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海行動:帝國的絕唱

(題圖:1970年11月22日紀念碑,位於科納克里,網圖侵刪)

*註:由於本人不會葡萄牙語,法語能力也比較有限,因此被迫使用英語資料,可能不能還原全部事實,還請諒解!

更新:剛剛想起我有一位老師姓Da Silva,問了下果然是葡萄牙人。更新有望!

————————————————

1945年。隨著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畫上了句號。德國、日本、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乃至保加利亞,法西斯政權盡數被推翻。無論是西方式民主還是社會主義,至少瘋狂的法西斯真的沒有了。

然而,伊比利亞半島似乎被遺忘了。西班牙的弗朗哥政權和葡萄牙的薩拉查政權,是世界上最後的法西斯獨裁政權。

二十多年後,蘇聯在冷戰中佔據優勢,而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正在進行。一個個新生的國家代替了原來的殖民地;遺憾的是,它們的經濟、軍事、外交和政治都太稚嫩了,仍然擺脫不了殖民者的控制。

法國,作為幾乎完全控制整個西非和中非的霸主,也受到了國內經濟復甦需要以及和平思潮的衝擊,不得不作出讓步。

法國給了殖民地們三種選擇:併入法國成為海外省、保持海外領地身份,或是加入一個國家聯盟,即法蘭西共同體。

對於廣大殖民地來說,開歷史的倒車肯定不可能;所以有的保持了海外領地身份,有的則成為了法蘭西共同體的一員。但是有一個地區對全部三個選項說了不:法屬幾內亞。

1958年,法屬幾內亞宣布不承認法蘭西聯盟新憲法並宣布獨立。它就是現在的幾內亞共和國。

憤怒的法國戴高樂政府與幾內亞斷絕了關係;這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但是,對於法國來說,真正的危機仍然在潛伏。回到1954年,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爆發。與黑非洲不同,阿爾及利亞的地理位置和碳氫能源使得它成為了法國的必保之地。對於阿爾及利亞,法國的態度就是堅決鎮壓。由於二戰後法國軍事力量受損嚴重,連最為精銳的外籍兵團都上了戰場。

然而,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反抗日益加劇,並且逐漸從游擊戰、騷擾戰轉為正面戰場的交鋒;40萬法國精銳陷入了泥潭,23635人陣亡,65000人受傷。(Source:Cartographier les pertes militaires fran?aises en Afrique et ailleurs, Libération)

法國不得不在1962年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

雖然失去了西方國家的援助,但是共產主義國家向幾內亞伸出了手。

(網圖侵刪)人民宮(Le Palais du peuple),科納克里的標誌性建築,中國援建,1967年落成。

以古巴導彈危機為標誌,蘇聯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蘇聯的勢力達到了最高峰。

它急需一個在西非的落腳點:南美、古巴和西非,一旦連成一起,將形成一個堅固的三角,西方國家難以撼動。

與此同時,葡萄牙也遭遇了危機。1956年,幾內亞比索和維德角非洲獨立黨(PAIGC)在葡屬幾內亞(今幾內亞比索)發動了多次罷工,在1961年,游擊戰爆發。雖然人數有優勢,但葡軍對游擊隊無計可施,因為塞內加爾和幾內亞給予他們庇護,甚至PAIGC的總部都搬到了科納克里。同時,蘇聯、中國、古巴等很多共產主義國家援助了武器裝備等,目的就是在西非打開鐵幕的缺口。

(Source: R H Chilcote, (1977). Guinea-Bissaus Struggle: Past and Present, Africa Today, Vol. 24, No. 1, pp. 33-4.

Cape Verde background note, Bureau of African Affair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葡幾獨立戰爭是葡萄牙殖民地獨立戰爭中重大的一部分。然而,隨著PAIGC的實力逐漸增強,葡萄牙逐漸力量不支了。

到1970年,葡萄牙控制的地區僅剩首府比紹和重鎮布法塔,以及比熱戈斯群島。其餘廣大的內陸全部被PAIGC控制。

(Source:Situation im Portugiesischen Kolonialkrieg Ende 1970 -Guinea-Bissau ,nach Urania Atlas, Seyler 1971)

以此為背景,葡萄牙的獨裁政府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入侵幾內亞共和國,抓捕PAIGC的首腦阿密埃爾·卡布拉爾,推翻幾內亞總統塞科·圖雷,終結PAIGC的外部援助。這次入侵被稱為綠海行動(Opera??o Mar Verde)。

(沒錯,以上全都是背景介紹)

