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佛學和心理諮詢、靈修的橋樑
這篇文章是我在國內某佛學院學習時,一時興起所留,如今整理髮布。
引子:我來寺廟禪修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本是對「靈性修養」、「心理諮詢」感興趣,想看看和佛學之間有什麼共同性,有什麼互補性。就好像佛教是一個水井, 別人都是從上面的土層,由上往下打井,而我則不同。我是在附近一處,打了一口深井(靈修、心理諮詢),但是現在要橫著挖過去,把兩者連接起來,融會貫通。
聽佛學老師打趣說,「出家人就是垃圾桶,來寺廟的居士和天下人把所有的煩惱都往你這裡倒」。在這裡反應的佛學的職能之一,即是「心理諮詢」。當然室友有也提示,心理學最早就來自於宗教,例如基督教的隔斷小房提供給信徒懺悔,佛學的有個領域叫「唯識學」和心理學有很大交際。當然佛教還有教育的職能,例如古代培養僧人的學校「叢林」,就是在那個世界觀不健全的時代,傳播佛教自己的世界觀。
內容:
1、佛學的藝術性、具象性+修佛的多方式性、融合性=佛學的自愈性
1)佛學的藝術性、具象性
藝術性指的是,佛教把很難接納的苦,用藝術性的故事(公案)來淺顯地解釋給大眾聽,便於理解能力不高的普通大眾理解,也便於傳播。佛像不是神,而是佛家的藝術性的教具。比如菩薩顯靈故事,三世輪迴。
具象性指的是,佛教的這種世界觀的解釋,效率很高,就是花費很少的成本(時間成本),但是輔助人們理解的效果很大。
2)修佛的多方式性、融合性
修佛用的方式很多,包括
(1)食療,比如說素食裡面要求不包含蔥姜蒜,因為這些食材刺激荷爾蒙,容易產生慾望。
(2)音樂療法,包括聽吟唱、聽佛咒,感受自己在其中的渺小,身體一些部位彷彿有電流通過。
(3)「心流」,唯識學講得說一念滅,才有一念起,如果你全神貫注於善念,惡念就不會進來。換成心理學的話語,把注意力集中在念經、誦咒、日常滿滿的勞作,那麼你就會感覺很充實,很快樂,甚至陶醉於「心流」所帶給你的快樂,彷彿你塗「神秘花園」的繪本那種全神貫注的快感。例如,可能持續誦經的你,就會不再其淫邪之念,而是全神貫注於誦經,陶醉得甚至當停止誦經時,你會有依依不捨。
(4)氣功健身,打坐時間久了,很容易疲勞,引入一些身體活動的方法。
融合性指的是,多種方法不是生硬地堆砌在一起,而是融合起來,連貫的銜接成一個整體。例如,念咒的同時也聽咒;不僅通過佛理減少你的慾望,還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
2、為什麼要強調懺悔和感恩?
答:讓自己往內看,而不是往外看。便於自愈,而非去無謂的對抗現實。
我曾接觸過,夫婦參加基督教後,夫妻關係改善的案例。夫妻兩文化程度不高,丈夫一個勁的說,信基督好。我問他說,好在哪裡呢?他說,我倆最開始總是吵架,火一點就著,東北人嘛,脾氣有時候急。後來先是妻子去了教堂做禮拜,即使有分歧,回來也就不和我吵了,我也就覺得好奇。後來我也就去教堂聽牧師講夫妻互敬互愛,感覺就像心靈被洗滌了似的,原本淤積的情緒,就好像鋪滿灰塵,現在每次聽牧師講經,就會平心靜氣下來。
佛家也有詩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說的正是情緒發泄出來,後心靈被洗刷的感覺。這詩是出自出家人,說明不僅是來訪者(信徒)有過這種體驗,諮詢師(出家人)也有。心理諮詢師如果自己有情緒問題,就會找「督導」,也就是類似佛教里「上師」,也就是道行更高的人引導自己。
而另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講的是如果你長時間處於有覺知的狀態,那麼情緒自然可以自由來去,不被阻礙,未來不憂,過去不留。高僧畢生追求的是這種狀態,而好的心理諮詢師也被要求面對來訪者時,內心不評價,全然接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稱「來訪者」為「患者」,因為那會附加一些評價。而在諮詢室的那段時間裡,諮詢師彷彿一個容器,承接來訪者的情緒,結束後,暫存的情緒會自然流走,不會滯留。
3、為什麼要強調要虔誠,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答:諮詢師和諮詢者之間的第一步,是建立信任,而對佛虔誠、相信,就如同諮詢者對諮詢師建立信任。
4、如果你問佛教的心理諮詢方法有沒有缺點(或不同),會不會治療失敗,甚至把人逼瘋?
那麼把人逼瘋還真的幾率不高,因為相當於三個階段:
誦經自己校正(自我調整模式,適應所在環境)——問禪師(向心理諮詢師求助)——寺院出家(住院治療,隔離原始環境,另立新模式)。三個階段和心理諮詢的方法 很是對應,所以在處理扭曲程度較輕的家庭和人的時,是比較有效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閥值,有可能在這三個階段中,超過閥值的,可能就瘋了。
5、為什麼佛學相比心理諮詢,更強調道德規範等等?
