!
這就對了,這才是符合人性的做法啊!
人要是自己都活不下來了,還怎麼照顧別人啊?
原來,照顧自己沒有錯,想先滿足自己的基礎的需求也沒有錯!
古之先賢也是這樣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連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都不懂得、都不能、不肯體貼愛護,你怎麼可能發自內心地體貼愛護別人家的老人和孩子?
而「愛他人」,也不過是「愛自己」的心和方式的推廣吧?
愛自己,並非「自私」,而正是愛別人的基礎啊!
如果現在,你還是無法判斷自己的行為屬於「自愛」還是「自私」,那就用《蘿蔔回來了》這個故事裡的規則來試試看吧。
如果你有兩個蘿蔔,自己吃不了;這時候你的朋友餓得都要死了,你還捨不得分享給他/她,那麼,看起來你確實有些自私哦。
但如果你只有一個蘿蔔,你自己這時候不吃就要餓死了,那麼,你把這個蘿蔔吃下去,這是愛自己,不是自私。
如果這時候有人用「自私」的大帽子扣你,要求你犧牲自己來成全他/她,那麼,自私的是他/她,不是你!
自然,有的朋友已經超脫到一定境界,自願放棄自己生存的機會,把機會留給他人,然後心境平和、笑對未知,這是他/她自己的選擇;而且這種選擇並不是以逼迫他人和自己行為一樣作為條件的;我尊重這種選擇。
附:《蘿蔔回來了》
國產動畫,根據方軼群的同名童話改編,唐澄編劇並執導;195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以下內容根據原文和動畫片改編。
天氣這麼冷,雪這麼大,地里、山上都蓋滿了雪。小白兔沒有東西吃了,餓得很,跑出門去找東西吃。
小白兔找啊找,一面找一面想:「雪這麼大,天氣這麼冷,小猴在家裡,一定也很餓。我找到了東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白兔扒開雪,嘿,雪底下有兩個蘿蔔。他多高興呀!
小白兔抱著蘿蔔,跑到小猴家,敲敲門,沒人答應。小白兔把門推開,屋裡一個人沒有。原來小猴不在家,也去找東西吃了。 小白兔就吃掉了小蘿蔔,把大蘿蔔放在桌子上。
這時候,小猴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這麼大,天氣這麼冷,小鹿在家裡,一定也很餓。我找到了東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猴扒開雪,嘿,雪底下有幾顆花生。他多高興呀!
小猴帶著花生,向小鹿家跑去,跑過自己的家,看見門開著。他想:「誰來過啦?」 他走進屋子,看見蘿蔔,很奇怪,說:「這是哪來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來的,就吃完了花生,把蘿蔔送去給小鹿吃。
小猴跑到小鹿家,門關得緊緊的。他跳上窗檯一看,屋子裡一個人也沒有。原來小鹿不在家,也去找東西吃了。
小猴把蘿蔔放在小鹿家裡,走了。
這時候,小鹿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這麼大,天氣這麼冷,小熊在家裡,一定也很餓。我找到了東西,去和他一起吃。」小鹿扒開雪,嘿,雪底下有一棵青菜。他多高興呀!
小鹿提著青菜,向小熊家跑去;跑過自己的家,看見雪地上有許多腳印,他想: 「誰來過啦?」 他走進屋子,看見了蘿蔔,很奇怪,說:「這是從哪來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來給他吃的,就把青菜吃掉了,把蘿蔔拿去給小熊。
小鹿跑到小熊家,在門外叫:「開門!開門!」屋子裡沒有人答應。原來小熊不在家,也去找東西吃了。
小鹿就把蘿蔔放在門口。
這時候,小熊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這麼大,天氣這麼冷,小白兔在家裡,一定也很餓。我找到了東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熊扒開雪,嘿,雪底下有一隻白薯。他多高興呀!小熊拿著白薯,向小白兔家跑去;跑過自己的家,看見門口有個蘿蔔,他很奇怪,
說:「這是從哪來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來給他吃的,就說:「把蘿蔔也帶去,和小白兔一起吃!」小熊跑到小白兔家,輕輕推開門。這時候,小白兔吃飽了,睡得正甜哩。
小熊不願吵醒他,把蘿蔔輕輕放在小白兔的床邊,吃掉白薯,自己回家了。
小白兔醒來,睜開眼睛一看:「咦!蘿蔔回來了!」他想了想,說:「我知道了,是好朋友送來給我吃的。」
安瀾智慧總結:
愛自己不是自私。
我們在「愛自己」的前提下給出「愛」,誠心誠意的付出,沒有計較,沒有「你必須如何」的要求;然後,「愛」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回來。
安瀾智慧提示您:要想愛人,請先自愛;你有的東西,你才能給出;你給不了別人,你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推薦閱讀:
※非安全型依戀的你,此生註定無法幸福?
※一個人掉進大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麼評價說【我裝逼是因為我有資本,你連裝逼的資本都沒有】這樣的人?
※獵頭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幻夜》中為什麼曾我孝道出門前女兒遙香有很多奇怪的表現?全文中沒有解釋?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