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生涯規劃,先談做人之道

文/叢綠

有一位朋友,上大學的時候,總是說自己天分不好,不夠聰明。

但是那個時候,我就已經認定他將來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也常常這樣對他說。

不過他往往這樣憨憨地回應我:

「我對自己比較了解,我的智商的確不算高,笨鳥先飛,我需要比別人更努力。」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他早已自己創業,做了一家很不錯的公司,即便經濟形勢下滑,他的公司依然在不斷擴張。

當年之所以認定他能在事業上有不錯的前景,除了像他所說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人品極好!認識他的人,儘管有人也許會批評他顯得有點笨,或者做事方法不夠靈活,但基本沒有誰對這個人本身有過質疑,大家不約而同對他給與比較充分的信任。

一個人具有謙遜、正直、誠實的品質,從而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這往往是做成事情的基本前提。

正如木一先生多次對我說過的:「即便是壞人,也會喜歡一個好人。」

是的,即便是一個不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也會選擇信任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願意和他有工作或生活上的來往與合作。

人與人之間,大部分智商相差並非太多,尤其是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沒太大問題,真正能夠在未來顯出差距的,很多時候不在於能力,而首先在於為人。

能力很大,人品卻差的,即便一時發展不錯,往往也很難持久。

所以在人的生涯發展中,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做人先於做事,只有先將人做好,才能最終將事情做好。

我自己的職業歷程,當然說不上成功,但我從中曾經充分體會到快樂和成就感,原因就來自於這一點。

研究生畢業後,我進入中華書局工作。

一年後,開始承擔一本大型人文遺產類雜誌的編輯出版工作。

在自己成為一名雜誌人之前,我是很喜歡看各類雜誌的。拿起一本隨便翻翻,編這本雜誌的人是否用心,是否傾注了他的熱情、情感和精力,很快便可以得到驗證和判斷。

那時候我就知道,讀者是愚弄不了的,他只需打開雜誌「嗅一嗅」,就可以聞出來這本雜誌的氣味——是膚淺、敷衍還是傾盡心力之作,而這種氣味往往和客觀的選題無關,它更多的體現的是編輯的態度和素質。

所以,當我自己從雜誌的讀者成了編者時,當初讀雜誌的那點感受,就成了時時警戒自己的一條準則:

我是否抱著認真和嚴謹的態度來對待每一頁內容?

我是否抱著熱情、誠懇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作者和讀者?

也就是說,在做出一本雜誌之前,我是否先是一個認真、熱情的人?

未做事情先做人,這是將事情做好的基礎和前提。

對於我當時的本職工作來說,中心的環節有三個:作者——內容——讀者,它是從人(作者)開始,以人(讀者)結束的,因而做人的態度和方式便會直接影響到工作的結果。

在和作者打交道這一點上,我是深有體會的。怎樣找到合適的作者並約來合適的稿件,這是做雜誌最基礎和首要的,否則所有的策劃和思路都只是腦海中的想像。

很多同事們常常問我要一些遺產界專家或其他作者的聯繫方式,即便十年後我離開了書局,還依然不時有人向我詢問某些作者的電話。他們往往會說:「你的人脈廣,認識的人多,幫我打聽一下吧。」

其實,最初開始做這本專業性雜誌的時候,我幾乎連圈子裡的一個專家都不認識;而兩年以後,我已經結識了很多。

每一期雜誌出版之後,我手機上總要增加十幾個或者幾十個號碼。

認識每個人的過程都是不同的,有的特別有趣。結識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先生,可以作為一個例子。

那一年澳門歷史街區要申報世界遺產,我們就策划了澳門專題,打算其中的一部分內容請吳志良先生來寫,他對於澳門歷史和發展狀況非常熟悉,曾出版過多部專著。

但吳先生公務繁忙,要從澳門找到他,也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這件事就擱置了一段時間。

後來,我去參加一次文化遺產方面的會議,去的人非常多。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先生,正在準備演講稿,但手頭沒有帶筆,所以就問我借來用。我因事中途要離開會場,他要把筆還給我,我看他還有用,就堅持要把筆送給他。