為了應對現實情況:講道的人多,悟道的人少;在思維(潛意識)下的人多,在意識下(有覺知的)的人少;凡僧多,聖僧少。
按道理,如果人一旦處於覺知狀態下,其實是可以臨在地觀察自己的。但是進入意識狀態(有覺知狀態)是如此的難, 原因之一就是,進入覺知狀態的一個方法就是,觀察你身體中的情緒升起,它可以提示你:你不是你的情緒,而是另一種更高緯度的意識存在。但是生活中,你的情緒波動不會很大,甚至小到你毫無覺察,這樣也就少了一個進入有覺知狀態的窗口。
所以為了給那些仍然在潛意識管控下的普通大眾,一些脫離痛苦之法,就利用反覆重複「道德規範」,來形成重複性的思維模式,形成纏繞在日常生活的「舊唱片」、「背景音」。這樣即使沒有覺知,不能臨在的觀察自我(自覺),仍然可以通過日常的健康的行為規範,通過千絲萬縷的聯繫,影響諮詢者外部的世界。
當然,在心理諮詢裡面,重點是要找到諮詢者性格來源的童年經歷。但是找到以後幾乎心理諮詢就告一段落了。但其實,雖然諮詢者明白了童年經歷與現在情緒模式之間的關係,也發泄出了積壓的情緒,但是也許他回到生活中會很容易又陷入受害者心理,陷入到原來的心理。
再例如,在扭曲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雖然了解了自己的成長環境導致了扭曲的性格,但是他在有孩子的時候,依然傾向於採用他原生家庭的教育方法,因為他不知道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什麼,他沒見過。所以心理諮詢裡面,才有種說法,如果原生家庭不和諧的人如果想做父母,建議要去別人健康的家庭參觀一年,就見習正確的教育方法。當然,條件限制,可能很少人能夠做到,但是佛家用最樸素的辦法,就是去讀經書,經書裡面描繪的「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等就是讀的,無法實地見習,就讀書參照吧,用經典這個尺子去比照自己,自己校正自己,以求自愈。
簡而言之,就是他知道了什麼是錯的,但是沒見過什麼是對的,所以還是容易用錯的老辦法。為避免這樣,所以讀佛家的經書,儒家、道教的經典,來參照校對,以求自愈。
當然,也有些心理諮詢流派,例如「認知行為流派」,強調「行為規範,心智模式」。轉載 簡里里書中的故事:
黑塞的《 盧迪老師》裡面,講述 了個故事[ 1]。大意是說在「 聖經時代」, 有兩個出名的醫治者,一個是年輕的 Joseph( 約瑟夫),一個是年長的Dion( 戴 恩)。年輕的Joseph用寧靜的傾聽來治癒求助者,人們將痛苦和焦慮講給他聽之後, 這些令人備受折磨的東西便消失不見。人們像朝聖 一般,對Joseph充滿信任。而Dion則像個父親, 他嚴格、積極地干預,他制定規則、獎勵和懲戒, 無數人從中獲得裨益。 終於有一天, 年輕的 Joseph 陷入煩惱, 生活 進入無邊的黑暗, 自殺的念頭揮之不去。 於是他決定向偉大的治療師 Dion 尋求幫助。 在朝 聖路上, 一片綠洲之中, 他碰到一位年長的旅者,年長的旅者提議和Joseph 結伴一起去尋找 Dion。 在漫長的旅途之中, 年長的旅者終於承認自己的身份: 自己正是 Joseph 所尋找的 Dion。 兩人之後 一起生活了多年, 互為師友。 多年之後, Dion 在彌留之際, 將 Joseph 叫至床前, 向他坦白: 當年在 樹下遇見之時, Dion自己亦正處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 而綠洲相遇之時—— 這簡直是個奇蹟—— 他 正走在尋找 一個叫 Joseph的偉大醫治者的路上。
所以,無論是強調干涉,還是傾聽,都有效果。
6、為什麼要佛學故事體系總要基於以下假設:六道輪迴,三世因果,貪嗔痴?
最開始的時候我總是不理解為什麼總是要強調這些呢?
