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坤鵬論:揭密!谷歌蘋果華為小米都在不顧一切布局的物聯網

坤鵬論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物聯網的文章,一時間引來眾多圍觀,最近因為一直研究在深入學習物聯網,今天就把心得體會整理出,聊聊物聯網這個話題。

一、誰提出的物聯網?

據坤鵬論不斷考證發現,現在國內90%的文章對於第一個物聯網產品描述是完全錯誤的。物聯網的最早實踐可以追溯到1982年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有一群程序設計師不想每次下樓買可樂時,正好遇到可樂自動販賣機已經賣機,或者買到不夠涼的可樂,於是他們就把可樂販賣機接上網路,並寫程序監視可樂機內的可樂瓶數量,以及是否是冰的。這就是最初的物聯網實作。

199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的概念。

1995年比爾·蓋茲在《未來之路》一書將物聯網概念進行了現象級描繪:

當客人進入他西雅圖華盛頓湖畔住所時,首先佩戴上一個電子別針,這個電子別針把來訪者與房子中的各種信息服務聯繫起來。

有了電子別針,房子會知道你是誰、你在哪裡,並將根據這些信息盡量滿足,甚至預見你的需求。

當你沿著大廳走動時,你前面的燈光會逐漸變強,而後面的燈光逐漸消失。音樂會隨著來訪者一起移動,而其他人可以聽不到聲音。電影與新聞將跟著你在房子里移動。

如果有一個需要來訪者接聽的電話,那麼只有離來訪者最近的電話機才會響。

手持遙控器能擴大電子別針的控制能力。來訪者可以通過遙控器發出指令,比如從數千張圖片、錄音、電影、電視節目中選擇所需要的信息。

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主任愛斯頓(Kevin Ashton)提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一詞,提出「萬物皆可通過網路互聯」,闡明物聯網的基本含義。

說到物聯網,還不得不提的就是IBM的「智慧地球」。在2008年底,由IBM CEO彭明盛首次提出。戰略的主要內容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 而後通過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將「物聯網」整合起來,人類能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全球「智慧」狀態,最終形成「互聯網+物聯網=智慧的地球」。

二、怎麼定義物聯網

坤鵬論查了很多對物聯網的定義,還是百度百科的比較確切,所以這裡引用一下: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路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定義往往不那麼生動,咱們舉舉例子吧:

1.在物聯網時代,手機、冰箱、桌子、咖啡機、體重儀等物體變得「有意識」而且善解人意。比如:冰箱壞掉時會自動發出維修信息,「主人我們家冰箱溫度飆到10度,要不要找人來看看?」

2.2016年4月B輪融得2000萬美元的Helium,它的感測器網路可以幫助確保醫院保存疫苗的冰箱一直保持特定溫度。

3.英特爾在物聯網論壇曾展示輸油管檢測系統,漏油時感測器會發出信號,可以避免高雄氣爆事件重演。

三、物聯網什麼時候拉開序幕

物聯網的概念雖然早就出現,但因為技術價格昂貴,所以一直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一直到2007年,iPhone的出現才為物聯網拉開了序幕。

不少專家認為,物聯網起飛的最重要因素是智能手機,因為它就像物聯網的操控中樞,可以控制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硬體等。

另外,除智能手機的普及,還有一些因素是相應硬體的價格也在不斷滑落,比如:各類感測器價格從1.3美元直接掉到了幾美分,RFID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價格也降至1美分左右。全球家庭Wi-Fi通訊協定覆蓋率已達25%,更省電的ZigBee進入一般家庭,像小米的智能家庭套裝就支持Zigbee協議。

四、這是萬億美元的大市場

根據IDC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截至2015年達到1200億美元以上,據其預測,未來2017年或將預計突破1500億美元關口,且可實現26.46%的複合增長率。與此同時,從全球未來幾年的發展狀況來看,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或將從2014年的5917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3萬億美元,預計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7%。

按照業界預測,物聯網時代幾乎所有產業都將被重新洗牌和顛覆。由於智能家庭的門檻最低,所以競爭已經呈現白熱化的局面,而偉大的小米盯的就是這一塊,我們在前兩天的文章中專門進行了分析。

目前,智能運輸領域成長非常快,甚至超過了智能家居,特斯拉等智能汽車正在顛覆汽車產業。

物聯網甚至可以顛覆到金融業。比如:美國的AllState和Progressive、英國的Aviva都已經開始使用追蹤設備和自動APP來監控和採集駕駛人資料,分析駕駛行為、駕車風險高低,制定不同保費,駕駛習慣良好的人保費較低。

五、科技巨頭們的大亂戰

1.Google

2016谷歌I/O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推出了智能家居核心處理系統--Google Home。