他很感動。就在我起身要走的時候,他遞過來自己的名片,赫然正是我找了好久的吳志良先生。

因為這種緣分,最後我約他的稿件時,他雖然身體不好住了院,打著吊瓶,但還是拖著病體幫我完成了約稿。

心中常懷熱情和誠懇,就是真正可以打動人的力量。

在做內容方面,認真、熱情、負責的態度也尤為重要。

當時我們在做雜誌的過程中,不敢說在質量把關上是最嚴格的,但每期內容至少要精讀六七遍;除編輯自校外,還特意聘請中華書局的資深校對最後把關。

記得有一次提前出刊,時間緊急,有一篇文章的圖注寫得比較匆忙,短短的,沒有展開寫。結果我收到了讀者來信,寫得極為嚴厲。

這更讓我明白了這點:任何人都是愚弄、敷衍不得的;我們採取何種工作態度,別人自然就能感受到。

記得2005年8月,我們曾經拜訪過95歲高齡的侯仁之先生。那時他大病初癒,醫生本讓他靜養,可他聽說我們想採訪他20年前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的有關情況,欣然接受採訪。

他說:「你們的雜誌辦得很不錯,很認真,很有深度。」

也許,這是他樂於接受我們採訪的一個原因吧。

而這種認真、真誠和深度,是我們期望雜誌能夠呈現於讀者面前的形象;從本質上來說,它代表的是作為雜誌編輯的「人的形象」。

在和讀者的交往中,熱情和誠懇更是必不可少。

以前我幾乎是每封讀者來信都回復,因為讀者之所以來信,是因為他對這本雜誌產生了感情,否則在時間緊張的今天,有多少人肯花費大把時間來寫信?所以即使花些時間來回信,也是非常值得的。

對於一本雜誌來說,每一個讀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偶然的冷淡和漠視就會失去他們。

在書信、電話的往來溝通中,有些讀者甚至成了我的「死黨」和朋友,不但直言批評每一期的錯誤之處,而且還提出了一些很不錯的選題建議。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我的鐵杆讀者》。

那是一個瀋陽的讀者,他收藏我們的雜誌,從創刊號開始,一期也沒有中斷過。

而且每一期讀過之後,他都要打電話給我,跟我談雜誌存在的問題,詳細到圖片、文字的注音等不足。

每次他打來電話,我往往會把電話打回給他,以便可以多聊一些時間,而不至於花費他太多話費。

他是一個學識頗豐的人,當我談起我們要做「樣式雷」專題時,他立刻就提出了一些建議,而「樣式雷」那時對很多人來講,還是比較陌生的概念。

後來我們有一期雜誌,賣得特別好,以至於在瀋陽斷了貨。他實在買不到,不得不打電話給我。

我馬上把雜誌寄給了他,不料他沒有收到。

我於是又寄了一本給他。

好久沒有他迴音,我打電話過去問,原來又沒有收到,但他已不好意思再告訴我。

第三次又給他,我用的是EMS特快專遞。

這次他終於收到了雜誌,很高興。

他告訴我,我用特快專遞給他寄雜誌,他很感動,覺得這是他所有的雜誌中最奢侈的一本。

他說,他是我的鐵杆讀者。

他的話也讓我感動,因為這是對我所從事工作的認可。

一個忠實的讀者,帶給一本雜誌的決不僅是一份發行量,還有雜誌的精神、榮譽和信念。

我還有一個很小的讀者,當時還在上小學六年級。

他給我寫來熱情的信件,文字很清新;當時我和他時常聯繫,每次談談雜誌和文化之外,對他的學習和成長加以鼓勵。

後來他升入中學,學習任務加重,慢慢就失去了聯繫。

沒想到多年之後,我又收到了他的Email,說是自己已經大學畢業了,問我好不好。

看著一個小男孩長成20多歲的大男孩,真讓人覺得時光的奇妙。

而這麼多年來,他還一直記著當年的那位編輯老師,並且在聯繫到她時覺得驚喜,這讓我自己的心也覺得驚喜。

這就是工作中的熱情與誠懇帶來的美好收穫。

我們做過的任何事情,總會留下自己的痕迹。可以把痕迹寫在塵土中,可以寫在流水上,也可以把它寫在別人心裡。

正如對一個辦刊人來說,作者和讀者都是不能愚弄和對付的,付出多少心血和熱情,才能獲得多少忠誠和信任;同樣的,任何一份工作,我們所要交往的各色人等,都需要以良好的人格和品質,來贏得持久的信任。

什麼種子長什麼苗,我們在別人心裡種下的種子,也一定會在自身生涯發展的土壤中,長成它應有的樣子。

所以,要談生涯規劃,先談做人之道。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叢綠心靈教育,作者系國家生涯規劃師,中國職業規劃師,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培訓師,職場心理、生涯諮詢與青少年教育專欄撰稿人。致力於個體的自我探索、心靈成長與生涯規劃,從而達致自由和諧的生活。

微信號:conglv2

推薦閱讀:

怎樣才算愛自己?這三點,越早領悟越好
暴食迷茫這些日子,你「醒」了嗎?| 一封來信
心靈科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TAG:職業生涯 | 心靈成長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