這樣的世界觀讓我想起古代歐洲的哲學剛剛興起的時候,歐洲哲學的的發展經歷了「演繹(地球在大象龜背上等)」到「歸納(達爾文,孟德爾實驗)」的轉變。
那個時候的哲學家,包括亞里士多德等等,都是講一個故事,用演繹的方法推導解釋世界。例如藝術是如何產生的這個世界觀時,先講世界的起源,是「無」,然後分離成兩部分,無意識的地球母體和人這個子體,藝術的產生是由於人這個子體想要和母體連接,返回程完全體,所以有意識的人需要一種無意識的表達方式,那就是藝術了。
後來類似的哲學家大多各有一套世界觀(哲學),來解釋世界,但是不久以後,大家都放棄了,原因是它太完美了,因為你既不能證明它是對的,也無法證明它是錯的,所以也就沒辦法再繼續發展。人們逐漸也就放棄了通過做假設,演繹推理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取而代之的是類似達爾文這樣,幾乎不錯任何假設,只是去各個島嶼採集動植物標本,依此為依據進行歸納推理,這也就是後來「科學」出現的雛形。
所以我每每想到「六道輪迴、三世因果」,總是會令我想到古歐洲的哲學,後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為何佛教總要強調佛教世界觀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
這樣的世界觀有兩方面的好處。
1)如果面對一個挫折,很難令人接受,「靈修」的書籍會怎麼告訴讀者呢?它會說,你不得不接受,為什麼?因為事實最大,事實已經發生了,你接不接受它都在那。反過來說,你不接受,就是在頭撞南牆、自尋煩惱。也就是說,「靈修」的書籍相當於很簡單粗暴地強迫你,必須接納現實。
但是佛家的聰明在於,它會藝術性地講一個故事(公案),來幫助你。你之所以遭受苦難和挫折,是因為你前世積的業,福報不夠;你想不想解脫?想的話,就要在這一世積德行善,這樣才有果報。你幾乎只需要「相信故事+一秒鐘」,就可以迅速接納事實,而把關注點從外界的不公,轉向反思自己,感恩外在。用這種樸素的方法,為沒有覺知的普通民眾提供一個捷徑,來接納現實,感覺不那麼苦。而「貪嗔痴」則為沒有開悟的人,提供一個避免苦惱的方法,就是提醒自己克制慾望。畢竟頓悟這麼難,而剋制慾望這麼簡單,容易操作。
2)而對於僧人來說,可以為他們提供人生的使命。特別是那些已經頓悟,有覺知的高僧,一切皆空,可能原本就想藉助小乘佛教,只求利己,自己脫離苦海,修個羅漢果就好。可是佛教說不行,你已經一切皆空了,因為什麼慾望都不能使我心動,什麼痛苦都不能使我苦惱,如果只是為自己豈不是會變得很消極。於是,它利用大乘佛教賦予僧人使命感,提出要渡世人脫離苦海,有大慈大悲的心。這樣就把僧人的從精神上凝聚起來了。
7、為什麼在修行順序講究的「苦集滅道」中,要先強調「苦」,為什麼不是糾結?仇恨?怒火?
對於凡僧(沒有覺知的僧人)或信徒,先心理暗示,強調世界之苦,喚醒他們的「受害者心理」,因為同情自己的受苦經歷,所以普度眾生,拯救別人其實是想拯救過去的自己。2)對於聖僧(已經有覺知的僧人),真正的慈悲是超越同情心的,你和眾生共享著光明的永生,已經認為萬千生靈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心,也會普度眾生。
8、為什麼要念「阿彌陀哦」?
這句話相當於一句提示語,提示你接納現實,也有兩層含義:
1)對於沒有開悟的人來說,念「阿彌陀佛」可以提示他們剋制慾望,這樣藉助三世輪迴的故事幫助他們儘快接受現實,把關注點放在當下。
2)對於已經開悟的人來說,即使沒有情緒波動,依然可以藉助提示語,在平時就提醒自己關注當下。
所以,佛家總是有兩套方法幫助大家,對於大部分沒有覺知的人,給與一套簡單易行的接納現實的方法,對於少部分有覺知的人,是另一套提醒關注當下的方法。佛教就好像兩列車,一列是地上的巴士,一列是地下的地鐵。雖然都助人運行,但是這倆之間被厚厚的大地隔開,想從地下(沒覺知)轉到地上(有覺知),不容易。
9、最後附上,我自己對佛學術語「緣起性空」的理解:(過於枯燥可忽略)
緣起性空有兩層含義,但是這兩層含義其實又是一個意思。
「緣起」指的在各種機緣、條件下,而「空」
1)「空」指無常,整個意思是,在各種條件下,事物是變化無常的,這裡偏向於指外界事物的變幻無常,時好時壞,世事無常。
2)「空」指的是內心有覺知,意識到你不是你的成績,你不是你的財富,你不是你的官位,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那些都只是思維、小我、潛意識帶給你的虛像,當你看到這些只是小我製造出的虛像的時候,你就能看空一切。
這裡「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表示有很各種各樣的東西,什麼意思?就好像你照鏡子,你的鏡子里什麼都有,但是你知道鏡子里的是虛像,不是真的。你知道鏡子里的你是小我,是受潛意識控制的,真正的你的本體在鏡子外,臨在地觀察著你的潛意識(鏡中像),所以你覺得鏡中像很「假大空」。
同樣你知道,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緒模式,是因為過去的經歷,童年成長經歷等等。這些過去的經歷,或者說過去你經歷的過去的外在機緣(緣起),通過千絲萬縷的聯繫影響了現有的內在的情緒模式(性空)。而你現在的通過有覺知,理解了自己的情緒模式來源於過去的經歷和機緣,也進一步調整改變了自己,在潛意識層面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模式。現在自身內在的變化,再通過千絲萬縷的關係,影響未來的外界境遇。
May.8.2016
推薦閱讀:
※如何愛自己的陰暗面
※史詩級「直男癌」煮肘(徐波)
※《心經》修習感悟與曼陀羅
※靈性能治抑鬱嗎
※雙生火焰:一切都還是在於自己