Google Home注重於音樂娛樂和語音搜索的硬體產品,也將會成為家庭設備的控制中心,內置了處理系統以及谷歌助理,相比蘋果的Siri和微軟Cortana,Google Home不僅僅進行語音交互,並通過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的結合,使得轉變成為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智能管家。

用戶可以通過它設置家庭待辦事項、控制鬧鐘、購物清單等,它也可以成為智能家居中樞,連接電視、音響、插座、燈光、空調等家庭設備,通過Google Home對整個家居環境實現語音控制,以及Google Home語音功能非常強大,可以直接與其進行雙向對話。

谷歌在物聯網領域布局,最早是2014年1月以32億美元收購Nest,借Nest之力來爭奪智能家居平台,承擔著谷歌在物聯網領域戰略。

Nest Labs主要產品溫控器,可記錄家庭能源消耗量。「Nest不僅在30億美元的全球溫控器市場經營業務,更會協助6兆美元的能源部門。」《哈佛商業評論》曾這樣分析。

雖然物聯網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在收購Nest後,在物聯網領域先後再收購了Dropcam,Revolo智能家居公司,也發布了物聯網操作系統Brillo,同時還推出了高端OnHub路由器,在物聯網領域布局,能看出谷歌對於物聯網和智能家居領域的企圖和野心。

2.蘋果

HomeKit是蘋果2014年發布的智能家居平台,該平台可以將用戶家中的智能家電整合在一起,通過iPhone、iPad等來統一控制家中的各種智能家居產品,從智能恆溫器、智能燈泡到其他家用電器等,以開放的平台為誘點,藉此吸引更多支持者加入。

2013年,蘋果宣布向汽車領域進軍,宣布iOS in the Car計劃,將用戶的iOS設備使用體驗與汽車儀錶盤系統無縫結合。2014年蘋果公司正式發布更名為CarPlay車載系統。

通過語音、圖像人機交互,使得機器能讀懂你,之後執行精準命令。可以說物聯網,包括物聯網領域的硬體含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硬體,肯定離不開人工智慧及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而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基於圖像和語音的兩個超級入口,自然蘋果不會錯過人工智慧這一前沿領域。

去年10月,蘋果曾收購英國語音技術初創公司VocalIQ,最主要開發人工智慧軟體,幫助計算機與用戶進行更為自然的對話,這將有助於蘋果改進Siri。

蘋果公司還收購Emotient公司,該產品牛的地方在於可以將多人,比如:滿屋子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分類,應用範圍比如可以用來測量消費者對廣告的反應。Emotient稱,醫生也對他們的技術進行了測試,以解讀那些無法自我表達的病人的痛苦表情。而零售商也用它監測購物者在商店走道里的面部表情或是的銷售人員通過佩戴Google Glass對顧客的表情進行實時解讀。

有人猜想蘋果收購Emotient後可能會將該技術置於iPhone的前置攝像頭中,來檢測用戶情緒狀態,從而讓Siri更加智能,在和你對話的時候能夠考慮你的情緒變化;甚至可以利用這項技術來了解用戶對iAds平台上投放的廣告的反應。

3.華為

5月26日,華為的OpenLife智慧家庭計劃亮相,這是一個運營商解決方案,簡單來說,華為提供的是兩種服務方式,一是提供硬體基礎設施,也就是賣硬體產品,幫助運營商建立各種雲。第二提供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等各類資源,運營商可以在上面開展自己的服務業務。物聯網的傳統設備供應商無需改動硬體,只要開發適配驅動,就可在兩周內集成。其中華為就連APP也要進行整合。設想一下,如果未來所有傢具設備都接入了物聯網,而每一個應用都對應一個app的話,這比整體找遙控還麻煩。為此,華為提出了一個整合各種類型的手機app平台,開發商甚至一個H5就能讓用戶操控智能家庭。

另外,華為在2015華為網路大會上,還推出了一款物聯網操作系統LiteOS,體積只有10KB級、開源的、可幫助小型設備處理信息的操作系統。就像Windows之於電腦,安卓之於手機。

4.三星

三星總裁兼CEO B.K. Yoon透露:到2017年,所有三星電視將成為物聯網設備,而旗下90%的電子產品將支持聯網。到了2020年,所有三星硬體設備均將支持物聯網,無論是空氣凈化器還是烤箱 。同時,三星的產品將會跨越各種平台而不僅僅支持自己的平台。他說:「如果所有感測器和所有設備都能協同工作,我們就能開創物聯網的未來。我們的物聯網配件和設備都將開放。」

Yoon還強調了開發者對於建設物聯網的重要性,並宣布2015年,三星將為其開發者社區投資逾1億美元。並且,計劃通過加速器計劃和擴展國際開發者活動,支持其開發者社區。

Yoon認為,在物聯網時代,感測器變得更加先進和精確,關鍵零部件也會變得更加小巧,並高效節能。三星已經在開發一種新的三維距離感測器,可以檢測出最細微的動作,類似這種感測器精確到能夠了解一個人的周邊環境並提供恰當的解決方案和服務。三星還在研究晶元,如嵌入式堆疊封裝包晶元(ePOP)和Bio-Processor,這些晶元非常高效節能,並且足夠小巧,可適用可穿戴和移動設備。

其他阿里、騰訊等巨頭的動作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這裡就不再贅述。

六、為什麼大家都這麼在意手機的銷量?