1970年11月22日。夜。

在摩托艇的幫助下,兩艘LAC登陸艇和一艘五千噸級貨輪將約450名葡萄牙士兵和幾內亞的反叛軍送上了科納克里北岸的海灘。

不難想像,幾內亞完全沒有做好應對突襲的準備。為了防備其他國家的襲擊,大部分士兵都被部署在邊境,首都的部隊幾乎沒有戰鬥力。葡萄牙的進攻非常成功,在前幾個小時幾乎沒有遇到頑強的抵抗。很快,科納克里市區的大部分關鍵據點易手,包括位於西南部的城市的發電站和兩座兵營。

PAIGC總部,位於登陸點正對的方向,承受了巨大的打擊,同樣的還有關押了政治犯的Camp Boiro,以及幾內亞共和國衛隊總部。這些地區的守衛軍人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仍不能阻止葡軍。26名葡萄牙俘虜被解救,幾內亞國防部長Lansana Diané被俘(後逃脫)。PAIGC的總部也淪陷了。位於城市北郊的總統夏日別墅也被炸毀。如果截止到這裡,這次入侵無疑是成功的。

然而,葡萄牙犯下了一連串的錯誤。首先,情報出現致命失誤:PAIGC的卡布拉爾已經離開幾內亞並前往歐洲;圖雷總統並沒有在通常居住的度假別墅,而是在市中心的總統府邸中;最關鍵的是,葡萄牙摧毀的幾內亞廣播電台已經被棄用了,並換了一個新的地址。

葡軍的戰略部署也存在問題,沒有嘗試攻打機場,也沒有對最高價值目標——總統府進行集中攻擊。至此,葡萄牙的戰爭目標全部失敗。

通過沒有中斷的公共廣播,圖雷總統得以向全國通報情況,並送下了一顆定心丸。軍隊得以從納薩瓦薩附近的兵營調動入城,機場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次日,在登陸了若干個小時後,幾內亞已經組織起了成規模的抵抗,葡萄牙部隊開始逐步後撤。

到了晚上,葡萄牙海上單位撤出,大部分尚未撤出的入侵者被擊斃,至少六十人被俘虜。隨後,幾內亞當局公布從葡屬幾內亞方向而來的另一次入侵也被擊退。綠海行動遂告失敗。

此事件對各方均產生了巨大影響。

成功組織了軍隊和市民,圖雷總統的個人威望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並藉此對國內進行清洗以鞏固統治。幾內亞原本就是共產主義國家在西非的落腳點,亦獲得了大量援助,包括埃及和奈及利亞等國贈送的輕武器。被俘的國防部長成功逃脫併到阿爾及利亞避難。

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和非盟都通過了譴責葡萄牙的聲明。從此,蘇聯派遣軍艦在西非巡邏。這次事件可謂「細思恐極」。因為蘇聯成功的打開了突破口;如果美國沒有及時退出越南並「打中國牌」,冷戰的歷史極有可能被徹底改寫。這次事件意味著蘇聯的影響力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

而對於葡萄牙來說,科納克里登陸戰的失敗斷絕了打贏葡屬幾內亞戰爭的最後希望,同時國內政局再次遭受重創。

1974年,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法西斯政權被推翻。

---------------------------------------------------------------------------------------------------------------------------

作者的話:本文可能是第一篇描述此事件的中文文章,因此並不能保證正確,還請見諒。我寫這篇文章是在社科院的《列國志·幾內亞》中看到了一行字,塞科·圖雷總統「領導了對1970年葡萄牙入侵的抵抗」,對此產生了興趣並開始研究(後來忘了),過了兩三年又重新記起來,就有了這篇文章。

本文並未採用直接來自維基百科「綠海行動」這個詞條中的資料,因為本人嚴重懷疑其在此詞條下的中立性與客觀性,其公布的數據與任何一個外部鏈接均不相同,擴展鏈接亦全部為葡萄牙語,在此希望各位讀者在今後的研究學習中注意維基百科偏向的問題。

關於綠海行動是否成功存在爭議。但是本著"Wikipedia is not a credible source"的原則認為其失敗。暫時沒有發現有英文或法文參考資料認為其成功。

文章後半部分主要參考:

書籍:Avec Bilguissa Diallo (2014), Guinée, 22 novembre 1970 (Paris, LHarmattan).

電子文獻:GlobalSecurity.org, Opera??o Mar Verde/ Operation Green Sea

其他資料:

Perspective Monde, 22 novembre 1970, Invasion de la Guinée par des troupes portugaises

Modern Ghana (2012),THIS DAY IN HISTORY: 22nd November 1970

Camp Boiro, Wikipedia


推薦閱讀:

摩洛哥:探行北非珍珠
「窮游錦囊系列知乎 Live」—— 摩洛哥不下線「直播15天」
非洲觀—西印度洋的航海者,一隻人類學喵的馬島手記
阿杜瓦大捷
怎麼看今後5年,中國將向非盟提供總額一億美元無償軍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備軍和快速機動隊的建設?

TAG:歷史 | 戰爭 | 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