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章起源,俗化雕文,始有印璽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上的歧異發展,蘊涵了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面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之內充滿了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雖幾經更迭,仍能以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趣,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的藝術。
在我們游心賞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義。篆刻是什麼呢 ? 它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據「漢書 祭祀志」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
遠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但印面並無本來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徵血緣集團的記號,附加在同時代的青銅器或旗子上。雖說是記號,確有一定的讀音。
到了周代,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大為興起。各種大小形狀都有,一般分為白文,朱文兩種。
秦代是中國文字由「籀書」演變成為篆書的時期,印的形式也更為廣泛,印文圓潤蒼勁,筆勢挺拔。
漢代印章到達興盛,史稱漢印,字體由小篆演變成「繆篆」。漢印的印形制、印紐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篆書作印。
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遂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舉。
傳統認為,篆刻必先篆後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並不計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就是一個字或一個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藝術、比較複雜而變化多端,實在是篆刻藝術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練的刀法而無高明的章法,必無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組的創作,必須方方有變化,更要顯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設計印稿時應反覆構想。這一點,篆刻大師吳昌碩慎重的創作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根據文字具體的筆劃、筆勢、形體及字與字之間的相互關係設計出相宜的形式。
推薦閱讀:
※剁手丨來看大觸打造的大理石薄紗少女吧!
※五年耕耘,不忘初心?難!
※翡翠變身,天蠍座!!
※我是雕刻師,南派木雕里的八大木雕流派,你聽說過幾個
※雕塑和雕刻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