目前為止,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汽車、健康醫療的重要操控中心,所以誰的手機銷售高,誰的話語權就越高,所以為什麼小米捉急,這就明白了吧?

七、圍繞著數據的新商業模式

看了以下這些新商業模式,相信你會像坤鵬論一樣,突然想起了偉大的樂視!

1.數據服務

物聯網時代的新商業模式是圍繞著數據轉,其中,「數據售賣與交換」也就是俗稱的「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模式將成為流行。例如Nest Labs和電力公司Electric Ireland達成協議,只要民眾和該電廠簽署兩年合約,就可以獲得免費的Nest溫控器,讓原本售價為250美元的溫控器變成0元。本來由民眾買單的Nest溫控器硬體改由電力公司買單,而電力公司則享有Nest使用者的用電大數據,Nest溫控器的價值從硬體轉移到數據上。

2.產品即服務

通過軟體升級和大數據,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例如奇異公司在波音787飛機的GEnX引擎中裝設感測器,記錄每次飛行數據,藉此提前一個月預知飛機引擎需要維修,準確率高達70%,減少飛機突然故障的問題。

智能汽車Tesla則通過OTA(on-the-air)線上軟體升級,直接修復有問題的汽車,車主不需用跑維修廠,這兩個案例都是利用軟體與大數據分析提供服務。直接提供人力、售後服務盈利。

3.產品共享

廠商擁有硬體產品,使用者按照硬體使用量付費。

比如著名以「汽車共享」為理念的Zipcar美國網上租車公司,它通過接收會員,發放會員卡來運營。Zipcar的汽車停放在居民集中地區,會員可以直接上Zipcar的網站或者通過電話搜尋需要的車,網站根據車與會員所在地的距離,通過電子地圖排列出車輛的基本情況和價格,會員選擇汽車,進行預約取車。

使用完之後於預約的時間內將車開回原本的地方,用會員卡上鎖。RFID技術是核心的技術。會員卡就是一個RFID(俗稱為電子標籤)。ZipCar的每輛車都安裝了一個鑲入式的系統監控器,一邊用於和會員卡信息對接,一邊用於動態掌握汽車的即時狀態。ZipCar的中央IT系統租用了北美境內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之一Cingular的無線網路,這樣會員卡和汽車監控器就能通過這套無線網路,把一切信息在ZipCar和每輛汽車之間進行即時的同步交換。

八、物聯網有什麼問題?

「數據能載舟亦能覆舟」,物聯網帶給我們更便利的生活,但麻煩可能也不小。雖然物聯網的成長可期,但仍有許多安全問題待解決。

方便,但卻可能侵犯人們隱私的交換,你願意嗎?如果你一天洗幾次澡?每天上幾次大號?坐在沙發上摳腳挖鼻孔?一舉一動都被各種智能設備記錄下來,存放到雲端的數據銀行,然後被打包成商品售賣。

除了數據和隱私問題,現在物聯網最大瓶頸其實是「物不聯網」。物聯網才剛起飛,因此各大廠採用不同操作系統、數據格式與通訊標準還沒有統一。因此你家的智能家電彼此如果是不同品牌,可能無法溝通。

所以Nest Labs創辦人法戴爾認為物聯網根本就是一個偽趨勢,「物聯網就是行業里硬造出來的一個名詞,搪塞大眾罷了,根本就沒個定義。」他強調,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只買有特定目的的產品或應用,而不是一件物品,「不要專註於硬體,應專註於你正在解決的問題!」

坤鵬論由三位互聯網和媒體老兵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組合而成,坤鵬論又多了位新成員:廖煒。這裡只分享互聯網方面不一樣的觀點和經驗乾貨,包括互聯網創業、互聯網營銷、移動互聯網、互聯網轉型、企業互聯網+、新媒體營銷等。目前已有十餘萬企業老闆、創業者、媒體人及互聯網人關注坤鵬論,並從中受益,還不快快關注坤鵬論的公眾號:kunpenglun。 坤鵬論最近關注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問題,有此類問題的企業主,可以加微信:dpteng001,備註傳統企業轉型。
推薦閱讀:

Zynga和Facebook分手了嗎?
手機為什麼要使用可變光圈?
《古文觀止-諫太宗十思疏》這篇文章如何進行段落分析?
互聯網公司哪家運營最強?特色在哪?
互聯網營銷的優勢有哪些?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