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每天都要讀書?

讀書最主要有三種動力:1、獲利樂趣2、收集資訊3、提升自我三種讀書目的本身並無高下,我們的讀書動力也會在三者之間來回跳躍,最理想的狀態是我們三種動力都很充足,當其中一種消耗殆盡以外,迅速切換到另一種,在外人看來我們似乎一直在努力,卻不知真正的讀書人,往往是享受閱讀快感不能自拔。一、為樂趣而讀喜歡讀書的人,全部都會為樂趣而讀,在《閱讀的危險》一書中,各位民國大家,不論是林語堂,胡適,還是蔡元培,在年輕時都有過大量閱讀雜書的階段,他們選書的原則用四個字總結,就是「隨興而讀」。所謂隨興而讀,是以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選書,你可能在不同的主題間遊盪,我自己大學本科是物理系,學校期間物理和數學學的一塌糊塗,倒是把學校圖書館所僅有的2架子日本作家書籍全部看完了。回頭看這個階段,就可以看到隨興而讀最大的價值在於,讓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從始致終,我都是把讀書當作一種玩樂的手段,而非任務,即使是在應付考試的時候,我也不會死啃某本老師指定的經典,而是選擇自己能讀的下去的作者,比如說我從小就害怕英語語法,考試從來都是全部填B,還以為自己這輩子也不可能搞定英語語法,卻沒想到在看了旋元佑的《文法俱樂部》後,僅僅6個月的時間,語法成為了我英語中最強的一項能力讀書的樂趣有很多,讀小說和傳記滿足了我的關愛欲,為書中人物的經歷而歡笑落淚,讀論說文滿足了我的改變欲,讓我在想像中體驗到成就感;讀散文、哲學,讓我體驗到美。沒有樂趣的閱讀,是不可能持久的,長期強迫自己以錯誤的方法閱讀不適合的書,只不過是你太懶,用雙手的努力,掩蓋思維的懶惰,為樂趣而讀,其實就像是一次次冒險的遊戲,不斷嘗試新的主題,新的作者,新的讀書方法,就會像是在生命中注入新鮮的空氣,一旦體驗過,你就不可能再入下書本,因為那種快樂,是沒有其它事物可以替代的。二、為收集資訊而讀為收集資訊而讀書,是中國人最熟悉、最鄙視卻最不擅長的讀書方法。最熟悉是因為應試教育其實就是一種為收集資訊而讀書的方法,就是一種在規則時間內,快速搜索到正確的知識點,並按規則正確呈現的考核但是,學校卻從頭到尾一直在說謊,不肯承認我們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其實目的是背答案,硬是要說學生學不好是智商不夠、不肯努力,所以不理解知識,其實哪是什麼不理解,是不會背答案而已,也許正因這種表裡不一的教育體制,我們對這種為收集資訊而讀書的方法深表鄙視,卻不知自己其實被學校洗腦了,常見的鄙視方法有:1、精讀才有用2、讀完不理解等於沒讀3、讀了不能學以致用沒有用這些人說的冠冕堂皇,但實際上他們想表達的是「我不想讀書」其實絕大多數的書和資料,你只要看到,知道了就可以用了,根本不需要理解,舉個例子,全自動麵包機做麵包的配方是這樣:300克高筋麵粉200克水20克糖5克鹽3克酵母你看完了,照著做,把料都扔進麵包機里,按說明書按了開關,然後4小時後得到一個做的剛剛好的麵包,可是,你真的理解了你讀到的東西?你知道:水和麵粉混在一起通過攪拌產生麵筋是怎麼回事?這是物理學的範圍酵母和麵糰混在一起的發酵過程是怎麼回事?這是生物學的範圍麵包機烘烤發酵麵糰產生香甜的麵包味是怎麼回事,這是化學的範圍美國有一個華裔的麵包女王,她的專業是精細化學,做麵包其實需要的知識範圍與做生化武器是類似的,你真的能理解嗎?我猜你連我寫的這段可能都不理解,但問題是,你真的需要理解嗎?為收集資訊而讀書,需要的是快速閱讀同時,建立知識索引的能力,注意,不是理解,而僅僅是建立索引,與學校的應試大多是閉卷的不同,讀書時我們是開卷的。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需要像在學校時期一樣將知識點背下來,而是只要知道在哪能找到想找的知識點就可以了。我自己是翻譯,有人可能誤以為翻譯的辭彙量一定很大,但實際上翻譯大多數時候都會藉助電子詞典,特別是谷歌翻譯對文稿進行初譯,特別是專業術語,我們更會藉助特殊的專業詞典,甚至wiki來了解一個單詞在這一語境下的真實含義為收集資訊而讀書,最能夠滿足的是我們的控制欲,我們最渴望控制的不外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個人,要控制工作和生活,就要具備強大的收集資訊的能力,當你打工的時候,很多雜事不需要動腦的,上網搜搜高手怎麼做的,照著模板套就好了,自己創業也一樣,80%的問題其實都是前人經歷的,只要稍微懂搜索方法,就能在網路或書本上找到前人的經驗。這種讀書目標最能夠幫助我們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也是我們中國人最抗拒的一種讀書方法,抗拒的原因大半是心理問題,我不詳細解釋,只是如果你不具備以下幾種能力之一,你根本就是沒有這種能力,那就別對這種方法做任何評論,先去學會了再說1、閱讀速度低於900字/分鐘(暢銷商業書)2、兩小時讀完一本書(300頁內的暢銷商業書)3、谷歌和wiki搜索的主要技巧(怎麼上谷歌當然也是必備的)4、垂直專門搜索網站10個以上(搜圖、搜問答、搜書單等等)5、在看到一個問題的多個矛盾答案後,創造自己個人答案的能力三、為提升自我而讀有人將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等同於提升自我,實際上邏輯思維僅僅是自我的一部分,我們的自我是由四種主要性格功能組成:1、感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見識廣博2、思維:邏輯思維3、情感:情緒感受(常見於各種靈修)4、想像:規劃、格局(也就是常說的腦洞太大)讀書確實能夠提升自我,而且對我們的幫助確實是最大的,只是有一個問題,提升自我太困難了,這4種性格功能中,最容易的是感知,只要讀的書足夠多,主題夠廣博,作者類型夠豐富,要提升這點,唯一要做的就是隨興而讀,只是要稍微主動一點讓自己不斷變化關注點就行了邏輯思維的提升難一點,但我們在學校受到的訓練其實大量與邏輯思維有關,數學是純粹邏輯思維的,英語的語法,政治的論述,語文的中心思想,都是在討論這個,只是我們需要額外很用力地推動自己建立思維框架,並且嘗試跨界使用框架,用物理學研究企業管理(大前研一用核反應公式來思考經濟趨勢),用英語語法來解數學應用題,等等情感的提升主要靠文學閱讀,關鍵在於入戲,進入戲中,代入角色中,感受人性的美醜。想像力則是自我啟迪為主,關鍵在於耐心和忍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有讀書的動力,只不過被學校教育給扼殺了大半,不過它們的種子永遠都在,需要你自己重新播種、栽培、守護,等待它的成長,而當它們一旦重新發芽,那種生命的力量就會不可抑制地破土而出,那種看著自己成長的感覺,實在是人間極樂之事。

頭條號 / 公眾號/喜馬拉雅電台:「時鐘與羅盤」
推薦閱讀:

做金融,干投行的看過來,豆瓣高評分的金融書籍推薦
世界末日他們竟然還在種田,這4個主角的腦子是不是有坑?
《繁花》金宇澄
431.讀書13~《論語譯註》
MAYA是否很難學習

TAG:閱讀 | 讀書方法 | 讀書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